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人與海:從水下到餐桌,當一名海洋保育的造浪者

小島人與海:從水下到餐桌,當一名海洋保育的造浪者

說到海洋,大家認識多少呢?作為海島型國家的台灣,從餐桌上的魚,到從事水上活動等,海洋與我們十分靠近。然而,海洋環境正面臨威脅與改變,身為小島人的我們首當其衝。在即將到來的夏天,除了享受陽光、沙灘、海水外,本月專題帶著大家一起發現,我們還可以為海洋環境多做哪些不一樣的事。

專欄文章

4篇)
  • SDG 14|愛上海龜的男子!水下攝影師蘇淮:對於海洋,我們真的了解太少了

    SDG 14|愛上海龜的男子!水下攝影師蘇淮:對於海洋,我們真的了解太少了

    社企流/文:Jenny Yeh
    「我很喜歡每一次潛水、只有在當下的感覺,彷彿陸地上的其他事情並沒那重要;在深海一片靜默裡,令人感到安心。」身為專業潛水教練與水下攝影師的蘇淮說著他對海洋的熱愛,但其實 20 歲以前的他是不會游泳。從小,家庭教育告訴他「海邊很危險、不要去」,所以即使到了海邊,也不會刻意前去碰觸海水。
    大一暑假與朋友到墾丁浮潛,那是第一次蘇淮與海的親密接觸,但卻有著不好的感受。「從來沒有進到海裡,那時的我很緊張。」當夥伴們都游走了,只剩他在岸邊、緊抓著救生圈,這讓他感到十分的挫敗,於是下定決心,從零開始學起,並受到游泳課上同學的激勵,以救生員為目標學習游泳。取得救生員的證照後,在澎湖找到一份開放性水域救生員的工作。除了救生員的工作以外,也帶著遊客浮潛、認識潮間帶生物,慢慢地也建立自己對於海洋的認識,「從這刻起,我才真正一直接觸海洋。」蘇淮說。

    不小心愛上海龜的那一剎那

    從 2010-2014 年間的夏季, 蘇淮都在澎湖從事洋遊憩的相關工作,其餘時間便到東南亞考取水肺專業教練潛水證照,爾後也憑藉著潛水的專長,在澳洲打工一年。從澳洲返台後,本想回到熟悉的澎湖,但恰好遇上東北季風強勁的冬季並不適合下水,輾轉來到一年四季都適合潛水的小琉球。2015 年成為小琉球的「新住民」,而這一待,就是 8 年。
    「來到小琉球之後,發現每一次下水都可以很近距離的看到海龜,可以一直觀察牠們的行為。」經常在水下與海龜的相遇,引起蘇淮對這群生物的無限好奇「牠們是從哪裡來?會往哪裡去?」抱持著這份好奇,加上原先就喜愛攝影的他,只要一有空閒,便帶著攝影器材下水,紀錄海龜可愛的樣子,自嘲為「海龜痴漢」。

    鏡頭下,海洋的美麗與哀愁

    「一開始,鏡頭下我也是拍漂亮的珊瑚或是海龜可愛的樣子;但隨著每一次下水,多少都會看見海洋被破壞的痕跡,比如珊瑚被踢斷、水下的各種寶特瓶、各類垃圾等。」在蘇淮最深刻的記憶裡是 2016 年的 5 月,一如往常帶著相機、潛水裝備下水,遠遠地,他發現一隻海龜的蹤跡,肚子下方似乎黏著一個塑膠袋。蘇淮想著再靠近一點,就順手把塑膠袋拿掉,但沒想到這一個順手拉取的動作,竟從海龜的肛門裡拉出一個塑膠袋。
    「牠在我面前拉出那個塑膠袋,我才真正感受到海洋正面臨污染。過去都只是聽說海龜會將塑膠袋誤認成水母吃下肚,但經過那一次的震撼後,才驚覺這件事好像真的會發生。」從親眼目睹海龜誤食塑膠袋起,蘇淮的影像開始有了轉變,除了拍攝海洋美麗的一面,也記錄下更多海洋環境真實的樣貌。
    2020 年的夏天,全台灣各地有珊瑚礁的海域,發生 40 多年有紀錄以來最大規模的珊瑚白化事件。蘇淮解釋,其實每年夏天小琉球偶爾會看見珊瑚白化的情形,可能是因為水溫過高,或是水溫過高的時間持續太久,多半到了秋冬,當水溫下降時就會恢復。「我聽潛水前輩說,1998 年也曾發生過一次,卻也沒有 2020 年那次嚴重。」蘇淮回憶起當時看見的情景,「整個海裡就像是下了雪一般,整片都是白色的。當下的我,看到這樣的情景也是束手無策,只能用自己的相機記錄下看到的一切。」
    除了拍攝小琉球的珊瑚,當下他決定到全台各地去拍攝珊瑚白化現象,也有幸跟著真理大學休閒遊憩事業學系陳餘鋆教授一同前往東沙群島,同樣地記錄下當地珊瑚白化的過程。爾後,蘇淮也和公視「我們的島」合作,將此紀錄剪成一支短片《這一年海裡下了雪》。
    「我覺得影像是有力量的,比如那一隻拉出塑膠袋的海龜,我將它發布在社群上以後,引來許多人轉發,部分媒體也開始關注、報導。就如同大家都記得海龜鼻孔插吸管的影片,內容並沒有述說什麼,單純紀錄將吸管從海龜鼻孔裡拔出來的畫面,那是一股龐大的力量。」蘇淮始終認為,將這些影像好好記錄下來,在社群、網路上發散,影像帶動議題的效益會慢慢發酵。

