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自造家
要讓周遭環境更好,不需要出現拯救眾人的英雄,而是得集結每個人的一點力量,才能協力創造更美好的生活!而這也是「社區營造」的核心內涵——居住在同一地區的居民,持續以集體行動來解決社區所面臨的問題,進而創造共同的生活福祉。在全台各處角落,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社區自造家」,他們就像是平民英雄般,發揮熱情與群眾力量,為社區帶來新生命。本專題集結了這些平民英雄的故事,並介紹社造在台灣的發展,從多元培力、在地女力、環境保護和世代共好等面向,分享成功的社造經驗,鼓勵更多人投入社造行列,成為「社區自造家」!

專題文章

1 / 10篇)

共同為社區做一件事,全球吹起「Back to the local」風潮

Photo Credit:Kevin Ma

社企流/李沂霖
社區營造,造景、造物也造人。不論是站在第一線挽起袖子的行動者,或是參與社區活動的居民,都因為凝聚的力量,讓地方充滿了活力與未來。論壇由柴松林教授以社區一家計畫評審長的角度,將 15 年來走遍工作坊的觀察進行分享。他發現,過去隨著社會變遷,多數人追求利己的「小確幸」,也讓社會氛圍益發疏離、人與人之間關係越來越淡薄。也因為開始推動社區營造後,慢慢的有些變化,而 2004 年由信義房屋創辦人周俊吉先所發起的社區一家計畫(以下簡稱「社區一家」),以企業的身份鼓勵大眾從社區營造做起、展開行動。
柴松林也在這當中發現社會的轉變,首先是當社區面臨問題時,人們不再是消極的讓事情發生,反而更主動積極的起身投入改變,爭取為家鄉帶來改變的機會。其次是過去有許多的改造方案,往往強調要能看得見的「硬體」改變,近年來也逐漸有許多軟性的設計,著重在社區的活化與促進居民的交流互動。最後,居民不再只是單獨的個體,因為參與社造後,居民開始慢慢的成為一起生活的家人,過往的獨居老人或是弱勢家庭的學童,都能在社區中獲得照料,如共餐、課輔等等。彼此都是守望相助的共同體。
(社區一家計畫評審長柴松林。來源:全民社造行動計畫)
(社區一家計畫評審長柴松林。來源:全民社造行動計畫)

社區一家計畫,號召全民加入社造行列

社區是構成社會的最基本單位,當一個社區和諧共好,也就能逐步擴及至全台,成就整體社會的和諧共好。信義房屋希望從企業的角度,為社區營造盡一份心力。透過社區一家計畫鼓勵民眾對社區提出具體的改造提案,不限制各種身份、各種議題的提案,且不限制計畫經費的使用範圍,就是希望能讓人人皆可參與社區營造。由專業的社造領域專家及學者擔任評審,獲獎者可得到信義房屋的資金獎助,為其社區營造之路增添助益。(同場加映:為社區付出心力,讓台灣變得更好!「全民社造」獲獎團隊出爐,信義房屋支持眾人用行動改變家鄉
為了傳遞並深化社造理念,對內,信義房屋成立志工團,帶領員工參與社區服務;對外,則透過多元管道倡議社造理念,如與天下雜誌共同出版《上好一村》書籍、與社企流合作《社區自造家》專題,並將全民社造計畫官網打造為民間社造知識庫,多方面提供社造相關資訊,以及與社區營造案例故事等,供民眾參考。信義房屋策略長周莊雲也在論壇中表示,信義房屋致力號召所有人加入社區營造的行列,也呼籲更多企業一同投入,加乘改變的力量,為社區增添更多幸福感。
(「深耕在地 邁向永續」共好論壇講者合影。來源:全民社造行動計畫)
(「深耕在地 邁向永續」共好論壇講者合影。來源:全民社造行動計畫)

全球吹起「Back to the local」風潮,青年返回社區解決問題

天下雜誌資深研發長兼總主筆蕭富元解析,在人口過度集中都市、經濟失調、產業衰退等背景下,全球興起「Back to the local」的風潮,大家逐漸發現,只有自己腳下踩到的那塊地方最踏實。於是,越來越多人選擇回到家鄉,振興在地、地方創生在近幾年成為熱門的議題。
蕭富元分享,2001 年天下雜誌發起「319 鄉向前行」計畫,派出記者深入各地,蒐集台灣鄉鎮的故事,讓更多人對腳下的土地有更深刻的認識、進而能凝聚對地方的關懷。「身為媒體,我們肩負倡議的使命,能做的事情就是做報導,讓更多人看到在地的美好。」
而蕭富元歸納前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對社區營造發展的趨勢觀察:一是社區營造行動主體的改變,過去常見的社造行動者為文史物工作室或社區發展協會,近年則有更多社會企業、合作社、基金會等組織投入,使社造內容更豐富也更具彈性。
此外,大專院校也開始與地方連結,推動 USR(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大學社會責任,簡稱 USR),將專業貢獻給地方。再來,則是網路世代下,社群力的展現。社區營造的行動者,不限於在地區民,如今有更多透過網路號召的社群,也能為在地發揮影響力。如竹山小鎮發起「專業換宿」,吸引各地人才以自身專長為當地注入新活水便是一例。
社區是解決社會問題的最小單位,也是最有效的工具。當社區自身富含豐厚的能量,讓人們得以安居樂業、地方欣欣向榮,便是邁向美好社會的重要關鍵。
策展夥伴:信義房屋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2 / 10篇)

邀請第一線工作者分享實務經驗,深耕在地的社造力量,共同邁向永續未來

Photo Credit: 鹿港囝仔

社企流/郭潔鈴
社區是「家」的延伸,將一個又一個社區串連起來,就能見到整個台灣的樣貌。不論是鄉村或是都市,每個地方都有各種議題在發生,總會有一群人正在規畫每個問題的解決方案,然後,捲起袖子、呼朋引伴一同投入社造工作,用最適合在地的方法打造理想社區。而共好論壇舉辦的緣起,希望透過現有的第一線工作者的視角,分享他們的實際執行經驗,引起更多的有志之士一同參與。
座談邀請全民社造行動計畫評審團委員,同時也是國藝會副執行長孫華翔,以多年來看見社區的改變,進行引言。他看見來自不同的 5 種力量,不斷的讓社會改變、邁向更幸福的未來,第一是來自學術與研究單位對社會現況提出針砭,第二是來自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三是來自媒體正向的報導與觀察,第四是來自公部門的資源與支持系統,最後則是來自於第一線實際執行社造工作的社區夥伴。
在信義房屋社區一家全民社造行動計畫中,已有非常多的實踐經驗,本次即邀請花蓮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談述他們如何透過青銀共創讓社區世代共好;請彰化歷史小鎮的鹿港囝仔,分享自籌自辦的藝術節,如何創造地方活力與拉住青年的心;由三峽的甘樂文創,分享如何透過陪伴與培力弱勢青少年,支撐社會福利;來自台北市中心的師大商圈,看綠點點點點,如何運用古風小白屋,讓城市也能有鄉村鄰里的滿滿人情味。也盼能藉由實務經驗中,帶給有志從事社造的青年些許養分,為社區注入有別於以往的嶄新活力。

建立高齡者生活價值,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的青年如何青出於藍

隨著超高齡時代的來臨,青銀共創也將成為未來台灣社區的樣貌,在長期關注銀髮議題的花蓮牛犁社區交流協會來說,青年接棒社造工作,不只為社區帶來新的活力,也為高齡者的生命,帶來了新的亮點。楊富民引用日本電影《楢山節考》的殘酷寓言,指出過去的舊思維認為高齡者無用,但在他們多年來的觀察之下,發現高齡者還能從事非常多事情。因此牛犁社區交流協會透過 3 大策略:助老、識老、用老,來達成讓高齡者有生活價值的目標。
首先,他們在 2008 年開始推動樂齡教案,幫助老人認識老化的過程,告訴長者如何安排老後生活,達到身體和心靈富足,邁向老後快樂人生。接下來透過青年訪談耆老,認識長輩曾經歷過的故事,與社區過去的歷史。最後,他們推動一系列讓長輩能夠感受自我價值的行動方案。
楊富民也分享了一個小故事,社區的青年曾經想帶著長輩與他們製作的拼布畫去日本參展,沒想到一口氣就被長輩們回絕,在深入了解原因後,才發現他們不願意出遠門的原因是因為老化後足弓塌陷、沒有支撐力,造成走路腳底板會痛的狀況,於是協會裡的青年就研發一款針對長輩舒適好行的「山海襪」,期待未來長輩們能夠隨他們一同走遍各地。
(牛犁社區為爺爺奶奶研發的山海襪。來源:牛犁社區粉絲專頁)
(牛犁社區為爺爺奶奶研發的山海襪。來源:牛犁社區粉絲專頁

舉辦今秋藝術節,鹿港囝仔讓返鄉變成青年未來的選項

「我問那些年輕人為什麼回來這裡,他們倒覺得我很奇怪,家鄉有重要的事情,本來就要回來參與呀!」2009 年隨樂團赴義大利表演的張敬業,被參與慶典年輕人的這一席話解開了他內心對於青年回鄉的疑惑,也埋下畢業後返鄉的念頭。隨著觀光人潮增多,傳統的鹿港小鎮也產生了一些變化,在一群年輕人的內心也起了波瀾,希望透過藝文活動,讓眾人用新的角度認識家鄉。
「我們想成為一個解決問題的藝術節。」從鹿港溪撿起的垃圾化為藝術材料,在街區裡策展只是喚醒垃圾減量的其中一個方式,與在地店家串連、讓遊客主動攜帶餐具,與居民一同發起剩布計畫、再生市集等活動,讓資源可以被循環再利用,要讓整個城鎮都因藝術節而動起來。張敬業表示:「鄉愁可以號召人們回來,但產業才能把人留下。」醞釀 10 年夢想的藝術節,也從我變成了「我們」,為了不讓一年一度的藝術節,只有單點式的影響力,這群愛家鄉而回來的鹿港囝仔,致力將藝術節延伸為事業體,要讓腳下的鄉土,變成年輕人未來的選項。
(鹿港囝仔籌辦藝術節並發展在地事業體,使小鎮再度熱絡。來源:鹿港囝仔)
(鹿港囝仔籌辦藝術節並發展在地事業體,使小鎮再度熱絡。來源:鹿港囝仔

