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昇醫療品質新曙光
編譯:楊丹琪
編按:原文是Ugochinyere OttihCenter for Health Market Innovation(CHMI)網站部落格所撰寫之文章。
品質低落的健康照護在許多國家已然成為常規,使得當地人民不期待擁有高品質的健康照護。舉例而言,「Health Affairs」的一份研究指出,印度Madhya Pradesh市郊的健康照護提供者中,67%的人表示當地完全沒有醫療品質可言,顯示印度當地的「醫療品質有極大落差」和「醫療提供者的訓練程度低下」。
這些缺失起因於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的國家厭倦了健康產業的管制和隨之產生的落差。近來,我盤點目前執行中、透過創新方法進行管制的計畫。而這份報告對於我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的MPH計畫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起先,我使用「Center for Health Market Innovations」的資料庫計畫來說明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的健康產業的現況。

市場導向的優點(與風險)

管制機制可以大略區分為「官僚式」或「命令與控制」,以及「市場導向的控制」兩類。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的國家大多難以施行「命令與控制」的管制方式,因為強制施行的成本過高、缺乏足夠的人力資源,加上當地有相當多非正式、難以辨識的提供者,因此難以施行這樣的管控。
市場導向的控制方式包含自我管控和授予醫療提供者認證,後者為要確保執業者在該專業領域擁有熟練的技能。但通常自我管控會演變為管制紀錄,換句話說,強加性的管制不是為了確保品質和維持標準,而是為了要提升成員的利益。
市場導向的管制方式中,「認證」則比較有前景,特別在許多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的國家更是如此。「認證」和「執業許可」的差別在於前者有志願參與的本質,並且為了要贏得顧客忠誠度和擴張企業版圖,在市場誘因的驅使下,供給者願意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在市場導向的健康體系中,目前有眾多改進健康照護管制的新措施,而認證只是其中的一項。
相關領域的文獻和專家都指出,管制上的落差主導了當局者如何選擇計畫,而這些計劃包含網絡(或稱夥伴關係)以及資訊科技的使用。若非全國性實施(或擴展當中)或沒有向CHMI上呈回報的計劃將會被除名。以下是目前的成果:

低收入與中低收入國家的管制性創新

計畫
國家
實施單位 (主要)
管制方面的創新措施
配藥藥局的認證(Accredited Drug Dispensing Outlets, ADDO)
坦尚尼亞
坦尚尼亞食品與藥物管制處 (Tanzania Food and Drugs Authority, TFDA)
認證非正式提供者(藥商);管制性的夥伴關係;向消費者揭露資訊
全國性食品與藥物管控局(National Agency for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nd Control, NAFDAC) 
奈及利亞
全國性食品與藥物管控局 (National Agency for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nd Control)
政府與私人夥伴關係的管制;向消費者揭露資訊
健康力 (Shasthya Sena, Health Force)
孟加拉
國際腹瀉疾病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Diarrhoeal Disease Research)
政府、私人與市民社會夥伴關係的管制
行動驗證的專有認證 (Unique Identification Mobile Verification, UIMV)
印度
用藥安全中心 (PharmaSecure)
政府與私人部門合力進行偽藥市場管制;資訊科技的使用;消費者充權
健康資訊系統之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 for 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 HRHIS)
烏干達
烏干達衛生部(Uganda Ministry of Health)
向消費者揭露資訊;使用資訊科技以提升監控的標準
 
上述計畫的主要架構:
  • 使用消費者的力量達到管制性的目標。這些計畫讓消費者取得他們購買的商品之品質相關資訊(如印度的用藥安全計畫),以及辨認「江湖術士」(如烏干達的健康資訊系統之人力資源),或公開揭露未經核准藥品的相關資訊(如奈及利亞的全國性食品與藥物管控局),或認證藥品提供者(如孟加拉的健康力和坦尚尼亞的藥局認證)。
  • 認證、訓練並連結網絡。提供認證和訓練服務給提供者後,為他們與合適的正式部門創造連結網絡,藉由一定程度的自我管控,能夠確保藥商的品牌誠信度。
  • 政府以外的利害關係人。透過政府以外的利害關係人施行管制時也是方式之一。舉例而言,印度的藥廠會連續刊登已輸出的藥品來對抗偽藥猖獗的狀況。

什麼產生了作用?

這些計畫的成功之處在於以下的綜效:成本控制,以及大眾取得的健康相關服務和產品的品質有所提升。坦尚尼亞、奈及利亞和烏干達的計畫都產生正面的效果,其中,奈及利亞的國家食品與藥物管控局(NAFDAC)回報偽藥的流通率從2001年的41%降至2006年的16.7%,但在未來十年內仍難以全面終止國內偽藥的流通。
而孟加拉的健康力(Shasthya Sena)計畫回報的成效較不顯著,可能是因為村莊裡的醫生尚未得到充分的經濟誘因來遵行協議。這也引發以下的質疑:若一開始沒有滿足財務需求,這樣的管制能否還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坦尚尼亞藥局認證(ADDO)的例子也支持這項論點。參與此項計畫的藥商能夠更準確地為瘧疾患者開處方箋,而驅使他們參與計畫的部分原因可能來自於經濟誘因,因為得到認證的藥商能夠獲得微型貸款的資格。

2013年是否可能有更多創新機制?

目前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的國家中,僅有少數的創新機制能夠促進管制的效率。數量雖然不多,但現有的計畫顯示,消費者的聲音是推動非正式健康部門管制措施的強大力量。然而,這些計畫提供的資訊只能幫助消費者做決策,大眾仍然急需一個抒發不滿和抱怨,並尋求補償的管道。此外,給予非正式提供者所需資金援助,也是幫助他們設立並且堅守規範的必要措施。
在此,非洲醫學管制協調處(African Medicines Regulatory Harmonization)提供一項創新的做法。在國家藥物管制局促進更好的採購和藥物控制的前提下,該單位承諾將提供更快速的方式,替民眾在可支付的價格範圍內取得關鍵的藥物,以此替政府謀得更好的採購方式、和符合成本效益的管制措施。
這是個鼓舞人心且大有可為的創新理念,只是還有許多可改進之處,需要向過去已執行的計畫學習,以確保貧窮者能夠接觸並使用高品質的醫療照護服務和商品。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

  •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流編輯群帶你在此專欄中,輕鬆吸收世界各國對於社會創新、社會企業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