    以海龜之名,發起各項行動

    紀錄海龜的過程裡,都是每次下水時一點一滴的累積起來。為了更好地了解海龜的生活、在小琉球有多少隻海龜等問題,蘇淮與其他 4 位愛好潛水,也十分熱愛海龜的夥伴馮加伶、何芷蔚、陳芃諭、蔡佳臻 ,在 2017 年發起公民科學計畫——「海龜點點名」活動,邀請各地的潛水員拍到海龜可以上傳、回報給團隊進行海龜的比對;如果發現新海龜,各地的公民科學家們也可以幫忙取名字。(同場加映:海龜點點名!公民自發建海洋戶口名簿,建立重要生態資料
    「一開始,我們也想說只是好玩,沒想到越來越多人回報,範圍也從小琉球,逐漸擴及到全台各地,甚至也引起國外組織的興趣。」蘇淮提到,今年日本沖繩進行海龜保育的 NGO 前來請益,近期也成立日本版的海龜點點名計畫。
    除了做影像記錄和海龜身分識別外,透過空拍方式試圖紀錄小琉球的海龜數量,「目前小琉球的海龜數量大約有 1000 隻左右。」2022 年,海龜點點名團隊成立協會,期望以協會的方式,讓這項計畫有延續的機會。接下來,團隊預計今明兩年,分別在恆春及綠島做季節性調查;在小琉球則是希望針對海龜覓食的地點、環境或是清潔背甲地區進行記錄。此外,也開始搜集海龜的大便,透過海龜大便中擷取出的 DNA 進行建檔、追蹤或判別族群等,同時可以藉由小琉球海龜的大便裡檢視,牠們吃了哪些食物,以判定海龜的健康程度等,從科學的方式,了解海龜們的生活,也反映出海洋環境的情況。

    離島旅遊熱潮,帶來環境衝擊

    移居小琉球 8 年的蘇淮觀察到,疫情前小琉球的水域活動並沒有那麼蓬勃發展,但在疫情之後,許多北部業者、海外歸國的潛水教練等紛紛前往小琉球開店,讓觀光業在短期內也爆炸性成長。
    「小琉球的觀光較無限制,當遊客很多、船就會一直加班,遊客就會源源不斷的進入。」問題是小琉球環境負載力並沒有那麼高、自然資源相當有限,就連水和電都是靠著兩條海底水管和一條海底電纜,從台灣本島引進,維繫著小琉球的觀光命脈。
    近年來, 小島上各種土地開發也導致水土保持出現問題,當極端天氣的暴雨一來,蘇淮形容「整座島就有點像是融化一樣」,黃泥水溢散在整座島周邊,而這些黃泥水也有來自台灣,夾雜許多垃圾一併流入海中,影響珊瑚礁生態。此外,海洋資源過度捕撈、交通船班變多,船隻螺旋槳將海龜打傷事件增加等,在在造成小琉球海洋生態的危機。欲維持觀光與生態的平衡,蘇淮希望來到小琉球遊玩,可以更有意識地使用島上的任何資源,包括水電等民生資源、進行水上活動時不刻意破壞水下生態環境,甚至是減少垃圾的產生。(同場加映:下海無意破壞了生態?3 項低污染指南,還給大海一片生機
    談及除了旅遊帶來海洋生態的問題外,「當越多人接觸海洋,就會越多人知道海裡發生的任何事。」對於海洋,蘇淮認為接觸海洋不一定要潛水,到海邊潮間帶認識生態、參加花蓮賞鯨船之旅不失為一種好選擇。
    「海啊!這個字拆開來看,旁邊是水、上面是個人、下面是母親的母,所以海洋是人的母親,但我想不僅是人,我們的生命都是源自於海洋。」蘇淮從不同方式看待海洋保育議題,「如果沒有海洋,我們現在的一切也都不會發生;其實我們不能沒有海洋,與其說保護海洋,我卻覺得是海洋在保護我們。」認識大海有千百種方式,蘇淮選擇透過影像、從探查海龜的生活,了解這一片充滿生命的大海。
    核稿編輯:李沂霖
    當 ESG 成為企業顯學,企業倫理課如今是許多大學必修學分,更是進入職場的必備關鍵力。即刻閱讀專題,一起發揮社會影響力!
    閱讀文章
  • SDG 14|年年有鰆創辦人巫佳容扎根澎湖,從「吃魚」開始、重新認識海洋!

