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致昕/圖: Johannes Weber
「台灣也一樣吧?都市人養寵物無非就是狗啊、貓啊,」站在柏林市區十字山區的公寓天台,偉伯(Johannes Weber)看著我問,「以後就多一個新選擇了,蜜蜂!」
他兩手一攤,拿起一罐蜂蜜對我笑,蜂蜜的瓶身上寫著「產地:我家陽台」
社企流在柏林見識了用農園更新都市的「農樂園」,也看見校園裡怎麼養出新一代的消費者,但眼前的這位,卻說都市人的陽台就是基地,可以掀起一場搶救蜜蜂的生態革命。
靠的,就是他手中捧的「盒子」,一座迷你蜂巢。
盒子的出現,一開始是為了滿足偉伯自身的需求。
來自蜂農家庭的偉伯十年前搬進柏林, 在房子的後院開闢花園,種植番茄、小黃瓜,沒有忘記家中「傳統」的他,當然也開始養起蜜蜂。
「結果就是被房東發現了,叫我移走,」他苦笑。住了幾年的房子因為養蜂而被迫搬遷,新家沒有後院,只有一個陽台,還有搞頭嗎?
四年前偉伯開始實驗,以「盒子」的形式在陽台養蜂。第一年他造了十個盒子送給朋友,從不同空間、蜜蜂的行為,修正盒子的構造。第二年他建立網站試著賣盒子(BienenBox),沒想到十五個全數售出。第三年,他決定利用群眾募資 將盒子推向群眾。 「我們想要宣告世界,陽台也是可以做點事的!」偉伯說的有自信,但當時的他其實很沒把握,都市人能不能接受陽台養蜂不確定,更別提鄰居萬一發現,不是蜜蜂消失就是自己走人。
其實城市養蜂,救的是人類
既然這麼不確定,為什麼硬要在城市裡推行蜂盒呢?柏林光是蜂農就有六七百人,偉伯如果喜歡養蜂,也能回到家鄉和祖父一起打拼,為什麼要把都市人當作目標客戶?。
「當然,這樣做難上很多,但也有趣很多!」偉伯說,「拯救蜜蜂其實是保護人類自己,而城市是最適合打這場仗的場域。」
全球三分之一的作物、全歐洲四分之三的蔬果都靠蜜蜂授粉, 但蜜蜂數量從1990年代之後就快速下降,受到單一物種大規模農業、殺蟲劑使用、瓦蟎在七零年代的威脅等因素,蜜蜂的未來岌岌可危。
在鄉村,既有蜂農以大規模生產的方式在不同區域養蜂,但蜜蜂只能在方圓六公里內的區域工作,越來越大的城市區域變成了蜜蜂的空城,沒有牠們為植物傳遞花粉,也為都市生態帶來威脅。
蜜蜂需要更多的棲地,都市生態需要更多的植物,而像偉伯一樣想要養蜂的都市人,只有一座陽台。「於是我把這些需求、問題綜合起來,強迫自己在陽台上的試驗一定要成功,」蹲了兩年,偉伯想的不過這麼單純。最終的蜂盒長一點一公尺,但寬從三點五公分到三十五公分都行,端看用戶陽台的大小。
其實都市裡的蜂,產量更高
蜂盒的戰略意義是以游擊戰的方式復興都市空間,把陽台當作基地,雖然蜂巢規模小,但若能每六公里的同心圓內都有幾戶小型蜂農,擴大蜜蜂生活場域的同時也讓植物授粉更順利。
「而且,城市的多樣性其實比鄉村更有優勢,」偉伯說,一般的大型蜂農在鄉村養蜂,當地的植物物種因著自然條件生長,物種較為一致。一旦開花季節過了,蜂農還得在不同區間移動蜂巢、築花蜜而居。但城市中的植物以人工種植為主,多樣性反而比自然田野高,「不用移蜂巢,而且平均產量還比較多!」一個一公尺長的蜂盒,一年就能產出十五公斤的蜂蜜,以市價來算等於是一萬五千元台幣。
因此,當一個售價兩百五十歐元(近台幣八千七百元)的蜂盒登上募資平台,每年花二十個小時就能換得自家產的十五公斤蜂蜜,還加上實體課程、線上社群的隨時交流,線上線下的整合服務吸引近百萬台幣的贊助支持,另外還收到三百五十個蜂盒的訂單。熬了兩年的創業計畫,也讓偉伯成立StadtBienen公司後得到綠色科技獎的肯定。
「來,嚐一口這座城市的味道!」
最後,他補充了一個以都市養蜂創業的原因。
「我相信,都市人都會渴求貼近大自然,」他眼中看見的商機,是我們來到柏林後在每個食農創新中聽見的觀察,也是每一次讓我們心想「台灣有這個多好」的原因。
他打開手中那罐產自他家陽台的蜂蜜,抹上了麵包拿給我,「來,嚐一口這座城市的味道!」
那是他說的人與城市、自然的連結,每個地方的植物形塑不同的風味,於是從舌尖就能體驗城市中的生態,蜂蜜的量、味道都反映當地的情況。而偉伯相信,都市中需要這道連結的人會越來越多,他只需要將蜂盒設計得越簡單、彈性、貼近需求就好。
「以後,全德國的城市說不定是你從沒想過的樣子。」站在陽台上我們看向柏林的天際線,一旁蜂盒內熱鬧的很。是啊,為什麼不呢?
核稿編輯:金靖恩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