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倫理の練功房——Follow 高手腳步,邁向永續之路
近年,ESG 為企業永續經營打開一扇門,更與個人有著密切關聯,成為這個世代的熱門顯學。全台首檔以企業倫理為主題的 podcast 《士說新語,秀倫理》全新節目內容,邀請科技、金融、農業、醫療等產業代表,從小組織到大企業,跟著各路高手的腳步,領略各行各業的永續經營心法。          

專題文章

1 / 5篇)

返鄉青年從農好困難?創公司、建品牌,幸福良食打造幸福農業生態

Photo Credit:幸福良食粉絲專頁
社企流/文:蘇郁晴
當農村只剩老農,願意返鄉務農的青年因資源不足而卻步,使得農村長期缺乏資源與勞動力,農地休耕、糧食自給率下降等問題隨之而來。身為海島國家的台灣,氣候變遷下的糧食危機是重要的國安問題。
第二季《士說新語,秀倫理》podcast 節目中,由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理事長暨銘傳大學國企系教授胡秀華、與政治大學信義書院研究主任劉世慶,邀請農夫娘吳詩涵分享,如何透過社會企業建構幸福農業生態,並將科技注入農業成為新方法,帶領大眾看見農業新希望。
(農夫娘吳詩涵在《士說新語,秀倫理》podcast 節目中分享幸福良食的創業歷程與經驗。來源: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
(農夫娘吳詩涵在《士說新語,秀倫理》podcast 節目中分享幸福良食的創業歷程與經驗。來源: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

打造幸福農業生態系,為了農民也為環境

「同為成立公司型態,社會企業與一般企業之間差異何在?」劉世慶提出許多人心中的疑問。吳詩涵解釋:「社會企業是以商業模式,回應、解決社會與環境問題,期望在運作過程中,發揮影響力,讓社會變得更好。」 以幸福良食來說,創業目的是希望生產出讓人吃了會幸福的食物,同時也為社會帶來一份簡單的幸福。關心的是農業、農村發展議題,並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 SDG 2 消除飢餓、SDG 12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及 SDG 15 陸域生命作為指標,改善台灣農村的現況,構築一個幸福農業生態系。

契約合作、經驗分享,推青銀共農回應農業問題

談到幸福農業生態系的建立,胡秀華好奇地追問,台大商研所畢業的她怎會踏入農業?又為何想建構幸福創業生態?幸福良食如何實踐這個理想?
吳詩涵分享,婚後真正住進農村生活後,才發現存在務農人口老化、進入門檻高、產銷通路等的棘手問題,因此提出「青銀共農傳承模式」模式,讓青農與老農合作。與老農簽訂契作合約,將休耕地提供給幸福良食使用,老農只需要幫忙巡視及回報問題;而幸福良食則提供資材、種籽、務農人力等,並導入科技技術,監測土壤、水質的監控,並由幸福良食統一管理,最後也保證收購農作物。這樣的協作模式不但確保農民有穩定收入,也能滿足老農他們的自我成就感與社交需求,更可以解決台灣農業人口老化、缺乏青農人才的問題。
「投入農業就像是創業,必須自己生產產品、銷售、管理等流程。」吳詩涵認為,當農業作為一個產業是,勢必不能一直維持小農的狀態,必須擴大規模、形成可複製的形式,才能創造經濟效益。希望透過幸福良食從成立公司、品牌,或與企業共同發展 ESG 產品、品牌聯名等一路經驗,提供願意從農的青年夥伴一些協助,讓大眾也看到農業的希望,翻轉不同於以往對農業的想像。
(幸福良食創立的品牌「幸福千千歲」,販售自家的農產加工品。來源:幸福良食粉絲專頁)
(幸福良食創立的品牌「幸福千千歲」,販售自家的農產加工品。來源:幸福良食粉絲專頁

