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資通訊科技推動循環經濟

用資通訊科技推動循環經濟

黃暐程 Wayne,CirucPlus 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畢業於通訊研究所,卻沒進入電子業當工程師,雙棲於綠能與雲端物聯網產業,在業界擁有 8 年實戰經歷,協助上市櫃企業節能減碳。熱愛自然生態,曾單⾞環島與橫渡⽇⽉潭。2018 年共同成立 CircuPlus 創業生態系社群,提倡用資通訊科技推動循環經濟,邁向經濟成長與環境生態雙贏的永續發展!聯絡方式:info@circuplus.org
 

專欄文章

4篇)
  • GoShare 上路搶攻「共享機車」市場!專家分析:Gogoro 從來就不只想賣車

    GoShare 上路搶攻「共享機車」市場!專家分析:Gogoro 從來就不只想賣車

    CirucPlus 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黃暐程(2019 年 8 月 12 日)
    進入 2019 年,台灣電動機車市場戰鼓聲直衝雲霄,市占率第一的 Gogoro(睿能創意)先在 5 月推出 Gogoro 3,並預告 8 月將在桃園推出全新的「GoShare」服務,提供類似 U Bike 的按時收費共享電動車,還把旗下 Gogoro Network 智慧電池交換平台獨立成新事業體。競爭者同期間也沒閒著,中華汽車推出 iE125 迎擊,光陽機車則以 ionex 車能網服務還擊,廠商之間不斷出招、互有攻守,好不熱鬧。(編按:Gogoro 共享騎乘服務「GoShare」已於 2019 年 8 月 29 日正式在桃園市上線。)
    檢視「電動機車產業網」最近統計資料,截至 2019 年 8 月 6 日為止,全台已補助購買超過 24 萬台電動機車,以 Gogoro 占 74%(18.1 萬台)最多,後頭分別是中華(17%、4.2 萬)和光陽(4%、9831 台)。若看電池使用狀況,領先的仍是以 Gogoro 為主的「換電式」系統陣營,對上光陽與中華的「充電式」陣營。(註一)

    不只賣車,更大目標是「能源服務」

    接下來,筆者從「永續發展的循環經濟商業模式中:產品即服務」的想法來做區隔,剖析兩大電動機車陣營的對戰策略。不難發現,Gogoro 領銜的換電系統主攻「能源服務」,另一派充電系統則偏向「移動服務」的銷售市場。何以見得呢?我們不妨從這些公司的官網探索。
    Gogoro 官網寫道:「Gogoro 嘗試從人們如何使用能源、消費能源和體驗能源,思考這個歷經數百年卻毫無進步,且無法跟上城市演進的傳統產業,如何追上快速移動、無縫連結、永續發展的全新世界。利用大數據的無限可能和對智慧科技的持續需求,Gogoro 正在建立一個更聰明、更能適應今日瞬息萬變城市的系統。」這段話清楚說明,Gogoro 想開的戰場是能源服務,機車只是他們和消費者建立關係的媒介。
    至於另外兩間公司的官網,描述的仍是以銷售或租賃「機車」為主的移動服務範疇。對筆者來說,能源服務的永續格局似乎更高一層,因為循環經濟探討的資源最佳化使用,須考量物質流、能源流、資訊流、金流等四大層面,而能源服務均完整涵蓋。
    讓我們想像一個未來場景:家中屋頂有太陽能及風力發電系統,所生產的電力不但可供自家使用,也能透過虛擬電廠(Virtual Power Plant)機制,將多餘電力賣給有需要的用戶或電廠。事實上,這般場景並非空想,已在國外部分地區(如荷蘭)開始試行。

