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Markus SpiskePhoto Credit:Markus Spiske
一年一度的氣候大會 COP28 甫於杜拜落幕。此次大會,是在簽訂《巴黎協定》以來,首次進行「全球盤點」,檢視全球減碳成效。台灣繼 2023 年修訂的《氣候變遷因應法》之後,由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與國立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中心一同制定發表「松山宣言」,共同參與全球盤點計畫。
社企流/文:張語屏
一年一度的氣候大會 COP28 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召開,從2023 年 11 月 30 日到 12 月 12 日,針對首次揭曉「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的減碳期中成績單,展開 11 場協商。而台灣繼 2023 年修訂的《氣候變遷因應法》之後,由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與國立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中心一同制定發表「松山宣言」,共同參與全球盤點計畫。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 2023 年整合評估報告(AR6)中揭露,人為因素造成嚴重暖化,自 2011 到 2020 年,10 年內已升溫 1.1 °C,預估到 2100 年將突破 2.5°C以上,已難以達成控制升溫 1.5°C目標,而原本多年爭論未解的「損失和損害基金」協議,在 COP28 首日的協商會議首次達成共識,必須用來金援與抒困近年發展中國家遭受乾旱、洪水和海平面上升等極端氣候衝擊的的天災事件。(同場加映:COP28 是什麼?有哪些必懂亮點?6 大重點認識第 28 屆氣候大會

全球盤點是什麼?17 項建議一次看

全球盤點,是指以 2015 年 COP21 所簽署的《巴黎協定》為目標,全面性地檢視減碳成效。每 5 年進行一次,而今年的 COP28 是簽訂《巴黎協定》以來,首次進行全球盤點。
歐盟在 2023 年開始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美國也預計在 2024 年推出清潔競爭法案(CCA),COP28 除了聚焦在「碳稅」、「碳定價」及「碳權認列」等標準,也以全球盤點技術報告,檢討全球的永續行動,在 11 天的議程裡,針對以下 17 項關鍵項目進行審議協商。
  1. 各國對減碳行動距離《巴黎協定》設定目標相差甚遠,未來 10 年內,必須加速減緩地球暖化的行動。
  2. 在永續發展與消除貧窮的目標下,各國政府應加強應對極端氣候的應變措施、支援系統轉型,讓建立氣候韌性成為主流,並且採取可信、負責且透明的系統轉型方案,同時保障容易被社會邊緣化的婦女、年幼者及原住民族群都能共同參與的權利。
  3. 系統轉型雖然會帶來許多契機,過於急切的轉變也帶深具破壞性,關注平等共融,才能提升與支持氣候行動的野心。
  4. 由於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已和維持升溫1.5°C以下的全球減緩路徑不一致,惟有大膽行動,才有機會在緊縮的時限內兌現承諾。
  5. 各國必須更有野心並且加快腳步行動,才能達成 2030 年前比 2019 年減少 43% 的溫室氣體、2035 年前減少 60%,最終在 2050 年全球淨零減碳的目標。
  6. 要實現淨零減碳,需要各層級組織展開系統轉型與支持,擴增再生能源規模、並且逐步汰換沒有減碳措施的化石燃料,同時停止砍伐森林、減少非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
  7. 為避免轉型帶來衝擊,公平轉型能夠讓減緩的過程更加健全和平等,面對不同情況也需有量身定做的轉型方案。
  8. 經濟多樣化是處理負面衝擊的關鍵戰略之一,例如綠色工業、綠色供應鏈及綠色產品。
  9. 面對極端氣候的衝擊,各級政府機關迫切地需要加強氣候調適措施,以避免和減輕損失和傷害,不斷反復發生的氣候災害,將會削減復原能力。
  10. 目前雖有相關的氣候調適措施與承諾,但仍是針對特定部門、且區域分布也不均,應變對策也很分散、和緩漸進,應該持續且更強化,同時不忘公平轉型,避免衝擊弱勢族群。
  11. 當氣候調適措施受到在地背景、人口或優先要務的驅動,因地制宜的搭配協調,也能強化改革應變對策。
  12. 想要避免或減少處理極端氣候帶來的損害,就必須全面管理風險,採取緊急的氣候行動與政策,並支援受衝擊的地區。
  13. 必須為避損措施擴增與開發資金來源,且其資金流動必須和氣候行動策略一致,才能迅速應變,並滿足日益增加的需求。
  14. 增加並擴大對發展國家氣候行動的支持,戰略性的布局國際公共資金調度與監管,像是氣候融資,才能更有效地協助非締約夥伴國家。
  15. 讓國內外、公共與私人資金流動和減碳發展路徑保持一致性,而惟有系統性地布局與釋放數萬億美元,才能滿足全球所需的氣候行動資金規模。
  16. 迅速投入現有的潔淨技術、加速新技術的創新、開發與技術轉讓,特別是難以減碳的項目,才能滿足發展中國家需求。
  17. 「能力建構」是實現廣泛的永續氣候行動的基礎,需要由國家主導和基於需求的有效合作,以確保各層級的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增強和保留。

台灣發表「松山宣言」 回應全球盤點

回應氣候危機,台灣產業、政府、學術和社會各界在 COP28 前夕發表「松山宣言」,提出「減碳與調適」、「永續發展目標」、「永續分類標準」、「永續生活」及「氣候變遷因應法」5 大承諾,針對 2050 淨零目標,將持續規劃氣候調適措施與政策,大力推動能源轉型、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採取低碳與綠色技術促進綠色產業與消費,推動氣候資訊主流化,支持氣候服務與創新技技術的發展,應付跨部門的挑戰,並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實踐環境友善的生態經濟與永續發展。

2024 年即將實施碳定價,引導產業綠色轉型

松山宣言因地制宜地呼應大部份全球盤點內容,但尚未窺見具體的實際措施,包含如何達成台灣國發會在 2022 年發表 2030 年前減少 24% 碳排放的目標、緊急的風險管理行動、以及避免因氣候調適措施轉型計畫衝擊到弱勢團體的公正規劃。不過在 2024 年,台灣將針對排碳大戶制定碳價,藉由經濟手段,引導產業朝向綠色轉型,也是觀察台灣實踐氣候調適措施的雄心與表現的關鍵時機。
參考資料
核稿編輯:李沂霖
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迎接新年,社企流舉辦讀者小聚,以心理健康為主題,邀請大家一起來與我們聊療癒!>> 即刻報名

文章標籤

  •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流編輯群帶你在此專欄中,輕鬆吸收世界各國對於社會創新、社會企業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