引入科技,打開青年對農業想像

面對越來越惡劣的極端氣候,胡秀華表示農業是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產業,靠天吃飯的幸福良食有何因應之道?「我們與彭啟明博士合作,透過他成立的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請益相關天候變化問題。」吳詩涵表示,有了天氣預測,便可以提早知道何時適合翻土播種或安排其他計畫。
另外,幸福良食也善用農委會的系統工具「農務 e 把抓」有效管理農務工作。透過資料輸入系統,自動管理與追蹤農務進度,這項工具為青農帶來很大的幫助,甚至能串連農產品產銷履歷系統,記錄農作物的生產過程,達到與生產資訊透明化的目標。此外,為了讓農務工作更高效省時,幸福良食也導入無人駕駛系統協助農作物的耕種,該系統不但能精準完成種植工作,還會自動計算較省燃料的途徑,減少碳排放。
(幸福良食將科技導入農務工作,降低務農門檻。來源:幸福良食粉絲專頁)
(幸福良食將科技導入農務工作,降低務農門檻。來源:幸福良食粉絲專頁
「幸福良食用社會創新模式、翻轉農業生態,對環境友善的實踐,乘載著人與土地的情感,也代表我們與大自然共存的幸福。」胡秀華表示,這也正是企業倫理的精神,兼顧土地、社區等重要的利害關係人,才能一同邁向永續的未來。
在永續發展蔚為趨勢的當代社會,若想掌握新知、認識不同的企業經營管理之道,歡迎鎖定由信義文化基金會與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共同製播的《士說新語,秀倫理》節目,與各領域專家空中相會!
核稿編輯:葉于甄 策展夥伴:信義文化基金會、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
(此專題由信義文化基金會、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與社企流共同企劃。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2 / 5篇)

奔向綠色金融的未來!富邦金控從內而外號召眾人加入永續行動

Photo Credit: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
社企流/文:蘇郁晴
隨著永續意識抬頭,對抗氣候變遷、實踐永續行動是各行各業關注的議題。一般大眾對於企業永續行動的想像,大多會以製造業為主要實踐對象。但對於金融業者來說,發展綠色金融在當前社會裡的首要之事。
長年關注永續議題的台灣金融業龍頭富邦金控,如何將永續精神注入企業的日常業務中?在由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理事長暨銘傳大學國企系教授胡秀華、與健行科技大學民生與設計學院院長羅新興共同主持的 podcast《士說新語,秀倫理》節目中,邀請富邦金控永續暨品牌公關處副總經理林茂生,分享金融業的永續創新行動。

創建永續連結貸款與綠債,陪伴客戶轉型

林茂生談到企業實踐永續,過去企業多關注 CSR(企業社會責任),較常以公益行動回饋社會。而現在則以 ESG 為主,關注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面向,從企業的核心職能開始,擴大影響力。面對每況愈下的氣候危機,各界必須採取更積極的行動。其中,金融業者的角色,是透過投資、融資、以及保險等經濟力量,解決環境問題。
羅欣興問及,實踐綠色行動可能提高營運成本,針對碳排的高敏感產業,富邦金控是如何吸引企業加入綠色行動?
林茂生表示,產業本身就會面臨國際間重視永續的壓力外,富邦金控將針對高碳排產業客戶,進一步溝通如何透過資金運用讓企業導向永續發展的方向,並提供相關的貸款,協助企業轉型。如永續連結貸款、綠債等,都是陪伴企業客戶轉型的最佳工具。
此外,針對有意願或已著手實施改善生產設備、公司營運流程的企業,富邦金控也提供利率相對優惠的資金,鼓勵企業往綠色、永續前進。