創造縝密的在地支持系統,甘樂文創深耕三峽 13 年

因為看見社區像蜘蛛網交織在一起的問題,甘樂文創的林峻丞返鄉後,透過「習食遊創愛」5 大主軸,發展如網子般全面的社區支持系統。如活化在地的愛鄰醫院空間,邀請在地職人進駐,供青少年在此學得一技之長;將三峽老街旁的百年古厝改造成甘樂食堂,使用在地食材,也協助弱勢就業;結合在地店家形成旅遊共好夥伴,今年更將發展 AI Trip 智能導覽體驗,使遊客不需在地人帶路,就能運用科技走進道原汁原味的三峽;建置「看三峽」入口平台,廣蒐具有在地特色的品牌,更會協助在地業者進行設計,向外輸出在地伴手禮。
甘樂文創還設立小草書屋與青草職能學院,讓弱勢孩童從國小到高中,有完整的陪伴系統,並且能藉由培力計畫,讓他們在社區中找到可發揮所長的位置。林峻丞表示,他的目標是讓青年留鄉,透過於社區縝密且完善的服務規劃,甘樂文創使三峽有了新的生命力,一步一腳印地緩解社區問題,打造青年願意留下來的家鄉。
(甘樂文創創辦人林峻丞,在三峽發展全方位的社區支持系統。來源:甘樂文創粉絲專頁)
(甘樂文創創辦人林峻丞,在三峽發展全方位的社區支持系統。來源:甘樂文創粉絲專頁

綠點點點點設置共享維修站,拉近都市裡人與人的距離

「在小白屋裡頭,很多願望會實現,」綠點點點點創辦人虞葳語帶笑意的說,「有位年輕人曾說缺一個冰箱,過幾天就有人捐冰箱過來。」而他口中的小白屋,就位於台北師大商圈內,原本只是一個閒置空間,在里長與在地居民的巧思之下,這裡成了社區裡的共享維修站。共同創辦人虞葳表示,都市跟鄉村社區遇到的問題有所不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不如鄉村熱絡,在社區營造一個開放、分享、互助的環境,人們透過工具分享,可以節省資源。
來到小白屋,除了工具共享,鄰里一同到這裡揉麵、共餐,具有音樂才能的居民也在這裡表演,在都市中被房子與車子隔開的人群,得以群聚在此,坐下來動動手、聊聊天,彷彿回到過往鄰里間的和樂氛圍。
開放、分享與互助是小白屋在社區裡成為凝聚人心所在的成功關鍵,在小白屋的人們專長或有不同,因此當有人遇到維修難題時,可以互相討教,一起解決問題;有來這裡用回收油做肥皂、做堆肥種菜,還有來做手工小提琴、做皮件的人,各式各樣應有盡有。因為這裡的理念獲得居民認同,在小白屋曾經使用工具的人都知道,只要有需要的人都可以使用這裡,借一還二的理念也讓人不但不需要擔心要用時沒有人開門,也不需要擔心內部的工具會遺失,主動來當志工管理環境,形成正向循環,使小白屋的資源永不缺少。
(綠點點點點營造工具共享的維修站。來源:綠點點點點粉絲專頁)
(綠點點點點營造工具共享的維修站。來源:綠點點點點粉絲專頁
每個社區遇到的困境皆有不同,盼望從事社區營造的有志者,可參考前人經驗,並親自深耕社區找到問題點,為自己的家鄉更永續共好的未來。
核稿編輯:李沂霖 策展夥伴:信義房屋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3 / 10篇)

街頭巷尾的社造點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攜手 CNEX,以紀實影像捕捉地方風景

Photo Credit: 社區一家

社企流/梁元齡
自 2004 年開辦至今,信義房屋「全民社造行動計畫」(以下簡稱全民社造)已經走過 15 個年頭,累積超過一萬件社區提案,支持超過兩千個夢想改造行動。每年都有許多有志之士盡一己之力,共同投身社區營造行列,為台灣這片土地賦予新生命。(同場加映:從「社區一家」到「全民社造」:信義房屋推動社造邁入第 15 年,盼擴大參與、讓改變社區成為大家的事

首推社區一家系列紀錄片,為社區故事留下感動

今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首度攜手華人紀錄片圈知名製片組織 CNEX(視納華仁),從社區一家計畫中取材,以 3 年 15 支紀錄片的方式,講述社區營造的故事。希望可以透過這群新銳紀錄片導演的鏡頭,讓動人的社造故事以影像形式傳遞得更廣、更遠,被更多人看見,為社區營造增添更多想像。
(信義房屋全民社造行動計畫攜手 CNEX(視納華仁),取材社造故事作為紀錄片主題。來源:社區一家)
(信義房屋全民社造行動計畫攜手 CNEX(視納華仁),取材社造故事作為紀錄片主題。來源:社區一家)

5 部以「小我」成就「大我」的故事

本年度社區一家系列紀錄片共有 5 部,分別針對樂齡銀髮、青年返鄉、多元族群、及大學生、國小師生來紀錄 5 個不同族群從事社區營造感動人心的歷程,透過鏡頭的紀錄片,看見不論身分年齡,都能發揮心力幫助自己家園更美好。目前皆可於「社區一家紀錄片」YouTube 頻道上觀看。
首映當天,主辦單位也播映了其中一部《阿嬤的拼布畫》。該影片在講述花蓮縣壽豐鄉牛犁社區交流協會,從二手衣物變成拼布畫的過程中,串連社區青年與長輩們之間的故事。本片由金鐘獎入圍導演張緯誌執導,取材自 2015 年「愛的流傳-失智老人社區支持方案以及伴夢伴行計畫」。
影片的開頭是以阿玉阿嬤邊唱小時候的童謠、邊製作拼布畫、邊回憶年輕時的故事開始,而待在社區裡的青年,每個人也在服務長輩的過程中有了不同的成長——例如聘孝開始會關心家中阿嬤的健康,叮嚀著走出家門到社區走走;崇育也體認社區工作不只要有熱情,還要有耐心的看待所面對的問題;富民則是期待,每個與他一同長大的朋友,不會因為有什麼因素而離開這裡。
牛犁社區交流協會是以「老有所終、幼有所養、壯有所用」的願景與架構在社區裡推動各項方案,對社區來說,拼布畫只是一個讓長輩對未來仍保有期待的一種方式,最終還是希望可以在社區可以形成一個互助自助的支持系統。
影片中也提起帶著長輩拼布畫到日本參展的小故事,雖然畫作的手法較為簡陋、粗糙,也因為每幅作品的背後有長輩濃厚的生命歷程,最終被評審譽為「真正的藝術品」。(同場加映:當居民同在一起:眾人齊心自造家園,培力社造生力軍
由黃開璟執導的《小手拉大手》,內容講述北成國小這群小小記者,如何在顏老師的協助下,與漢民社區的長輩們,共同投入社區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中的花絮,看到隔代交流中所擦出的火花。由於有這段拍攝的經歷,學生也重新認識羅東的巷弄文化,和社區長輩們成為忘年之交。
每年中秋節後,在熱鬧的鹿港街上會舉辦「今秋藝術節」,由李剛齡所執導的紀錄片《返鄉路上》,則是跟著這群主辦藝術節的「鹿港囝仔」們的角度,看見他們如何從環境清潔、空間活化、文資保護及打造共食制度等方式開始,致力讓鹿港人長留鹿港,認同在地文化、守護自己的家鄉。(同場加映:維護社區環境的小尖兵:從個人行動到產業轉型,居民齊力共創永續環境
另一部紀錄片是由吳柏泓所執導的《新好好婦女》,從屏東縣好好婦女發展協會所培力的新住民姐妹角度,捕捉這群新住民姐妹、如何從融入台灣社會,到成為國境之南文化融合的重要推手。(同場加映:社區裡的柔性力量:在地女力投身社造,用熱忱翻轉地方、共創社區新氣象
由林佑學執導的《聽見幸福》,則記錄中國科大新竹校區數位廣播社,與視障協會合作以廣播為媒介,給視障朋友一個能夠分享生活經驗的平台,目的也希望協助更多的視障者能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的執行過程,藉由影片的拍攝,也讓人看見視障者的生活適應方式,以及聊聊他們的心境。
「社造這條路貴在堅持,繼續走下去,這個力量會越來越蓬勃發展。」CNEX 共同創辦人暨董事長蔣顯斌說道。透過這 5 部紀錄片的播放,信義房屋希望可以再號召各地居民都能捲起袖子、投入社區營造的行列,期許以小我成就大我,把心目中美好的台灣留給下一代人。
核稿編輯:李沂霖 策展夥伴:信義房屋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4 / 10篇)

為社區付出心力,讓台灣變得更好!「全民社造」獲獎團隊出爐,信義房屋支持眾人用行動改變家鄉

Photo Credit: 社區一家

社企流/陳芝余
從 2004 年信義房屋推動社區一家計畫開始(以下簡稱社區一家,此計畫已於 2015 年第二個十年之際更名為「全民社造行動計畫」)15 年來,已累積超過一萬件提案數,範圍涵蓋全台灣 98.9% 鄉鎮市區。「社區營造是人心改變的過程,如果台灣每個地方都有人願意為社區更好付出心力,整個台灣也會越來越好。」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在頒獎典禮致詞時,以短短幾句話道出全民社造的理想願景。

每個人都能從夢想者(dreamer)成為「自造家」(change maker)