    餘電外賣,電動車扮演關鍵角色

    過去行之有年的傳統電力公司,業務內容包含了:發電、輸配送、售電等環節,建構出的電力系統稱為「巨電網」。
    至於上述未來場景,每個各別的使用者、交通運具(如電動機車)或建築物,都有機會變成一個「微型」電站,可藉由數位科技隨時發電、售電,參與電網的調度和買賣過程。例如將多餘電力存入儲能設備(電池),透過虛擬電廠得知哪邊有用電需求,這時,電動車輛就扮演了重要的「能源移動交換」角色。
    當然,要達到這般應用場景,少不了得大幅翻新既有的輸配電系統和基礎設施(如安裝智慧電表),甚至另外建置新的饋線,絕非一蹴可幾。
    場景拉回國內的電動機車市場大戰,倘若 Gogoro 的願景是建構全新的能源體驗,透過 GoShare 提供共享電動機車不但是必然;更是他們最初就訂好的策略方向使然。
    為什麼這麼說?假使扮演電力輸配送媒介的電動機車數量不足,能源交換服務不僅便利度會大打折扣,也法達到合理的經濟規模。別忘了,Gogoro 最想做的能源服務,使用對象是不是自家品牌車輛?並非重點,這點從近來獨立的 Gogoro Network 電池交換平台,試圖拉攏 YAMAHA、宏佳騰(A Motor)、PGO( 摩特動力)等諸多廠商加入,即可看出他們背後的盤算。
    走筆至此,倘若 Gogoro 以後推出不是機車、卻一樣搭載電池的新產品,大家也不用太意外了。
    註一:兩大陣營仍有提供不同的換電與充電補充方案。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全文轉載自城市學,原文標題:Gogoro 為什麼不甘心只賣車,還要拚共享服務?
    閱讀文章
  • 只買冷氣、不買冷氣機?炎炎夏日的循環經濟提案:以使用代替擁有的「冷氣即服務」模式

    只買冷氣、不買冷氣機?炎炎夏日的循環經濟提案:以使用代替擁有的「冷氣即服務」模式

    CirucPlus 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黃暐程(2019 年 7 月 2 日)
    前陣子,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一場校園冷氣捐贈儀式,在致詞時提到「未來將以購買『服務』;取代購買軟硬體」的概念。意即,由市府訂出學校、公務大樓希望建築室內溫度維持多少度,再委託承包廠商透過冷氣、太陽能板、田園城市、通風設備等不同手法,來達到要求。
    為何柯P會有這樣的想法?政府背後的動力(或壓力)又是什麼?仔細想想,到底我們是需要冷氣機;還是舒適的溫度?我們真的必須「擁有」冷氣機;還是只想享受它帶來的「服務」呢?

    只要那道風,大可不必買斷「設備」

    在此,筆者分享「以使用代替擁有」的思維給各位。
    當前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外乎:資源開採→加工製造→使用丟棄(Take, Make and Dispose),生產者將製造完的商品賣給消費者,使用一段時間後便丟棄,稱為「線性經濟」。這種方式不但會讓珍貴的資源變成廢棄物,很多商品對消費者而言,恐怕也不是他們需要的。
    因此,近年興起另一種「循環經濟」概念,主張重新檢視資源被製造成商品的全生命週期,研究如何讓產品的使用達到最佳化,並且一併討論商品製造及使用過程(維護、保養)消耗的能資源(油、電、氣)。
    事實上,建築物只要導入循環經濟思維,便可導入許多提供「舒適溫度」的解決方案。台灣過去幾年,每到夏天便異常炎熱,導致冷氣開機需求快速增加,相關能源消耗量也持續攀升,甚至一度面臨電力吃緊的窘境。於此同時,被狂操的空調設備也常發生故障,讓維護廠商疲於奔命。
    歸根究柢來說,使用者要的是舒適的溫度,而非那台機器。但在線性經濟模式下,不少消費者採購時喜歡挑便宜、卻相對耗能的產品,使用期間又欠缺妥善保養,一旦故障不僅傷了荷包,也連帶產生許多無謂的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量。
    既然如此,該如何減少空調造成的經濟和環境衝擊呢?不妨試試「冷氣即服務」(ACaaS)模式。這種方法可避免安裝不合適、或超過實際需求的機組,確保空調系統以最佳性能運行,而且只需最少能源。