將綠色行動結合日常生活,邀請大眾與員工實踐永續

胡秀華提到,企業在執行 ESG 時,不同企業都會有企業較為關注的主題,發展出以獨特的亮點及特殊性實踐行動,而富邦金控除了以金融本業出發實踐 ESG,也在其他面向上促進永續。
比如,作為台灣最熱愛運動賽事的企業之一,富邦金控長期支持 4 大馬拉松賽事(台北馬拉松、高雄富邦馬拉松、新北萬金石馬拉松、田中馬拉松),與主辦方合作,透過使用環保水杯等方式,減少比賽中產生的廢棄物。此外,為了加深跑者與永續間的連結,富邦金控與各地方政府合作,目標在 5 年內為參與活動的跑者在全台灣種下 10 萬棵樹。
(富邦將馬拉松活動結合種樹,讓民眾的每一步都「算樹」。來源:富邦 FUBON 粉絲專頁)
(富邦將馬拉松活動結合種樹,讓民眾的每一步都「算樹」。來源:富邦 FUBON 粉絲專頁
除此之外,當口罩成為人們的生活必需品、同時也加劇環境負擔時,富邦金控也提出相應的解方。富邦金控與擅長開發永續科技解決方案的「小智研發」合作,蒐集廢棄口罩消毒後,再製成「正能量手機充電板」送給員工。林茂生表示,「我們希望員工藉由每天使用充電板時,了解循環經濟與節約能源之間的重要性。」
(富邦與小智研發合作,將廢棄口罩再製成手機充電板。來源:富邦 FUBON 粉絲專頁)
(富邦與小智研發合作,將廢棄口罩再製成手機充電板。來源:富邦 FUBON 粉絲專頁
胡秀華指出,富邦金控作為台灣金融業獲利王及全球 500 大最有價值品牌(Global 500),透過「停止對於燃煤石化業的資金,並加速綠色金融的發展」,實踐企業 ESG 的核心價值。「永續,就是讓我們這個世代的人們在發展過程中,不損及我們下一代發展的機會,是為了下一個世代人做的努力。」羅新興則表示,富邦金控將「永續」的概念往前推進,在這一個世代裡創造更多未來可利用的籌碼與機會。
在永續發展蔚為趨勢的當代社會,若想掌握新知、認識不同的企業經營管理之道,歡迎鎖定由信義文化基金會與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共同製播的《士說新語,秀倫理》節目,與各領域專家空中相會!
核稿編輯:葉于甄 策展夥伴:信義文化基金會、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
(此專題由信義文化基金會、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與社企流共同企劃。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3 / 5篇)

永續始終來自人心,打造最安心的線上診間!醫療資源走入日常生活

Photo Credit:Kampus Production
社企流/文:梁元齡
大疫時代,遠距醫療需求大增,人們越來越習慣進行「線上看診」。當醫療遇上科技,一方面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便利,另一方面亦產生關於資訊安全的疑慮。
第二季《士說新語,秀倫理》podcast 節目中,由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理事長暨銘傳大學國企系教授胡秀華與管理學大師許士軍,邀請嘉義長庚醫院精神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陳錦宏,以其投入過動症治療的經驗分享,醫療如何結合科技突破限制,讓照護系統遍佈全台;並共同探討線上醫療所面對的資安問題。
(《士說新語,秀倫理》 podcast 節目邀請陳錦宏醫師談台灣 ADHD 孩童照護問題。來源: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
(《士說新語,秀倫理》 podcast 節目邀請陳錦宏醫師談台灣 ADHD 孩童照護問題。來源: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
陳錦宏表示,根據統計,在台灣每 100 個人裡,就有約 7 人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表現症狀有躁動、衝動、或是容易分心。因此外觀看似正常、學習卻不易專注的過動兒,特別容易被誤解。
沒有察覺孩子有 ADHD 情形下,容易讓師長陷入集體的教育挫折,陳錦宏坦言,因為對疾病的認識不足,加上治療環境條件多,除了需仰賴專業醫療、家庭、學校 3 方共同行動,缺一不可,更要走出醫療機構、走進社會,讓更多人正確理解與陪伴 ADHD 治療。

讓治療走進家庭與教室,台灣首創 ADHD 共同行動模式

一個完整的照護系統建置,需要顧及到生理、心理與社會層面,陳錦宏於 2015 年成立的台灣心動家族兒童青少年關懷協會(以下簡稱心動家族),致力於突破醫療機構的限制,首創 ADHD 共同行動模式,透過「醫療專業人員」與「精神心理患者之照顧者」彼此長期互相合作,讓 ADHD 的治療走出醫院、走進課堂和家庭環境,以知識、能力、情緒 3 大方向支持家長與孩童。「我們的目標是把大人教好,讓他們有能力進行照護。以專業醫療扶持原有社會體系能量,扮演輔助的角色。」
支持團體的存在,對於照護者而言,更是在治療的漫漫長路上強大的後盾。在協會串連下,多達 1800 名的家長、教師透過線上的 Line 群組,給予 24 小時相互支援。陳錦宏分享,他曾見過,有位媽媽面對孩子疾病與長輩的雙重家庭壓力下,到群組尋求支持,在短短 2 小時內,數百人透過線上群組相互打氣、分享自身經驗,「有些家屬的陪伴能力,甚至都超越了專業人士,這樣的支持能量非常獨特,這是醫療體系做不出來的東西。」