    SDG 14|年年有鰆創辦人巫佳容扎根澎湖,從「吃魚」開始、重新認識海洋!

    社企流/文:Jenny Yeh
    「從小住在靠山地方,其實沒有什麼機會接觸海洋。」扎根澎湖、邁入第三年的社會企業——海朋友企業行創辦人巫佳容說起,自己過去對於海其實非常陌生,加上小時候的溺水經驗讓她更怕水。然而,從小對於大自然的熱愛,加上園藝景觀系所學、關注議題等都與她原來的想像不同,大學畢業後決定選擇環境議題相關的 NGO 組織從業,第一份工作便找到中華鯨豚協會(以下稱鯨豚協會)的職缺,自此與海洋結下不解之緣,也意外地燃起她發自心底對於鯨豚的熱愛。

    由鯨豚領航,重新認識這片大海

    「親眼看到健康的鯨豚後,你很難不愛上牠們。這一路走來,我覺得是鯨豚帶領著我,去認識這片大海。」巫佳容談到,自己是從鯨豚協會才開始認識海洋,當她越認識鯨豚、認識海,就越想為牠們做更多事。
    彼時的她,負責賞鯨推廣業務,但也會需要時常支援擱淺救援組的同事們。「當你親身第一線去救那隻鯨豚,安置在救援池裡的牠能趕快好起來,但牠終究仍逃不過死亡。」當救援擱淺鯨豚死亡後,工作人員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解剖了解其死亡原因,巫佳容描述「當手術刀劃開牠的肚子時,看到胃裡滿滿的垃圾,當下內心是非常震撼,不敢置信那是與你眼神接觸過、24 小時照顧期盼能再次回到大海的那隻鯨豚。」
    「我開始回想,在救援池最後相處的時光牠是多麽痛苦,肚子雖然是撐的,但裡面卻沒有食物、全是垃圾,鯨豚是被活活餓死。」整個過程對巫佳容來說很難忘、印象太深刻,而這樣的事件也一直不斷重複發生。「我如果很愛鯨豚、很喜歡大海,那現在的救援工作真的能幫助到牠們嗎?」巫佳容在不斷地反思中找到更核心問題是來自於「海洋垃圾」。
    「真的很希望做可以一些事,讓海裡的環境更適合動物居住,私心地更是希望鯨豚可以過得好一點。」巫佳容說。