    只買「服務」,耗能、維護成本都省了

    再來看大家最關切的成本問題。
    「建物擁有者」(業主)只需根據冷氣使用量來付費(pay as you use),不必負擔建置與維護費。「服務提供者」(承包商)則要負責 4 個面向:資本支出(設備建置)、日常維運、管理(行政、雲端系統)及服務期間的屢約責任(冷氣效能、風險管理)。
    倘若廠商能善用物聯網的數據傳感和分析技術,便有機會創造一套「智能空調系統」,自動根據使用方現場的熱負載需求,動態調整系統配置,甚至透過人工智慧預測故障機率,提早進行保養,維持每台設備的最佳效能。
    假使既有建築能切換到冷氣即服務模式,根據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的研究,和國外企業的實際執行經驗,建築能耗不但可藉此大減 40%,運營成本也能跟著降低 10% 至 20%,並延長空調設備 10% 至 15% 的生命週期,可謂一舉多得。
    回頭看台灣,要從把既有的冷氣使用模式,從傳統線性經濟轉向到循環經濟,必須考慮以下 5 點:
    一、用戶體驗: 產品即服務是指消費者有吹冷氣、才需付費,並不是設備租賃那一類的金融操作,
    二、能源管理: 電力是重要能源,以後每台設備都必須講究能源使用效率,省下每一度不必要用的電力,
    三、設備護照: 資通訊技術可完整記錄每台冷氣的維修歷史及保養紀錄,以利往後再次使用、抑或投入二手市場的價值(頗像中古車市場行情那套作法)。
    四、法規和財務: 過去,大家習慣用冷氣的價格,去判斷是否採購,以後,要改為比較每種服務方案提供的效能和特色(就像辦手機門號要挑選資費方案,或許有朝一日,真會出現「冷氣吹到飽」的服務)。
    五、共生與多贏: 不同業者(從製造、通路、維修、到二手市場)應建立互信基礎,因為設備的效能和使用數據,只會愈來愈透明、全部攤在陽光下,大家必須學習利潤共享、風險共擔。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全文轉載自城市學,原文標題:為什麼炎炎夏日,柯文哲卻說「不用買冷氣」?

    【iLab 孵化器徵件申請開跑!】Becoming More,成為更好
    在你的創革路上,iLab 從 0 到 100 無縫支持每個階段的創業團隊! 只要你正致力於改善某個社會議題、透過商業創造影響力,無論你正在驗證點子或商業模式、測試市場與產品服務、商業模式與穩定營收建立階段,在 iLab 育成計畫裡,你都能找到對應的專業服務與資源,以及 100+ 與你志同道合的創業團隊社群。
    ► 了解更多 iLab 孵化器 ► 這次孵化器與加速器同時開啟徵件,還搞不清楚自己適合哪個計畫嗎?iLab 診斷測驗,8 個問題馬上搞懂 ► 提醒設起來!8 月 31 日 中午 12:00 iLab 徵件線上說明會,直播為你介紹計畫&即時解惑,快來活動頁面按參加
    閱讀文章
  • 萬物皆能以租代買?循環經濟的本質,是達成資源的「最佳使用率」