重隱私與保密!創建數位平台,讓醫療資源取得更便利安心

胡秀華提到,對於過動兒的照護不能因疫情而中止,心動家族如何突破這樣的困難,持續給予照護服務?
陳錦宏坦言,全台各地其實都有這樣的需求,考量設置實體組織成本高,心動家族一直以來都在評估透過線上的方式,將影響拓展至外縣市。適逢疫情爆發,大量醫療資源轉往線上的同時,心動家族順勢轉往線上。
心動家族在考量患者隱私與數據保密性之下,捨棄一般台灣其他醫療管道,經常使用商業開發的視訊程式,由近百位教授、醫師、心理師等醫療專家,以及資訊團隊共同開發、自建「心保 MentalWe」數位平台。孩童與家屬可以使用心保視訊平台進行線上課程、視訊會議、心理諮詢等,也可以瀏覽、運用平台上的知識庫、建置個人數位健康存摺等數位資源。
心保也從服務過動症孩童的家屬,擴及至社會更弱勢的角落。「當有些 ADHD 的孩子家庭不夠健全,面對父母犯罪、家暴等家庭問題,會由政府分配陪伴人員。然而,這些照護者未必能應付 ADHD 小孩的情緒問題,因此我們透過視訊程式,提供一年期的安置機構計畫,陪伴這些被安置的孩子。」陳錦宏說,未來會持續進行,目前已著手協助澎湖、嘉義、屏東、花蓮等地的安置機構。
(心保提供家屬及患者一個安全且私密的平台,讓醫療資源取得更便利安心。來源:心保  MentalWe 粉絲專頁)
(心保提供家屬及患者一個安全且私密的平台,讓醫療資源取得更便利安心。來源:心保 MentalWe 粉絲專頁

不同行業裡,處處都能發揮 ESG

當醫療行為數位化時,陳錦宏提及,雲端世界裡所有執行的動作皆會被保存下來,成為數位足跡。因此,資料儲存的安全性以及資料的應用範疇,成為發展數位遠距醫療的關鍵。此外,在醫療檢測上,科技提供醫師更多、更好的工具,也讓診斷更加正確。
許士軍分享,「其實每一個行業都能實踐ESG,首要之務便是做好他擅長、能做的事。」陳錦宏作為一名醫師,每天執行的醫療行為本身就是實踐社會責任的一環,如何協助資源嫁接、在專業者與患者間搭起橋梁,正是 ESG 能夠發揮所長之處,也回應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三項(SDG 3),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的健康生活與福祉。
「精神醫學範疇涵蓋了生物、心理與社會 3 大面向,更是一條漫長的照護歷程。」胡秀華說道,陳錦宏不斷在醫學領域中精進,致力打造友善的醫療照護環境,善盡他的社會責任。從過動症家屬支持走向數位化的全方位陪伴,這條以關懷為初衷的路,心動家族還在走著。
在永續發展蔚為趨勢的當代社會,若想掌握新知、認識不同的企業經營管理之道,歡迎鎖定由信義文化基金會與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共同製播的《士說新語,秀倫理》節目,與各領域專家空中相會!
核稿編輯:葉于甄 策展夥伴:信義文化基金會、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
(此專題由信義文化基金會、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與社企流共同企劃。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4 / 5篇)

傳統文化玩新意,霹靂布袋戲永續經營下的華麗變身

Photo Credit: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
社企流/文:鄭伃倢
在傳統的戲曲文化中,布袋戲是由台灣發揚光大並深入民眾的日常生活,其中霹靂布袋戲更是許多台灣人成長的共同記憶。歷經百年的歷史與社會環境變化,傳承五代的霹靂布袋戲,如何翻新傳統布袋戲文化?該如何持續活躍、永續經營?
在 podcast 節目《士說新語,秀倫理》中,由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理事長暨銘傳大學國企系教授胡秀華與政治大學信義書院研究主任劉世慶博士,邀請霹靂布袋戲的財務長郭宗霖一起談談,傳統文化如何透過內容與策略的革新,適時因應社會潮流,走出一條兼具傳統與創新的獨特道路。
(隨著時代的更迭演進,傳統的布袋戲也迎來新的改變。來源: 霹靂布袋戲官網)
(隨著時代的更迭演進,傳統的布袋戲也迎來新的改變。來源: 霹靂布袋戲官網