頒獎典禮在中國科技大學新竹校區原青社的同學們,穿著不同部落的傳統服飾以輕快活潑的原住民舞蹈揭開序幕,在典禮會場也發現有來自不同族群、不同年齡也前穿著自己的族服,參與一年一度的盛會。也正因為有許多社區居民守護在地文化資源,才能讓台灣這塊小而美的島嶼,保有豐富的自然環境以及獨特的文化。
全民社造行動計畫評審長柴松林教授致詞時表示:「社區一家計畫讓台灣社會團結而非分離,以『變成有愛的社會』為目標,讓全台灣 2300 萬人都成為朋友、而非敵人。當更多人從獨居變成共處,一踏入社區就能回到家一樣自然。」
社企流創辦人兼執行長林以涵以頒獎人身份,提到社企流推動社會創新創業已經有 7 年時間,她觀察有不少社企創業家深耕社區,過去也從社區一家計畫獲得第一哩路的支持。她更勉勵得獎人:「從自己喜歡做的事開始,靠每個人做一點點,就能將影響力推行全台灣。」(同場加映:從解決身邊問題做起,人人都能成為社區自造家

國小師生組首獎:來自花蓮的「蝙蝠俠」,推動永續發展生態村

今年已是第三度獲得國小師生組獎項的西富國小,以「螢造蝠氣村~無毒的幸福 PART Ⅲ 」為題推動蝙蝠保育。他們透過環島、繪本、生態導覽的方式建立蝙蝠與人文環境的連結,年紀雖小的他們,在台上侃侃而談對於保護蝙蝠、推動友善環境的理念,奪得滿堂掌聲,也再次讓大家看見社區營造向下紮根的力量。(同場加映:當居民同在一起:眾人齊心自造家園,培力社造生力軍
(西富國小學生不畏風雨宣導保護生態的重要。來源:社區一家)
(西富國小學生不畏風雨宣導保護生態的重要。來源:社區一家)

中學師生組首獎:穿越歷史時光,以「積木」重現古蹟樣貌

今年首次推動的中學師生組,首獎是由萬芳高中以「『積』飛城市樂搞建築」計畫奪得。團隊結合原有的歷史課程,綜合史料搜集,以堆積木的方式重新呈現古蹟的樣貌,藉以重新認識當地文史。他們以景美集應廟為出發點,透過在地文史工作者及社區長輩訪查了解廟宇歷史,更舉辦老照片新攝影、二手積木交換市集、耆老說古小劇場等活動,邀請社區居民共同參與老屋活化運動。未來目標為接續木柵、萬隆集應廟的研究,與廟方接觸交流,討論出廟宇新生更多可能性,使老建築能長久留存,成為傳承家鄉情懷與歷史記憶的所在。
(「積」飛城市樂搞建築計畫邀請社區居民到集應廟廣場前拼積木。來源:社區一家)
(「積」飛城市樂搞建築計畫邀請社區居民到集應廟廣場前拼積木。來源:社區一家)

築夢個人首獎:成瑋盛為高風險少年搭建舞台,「不讓今天的少年犯,成為明天的成年犯」

築夢個人類別的首獎由成瑋盛,以「逆風少年夢想據點藝術計畫」奪得。留著一頭瀟灑半長髮,身穿筆挺西裝,一上台就大方坦承自己與另兩位創辦人都曾被認為是阻礙社會進步的高風險青少年。成立「逆風劇團」的目的,是希望以表演藝術的方式,讓每個缺乏社會關注的失落青年受到好的引導,可以肯定自我、找到人生的價值與目標。雖然他們剛開始進入老人中心時受到許多的質疑,但是單純想為社會盡份心力的他們,最終也在教長輩玩抖音、學會拍照製作長輩圖,透過演戲的方式協助長輩們圓夢下,也改變了自己的未來。
成瑋盛說:「我想努力即時接住這些孩子,不讓今天的少年犯,成為明天的成年犯。我們一起約好了,以前我們上不好的新聞,以後要一起上好的新聞。」
(成瑋盛(前排持手機者)與「逆風少年」們相約,以後一起上好新聞。來源:逆風劇團粉絲專頁)
(成瑋盛(前排持手機者)與「逆風少年」們相約,以後一起上好新聞。來源:逆風劇團粉絲專頁

幸福社區組首獎:將藝術融入農村,擴大地域振興想像

幸福社區組的首獎獲獎團隊為來自高雄美濃的「果然紅工作室」,其代表羅元鴻表示,多年前,因為莫拉克風災帶來的挫折,讓他開始思考農民與土地的關係。在一次參與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季」的經驗中,他看見偏遠村落也能以藝術和國際接軌,因而深受啟發。於是,他決心善用高雄美濃的豐富自然與客家文化資源,讓社區居民能在自己耕作的土地上,以友善農業與自然環境為本的生活型態出發,透過展演與地景藝術與自然開始對話,促成「迴旋在美濃的小地藝術日」計畫的實現。
(「果然紅工作室」舉辦小地藝術節。來源:小地藝術粉絲專頁)
(「果然紅工作室」舉辦小地藝術節。來源:小地藝術粉絲專頁

即刻起而行,成為下一個社區自造家!

頒獎典禮尾聲,計畫評審長柴松林鼓勵致力投入社區營造的有志之士彼此交流合作、多方串連,讓改變不只發生在一個社區,更能將影響力擴大、擴及全台,共同邁向更美好的未來。歡迎對社區營造充滿熱忱的生力軍,加入「全民社造」的行列,一起發揮社區串連、台灣共好的影響力。
核稿編輯:李沂霖 策展夥伴:信義房屋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5 / 10篇)

從解決身邊問題做起,人人都能成為社區自造家

Photo Credit: 社企流

社企流/李沂霖
走出家門,行經一處小公園,這裡的圍牆是由里民共同砌成,一旁的孩子對著來往的人笑著說,牆上的彩繪小貓是他所繪製的,實在難以想像,不久前這裡還是荒地一片,雜草叢生、滿地垃圾毫無生氣;轉個彎後便會經過社區內的資源回收站,眼前三五志工成群,嘴上一邊話家常、手中一邊忙著整理回收站內的瓶罐、舊衣;迎面而來的老爺爺與老奶奶們,則熱切地介紹週末將在里民中心舉辦的在地影展,是由他們擔任影片主角,希望能透過影像,帶著居民一起認識他們年輕時家鄉的模樣。
在社區中的議題,如文化傳承、環境改善、銀髮樂齡等,因社區成員共同關注、並號召大家一起行動,而有了明顯地改善、得以共同邁向更好的生活環境。這樣的過程,即是「社區營造」。
台灣出現「社區營造」一詞,源自於 1994 年文化建設委員會(現為文化部)在立法院提出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目的在促進民眾關注公共事務、培育公民素養,進而集結民間之力、成為政府施政之強力後盾,共同面對經濟、氣候或環境等挑戰。
(社區營造意即居住在同一地區的居民,持續以集體行動解決社區問題、共同邁向更好的生活福祉。來源: rawpixel on Unsplash)
(社區營造意即居住在同一地區的居民,持續以集體行動解決社區問題、共同邁向更好的生活福祉。來源: rawpixel on Unsplash
而參與社區營造的主體,又會有誰呢?早期主要行動者多為社區發展協會,而今則有了越來越多元的角色參與社造行列——如花蓮縣西富國小師生以「還給蝙蝠無毒環境」為號召,凝聚在地居民對永續環境的共識、促成社區以轉型為生態村為目標;又如嘉義民雄的越在嘉文化棧團隊,透過一間 50 年的古厝,創造與在地居民相互交流的空間,致力促進彼此理解、凝聚人心。(同場加映:當居民同在一起:眾人齊心自造家園,培力社造生力軍
無論年紀、無論身份,從個人到組織,有越來越多人加入社區營造的行列,我們將這群人稱為「社區自造家」,他們從看見身旁的問題開始、從社區內的大小事著手,用創新、創意的力量解決問題,自己創造出理想的家園。
除了政府策動、公民響應社區營造之外,2004 年,信義房屋提出「社區一家計畫」(現名為:全民社造行動計畫),每 5 年提撥超過一億元經費,支持有志之士推動社區營造工作,時至今日已邁入第15 年,協助超過兩千個社區實踐改造計畫,成為國內長期且大規模支持社區營造的民間企業。(同場加映:從「社區一家」到「全民社造」:信義房屋推動社造邁入第 15 年,盼擴大參與、讓改變社區成為大家的事
今年,社企流與信義房屋合作策劃《社區自造家》專題,我們深信,促成改變並非一個人做很多,而是每個人都做一點點;要讓生活環境更好,不能只有一名拯救眾人的英雄,而是得集結眾人之力、齊心協力解決社區中的問題,才能共創更美好的生活。
此專題將以多元培力、在地女力、環境保護、世代共好等多元議題切入,收錄全台各地十餘個社造故事,盼讓大眾認識社區營造的更多可能,鼓勵大家創造自己的理想生活。改變生活環境,從自己開始,人人都能成為社區自造家!
核稿編輯:梁元齡 策展夥伴:信義房屋
(本專題由社企流與信義房屋全民社造行動計畫共同企劃。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6 / 10篇)

當居民同在一起:眾人齊心自造家園,培力社造生力軍

Photo Credit: 北成國小媒體素養特色教育中心粉絲專頁
社企流/文:郭潔鈴
一輛汽車需要有不同齒輪互相配合運轉,方能順利啟動向前邁進;在社區裡,居民欲永續參與社造工作,更需要不分男女老幼,主動貢獻自己的能量與專長,使每一個人都是打造美好家園的重要角色。
然而,沒有人天生具備包羅萬象的能力,因此必須藉由學習獲得知識、增進技能的提升,社造工作者亦是如此。社造工作者常說社區是最好的學習場域,欲達成每一項社造工作,除了居民間需互助合作之外,居民本身的能力養成也很重要。而這段培養居民能力的養成過程,就稱為社區培力。
然而,誰該成為社區培力的對象?培力後又能為社區帶來什麼能量?本文蒐羅來自全台各地的 4 篇案例故事,帶領讀者一窺社區培力的樣貌。