    萬物皆能以租代買?循環經濟的本質,是達成資源的「最佳使用率」

    CirucPlus 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黃暐程
    在上一篇《當網路革命遇上氣候變遷:「資料經濟」來幫忙,以商業力量打造循環永續的世界》,筆者提到,從線性思維轉換到循環思維,有 4 個觀念轉變,其中關於「新的消費者價值觀,以使用代替擁有」以及「生產者的責任不應止於商品售出,製造業應轉為製造服務業」這思維所傳遞的概念在於線性模式下,所有的產品(資源)終點就是墳場(銷毀),而循環思維下,是希望產品的終點回到原製造商手中,再轉化為可利用的資源。
    若要達成此目的,最直接的方式便是重新定義「產品所有權」的歸屬,因此由顧問業者 Accenture 所提出 5 種循環經濟商業模式之一的「產品即服務」,便是針對此概念所提的對應方案,就 Accenture 的定義「產品即服務(Product as a Service)——一個或多個客戶通過以租代買(lease)或按使用量付費(pay-for-use)的方式使用產品。」因此產生一個美好的想像,便是「萬物皆可租」,似乎只要把原有的賣斷模式換成租賃模式,就是循環經濟。但真的是這樣嗎?

    觀念澄清(一):「以租代買」是為了能讓「資源最佳使用」

    讓我們重新整理思緒,循環經濟所強調的是重新思索「資源的最佳使用率」,如果只是單純在金融財務上操作付款的模式,不能算是循環經濟,白話的說,原本 100 元的產品,製造商改為租給使用者 3 年,便只是將既有賣價加上利息後分攤給使用者。
    比較正確的做法是,從製造商的觀點,要從全產品生命週期的角度思考,從設計、製造、使用、維修、保養、回收、再製造來評估產品價值,從使用者的觀點,則是以使用代替擁有,按使用量(時間、次數)付費或是按使用品質(功能性)付費。
    舉個案例,荷蘭公司 DESKO 為辦公室桌椅的品牌製造商,採用「以租代買」服務模式,4 年一循環將自身同一產品循環 3 次,服務期間由 DESKO 負責零件維修及免費回收,強調在地生產、維修並減少運送碳排放,全產品生命週期 12 年的期間,營收增加 75%,降低 93% 二氧化碳排放及 91% 的金屬消耗。

    觀念澄清(二):「能源轉換效率」應是評估「產品全生命週期」的重要指標

    一般來說,在評估產品全生命週期時,物質(材料)流部分一定都會有詳細的評估,但如果產品是動力設備,需要消耗能源(油、電、氣)帶動機械所產生動能的設備,往往會忽略評估能源部分,或是說無從評估,但能源也是重要的資源,為何沒有納入評估呢?
    筆者認為可分兩個面向來討論,就製造商觀點,產品分散在各地,能源消耗數據取得不易,那就乾脆不評估,而且能源費用支出多寡也跟製造商無關;就使用者觀點,大多只關注產品功能是否可用,例如空調設備,使用者只關心冷氣夠不夠冷,但較少注意到底是花了多少能源供空調設備使用,頂多在添購設備時,會關注節能效率的優劣,但在使用後也無從關注。
    因此,若以「使用」產品全生命週期評估時,動力設備較非動力設備還需增加評估能源轉換效率,好比,同樣都是 10 年的中古車都能開上路,但油耗表現可能不盡相同,因此在現今中古汽車市場,便會透過行車電腦獲取相關數據,用來評估車況價值。
    舉個案例,荷蘭公司 Bundles 為洗衣服務提供商,採用「按次付費」的服務模式推廣,Bundles 本身非設備製造商,它與德國高階洗衣機製造商 Miele 合作,由 Miele 負責產品本身的循環模式,而 Bundles 透過物聯網(IoT)科技收集洗衣機運轉數據,並透過數據與使用者制定合理的使用費率,讓使用者可以按使用量付費,而非均一價的費率。
    同時,這些數據也提供 Miele 做為維修保養、產品設計、及使用時能耗表現的重要依據,更進一步還做到分散式的能源管理。此商業模式創造出利害關係人全贏的模式,製造商增加 10% 至 25% 的市場佔有率,節省 35% 至 50% 成本。服務商獲得 15% 至 30% 的分銷利潤,並延伸洗滌劑等週邊商品的販賣利潤。使用者獲得優良的洗衣服務體驗且無須投入高額費用。
    總體來說,在動力設備下的循環經濟商業模式,必須藉由資通訊科技協助,才能打造出完善的服務模式及有效評估全產品生命週期的價值。本次我們談到能源的使用效率,下篇繼續探討「能源產業是製造業還是服務業」。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全文轉載自 DIGITIMES,原文標題:淺談循環經濟商業模式:以租代買 vs 按使用量付費