不落人後,隨著時代不斷進化的布袋戲文化

以影視文化而言,布袋戲文化可謂是真正的「跨世代」。從老三台時期開始的「雲州大儒俠史艷文」連續播出 583 集,創下 97% 的收視紀錄;到錄影帶時期,也與當時的「豬哥亮的歌廳秀」、「tvbs 港劇」等影視娛樂作品一樣持續受到熱烈歡迎。
之後史艷文在三台的播出結束,由霹靂國際新媒體創造的新角色素還真登場,形成了無形的世代交替,開啟了新的布袋戲熱潮不退。延續至今,「霹靂布袋戲宇宙」仍舊在持續擴張、推進。
從 25 公分高,單手可操作的戲偶,演變成 60 公分高,到進軍國際並加入了日本及西洋的配樂;再進化到現在的布袋戲偶,不僅已經變成 90 公分高,戲偶的可操作性也從手部無法移動,提升到各大關節都能靈活運用的狀態,讓戲偶活動度提升,並在演出時加入了大量的聲光特效,提升觀眾在感官上的體驗。
除此之外,郭宗霖也提到,拜科技進步所賜,影視規格從 240p 提升到 HD 高畫質,收看方式也從電視、錄影帶轉移到手機,媒體平台更是從老三台轉移到 Youtube 等多媒體影音平台。不論是表演形式、內容、傳輸或收看方式,霹靂布袋戲都持續在更新,精進,更在 2014 年獲得總統創新獎。
「所有東西如果都堅持傳統,那我們只會在一個地方看到布袋戲,那叫做博物館。」郭宗霖表示,近期,霹靂布袋戲也推出了霹靂元宇宙、NFT 等的相關企劃,讓霹靂布袋戲能隨時跟上主流文化、科技時代腳步的進程。

從藝術作品變成普羅娛樂,走向國際的霹靂布袋戲

主持人胡秀華接著提問,屬於台灣傳統文化的布袋戲,又是如何走向國際?郭宗霖認為,對自己的文化不需要敝帚自珍,但向外輸出的時候需要因地制宜,考慮當地閱聽人的感受。
2000 年,霹靂布袋戲斥資 3 億,拍攝電影《聖石傳說》在台灣取得成功,票房甚至超越同檔期的《玩具總動員2》,讓霹靂布袋戲的作品開始走向國際,相繼在日本、韓國等地上映。爾後,劇集《爭王記》也在美國串流平台上播放。
踏出了邁向國際的第一步,郭宗霖卻坦承並沒有很成功。由於布袋戲偶本身並沒有太多的表情,大多依靠語言在表達。起先,在日本跟美國較被視作為藝術作品看待,難以產生大眾的共鳴,直到一次跟日本動漫劇作家的相遇,改變了現狀。
2014 年,日本知名動畫《魔法少女小圓》的作家虛淵玄來台,趁著空擋想了解台灣有什麼特殊的影視文化,進到當時在華山的霹靂布袋戲特展,這一逛就是兩個小時,完全停不下來。而這樣的機緣促成《東離劍遊紀》的誕生,以純正的日本動畫配音搭配特效,在日本受到了熱烈的歡迎,至今也已播出第三季,持續深耕日本市場。
(東離劍遊紀已出到第三季。來源:東離劍遊紀粉絲專頁)
(東離劍遊紀已出到第三季。來源:東離劍遊紀粉絲專頁

