空島餐具讓腦麻患者能獨立進食
生命力新聞╱記者呂佳燊、李明翰(2014年6月14日)
午餐時間學童們在座位上吃著便當,雙手運用筷子和湯匙吃飯從不是個問題,但對患有腦性麻痺的孩子來說,這是件不可能的事,身旁總要有人幫忙餵食。廖家暵設計的空島餐具,固定住腦麻孩童的彎曲變形的手肘,透過架高的餐盤,讓腦麻孩童能像一般小孩一樣自己吃飯,藉此增強自信心。

空島的設計是一股關懷的力量

空島設計人廖家暵的學習歷程是很曲折的。他曾是個工廠的黑手,在面臨工廠紛紛惡性倒閉、主管栽贓遭革職的過程,他思考有什麼職業能夠一個人做,不需要聽公司安排;另外,擔任機構工程師期間,常和產品設計師開會,花很多時間溝通產品製程的限制,但設計師對於產品的製作問題依然無法真正了解,於是他決定自己從事產品設計,希望能一手包辦。雖然從事過相關領域的職務,但真正要進入設計這行,還是需要一些知識的補充。因此決定放下現有的工作,白天當保全,晚上讀考研究所的科目。這樣不但能維持家中的開銷,也讓讀研究所的學費有著落。在實踐大學研究所求學的過程中,學會設計的巧思和創意,這都是以前做技術面的黑手工作所學不到的。
廖家暵對於輔具設計一直有很大的理想,他認為輔具設計在設計的領域是很重要的一環,能真正幫助需要的人,改善他們的生活。當初會有空島的想法是因為在研究餐具類的設計時,發現現行的餐具設計已趨向成熟階段,產品可說是應有盡有,但卻出現一個很大的盲點,如果使用者的手肘本身有障礙,那些餐具設計品全都無法使用了。因此,為了解決讓手肘殘疾的人都能使用的餐具設計,他實際觀察腦性麻痺患者的生活,構想空島的設計。
在經過台灣大學身心障礙者輔具工程研究中心的協助下,廖家暵找到了一位腦性麻痺患者的母親願意接受他的訪問。他到學校觀察病患的生活,看到病患吃飯需要靠餵食,手肘殘疾無法自行進食,於是他嘗試將病患的手肘用書本墊高並固定後,讓病患嘗試自行餵食,結果是成功的。

空島獲獎 得獎機率僅0.06%

空島是安裝在腦性麻痺患者專用輪椅桌板上的輔助用餐設備,根據坐姿擺位系統演化而成,坐姿擺位系統是幫助所有患有肢體障礙的人所輔助生活的方式。由於用餐設備是架設在既有桌板上,如同漂浮中的島嶼,所以命名為空島。目的是讓腦性麻痺兒童可以像一般小朋友一樣自行用餐,也希望能藉由這件事增加他們的自信心。
廖家暵參加兩年一度的名古屋設計大賽,全球共五十個國家,一千三百五十二件作品參賽,金獎的得獎機率僅0.06%,是難度相當高的競賽,而空島的設計得到了金獎的肯定,故被台灣教育部評定為第一級獎,回國後頒發給他一百萬元獎金。 得到教育部的一百萬獎金,廖家暵沒有自己豪奢地花費。適逢家裡父母遭到公司無情裁員,家中還有妹妹要生活,這筆獎金像是一場救拔家中經濟乾涸的即時雨,減緩家中花費的開銷支出,他說:「就只想到要幫家裡度過危機的日子」。

朝向輔具設計發展 幫助弱勢族群

空島的設計礙於個案實測數量不足,生產的可行性也面臨著考驗,加上腦性麻痺罹患機率逐漸下降,生產及專利申請的必要性也跟著降低,但廖家暵表示未來將轉換成坐姿擺位系統發展,設計出更多肢體障礙的人可以使用的輔具,而非侷限於腦性麻痺患者專用。
廖家暵認為輔具設計,前期的構思是需要客觀的評估及訪查,畢竟身障者使用產品有著非常多的限制條件,無法像一般產品,可隨意加入設計師主觀的想法。中間設計會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如果可以幫助到更多弱勢族群,再怎麼辛苦的過程,都是值得的。新成立設計公司的他,希望能藉著自己的力量在一般大眾設計上,為輔具設計多盡點心力,讓大眾看見輔具設計的重要性。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

  •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新聞網站:http://www.vita.tw。粉絲專頁:http://goo.gl/st2w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