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隨筆:「年年有魚」的新菜單
文:葉孟靄
自從1960年代以來,人們對魚類的需求是人口成長的兩倍,某些魚種已經消失或瀕臨絕種,而養殖漁業拯救這個情形,水產養殖(Aquaculture)供應全球將近一半的需求。傳統的水產養殖通常將魚籠設於近岸較淺且平靜的水域,業者為了增加水產養殖的生產量,過度提高養殖的密度,便更容易導致疾病的爆發,促進使用更多的抗生素和殺蟲劑,進而產生高濃度的污染。
現在這些問題有了解答—離開海岸。

海上漫遊的永續養殖漁場

當消費者對於永續性供應的需求持續攀升,特別是一份2006年的研究報告指出所有的野生魚類在未來50年內將會消失,野生魚類的未來需要有所創新,尋找永續水產養殖做為解決辦法便更為迫切。而雖然美國的水產養殖市場只有中國市場的十分之一,水產養殖也不是傳統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的投資標的,Jared Polis和David Tze還是受到水產養殖的吸引,投資成立第一個同時是唯一的水產養殖風險投資公司Aquacopia
Aquacopia大量投資於永續水產養殖這項議題,其投資公司Ocean Farm Technologies設計出一個名為Aquapod的深海魚籠與開放海洋水產養殖體系(open ocean aquaculture systems)。深海魚籠可以提供更乾淨、更自由流通的海水與天然食物,由個別的玻璃纖維強化塑料材質的三角網版所製成的深海魚籠必須承受外來大型魚類的攻擊與深海的磨損,減少海藻和海草的生長量。麻省理工學院的海洋水產養殖工程中心主任Cliff Goudey再替魚籠裝上一對直徑2.4公尺的螺旋槳,可以在船上進行操控轉向,並利用太陽能、波浪等能源發電,魚籠裡拖曳的浮標可放置電源,浮標則與岸上的無線電聯絡,魚籠上還能設置感應器與GPS系統,這些裝置提高魚籠自動化的操作。

養殖漁業2.0

自動化魚籠透過創新的技術和過程將成為養殖漁業的先驅,能夠挑選仿效自然生態系統的洋流,保持魚的最佳生長環境。巴拿馬海岸外的永續水產養殖創業公司Open Blue Sea Farms(以下簡稱Open Blue),其創辦人Brian O'Hanlon發現這種魚籠的使用,O'Hanlon身為海鮮產業的第三代,瞭解到海洋無法負荷現今全球對食物的需求,他發起所謂「Open Blue革命」,投資開放式深海水產養殖漁業,推出品牌、高檔、美味的海鮮產品。
 
 
Open Blue選擇開放式深海水產養殖的原因是其組織使命為建立兼具環境保護、食物安全與永續養殖漁業的體系,還有避免與其他漁民、航行、休閒娛樂等造成衝突的社會影響。Open Blue的海上養殖漁場是世界最大(美式足球場大)且最遠(離岸約12公里)的漁場,漁場在海平面約10公尺以下的水裡使用直徑約20公尺的球形魚籠,藉由行動魚籠避免傷害生態系統,減少能源消耗,改善沿海環境,並創造可靠的、全年供應且永續的模式。
Open Blue養殖的海鱺魚是一種外觀類似小型鯊魚的白肉魚,必須在深海的環境才能健康成長,屬於高檔海鮮市場的高級魚類。一開始O'Hanlon在波多黎各開始小規模的試驗,不過由於巴拿馬的運輸較為便利,也可直接通往美國,沒有颶風威脅,政府相對穩定,於是到2009年在巴拿馬完全商業化規模的經營。為了要獲利成長,便必須要增加產量,讓大眾更熟悉海鱺魚,其中關鍵在於保持供貨穩定,得以穩定地從經銷商送到餐廳和消費者手中,事實上,龐大的海鮮市場已經存在,尤其是市場對高品質白肉魚的需求不斷增加,Open Blue的成長就不需要基於市場,而是基於公司的能力、生產與經營。Open Blue的目標為建立一個能夠生產不同海鮮種類的平台,期望在兩年後獲利,在未來五年內達成產品多元化,提供兩、三種以上的海鮮產品,在十年內則是要達到地域多元化,拓展到海外地區建立海上養殖漁場,更靠近其他主要市場和運輸中心,大量減少運送魚貨到市場的能源需求,創造永續與在地的商業模式。
參考資料

文章標籤

  • 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

    由社企流編輯搜羅整理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相關的即時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