小小公民記者,宜蘭北成國小用鏡頭為社區紀錄文史故事

位於宜蘭縣羅東鎮的北成國小,多年來由老師帶領學生一同拍攝在地議題相關的紀錄片,作品曾入選台灣國際兒童影展、宜蘭國際綠色影展,更於 2017、2018 年連續兩年獲得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國小師生組首獎與楷模獎。
北成國小設有媒體素養特色教育中心以及「SNG 小記者」社團,在蘇勝祥、顏廷伍及李易倫等老師帶領下,學生可實際操作攝影機、空拍機、剪輯影片,甚至可以擔任小小播報員,在校內電視播放自製影視節目,體現從做中學的精神。
這群「SNG 小記者」關心地方、深入社區,他們觀察、探訪社區裡的阿公阿嬤,蒐集爺奶記憶中的故事,成為社區寶貴的文史紀錄。這群小小記者更在有「羅東之心」之稱的羅東樟子園文化園區中舉行「小城故事」影展,吸引當地社區居民齊聚一堂,一同回味羅東的百年風華,發掘夜市文化外,不一樣的羅東之美。
(北成國小師生走入社區紀錄在地故事。來源:北成國小媒體素養特色教育中心粉絲專頁)
(北成國小師生走入社區紀錄在地故事。來源:北成國小媒體素養特色教育中心粉絲專頁
不僅如此,學生還以自己的眼觀察並紀錄在地議題,拍攝主題豐富多元,包括以空拍機追蹤宜蘭農舍氾濫議題的《田.滿》、由 10 歲小孩觀點看雪隧開通 10 年變化的《雪隧十年》、追尋空汙來源的《東北季風的味道》等紀錄片,不只獲得獎項的肯定,也喚醒其他居民的社區意識,使其重新思考自己與社區的關係。
參與影像製作經驗的孩子們,不只促成本身能力的提昇,內心更埋下對於土地的遠大想像,如小學二年級就加入拍攝紀錄片的藍文翎同學,盼望長大後繼續成為影像工作者;另一位小學生劉宸瑋,最大收穫是可以幫家人拍攝紀錄片,記錄家族故事;也有校外孩子加入小記者的行列之後,要為農夫發聲,為農產品找到新的價值。

社區生態總動員,西富國小師生與社區的環境保育之路

在羅東北成國小向南約 150 公里處,也有另一間小學正帶著學生拍攝紀錄片。這裡是花蓮縣的西富國小,全校雖然只有 29 名學生,但在師生共同投入蝙蝠保育工作之下,於 2017 年開始連續兩年獲得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國小師生組首獎,也連續兩年創下社區一家計畫的紀錄——單一組別同一年度雙首獎及單一組別連續兩年獲得首獎。
一切行動的開始,源自學生發現蝙蝠接二連三離奇地死亡,為了解開這個謎題,在校內護理師張素連的協助下,學生將蝙蝠送往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檢驗,才發現蝙蝠的死因是一種稱為「加保扶」的農藥。由於過去農民經常使用加保扶農藥防治鳥類啄食穀物,具強烈毒性的加保扶被施放在田間後,會隨著雨水沖刷進到河川湖泊,或由植物根部進入地下水體,環保署估計,在 2017 年全面禁用加保扶前,全台每年約有兩百萬隻鳥被毒死,已造成無法抹滅的生態失衡。
解開蝙蝠死亡的謎團之後,這起事件啟發了同學對於保護自然生態的意識。於是師生共同於 2017 年發起「生死一線間—給小蝙蝠無毒的幸福」計畫,盼望還給蝙蝠無毒的自然環境。
(西富國小師生參與有機農田插秧,實踐蝙蝠保育理念。來源:花蓮西富國小粉絲專頁)
(西富國小師生參與有機農田插秧,實踐蝙蝠保育理念。來源:花蓮西富國小粉絲專頁
西富國小不只將「蝙蝠保育」列入學校本位課程內實施,更攜手社區與各界專家辦理相關課程,讓學生從了解蝙蝠保育知識開始,擴大對於環境教育的認識。合作夥伴包括指導師生認識蝙蝠、製作蝙蝠屋的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指導學生用解剖顯微鏡觀察蝙蝠糞便的花蓮農改場;指導學生拍攝蝙蝠保育紀錄片的北成國小老師;共同製作「蝠來了」繪本的在地藝術家;以及共同舉辦成果發表會的花蓮縣綠野香坡農村發展協會和馬佛社區。
孩子運用研究資料跟紀錄片素材,以辦理有機農民紀錄片分享、有機農產市集的方式,影響鄰近農田改採有機農法;在他們與綠野香坡農村發展協會的共同推動下,國小所屬的馬佛社區,已規劃將大面積的休耕農地,改造為有機米生產專區。西富國小的師生人數雖少,卻能與在地居民、社造團體發揮各自專長,共同關心生活的環境,一同塑造可永續發展的生態村。

社造二代接棒,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讓青年在地生根

面臨鄉村人口外移、社區中只剩老與少的困境,讓青年回流、紮根社區是現今常見的解決方案之一。位在花蓮壽豐的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自 1996 年便開始推動在地社造工作,是台灣最早投入社造工作的團體之一,20 多年來始終能在社區營造這條路上前行,其原因不只是社區可隨著自身發展與社會變遷,找到不同階段的工作方向與自我定位,更因為近幾年積極與青年合作的成果,創造源源不絕的人力參與。
開創社區與青年合作契機的關鍵人物,是從小受父母耳濡目染、投入社造工作的青年楊富民。2014 年時,楊富民帶著一群東華大學的學生進到社區服務,透過籌辦社區跨年晚會凝聚社區,晚會的成功不僅創下近千人參加的盛況,更在短短兩個月內,讓這群學生牢牢的愛上了社區。晚會結束後,楊富民更順勢和學生們籌組了東華大學「風車尾」學生社團,並於 2015 年獲得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支持,持續與在地社區一同舉辦各式各樣的課程與活動,並進一步尋得發展地方產業的契機。
舉例來說,風車尾團隊於社區中舉辦樂齡課程,如中文識字班、手語、打鼓等課程時,參與其中的大學生便依據與長者互動的經驗,了解當地居民的專長,藉此發掘社區產業的機會點。目前學生團隊已開發出艾草包、麻油薑片、種子飾品、三媽卡桌遊及 Nakaw 果醬等創新產品,為社區開發可共創的微型事業,為傳統文化找到新的價值。
(學生團隊與長者互動,共創出三媽卡桌遊。來源:豐之田工作室)
(學生團隊與長者互動,共創出三媽卡桌遊。來源:豐之田工作室
與楊富民一樣從小便對社造工作耳濡目染、並曾參與社區商品開發的楊凡萱分享,近年來壽豐地區盛產的南瓜、香蕉等農產品,因生產過剩加上銷量不佳,產生不少剩食,於是社區裡的青年們討論後,將客家人的醃製果醬技術結合社區原住民的馬告香料,製成象徵社區共創的 Nakaw 果醬。
從小就參與社造工作的社造二代楊富民與楊凡萱,不只將自己所學投入於社造中,更為社區帶來更多青年參與社區營造工作,成為青年與社區間的橋樑。如此一來,不僅能豐富居民的生命經歷,參與青年也能提早獲得撰寫企畫書、活動辦理、產品行銷、導覽解說等第一線實戰經驗,展現社區培力中的學習價值。此種人與人之間互助、互惠的模式,將能帶給社區生生不息的能量,令社區世世代代共榮共存。

異國遊子的非典型社造培力,越在嘉文化棧成為一個大「嘉」庭

社區裡,除了有在地居民與青年學子投入社造工作外,其實還有一群遠渡重洋來台的新住民與移工,也盼望貢獻一己之長並融入在地,創造多元兼容的社區環境。
中午時分,從門口掛著以越南語寫著「咖啡」的店家中,飄出陣陣菜香,這正是來自越南的新住民紀錄片導演阮金紅,用家鄉美食吸引新住民上門互相交流的「撇步」,這個味道不只成功的吸引了新住民,也讓鄰里間的媽媽、學生因為好奇而登門拜訪。
阮金紅切身感受到新住民在台灣生活的不容易,因此不僅拍攝紀錄片討論新住民婦女及移工的議題,還會在社區裡配合節慶,舉辦跨文化的交流活動,例如在中秋節帶領越南姊妹嘗試台式烤肉、邀請左鄰右舍一同製作越式中秋燈籠等活動,藉此獲得在地居民的認同。「越在嘉文化棧」的古厝,便是由居民提供,一方面可做為文化交流的空間,另一方面也能讓新住民與移工在社區找到如家一般的歸屬感。
(越在嘉文化棧以美食連結新移民與在地居民。來源:越在嘉文化棧粉絲專頁)
(越在嘉文化棧以美食連結新移民與在地居民。來源:越在嘉文化棧粉絲專頁
隨著新移民與在地居民頻繁地交流,不同族群逐漸放下過去對彼此的刻板印象,營造更平等的人際關係。2018 年越在嘉文化棧獲得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幸福社區組首獎,當時代表領獎的阮金紅分享,有越來越多居民開始主動參與越在嘉文化棧的活動,且每一個人都會主動的分擔社區工作,她也很高興每天都有熱情的左鄰右舍慷慨贈送自家種的蔬果,在這裡大家就像是一家人。
秉著持續推廣多元文化的核心,阮金紅下一步計畫是為移工和新住民開設華語課程,協助他們更快速融入當地;同時,也會開辦東南亞語言課程供新住民第二代學習。此外她還預計開設越南歷史、手工藝、文化體驗等課程,讓台灣人對越南文化有更深層的認識。
社區居民不分男女老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專長,只要能夠保持不間斷的學習態度,持續養成能力,參與社造工作並不困難。或許您一直有想要為自己居住的地方貢獻一己之力的念頭,何不現在就嘗試與社區裡志同道合的鄰居一起實踐吧!
核稿編輯:李沂霖 策展夥伴:信義房屋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參考資料
想當社區自造家,現在就上全民社造行動計畫網站提案,加入全民社造的行列!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7 / 10篇)