    為了心愛的鯨豚,往更核心的海廢議題前去

    看見鯨豚肚裡的垃圾,讓巫佳容感到生態保育及海洋環境問題的急迫性,因此,她轉往海洋公民基金會擔任淨灘淨海專員,在澎湖地區駐點負責處理海廢與公眾倡議議題。
    澎湖群島共計有 90 座大小不一的島嶼,將每座島嶼的海岸線全部加總起來超過 400 公里,由於位處大陸沿岸流,加上東北季風、黑潮等影響,每到冬天沿岸便會出現大量的海漂垃圾,除了來自台灣本島以外,更多的是來自中國、日韓、中南半島、南洋群島等世界各國的廢棄物,包括寶特瓶、塑膠罐、保麗龍或是廢棄漁具等。(同場加映:海廢快篩調查結果公開:垃圾量增多還變少?哪種廢棄物佔大宗?
    澎湖在地居民自發地在 2018 年發起「皂廢船」競賽活動,以國外盛行的皂飛車為發想雛形,利用澎湖海邊驚人的海廢為材料,打造可以在海上航行的船,透過另類的淨灘活動,可以突破同溫層,讓大家意識到海洋污染的問題。
    這項活動持續到了第二屆,活動當天約有 200 多人報名參加,有一半的參與者是從台灣飛過來的,甚至有來自沖繩記者前來報導,讓身為第二屆總召的巫佳容感到印象深刻。「我們把海邊淨灘的事情包裝的更有趣,讓人覺得他們只是來參加造船比賽,希望吸引到那些沒有淨灘過的人前試試。」
    那第三屆呢?後續因遇到疫情暫停以外,行政院推行「向海致敬—海岸整體清潔維護計畫」,請專業清潔人員到海邊淨灘,現在海灘得很乾淨。巫佳容笑說,「因為現在澎湖海邊垃圾不夠,所以辦不起來,這也是當初舉辦皂廢船活動的宗旨,就是希望再也辦不起來。」

    創立社會企業,讓海洋保育持續發酵

    「其實絕大多數的人,對鯨豚保育、海廢議題其實很無感。」巫佳容意識到海洋保育議題不能只停留在倡議,同時也看見 NGO 組織裡工作的困境和難題。經過縝密思考後,她下定決心要創立以海洋保育為主軸的社會企業——「海朋友企業行」,她認為「在賺錢的同時、也能做對環境好的事」,照顧好大家的生活、有合理的收入,才能讓海洋保育走得更長久。
    「當公司創立後,可是我們真的要做什麼事呢?什麼是好的商業模式?」抱著對海洋保育的初衷,同時也想找到一條與大眾日常有所連結的路,巫佳容與夥伴們決定以澎湖最有名海鮮文化切入,從餐桌上的那條魚開始,找回與海之間的連結,推出「年年有鰆」品牌推廣食魚教育。
    「某個層度來說,人類和鯨豚是競爭關係,我們和牠們是吃同一群魚類。從長遠的食魚教育推廣來看,希望海裡的魚可以越來越多,海洋資源可以永續,這樣鯨豚的食物也會變多。」在每個行動裡,都藏著巫佳容對於鯨豚的熱愛。
    「從鯨豚、海廢到現在的食魚、海洋文化,每一次都是全新的領域,需要重新學習。」巫佳容說,自己這一路上最大的挑戰就是觸及的領域太多、太雜,但也因為每一次的自己都是初學者,才更有機會從第三人的角度,理解從零開始的人哪裡不懂,加上團隊夥伴們的專業與支持,以好玩有趣作為設計基礎,開發出合適的文案、體驗活動、課程。

    把熟悉變陌生,找回當地的海洋文化

    「遊程裡面的敲魚乾或是牽罟,其實都是夥伴們家裡本來就從事的行業,這也讓我們降低不少進入的門檻。反而是花比較多力氣在如何讓事情變得好玩、大家能學到東西。」巫佳容說,像是敲魚乾原本是澎湖人傳統保存漁獲的方式,對當地人來說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但對來自台灣本島的人,卻十分新奇。發現可以切入的方向後,團隊開始著手開發敲魚乾體驗活動,最開始的辨識魚的種類,到背後的漁業知識等,將整個當地傳統文化包進體驗活動中,讓遊客在手作、玩樂的過程裡,學習傳統文化、帶走知識外也重新認識澎湖。
    除了敲魚乾,牽罟也是澎湖重要的傳統漁法。「由於以牽罟捕獲的漁獲量不多,在澎湖已經越來越少見,多數業者都轉作觀光體驗活動。」巫佳容說到,提到澎湖牽罟不得不提到夥伴小黑家,除了是澎湖做牽罟重要家族外,在這項傳統技藝趨於沒落時,小黑家仍將牽罟當作日常捕魚工作。年年有鰆設計一般觀光客可以體驗的活動,也設計針對在地人推出的牽罟傳統漁法的培訓,「希望可以透過培訓課程的方式,讓在地人多一項工作機會也可以藉機將傳統文化保留下來。」巫佳容說。
    規劃遊程體驗,也舉辦針對學校老師或學生的食魚教育課程、開設澎湖第一家以海洋為主題的「小鰆子」書店,或是今年開始以下雜魚為關注焦點,推出魚標本 DIY 活動等,希望透過「吃魚」這件事,更認識孕育不同生命的這片海洋。

    認識海洋,就從餐桌上的那隻魚開始吧!