從擅長的做起,霹靂布袋戲的企業永續責任

郭宗霖表示,文化不能只依靠補助,走向能夠接觸普羅大眾的娛樂市場,受到肯定有了收入、賺到錢,企業跟文化才能都永續經營下去。「其實霹靂布袋戲的存在,本身就有高度的企業社會價值。」面對企業永續經營,做自己原本擅長的事就是最好的策略。
主持人劉世慶提問霹靂在企業社會責任上的實踐?郭宗霖表示霹靂布袋戲從演出及文化推廣做起,針對高齡族群,霹靂布袋戲協助失智的年長者,不僅讓素還真當代言人,為失智老人進行募款,也在失智老人面前演出,讓高齡族群回憶過往,藉由對布袋熟悉與親切感,與社會重新連結。
面對年輕族群,讓他們從了解布袋戲文化開始,深耕年輕族群對於台灣本土文化重要性的認識。於是,霹靂布袋戲決定前進校園,在大學裡開起通識課,讓學生能夠直接跟企業內的員工學習如何製作戲偶、規劃布袋戲腳本,實際產出作品,深度體驗布袋戲文化。
憑藉著各界的努力,霹靂布袋戲的公司治理評價連續 6 年在全部企業的前 20%,是相當優異的成績。郭宗霖表示,撰寫 CSR 報告,是記錄下公司努力的軌跡,「做自己擅長做的事情,然後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好,這才是真正的社會責任。」
「布袋戲不僅是台灣文化的瑰寶,更是乘載著台灣人共同的記憶。台灣布袋戲從舊到新的翻轉,讓獨特的文化延續下去。」主持人胡秀華說道。霹靂布袋戲將持續在守護文化的路上持續創新、拓展,讓布袋戲文化能夠持續傳承、並向世界展示台灣的軟實力。
在永續發展蔚為趨勢的當代社會,若想掌握新知、認識不同的企業經營管理之道,歡迎鎖定由信義文化基金會與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共同製播的《士說新語,秀倫理》節目,與各領域專家空中相會!
核稿編輯:葉于甄 策展夥伴:信義文化基金會、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
(此專題由信義文化基金會、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與社企流共同企劃。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5 / 5篇)

疫情下 tokuyo 督洋生技逆勢成長,從台灣走向國際的經營之路!

Photo Credit: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
社企流/文:鄭伃倢
聽起來相當有日本味的品牌「tokuyo(督洋生技)」,其實是扎扎實實正港的台灣品牌。藉由日系品牌意象的優勢及商品的優異品質,在品牌創立 20 年中逐漸向擴張、成長。
是什麼樣的思維,讓這個 MIT 按摩椅品牌在疫情的威脅下仍舊在全球站穩腳步逐漸茁壯?在由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理事長暨銘傳大學國企系教授胡秀華,與管理學大師許士軍共同主持的 podcast《士說新語,秀倫理》節目中,邀請 tokuyo 副總經理劉旭騰,分享這些年的實戰經驗及品牌的經營之道。

進軍國際,從細膩的「在地思維」出發

由於品牌名稱以及形象跟日本的親近性,因此日本是 tokuyo 最先進入且重視的市場,在電視購物、實體店面、電商平台皆有投入。剛開始也有一些進入困難需要克服,透過當地顧問、設立零件組裝廠來一步一步消除。
胡秀華提及,現在 tokuyo 已是行銷全球的品牌,更在日本電視購物,創下 18 秒賣出一台的佳績, tokuyo 該如何應對不同市場帶來的挑戰?
劉旭騰坦言,日本在國際市場中是比較特別的市場,由於按摩椅算醫療器材,除了須取得醫療認證外,日本消費者對於品牌和品質的要求也相對高,tokuyo 為了消除顧客對於品牌的疑慮,也在東京設立當地辦公室。日本消費者雖然在購買前思考的時間比較久,但幸運的是,他們一旦決定好就不太會改變甚至反悔退貨。目前 tokuyo 耕耘了兩年已小有收穫。
另外,在越南跟印尼兩個東南亞新興市場,tokuyo 也因地制宜發展出有兩個不同的策略。面對目前百家爭鳴的越南市場,tokuyo 採取代理的經營模式,除了授權跟出貨外全權交由當地年輕經營者負責,讓最了解在地市場的經營者進行社群的行銷及銷售管理。
面對小島林立的印尼,當地的大品牌早已佔據主要城市(如:雅加達),tokuyo 在印尼選擇「以小博大」的策略,先在二線城市取得「 40%以上的市佔,領先第二名一倍以上」的優勢,再往大城市進攻,目前在萬隆等大城市有出色的成果。
tokuyo 積極落實「全球思維,在地行動」的策略,開發符合當地市場的產品,已在不同市場取得豐碩的成果。「tokuyo 經營台灣市場,再到日本、越南、印尼市場,這個創業意義的改變帶來讓品牌繼續成長的可能,開拓海外市場的經驗與人才培養也帶給企業在營運上無可衡量的價值。」主持人許士軍針對 tokuyo 在不同市場中的經驗與嘗試,給予極高的評價。
(從台灣為據點,拓展至海外其他國家。來源:tokuyo 日本網站)
(從台灣為據點,拓展至海外其他國家。來源:tokuyo 日本網站