社區裡的柔性力量:在地女力投身社造,用熱忱翻轉地方、共創社區新氣象

Photo Credit: 小村子粉絲團

社企流/梁元齡
「媽媽!你醒了嗎?還沒啊。為什麼你還沒有醒來啊?因為現在還是晚上啊。」故事媽媽戴著乳牛造型的頭套,變換著聲線,詮釋著繪本中的故事。左鄰右舍的孩子們排排坐,全都屏氣凝神地聽著,一旁的大人們,也忘我地跟著故事情節笑出聲來。
這個畫面,是故事媽媽們在眾多社區中說書的場景,她們藉由一個個簡單逗趣、寓意饒富的故事,讓鄰里居民走出家門、相聚相知,形同家人般、相互關照的存在。
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女性們參與營造,在地方上帶來新氣象。她們不只相互關懷,也透過創新方式凝聚居民情誼;更有婦女成立社會企業,翻轉社區、使舊城再生,甚至協助培力新住民參與當地社造工作。這些在地女力掀起了一場溫柔的生活革命,讓人們看見了不一樣的社造樣貌。

媽媽們的育兒合作社:新竹「小村子」集結群眾力量,讓孩子與母親一同快樂成長

與丈夫同居新竹、育有 4 個孩子的全職媽媽高雅雪,在養育兒女的過程中發現,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無法單靠一人、或是一個家庭來滿足,而是需要更大規模的互助體系,提供照顧、陪伴、玩樂和學習的機會和支持,才能夠讓兒女健康快樂地長大。
高雅雪深信,「養小孩需要一個村子的力量」,她因此希望搭建一個串聯生活圈、居住地、職場和校園的平台,構築親子家庭的網路,讓大家能藉由互助關懷,分擔彼此的照顧壓力,同時也為孩子的成長帶來更多資源。
2015 年,高雅雪成立了「小村子」,以新竹市東區的「千甲里集會所」為基地,發展共享資源、相互支持的「合作經濟」,把原本落在媽媽們肩頭上的育兒責任,變成「小村子」的共同任務。加入「小村子」的婦女都是「村民」,能夠受到這個社群的支援和協助,同時也貢獻一己之力。
(加入「小村子」的婦女都是「村民」,能夠受到這個社群的支援和協助,同時貢獻一己之力。來源:小村子粉絲團)
(加入「小村子」的婦女都是「村民」,能夠受到這個社群的支援和協助,同時貢獻一己之力。來源:小村子粉絲團
不論是接送孩子、臨時照看、料理餐點,甚至是採買日用品,在小村子裡,媽媽們你幫我、我幫你,成為彼此的「機動保母」,讓主婦不再只能單打獨鬥、忙得焦頭爛額。
如今,小村子已經累積了數百位村民,大家不只互相幫忙,也發展出共玩、共食、共學等服務機制。共玩方面,在聚會中,年紀較小的孩子們能夠找到彼此的玩伴;而共食機制,則藉由有趣的烹飪活動,讓媽媽們暫時卸下母親角色,透過下廚及共餐的過程、與他人交流談天,享受一段專屬的喘息時光;在共學方面,村民們也可以提出感興趣的課程項目,由團隊協力找來講者、規劃活動,打造友善的學習環境,提供媽媽們學習與進修的機會。
高雅雪認為,母職過重的困境並非各自的家庭問題,而是大環境下的社會議題,也因此需要更多關注和支持。小村子成立至今邁向第四年,下一步,她們希望建立平台、開發 app,串聯其他縣市的母親,形成支持網絡,一同分擔育兒之路上的酸甜苦辣。

歡笑重回鄉里間:「南瀛故事人」讓媽媽們用說書串聯社區居民

除了由主婦自發組成的小村子,也有媽媽發想出創意方式,用溫暖的故事,串起社區人們的心。
來自台南的沈采蓉曾任台鐵播音員,性情開朗的她,某天突發奇想,到子女的學校說故事,想不到一說「成癮」,愛上了與人建立連結、為人們帶來歡笑的感覺。轉眼之間,沈采蓉已經說了 20 年,如今她帶著故事和熱情跑遍廟口、病房、書店,成為大台南地區知名的故事媽媽,還號召了更多人加入她說故事的行列。
從單打獨鬥的故事媽媽,到召集一群在社區內奔走說書的「故事人」,支持沈采蓉走到今天的,正是聽眾最真誠的回饋與感動,以及她對於翻轉現代人疏離生活的理想。
童年時期,沈采蓉在廟埕上看了好幾年的戲,婚後搬離人情味濃厚的鄉村,發現居民之間相當冷漠疏離,她也思考,要善用自己說故事的專長和號召力,讓溫情重回社區之間。從 2004 年起,連續 3 年,沈采蓉向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提案獲選,運用計畫經費,將自家車庫改造成讓鄰里老少前來的「故事屋」,更曾為了舉辦社區音樂會,挨家挨戶、登門拜訪整條小巷的居民。
她用一個個打動人心的故事、一場場凝聚居民的活動,成功活絡了居民連結、增添鄉里間的相聚時光,人們的情誼更因此拉近許多。
「我喜歡人們在聽我說故事時,和我交會的那個眼神。」沈采蓉曾經這樣說道。在說故事過程中,她發現故事可以啟發聽眾、帶給他們生活的動力,更能鼓勵居民們踏出家門、前來與其他聽眾互動。而繪本傳達的溫暖和趣味,經過沈采蓉的生動演繹,融化了人們的心,更願意敞開心胸認識彼此、交流生活的點點滴滴。
(沈采蓉透過說書,串聯在地居民的情誼。來源:南瀛故事人粉絲團)
(沈采蓉透過說書,串聯在地居民的情誼。來源:南瀛故事人粉絲團
2006 年,沈采蓉創辦了「南瀛故事人」協會,培訓更多人成為說書達人,把動人故事帶進各社區裡,以期改造更多居民的生活。在沈采蓉的引領之下,參與「南瀛故事人」的地方爸爸、媽媽走出家門,為一個個社區帶來無數歡笑與交流。他們不僅習得生動活潑的說書技巧、替文字注入生命力,更從說書過程裡獲得了滿滿的成就感。
南瀛故事人一方面培養「說書人」,用生動的說書方法帶給人們歡笑與力量;另一方面,也透過挑選在地的故事題材,把更多台南地區的傳統文化、歷史脈絡傳遞出去。在「家鄉繪本巡迴」計畫中,南瀛故事人說書的題材,正是台南市 6 所國小師生共創的家鄉繪本。這些在地故事透過沈采蓉等人的「巡迴說書」,走進更多校園和社區,深化了在地認同。
成立至今,南瀛故事人已投入逾百場故事活動,帶給數千人歡笑與感動。未來,他們將繼續用溫暖的語言,讓更多社區領會文化和生命之美。

讓台中舊城再生:「愛社享」裡的女力群活動策展一手包辦

在中台灣地區,長期投入中部社造輔導工作的「愛社享」負責人楊玉如,領著一群在地女力,替地方生活帶來新契機。
外界很難想像,跟楊玉如一起在辦公室打拚的夥伴,以女性佔大宗。小至開設課程、擺設活動導覽的展架用品,大至製作與搬動年度成果展的大型道具,全部都由這些平均不到 40 歲的女性一手包辦。
「愛社享」的前身是 I Search 協力平台,曾獲得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支持,他們最重要的成立宗旨之一,就是希望能以 O2O 的方式,建立整合中部地區文化、藝術及社區資源的交流平台,提供社區策展、辦理工作坊及課程。
台中舊城區因商業中心轉移,30 年來由鼎盛走向沒落,在楊玉如等人的眼中,如何讓人重新看見這裡的文化特色,就是他們努力的方向。他們重新梳理了舊城地景及歷史故事,與文創團隊協力建置「舊城生活博物館」平台,出版《宮原武熊的一天》和《和平日報》等漫畫刊物,還開發出 app 遊戲,結合 GPS 定位技術,領著玩家探索舊城的周遭環境。
(「舊城生活博物館」開發「宮原武雄的一天」app,帶玩家展開在地文史之旅。來源:社企流)
(「舊城生活博物館」開發「宮原武雄的一天」app,帶玩家展開在地文史之旅。來源:社企流)
除此之外,他們也藉由各種展覽和工作坊,重新凝聚居民共識、串聯集體記憶,替舊城未來找到新方向,如記錄在地長者記憶的「生命地圖工作坊」、認識在地景點故事的「走讀工作坊」等等。這些結合舊時文史與創新創意的作法,不但活絡了當地的社區參與,也讓黯淡的舊城重現曙光。
面對全球化,愛社享認為台灣應立足在地、深耕地方,才能凝聚社區之力共同打造出下一代的舞台。他們希望,社造不只是一項「工作」,而是透過彼此互相合作、連結,共創在地源源不絕的活絡能量。他們也期待更多人能投入社區參與、發揚在地文化的珍貴。