    夏季即將到來,澎湖迎來觀光旺季。巫佳容建議大家,來到澎湖遊玩時,可以更有意識地關注到地方的環境生態。例如少擦防曬,盡量以戴帽子、穿外套、袖套等物理防曬,降低化學物質污染海洋;或是不撿拾沙灘上的貝類等。(同場加映:下海無意破壞了生態?3 項低污染指南,還給大海一片生機
    由於澎湖沒有處理垃圾的能力,垃圾都需要運回高雄焚化廠且轉運費用相當昂貴,希望遊客們可以自備牙刷、牙膏或是環保餐具、水壺等,減少一次性產品的使用。當然,如果可以的話,希望遊客能將製造的垃圾帶離澎湖,巫佳容苦笑著說,「這件事很難,所以希望大家能從源頭垃圾減量做起。」
    除了從旅遊的方向著手,在認識海洋上,巫佳容也建議,就從餐桌上吃下去的那條魚開始。例如,在購買時可以多看一下標示、詢問魚飯,魚的來源是外國進口、在地捕撈或是養殖;再來可以開始認識什麼季節應該吃什麼樣的魚、或是關注永續海鮮指南等相關知識,在日常就能建立起有關海洋的知識,進一步行動選擇友善環境的海鮮時,就能為海洋盡一份心力。(同場加映:4 招挑魚原則,讓未來餐桌年年有魚
    「當從海洋中獲得東西越多,不論是大海給的感動或知識,自己就會希望回饋更多,讓更多人知道。」在深耕海洋保育多年的巫佳容,有個願望是不管身處何處,身旁的海,都可以永遠那麼美麗和充滿生機。
    核稿編輯:李沂霖
    即刻加入社企流網站贊助會員,擁有屬於你的永續資訊窗!
    閱讀文章
  • SDG 14|史上第一場水下社運!模里西斯青年 Shaama Sandooyea:我們無法容許更多生命逝去

    SDG 14|史上第一場水下社運!模里西斯青年 Shaama Sandooyea:我們無法容許更多生命逝去

    社企流/文:梁元齡
    2021 年 3 月,一艘綠色和平組織的船艦航向印度洋薩耶迪馬尼亞沙洲(Saya de Malha)附近。來自印度洋群島國模里西斯的 24 歲女子 Shaama Sandooyea 一躍而下,跳進水中。在海面下,她面對攝影鏡頭,手舉著抗議標語:「青年為氣候罷課(Youth strike for climate.)」。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水面下的社運行動,在海面下,她總共待了 1 個鐘頭,沒有使用水肺或其他輔助用具,全靠自己浮上、潛下換氣。雖然在鏡頭前,運動者只有 Sandooyea 一個人,運動背後卻象徵著深刻的意義。

    在全球最大海草床抗議,發現生物多樣性

    薩耶迪馬尼亞沙洲位於塞席爾外海 735 公里處,是全球最大的海草床,也是地球上數一數二大的碳匯(carbon sink),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將其儲放,調節地球表面的氣溫。比起熱帶雨林,海草捕碳的速度高出 34 倍。
    當 Sandooyea 隨綠色和平船隻「北極日出號」來到此地,他們發現,這塊過去尚未受大幅調查、生物多樣性程度依然成謎的海草床,有著為數驚人的鯨魚和海豚品種,甚至有一大群土生土長的抹香鯨。Sandooyea 說:「這實在非常令人驚豔。」除了大量鯨豚種類,他們也發現這片生機盎然的海草床裡,孕育著眾多品種的海鳥、魚類、珊瑚礁。
    「我看到了長在海草間的珊瑚礁,看到生命是如何生長著,意外又驚喜。這裡是印度洋中間的公海,不是沿岸地區,卻有那麼美好的景觀。」Sandooyea 說:「當我一看見海床,就清楚知道,為什麼我們需要保護這片海洋。正是這個美麗的生態系在孕育無數的生命。」
    但與此同時,他們也發現,這片海洋裡有嚴重的珊瑚礁白化問題,起因正是日漸上升的溫度、海洋汙染、以及商業捕撈行為。Sandooyea 表示:「這是一個生物多樣性豐饒的海域,卻受到重大的威脅。」(同場加映:身為小島人,我們與海的距離有多遠?