消費者體驗形式的改變,積極布局「虛實融合 (OMO)」

2019 年底疫情爆發,面對百貨公司空無一人的情況,高單價又需要實際體驗的按摩椅銷售該如何因應?劉旭騰提到從「消費者體驗」出發,讓 tokuyo 在疫情下仍能穩定成長。
在疫情來臨之前,tokuyo 正悄悄進行公司的數位轉型,不管是電商開發還是社群宣傳早已布局當中,這讓疫情當下的數位銷售,立刻成長了 8 倍。
而空閒著的百貨門市,則利用 app 上蒐集的會員資料主動與客戶聯絡,將按摩椅直接送貨到府讓客戶進行體驗,如果不滿可再退貨。這樣的策略將原本相當重視門市體驗、現場試坐的按摩椅銷售,轉移到家中繼續進行體驗,在疫情下仍可維持 6 成至 6 成 5 的業績。
劉旭騰提到,傳統的通路想像往往維持「線下選擇、線下購買」、「線上選擇、線上購買」兩個比較單一的象限,而虛實融合(Online Merge Offline,簡稱 OMO)的思維模式,讓品牌開始思考「線下選擇、線上購買」或是「線上選擇、線下購買」的更多可能性,電商平台或是送貨到府體驗皆是這樣的嘗試。tokuyo 積極開發品牌 app,重視線上線下的導流及消費者體驗。
「OMO 在於滿足消費者行為的改變,將不同象限的顧客都補起來,把消費者團團包圍住,不漏掉任何的機會」劉旭騰表示。
(推出 app 以虛實整合的思維模式,讓 tokuyo 能在疫情之下逆勢成長。來源: tokuyo Apple Store)
(推出 app 以虛實整合的思維模式,讓 tokuyo 能在疫情之下逆勢成長。來源: tokuyo Apple Store

永續經營,「員工健康」是最重要資產

tokuyo 至今創立屆滿 20 週年,公司員工從 3 名現在已成長到近百名,胡秀華提到落實企業永續治理是未來需要面對的課題,tokuyo 如何面對下一個 20 年?
劉旭騰立刻想到的是「員工」。「員工的健康、在這邊工作的開心,甚至能夠長久發展。我想,這是我們公司最在意的部分。」緊扣企業倫理注重員工作為重要的利害關係人、ESG 治理精神強調照顧員工的核心。tokuyo 的每位員工,人手一支運動手環,公司設立每日一萬步的目標,為此鼓勵員工需要更加重視自我健康管理,對於運動付出努力的員工,也反映在工作考績上。
以「健康」為品牌精神的 tokuyo,依循這樣的思考,在消費者端付出了心力。近期開發「體重計」、「血壓計」等產品,買按摩椅就贈送相關的器材,並開發健康數據 app 以及「以家庭為單位」能夠互動的健康社群,讓品牌的使用者都能夠相互關心健康,建立相關的溝通管道。
許士軍指出,「Stay with what you’re doing 做你本來就在做的事,在健康的議題下發揮品牌的優點,對社會有幫助,是最有效的。」以健康為本的督洋科技,將會持續成長、深耕,往全球健康品牌邁進。
在永續發展蔚為趨勢的當代社會,若想掌握新知、認識不同的企業經營管理之道,歡迎鎖定由信義文化基金會與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共同製播的《士說新語,秀倫理》節目,與各領域專家空中相會!
核稿編輯:葉于甄 策展夥伴:信義文化基金會、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
(此專題由信義文化基金會、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與社企流共同企劃。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1/5篇文章

返鄉青年從農好困難?創公司、建品牌,幸福良食打造幸福農業生態

2/5篇文章

奔向綠色金融的未來!富邦金控從內而外號召眾人加入永續行動

3/5篇文章

永續始終來自人心,打造最安心的線上診間!醫療資源走入日常生活

4/5篇文章

傳統文化玩新意,霹靂布袋戲永續經營下的華麗變身

5/5篇文章

疫情下 tokuyo 督洋生技逆勢成長,從台灣走向國際的經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