在國境之南安居樂業:「屏東好好」與新住民姊妹共創多元兼容避風港

遠在台灣南端,還有一群從事社造的在地女力,她們由女權保障出發,走向多元族群的兼融關懷,不只關心在地女性,也替遠道而來的新移民配偶築起了溫暖的避風港。
屏東縣「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以下簡稱「屏東好好」)成立於 2008 年,由一群來自各行各業、投身屏東女權運動多年的工作者組成。協會透過各種社區活動,廣邀當地婦女關心社區公共事務,也舉辦講座和課程,鼓勵婦女精進學習、自我成長,曾兩度獲得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獎項。
舉辦女性交流活動、促進兩性平權以及田調分析等,都是好好婦女社造工作的一環,其中又以關懷新移民婦女為主要工作項目。來自東南亞國家的新住民媽媽們,因為婚姻飄洋過海,踏上這片陌生的土地,不論是面對文化衝擊或生活起居,都相當無助徬徨。
因此,「屏東好好」便扮演陪伴角色,從生活面直接幫助新住民,協會也協助她們組成團隊、投入社造服務,讓婦女間建立永續的互助工作。
(「屏東好好」致力為新移民姊妹創造友善的避風港。來源:屏東縣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粉絲團)
(「屏東好好」致力為新移民姊妹創造友善的避風港。來源:屏東縣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粉絲團
例如曾在 2010 年獲得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築夢個人首獎、來自越南的黎氏映珊,希望以巡迴講座的形式,將多元文化帶進屏東多所小學。她在好好婦女的協助下完成了這個計畫,同時也扭轉當地人對新住民與新二代的刻板印象。
此外,協會更發行季刊《你不孤單》,包括越、印、泰、中 4 種語言,報導眾多社區中的新住民故事,建立他們的自信與認同感,發行至今已有 5 年歷史。
在培力方面,協會導入多元就業方案,聘用新住民姊妹成為工作夥伴,同時,協會也開設簡單的課程,培養她們學習語言、操作電腦等能力,讓她們發掘自身特長。
經過好好婦女和新住民姊妹的努力,屏東縣多所學校、多處社區,逐漸建立起友善新移民的環境,當地許多孩子們甚至以擁有移民媽媽為傲。走過十多年光陰,好好婦女將繼續深耕屏東,讓移民婦女安居樂業、多元文化生根發芽。
在地女力或主導、或協力,以社區為起點,由下而上凝聚在地共識、引領地方生活再造,樹立了新的女性典範。在她們的努力之下,不僅讓社區煥然一新,也使女性價值發光、發熱。
核稿編輯:李沂霖 策展夥伴:信義房屋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想當社區自造家,現在就上全民社造行動計畫網站提案,加入全民社造的行列!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8 / 10篇)

維護社區環境的小尖兵:從個人行動到產業轉型,居民齊力共創永續環境

Photo Credit: 保鹿運動

社企流/郭潔鈴
您希望步入自家的社區之後,撲鼻而來的會是芬芳花香,還是薰人惡臭呢?
在不同的社區,有多種不同的環境樣貌,有些社區居民共同維護居住環境品質,處處可見療癒的綠化植栽,有些則任由臭氣熏天的垃圾堆棄在一旁,抱怨公部門清潔不力。然而,社區環境的未來,應由居住在同一區域的居民共同經營、共同承擔,社區環境的樣貌,更應由居民們共同規劃。
社區居民以營造出舒適宜居的在地環境為目標,可從個人行動做起,再邁向共同實踐,此過程不僅能改善社區環境,還能對產業永續有所助益,並在行動過程中凝聚對家園的認同。

「鹿港囝仔」邀居民一起保護鹿港土地

個人力量很微小嗎? 其實不然。在鹿港長大、從小學習竹笛的青年張敬業,專科時期便離鄉求學,2009 年隨樂團赴義大利演出的過程中,見識到義大利年輕人在慶典時返鄉當志工,不只協助了慶典的執行,同時也帶動小鎮中的活力,埋下了讓他想為鹿港貢獻的念頭。
於是在 2010 年,張敬業創辦「鹿港囝仔文化工作室」(以下簡稱「鹿港囝仔」),與一群鹿港異鄉遊子,一同回到家鄉服務。這群鹿港囝仔們認為,要找回家鄉的美好,首先,必須自己先將環境變得更好。他們以「保鹿運動」為號召,為的是保護鹿港小鎮的每一塊土地與保存逐漸消失的小鎮人文氣息,並從 2012 年開始,向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提案,多次獲獎、得到企業資源的支持,共同為守護鹿港在地文化而努力。
鹿港囝仔發現,要鼓勵社區居民一起參與保鹿運動,首先必須要讓大家「有感」。而要讓大家感受到家鄉的美好,前提就是要從環境開始,讓這個地方美好起來。
2012 年第一次的保鹿運動,鹿港囝仔從眾人最不願意動手的地方做起——穿著青蛙裝跳進池塘裡挖淤泥。雖然一開始他們被路人冷嘲熱諷,但隨著持續不間斷的發起環境保護活動,鹿港囝仔的知名度漸漸地在網路上傳開,有愈來愈多充滿熱忱的年輕人加入,使這個小鎮慢慢變得不一樣。鹿港囝仔自此也堅持每個月舉辦各式各樣結合環境與文史的活動,持續吸引居民參與。
他們以照顧社區中各角落為目標,像是「巡溪水」活動由文史工作者帶領,一邊沿著河岸騎單車,一邊聽著與河流緊密相關的鹿港發展史;「廣角鏡大隊」則是與鹿鳴國中學生一同擦拭鹿港鎮上各路口的凸面鏡,透過各種形式凝聚居民共同愛護社區環境的意識。
(鹿港囝仔發起保鹿運動,並年年舉辦藝術節,連結社區中人與人的關係。來源:鹿港囝仔粉絲專頁)
(鹿港囝仔發起保鹿運動,並年年舉辦藝術節,連結社區中人與人的關係。來源:鹿港囝仔粉絲專頁
隨著關注鹿港囝仔行動的人愈來愈多,他們於 2015 年進一步成立「社團法人彰化縣保鹿運動協會」,盼望更有組織性地舉辦社會參與活動,並凝聚守護在地環境與文化資產的力量。協會的第一項計畫,是「搶救金銀廳」的古蹟保存運動,透過群眾募資的方式與文史團體聯手,要讓這棟從日式時期保留至今的古蹟,免於怪手的摧毀;同年,他們舉辦第一屆「鹿港藝術節」(現更名為今秋藝術節),盼望每年秋季,透過街區策展、社區影展、表演藝術等藝文活動,重新連結人與人、人與社區的關係。
鹿港囝仔相信「先有在地參與才談在地藝術節」的理念, 因此這群青年從帶動在地居民的社會參與做起,使居民對在地環境有所認識與了解,再藉由推廣與在地連結的文化藝術活動,凝聚更多人對在地的認同與熱情,以找到更多願意用自身力量保護並推廣家鄉之美的夥伴。

讓毛小孩陪伴爺奶,南華大學學生與上林社區共同營造動物友善環境

大學生在社區裡,不只是短暫的過客,也能成為社區注入能量的活水。
位於嘉義的南華大學,設有「狗狗 GoGo 志工隊」社團,成立之時就以關注校園流浪犬為題,希望藉由學生參與社團的形式,針對校園流浪犬做有效、人道的管理。社團同學認為,要降低校園裡的流浪動物數量,必須從源頭進行管理,但是導致流浪狗源源不絕的原因為何?為了找到解答,他們走入了學校附近的上林社區。
學生進入社區的第一個念頭,是希望宣導動保知識,使居民了解正確對待流浪動物的方式,宣揚「以領養代替購買,以結紮代替撲殺」的觀念,以期從源頭減少流浪動物的數量。沒想到進入社區之後,才發現情況和他們當初想的不一樣,其實流浪動物在上林社區裡數量並不多,但是傳統農村對於對待貓狗等動物的觀念缺少了情感面,使得動物在社區中,只是一種看守田園的工具。
於是這群學生改變了原先的做法,成立志工隊後,以自製紙卡遊戲帶領居民認識社區中常見的流浪犬隻,並製作台語配音的動保影片,讓社區中的爺爺奶奶更能同理流浪動物的處境,也邀請社區中的阿公阿嬤一同照顧流浪貓狗,如此不僅可讓流浪動物獲得妥善照料,還能增加長者出門與人互動的動機,達成人類與動物互相陪伴的雙贏模式,與上林社區致力共同打造一個動物保護的人文社區。而這套行動方案,也在 2015 年奪得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大專青年組的首獎。
南華大學狗狗 GoGo 志工隊藉由人與動物間雙向的暖心陪伴,讓高齡化社區能成為動物友善社區,從活動間不只凝聚社區的向心力,也藉此讓待在鄉村的長輩能從與動物的互依互伴中,重拾笑顏,找到生活的重心與價值。
(南華大學學生成立志工隊,於鄰近社區宣揚動保觀念。來源:南華大學狗狗 GoGo 志工隊)
(南華大學學生成立志工隊,於鄰近社區宣揚動保觀念。來源:南華大學狗狗 GoGo 志工隊

大樹「龍目社區」友善農作讓環境永續升級農村服務加值

位於高雄大樹區的龍目社區(以下簡稱龍目社區),自日據時期開始即盛產鳳梨,還可以將鳳梨製成罐頭加工出口。然而隨著罐頭加工出口業式微,社區也正面臨產業困境。近年龍目社區致力推動友善農作,建立有機農業供應鏈,盼望透過更多元、更精緻化的產銷模式,達成農業加值升級,並促進永續的耕作環境。
從生產到服務,龍目社區的居民皆以社區永續發展為考量,目標是最小化對生態的破壞、最大化有機農業帶來的效益。在生產端,前台積電廠長巴錦懋成立全台灣最大的有機鳳梨農園,並以相對優渥薪水吸引 15 名青農進駐;在加工端,年輕型農鄭蕙玲運用設計專長,將鳳梨纖維升級加工成環保紙張,更榮獲日本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在服務端,龍目里長陳榮清積極推動「一日農夫」體驗,帶領遊客於有機鳳梨田親採鳳梨,並品嚐農家傳統料理。
(大樹龍目社區推動鳳梨田向有機轉型有成。來源:龍目好好玩)
(大樹龍目社區推動鳳梨田向有機轉型有成。來源:龍目好好玩
不僅如此,努力復育有機農地的龍目社區,更迎來驚喜的訪客——螢火蟲,驗證其農業轉型有成。龍目社區居民於森林裡發現許久未見的螢火蟲,遂提出螢火蟲復育計畫,以砍除方式去除鳳梨田中的雜草,使葉子掉落地面後,自然形成豐富的腐植質與濕潤環境,營造適合螢火蟲生長與繁殖的環境,成為賞螢生態旅遊的新興景點。
龍目社區充分運用社區中的人力與物力,齊力塑造永續的自然環境,不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更為地方居民創造收入,使社區中的生態資源可生生不息。