    社企流於 6 月與保德信人壽攜手推出《做你人生的財務長》線上專題,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財務健全的概念。邀請您填寫專題線上問卷,提供寶貴回饋給我們,讓我們持續努力、共織一張社會的財務安全網! >> 即刻填寫專題線上意見調查表
    閱讀文章
  • 當網路革命遇上氣候變遷:「資料經濟」來幫忙,以商業力量打造循環永續的世界

    當網路革命遇上氣候變遷:「資料經濟」來幫忙,以商業力量打造循環永續的世界

    CirucPlus 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黃暐程
    自今年(2019 年)起,「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這個關鍵詞變得有點熱,一般對於這個關鍵詞或多或少有些模糊的認知,究竟這代表何種意義呢?就字面意義上來看,可拆解為「循環」的「經濟」,因此本質上是討論「經濟成長模式」,而「循環」為這種經濟模式的思維主軸。
    聽起有些繞口,從另一個角度面來看,循環的反義詞為「線性」,「線性經濟」是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發展經濟的思維是從天然資源開採、加工製造、使用丟棄,再到焚化掩埋的單向過程,將有價值的資源一直線變成廢棄物的旅程,過程中消耗大量的能源,並造成許多環境上的有毒汙染與衝擊。
    隨著地球人口呈指數型成長,線性經濟發展模式造成環境生態已處在崩壞的邊緣,根據今年 10 月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的科學研究調查《全球升溫 1.5°C 特別報告》,當地表均溫上升較工業革命前超過 1.5°C 時,地球環境就會出現巨大、且難以恢復的變化,這個時間點極可能發生於 2030 至 2052 年。
    也因如此,聯合國早在 2015 年 9 月正式發表的 2030 永續發展目標(SDGs)就明確指出,人類發展不是單一面向的成長,而是需要系統性的思考,整體考量「經濟活動、社會需求、環境生態」這 3 個相互密切關聯的面向。
    因此,循環思維就提供最佳的準則,從線性思維轉換到循環思維,有 4 個觀念需轉換。一是天然資源是有限的;再來是沒有廢棄物,只有錯置的資源;第三,新的消費者價值觀,以使用代替擁有;最後,生產者的責任不應止於商品售出,製造業應轉為製造服務業。
    有了永續的循環思維後,我們必須面對「經濟成長」的本質面,循環經濟的美好實踐,必須回到商業行為上,透過「經濟推動循環」裡的商業力量及市場機制引導,讓消費者與生產者共同往永續循環邁進。
    回顧經濟發展的歷程,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氣機釋放了生物的體能,由機械代替獸力,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使用電力為大量生產提供動力與支援,而現今是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工業革命,釋放人腦的想像,透過資通訊科技(ICT),收集大數據(big data)並藉由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的變革,造就了資料經濟(data economy)跳躍式發展。
    今年資誠(PwC)公布 2018 全球市值百大企業排名報告,前 5 名分別是蘋果(Apple)、Google、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及騰訊,而產業類別也由科技業拿下第一名,而這些公司及產業之所以能在商業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歸功於網際網路革命,掌握了資料並創造經濟價值,由數據驅動貼近用戶思維所產生的商業服務模式。
    因此,在經濟推動循環的永續思維下,「資料經濟」將會扮演商業力量中不可或缺的重角色,如何透過資通訊科技,推動循環經濟就成為了重中之重,下期讓我們來聊聊有哪些商業機會,而新創企業如何破壞式創新,變身獨角獸。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全文轉載自 DIGITIMES,原文標題:世界趨勢浪潮:循環經濟與資料經濟跨界交乘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