    故鄉風暴侵襲、洪水奪命,「島上的人都怕下雨」

    Sandooyea 居住在印度洋的一座小島上,距離非洲海岸約 2300 公里遠。她曾形容,自己的故鄉是個充滿「金黃色沙灘、綠松石色潟湖、椰子樹,在燦爛烈日下」的小世界。這塊寶地看似具備了熱帶天堂的所有條件,但事實上,模里西斯正處於氣候變遷的重大威脅中。
    模里西斯的海拔非常低,本島上最高山脈只有 800 多公尺,綿延美麗的海岸線,讓這座群島國大幅面積處於低窪地區,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後首當其衝,許多人已經失去了家園。
    但除了地勢低窪、海平面上升以外,模里西斯還承受著更嚴峻的氣候侵襲。當地的降雨量正在不斷減少,強度降雨的次數反而增加,熱帶氣旋頻頻報到,島上的人竟然開始害怕下雨。2013 年 3 月,模里西斯的首都路易港(Port Louis)突然發生洪水,導致 11 人死亡。「從那天起,每個人都對降雨感到恐懼。」
    2022 年,短短兩個月之間,印度洋群島上就發生 4 次熱帶暴風,「而且這些不是小暴風,是很強的暴風,在馬達加斯加,暴風摧毀了大量樓房、奪走人們的性命,」Sandooyea 說:「在模里西斯和馬達加斯加東岸,水患不斷,基礎設施、行道樹都被摧毀,漁船難以前進。」

    海洋環境教育啟蒙,22 歲發起國內第一場氣候罷課

    20 歲那年,Sandooyea 還在模里西斯大學攻讀海洋環境科學,在那裡獲得了關於氣候倡議的啟蒙,並開始了氣候倡議行動。她把自己的運動起點歸功於教育。她說在模里西斯,青年比老一輩的人們更關心氣候變遷議題,因為學校總是在教導相關的知識,對其威脅性更有危機意識。
    「看到模里西斯有那麼多摧毀生物棲息地和生態系的事情在發生,讓我很生氣。」面對政府的無所作為,Sandooyea 很挫折:「如果那些有能力做出改變的人,不願意傾聽我們的聲音,那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呢?」(同場加映:從關注到實際行動,領軍前進聯合國氣候峰會——台灣女孩張睿晴:眾人齊心向前,永續新世界仍有希望
    即使模里西斯深受氣候變遷的危害,自古至今,當地從未發生過氣候罷工,也沒人知道該從何開始。「但我們不能再等了,我們無法再容許更多人命逝去、更多土地和物種消失,現在就是行動的時機。」Sandooyea 說。
    於是,Sandooyea 決定拋磚引玉:她先聯繫上歐洲的氣候罷工組織人員,尋求相關的運動建議,接著共同創立了 Facebook 粉絲專頁「模里西斯週五護未來(Fridays For Future Mauritius)」,透過社群媒體在國人間傳播消息。
    2019 年 3 月,她與夥伴發起模里西斯的氣候罷工(罷課)運動,當年正逢模里西斯的國會大選。「我們知道模里西斯今年會舉辦選舉,但我們要再度重申,這場氣候罷工與政治無涉,所有訴求都本於科學研究,科學告訴我們,現在必須行動。」Sandooyea 在運動聲明中寫。
    2021 年,Sandooyea 以助理研究員的身分加入了綠色和平組織,把大學所學應用在環境保育研究上。她參與了薩耶迪馬尼亞沙洲這片海草生長地的科學考察,記錄下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協助團隊做抹香鯨研究。這裡也正是她進行水下抗議的地方。

    盼當權者拿出勇氣,對氣候決策「更有包容性」

    氣候變遷問題在諸多國家已是燃眉之急,對 Sandooyea 來說,把青春光陰花在這件事情上的努力,無非就是希望自己和其他年輕人的聲音能被當權者聽見、重視,最重要的是——政府能對氣候變遷做出實際的改變和行動。
    「我們的島嶼正在被破壞,即使一個小小的錯誤決定,也可能摧毀我們的未來。我們需要緊急行動,現在就是時候。」Sandooyea 說:「我期許看到政府、世界領袖和企業都做出改變,看到他們拿出足夠的勇氣,為地球和人民採取行動。」
    她認為,目前政府端最大的問題,是關起門來,而非廣納第一線受害者的建言。「我希望大家能多聆聽科學,並把當地社區的人們納入對話中。目前他們(政府)舉行的每一場會議,都不夠包容——總是相同的人在參加。明明真正受苦的是底層人民,但卻是其他人在做決定。」
    對於其他關心氣候議題的青年,Sandooyea 建議多去接觸、串連當地能量:「跟當地的氣候倡議者取得聯絡,甚至是國外的倡議者也可以,他們會引導你。如果你願意,也可以來跟我聯繫!每個國家情況不盡相同,找出因應之道很重要。」
    參考資料
    核稿編輯:李沂霖
    想讓社區變好、讓台灣更好嗎?參加社區一家提案,讓不分年齡、不限主題、不限國籍的你,實現夢想 >> 立即提案
    閱讀文章
  • SDG 14|身為小島人,我們與海的距離有多遠?