「台灣自然農業協會」鼓勵使用自然農法,營造永續社區

每一個鄉鎮,都有一條重要的河川,而東港溪對於潮洲來說,亦是如此。由於潮州鎮居民多以農業維生,東港溪就是當地農業灌溉最重要的水利資源。
然而,因農業廢水與鄰近的畜牧業廢水,皆無管制地排入河川中,使原本清澈的東港溪變色為又臭又髒的褐色汙水。為此,潮州居民於 1997 年成立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致力巡防檢舉破壞河川的汙染行為,更帶領民眾更加認識水文,了解環境保育的重要性。
(潮州居民從水文保育與有機農業,雙管齊下改善河川汙染。來源: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粉絲專頁)
(潮州居民從水文保育與有機農業,雙管齊下改善河川汙染。來源: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粉絲專頁
除了水文保育,還有一群居民從在地產業著手,藉由推廣有機農業,降低在地居民在農耕時對生態的破壞。屏東返鄉青農吳佳嬅於 2017 年建置屏東縣自然農業示範基地,希望引導農友採取自然農法有成,並藉此推廣自然農法,成為兼顧環境永續及經濟效益的實踐者。
歷經將近兩年的努力,這群青農不只順利改善當地土質,也改變了農作物的生長習性。例如過去一根有施肥的玉米株,最多僅能長出兩根玉米,現在改為自然農法的方式耕種後,一根玉米株,能在未施肥的狀態下長出 4 根玉米。產量轉變的關鍵,正是因為土質被改善後,農民在營養充足的土壤耕種,即可增加農產量。
為了將在地有機好食材推廣出去,吳佳嬅等人更於 2018 年底舉辦「屏地好食節」,透過以農業為主題的學習活動,將農業勞動力、食安議題、小農桌遊、農地污染等課題,以教育學習與跨域合作等方式融入活動關卡中;還有許多農友在農耕之餘,會主動參與「農夫導演工作坊」課程,試著走出不一樣的路,不僅學會拍片以行銷自家農產品,也藉此推廣友善的農耕理念;而在地劇團演出的農人故事,目標讓大眾都能設身處地從農友的觀點,了解友善農業對自然環境的正面影響力。
透過在地組織、社區以及學校的力量,提升民眾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從源頭著手改善生活環境,不僅使在地產業有了新的契機,更為社區營造出永續的環境。

「南島社區大學」倡議部落海洋文化,向大地取材讓古帆船環島

台灣四面環海,是公認南島語族的原鄉,在台東有一批與水文密不可分的人們,希望透過親近大海、找回傳統文化,喚起社會大眾的海洋保育意識。
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與阿美族的馬蘭部落,自 2003 年起合力重建南島語族的古帆船文化,盼望藉由親海活動,令人們體會對大自然的敬畏與美好。
5 千年前,古帆船是南島語族來到台灣後,再一路往南航行至菲律賓、印尼等地的主要航海工具,也是東海岸各部落間重要的交通工具。製作古帆船的材料,皆向大自然取材,運用在地常見的麻竹、刺竹為材料、以黃藤綁縛竹管為船身,再以林投葉、芭蕉葉編織成風帆,航行時完全不需電力,僅用風力自然前進,船身毀損廢棄後也可直接回歸自然。
體現原住民敬天敬地精神的古帆船,卻因時代變遷,被附加電力馬達的塑膠船所取代,這項乘載歷史意義與環保價值的交通工具,已在東海岸失落近百年。
為了復興阿美族的海洋文化、找回傳統綠色交通工具,南島社區大學等組織邀請 5 位同為南島語族體系、並承襲此造船技藝的索羅門群島人,來台傳授在地居民船帆編織技術,運用 100% 源自當地的環保材料,製造以風力前行的古帆船。
2017 年,這艘台索合作的古帆船正式啟航,成功在海上揚帆,未來南島社區大學、海洋文教基金會等合作單位,盼望精進航海技術,完成以古帆船繞島一周的願景;更遠大的目標,則是循著 5 千年前先人的腳步,組成古帆船船隊,完成南島語族從亞洲航向美洲、澳洲、非洲的壯舉。
(台索合作的古帆船計畫於 2017 年順利揚帆。來源: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
(台索合作的古帆船計畫於 2017 年順利揚帆。來源: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
這群洋溢熱情的海洋青年,將構想向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提案後也獲得支持,未來盼望不只串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還要串聯更多關注海洋文化的人。事實上,不僅東海岸,全國各地也有團隊致力搶救在地海洋文化,南島社大希望透過古帆船航行的議題,讓更多關注海洋保育與海洋文化議題的人可以串聯起來,一起推動海岸社區營造工作,共同催生台灣的地方海洋學。
社區環境的樣貌,掌握在你我的手中,當民眾對於身處環境有保護意識,便能凝聚一同讓家園變得更好的向心力,共同創造深耕地方的影響力。
核稿編輯:李沂霖 策展夥伴:信義房屋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身為地球村公民,我們都該具備相應的「永續力」以回應當代問題!立即參與永續素養大調查,掌握年度最熱門永續話題、還能獲得多項永續好禮! >>即刻填答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9 / 10篇)

青年將創意帶入村落,與爺奶攜手創造世代共好的美麗風景

Photo Credit: 小鄉社造志業聯盟粉絲團

社企流/梁元齡
平日午後,在街坊間信步遊走,只見騎樓下、小巷裡,爺爺、奶奶或坐或站,或由看護攙扶著緩步前行,這些高齡族群的生活軌跡,成了台灣街頭巷尾常見的風景。
依據內政部公佈,台灣在 2018 年正式進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佔比達 14.05%,意謂每 7 人中就有一位超過 65 歲;而細數全台平均年齡最老的 5 個鄉鎮中(註一),高齡人口佔比則超過 27%。
在年輕人仍不斷移入大都會的趨勢下,有一群人卻選擇走向偏鄉的村落,將他們富有創意的點子,透過保存在地文史、互助關懷、或產業再興等方式,牽起在地居民們的手,共創社區新面貌。

端出有故事的社區佳餚,「小鄉社造」邀長輩找回旗美在地文史樣貌

高雄旗美地區曾受到莫拉克颱風重創,加上原先青年外流,在地的文化斷層非常嚴重。一群進行災後重建的年輕人進駐當地,一方面串聯地區間的資源、形成互助網絡,另一方面也以基層照顧等社福工作陪伴高齡災民,希望可以快點讓社區恢復往日樣貌。
2014 年,隨著莫拉克風災重建工作告一段落,這群青年也與在地社區夥伴共同成立「小鄉社造志業聯盟」(以下簡稱「小鄉」),藉由集結在地的社區工作者、大學生和志工們,為高齡長輩開辦了無數陪伴活動和培力課程,希望在硬體重建後,也能夠慢慢找回當地斷裂的文史記憶,讓長輩們重拾笑顏與自信。
「小鄉」的夥伴讓長輩們做了很多不同的嘗試,包括以簡易伸展操帶著長輩們活動筋骨,或是讓他們學會製作手偶、自製打擊樂器,並讓他們在學習後登場演出。
而「小鄉」推出的「記憶食譜」計畫,則是由爺爺、奶奶們親自下廚,融合手藝與回憶,端出一道道「有故事」的佳餚。每道菜的背後都有來自這些長輩們的歷史紀憶以及文化背景,再由擅於使用科技的年輕人記錄下來,不只保留了社區故事與在地文化,也拉近了年輕人與長輩之間的距離,增進彼此的情誼。
最受外界歡迎的,是「小鄉」開設「小地方大鄉民」的廣播節目,他們訪談旗美地區的長輩錄製成聲音紀錄,透過這些口述歷史,留存珍貴史料和文化記憶。目前節目共十集,內容從部落打獵文化、在地傳統習俗、風災後重建等等,將當地人對家鄉千絲萬縷的記憶有系統地紀錄下來。
「小鄉」的夥伴從在地行動中,重拾社區對土地的認同感,他們希望還有更多在地特色能被保留下來,用年輕世代的創意助在地文化再發光,讓旗美地區能成為充滿人情味的溫暖小鎮。
(小鄉社造透過口述歷史,留存珍貴史料和文化記憶。來源:小鄉社造志業聯盟粉絲團)
(小鄉社造透過口述歷史,留存珍貴史料和文化記憶。來源:小鄉社造志業聯盟粉絲團

共食共作的部落廚房,返鄉青年深耕泰雅部落文化

同樣因災害回鄉的,還有來自台中三叉坑部落的林建治。2006 年,他攜手部落中的工作夥伴,成立了「深耕德瑪汶」協會,以重拾部落原有的合作精神、照顧老弱婦孺、發揚部落產業,一同打造更好的生活為目標。
深耕德瑪汶的基地位於和平區大安溪上的「達觀部落」,但互助成員不僅限於達觀,而是涵蓋了大安溪沿線的 13 個泰雅族聚落,範圍遍布三叉坑、雙崎、達觀、雪山坑以及苗栗縣泰安鄉的士林等處。
20 多年前,林建治就像許多原鄉青年一樣,離開部落到都市打拼。然而,九二一大地震的發生,喚起了他對故鄉的感情,他決定落葉歸根、返鄉重建部落。回到部落後,他也重新理解部落精神,決定要與族人一同重拾泰雅族根深柢固的「Gaga」價值(意即「合作扶持」)。日後,林建治也不斷地提倡這個理念,藉以感染族人、與居民重建家園。
(九二一大地震是林建治返鄉深耕的契機。來源:深耕德瑪汶)
(九二一大地震是林建治返鄉深耕的契機。來源:深耕德瑪汶
協會首先在社區內成立「部落共同廚房」,傳承泰雅族「共食共作」的傳統,這個構想也獲得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的支持。在共同廚房中,成員們不只是相聚共餐,他們也建立了共同照顧機制,實踐老人照護、學童課輔、青年及婦女就業等社福工作。
此外,廚房也落實「部落貨幣」制度,以物品和勞務的等價交換,取代金融體系下的貨幣交易,建構出更具在地色彩的經濟。
在共同廚房的理念下,由於部落成員都被視為家人,居民的生活問題也被視為大家共同的課題,弱勢族群因此會被部落安全網給牢牢地接住。若有家長臨時無法照顧小孩,無須擔心找不到人來看顧,在部落裡,也不會有獨居老人缺乏人手關照。
深耕德瑪汶透過社區產業的營運模式,讓大安溪沿線部落一步步找回原有的生命力。如今,九二一地震發生已過 20 年,走過重建期,深耕德瑪汶繼續以部落為基礎,發展深具原住民色彩的在地產業。