    SDG 14|身為小島人,我們與海的距離有多遠?

    社企流/文:Jenny Yeh
    說到海洋,大家認識多少呢?作為海島型國家的台灣,從餐桌上的魚,到從事水上活動等,海洋與我們十分靠近。然而,海洋環境正面臨威脅與改變,身為小島人的我們首當其衝。在即將到來的夏天,除了享受陽光、沙灘、海水外,本月專題帶著大家一起發現,我們還可以為海洋環境多做哪些不一樣的事。

    5 月整體永續趨勢

    地球 71% 的面積是海洋,同時也是孕育生命的起點。我們間接、直接地依賴著海洋生存著,如食物、醫藥原料、休憩娛樂等。此外,海洋扮演著保護海岸、調節氣候等功能,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維持系統。因此,海洋健康與否和人類生存有著至關重要的連結。
    然而,現在海洋環境正面臨威脅——當全球溫度持續上升,海洋暖化導致生態系統混亂、生物行為改變,導致海洋生物繁殖減少、珊瑚礁大規模白化死亡,同時也會造成海水含氧量降低,破壞海洋生態圈的平衡;南北極融冰造成藻類生產下降,造成北極圈的食物鏈鬆動,對北極鱈魚、海豹或鯨魚等物種產生影響。而人類過度捕撈漁獲、深海採礦造成海洋噪音污染、塑膠污染或漏油事件等,也對海洋生態系影響甚大。
    綜觀地球海洋區域,扣除各國領海與小部分的公海地區,全球僅不到 8% 的海洋區域受到保護——換句話說,當今只有少部分海域得以完全阻絕人為干擾。2023 年 3 月 7 日迎來歷史性的一刻,醞釀了將近 20 年時間,聯合國通過《全球海洋公約》(Global Ocean Treaty),承諾在 2030 年保護全球至少 30% 的海洋,明文禁止工業捕撈、採礦等人為干擾,為海洋生態爭取喘息的空間。
    此公約是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中的「國家管轄範圍以外海洋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 Beyond National Jurisdiction, BBNJ)的保育和永續利用問題,所通過的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文書。

    永續方位建議

    參與活動,響應世界海洋日

    6 月即將迎來不少以海洋為主軸的紀念日,如世界珊瑚礁日、世界海洋日,旨在號召眾人更加關注海洋生態,從國際到台灣,都有不少響應活動,下方簡介幾個台灣的活動,歡迎大家依此永續方位,找到更加親近海、了解海的方式!

    宜採取的永續行動

    守護海洋,從日常做起!

    不只是在海洋日時關注海洋,平時也需要你我一同採取行動守護海洋,讓我們一起從生活個面向,為海洋盡一份心力!(同場加映:SDG 14 水下生命/海差你一個!5 項行動讓海持續湛藍
    1. 食:參考《台灣海鮮選擇指南》,挑選符合永續原則的海鮮食用
    2. 住:減少廢棄物生成,降低垃圾流入海機會
    3. 育:了解海洋生態與我們的關係,在日常選擇中降低對水下生命的傷害
    4. 樂:透過志工參與、捐贈資金等方式,支持投入海洋保育的社會創新組織
    本月專題,從投入食魚教育的創業家巫佳容、對海龜情有獨鍾水下攝影師蘇淮、以及發起史上第一場水下社運的模里西斯青年 Shaama Sandooyea——這些依海維生的小島人視角,來看看我們如何與海共生,成為海洋保育的造浪者。
    核稿編輯:李沂霖
    參考資料
    當 ESG 成為企業顯學,企業倫理課如今是許多大學必修學分,更是進入職場的必備關鍵力。即刻閱讀專題,一起發揮社會影響力!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