記錄有溫度的社區故事,青年與苑裡阿嬤要讓藺編文化被看見

年輕人走進社區深耕,除了源於對鄉土的依戀、對災後居民的關懷之外,還有一群青年與苑裡的緣份,是源自走上街頭、爭取環境正義的「反瘋車運動」。
在苑裡投身社運期間,這群青年們看見當地人口老化、年輕人外流、傳統產業沒落等問題。身為大學生的他們因此向信義房屋社區一家提案,希望能從青年參與社區營造開始,為社區找到新的活力;2014 年,以這群青年為主體的「苑裡掀海風」正式成立。
組織成員們經由田調,發現苑裡阿嬤們擁有珍貴的藺編工藝技術,而有意返鄉的青年們則是具有產業包裝、行銷和推廣等能力。然而,雙方之間缺乏串聯媒介,使在地產業難能復興。
因此,「苑裡掀海風」號召在地居民和社造工作者們前來協助,到市集販售藺編工藝品、邀請藺編婦女開設工作坊教學,鼓勵阿嬤們繼續從事藺草編織,讓這項文化能夠流傳下去。當他們發現藺草供應量大減,便於 2016 年著手嘗試復育藺草田,希望能一步步挽救瀕危的產業。
善於文字紀錄的成員們,也用心地以報導形式集結在地故事,出版了首份刊物《掀海風》,發揚苑裡漸漸沒落的藺編工藝和文化歷史。
此外,「苑裡掀海風」也不定時舉辦苑裡在地的文化小旅行活動,並結合眾多團體一起籌備「苑裡海風季」。在近幾年的努力下,他們開設了苑裡第一家獨立書店「掀冊店」,作為串聯社區工作者的文化基地,以及推廣友善農食的小農產品展售空間。
(「苑裡掀海風」舉辦文化小旅行。來源:苑裡掀海風粉絲團)
(「苑裡掀海風」舉辦文化小旅行。來源:苑裡掀海風粉絲團
對「苑裡掀海風」的成員們而言,農村並不缺少特色產業,而是缺乏就業與傳承的契機。透過青年與長輩們的合作,他們為傳統產業找到新的機會,也讓有志回到社區工作的年輕世代,看見農村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面對高齡浪潮,全台眾多社區內的老老少少都已牽起彼此的手,共同打造理想的環境。懷抱著世代共好的理念,這群社區自造家承襲長者智慧、善用創新的力量,引領在地居民一同迎向更美好的居住未來。
註一: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老年人口占該鄉鎮市區總人口比率排序前 5 分別為:新北市平溪區(28.57%)、高雄市田寮區(27.84%)、臺南市左鎮區(27.37%)、苗栗縣獅潭鄉(26.47%)、臺南市龍崎區(25.97%)。
核稿編輯:李沂霖 策展夥伴:信義房屋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參考資料
想當社區自造家,現在就上全民社造行動計畫網站提案,加入全民社造的行列!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10 / 10篇)

從「社區一家」到「全民社造」:信義房屋推動社造邁入第 15 年,盼擴大參與、讓改變社區成為大家的事

Photo Credit: Martin Sanchez on Unsplash
社企流/李沂霖
2004 年,時值大選期間,藍綠對立、民心動盪。眼見台灣社會氛圍如此,信義房屋秉著凝聚人心的初衷,提出「社區一家計畫」(以下簡稱社區一家),願從最基本的社會組成單位—社區開始,凝聚在地人心、建立共存共榮的生活之所。
「社區一家」以凝聚社區人心為核心目標,由信義房屋每年提供經費,鼓勵眾人集結力量、共同為打造美好家園付出心力。「這是一個凝聚人心、由下而上的公民運動,任何人想為社區做任何事,我們都支持。」信義房屋公益事業推動組經理黃卉芃說道。
黃卉芃為社區一家計畫執行團隊的元老之一,看著計畫自 2004 年誕生,歷經時代變遷與社會轉型,至今邁入第 15 年。提案類型由最初單純的改造社區硬體,慢慢到關注社會關懷與文化保存等軟性議題,近年則隨著高齡趨勢及環境議題興起,轉而有越來越多銀髮、環保相關提案。

延伸社區營造參與深度與觸及廣度,逐年調整報名類組

社區一家行動計畫在 2015 年,也就是計畫 10 週年之際,更名為「全民社造行動計畫」,希望延續社區一家精神,再延伸社區營造的深度與廣度,進一步促成社會改造。計畫的核心宗旨,讓全民都能著手改善身邊的問題、創造出美好的居住環境。
呼應計畫宗旨,全民社造行動計畫也開始逐年調整報名類組,2019 年將「中學師生組」納入徵件計畫中,連同原本的國小師生組與大專青年組整併為「深耕校園類」,讓社造精神擴及至各個教育層級。
今年全民社造行動計畫的報名類組共分為 3 大類:築夢個人類、幸福社區類與深耕校園類。從個人、社區組織到各級校園師生,希望可以讓更多在地的「社區自造家」,不論任何身份都能貢獻自身力量,成為改變社區的一份子。
「計畫推行初期,多數提案者大多來自社區發展協會;隨著計畫推廣至今,有越來越多個人或校園師生參與提案。」黃卉芃笑著說,從社區工作者,到不限身份、不限年齡的全體人民都加入社造的行列,這正是信義房屋所樂見之情景。
(信義房屋推動社區一家計畫,至今邁入第 15 年。來源:信義房屋全民社造行動計畫)
(信義房屋推動社區一家計畫,至今邁入第 15 年。來源:信義房屋全民社造行動計畫)

信義房屋堅守 3 大原則,以夥伴角色支援社區發展

自 2004 年計畫推動以來,信義房屋始終堅守 3 大原則:
第一,初衷不變,全民社造延續社區一家的初心,秉持著信義房屋以人為本、先義後利的精神,成為社區營造者的夥伴,提供企業資源及人力支持社區營造。
第二,議題不限,「每個社區面臨的問題都不一樣,我們希望提案者是真正以社區需求為出發,而非為了符合提案主題而參與計畫,因此我們非常堅持此計畫不限制任何議題,讓不同需求者皆能提案。」黃卉芃表示。
第三,不介入審查,任何單位的提案計畫審查均為公開透明,並交由專業的社造領域專家及學者擔任評審,信義房屋不介入任何評選。

全民社造行動計畫為社區自造家增添羽翼

立志為社區發起改變者,或熱忱、或勇敢,在黃卉芃眼中,這些社區自造家們皆是在地微小而重要的力量,能凝聚眾人之心、形成強大之力,促成社區一點一滴的改變。而全民社造計畫之於社區自造家,就如增添一雙翅膀,助他們在社區營造的道路上,能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如鹿港「保鹿運動協會」曾表示,因獲全民社造行動計畫獎項,他們得以發展更多元的社區行動,像是「社區放送影展」及「家博物館」,藉此讓更多地方故事被看見,進而喚起居民對在地議題的關心。
(2018 年獲獎單位合影。來源:信義房屋全民社造行動計畫)
(2018 年獲獎單位合影。來源:信義房屋全民社造行動計畫)

社區一家精神擴及全台,共創幸福社會

如今,信義房屋已投入超過 3 億元經費,支持社區營造工作,並協助 2179 個社區實踐改造計畫,累積提案件數達 9678 件、範圍涵蓋全台 98.9%以上的鄉鎮市區,是台灣進行社區營造總體歷程以來,規模最大、歷時最久的企業參與行動。社區一家計畫也於 2017 年獲得第九屆總統文化獎「在地希望獎」的肯定,信義房屋成為台灣第一個榮獲此獎的民間企業。
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於獲獎時表示:「許多社區願意投入社造,將對自家的愛心跨出家門、擴及所在的那一棟樓、那一條街道、那一個村里、甚至那一個鄉鎮;我們真的很希望藉由我們得獎,能夠鼓勵更多社區投入社區營造,齊心協力共同建設台灣!」
未來,全民社造計畫會迎向第三、第四、第五個 10 年,計畫將持續與時俱進、擴大影響範圍,讓更多的議題、更多不同身份者都能參與其中;更盼能吸引更多跨界、跨領域間互相串連,從個人、企業到公部門彼此合作,讓社區一家的精神擴及全台,共創幸福社會。
核稿編輯:郭潔鈴 策展夥伴:信義房屋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想當社區自造家,現在就上全民社造行動計畫網站提案,加入全民社造的行列!

文章標籤

1/10篇文章

共同為社區做一件事,全球吹起「Back to the local」風潮

2/10篇文章

邀請第一線工作者分享實務經驗,深耕在地的社造力量,共同邁向永續未來

3/10篇文章

街頭巷尾的社造點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攜手 CNEX,以紀實影像捕捉地方風景

4/10篇文章

為社區付出心力,讓台灣變得更好!「全民社造」獲獎團隊出爐,信義房屋支持眾人用行動改變家鄉

5/10篇文章

從解決身邊問題做起,人人都能成為社區自造家

6/10篇文章

當居民同在一起:眾人齊心自造家園,培力社造生力軍

7/10篇文章

社區裡的柔性力量:在地女力投身社造,用熱忱翻轉地方、共創社區新氣象

8/10篇文章

維護社區環境的小尖兵:從個人行動到產業轉型,居民齊力共創永續環境

9/10篇文章

青年將創意帶入村落,與爺奶攜手創造世代共好的美麗風景

10/10篇文章

從「社區一家」到「全民社造」:信義房屋推動社造邁入第 15 年,盼擴大參與、讓改變社區成為大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