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流四週年論壇:「擁抱未來」

社企流四週年論壇:「擁抱未來」

專欄文章

11篇)
  • 「台灣有太多負面言論了,我們需要的是實際的改變」社企流四週年論壇,帶你用想像、行動與堅持擁抱未來!

    「台灣有太多負面言論了,我們需要的是實際的改變」社企流四週年論壇,帶你用想像、行動與堅持擁抱未來!

    文:范熒恬、廖偉如、林冠吟/圖:社企流 社企流於4/17在台大體育館舉行四週年論壇,上半場由「台灣社會創新關鍵報告」與城鄉議題的分享拉開序幕。面對台灣眾多的社會問題,關注食安的綠藤生機共同創辦人鄭涵睿認為:「台灣現在有太多負面的言論了,我們需要的是實際的改變。」 而當我們投身改變時,ColaLife的創辦人Simon Berry也提醒,「不要以為你懂得人們想要的東西,而是去問問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下半場來自歐、亞、非、美四大洲的國際講者,則聚焦在銀髮和食農領域,分享他們所觀察到的問題,以及如何腳踏實地的研究使用者需求,運用社會企業的概念,向未來拋出創新的解決方案。

    Oma’s Pop-up:荷蘭暖男 用食物連結青銀兩代

    在銀髮議題中,首先登場的是遠從荷蘭來台的 Mark Hendriks,也是本次論壇最年輕的講者—社會企業「阿嬤快閃廚房」(Oma’s Pop-up)的創辦人。
    「大家印象中的荷蘭可能是風車和起士,但其實荷蘭也有嚴重的寂寞問題。在鹿特丹,荷蘭的第二大城,有55%的長者都處於寂寞的狀態。」Hendriks道出當初創業的觀察。
    2014年,當時才大二的Hendriks某次週末與自己的祖母晚餐後,祖母告訴他:「我過去幾天都沒有跟任何人說話」,他才驚覺原來平時笑容滿面的阿嬤,竟也為寂寞所苦。當時正為學校創業課程專案煩惱的Hendriks,馬上決定將「排遣銀髮族寂寞,為青銀兩代創造美好互動」作為創業主題。 Hendriks與團隊,利用假日閒置的餐廳,以快閃餐廳的方式,邀請銀髮族擔任大廚,除分享手藝之外,也在共餐時與年輕顧客分享人生閱歷。 「當時的我只是一名學生,沒有想過會改變這些長者的人生。」Hendriks感性地說。Oma’s Pop-up計畫推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Hendriks即得到機會與一群荷蘭社會企業家一同與總理談論該國社企發展願景,影響力與知名度擴及全國。在此同時,他也得到了全國最大連鎖超市與大型食品公司的合作、贊助機會。Hendriks鼓勵年輕世代,不要受限於年齡,如果對社會不滿、想做些事情,要相信自己的想法,勇敢去執行。 推薦閱讀完整版故事:Oma’s Pop-up—荷蘭暖男打造「阿嬤快閃廚房」 用食物搭起兩代的橋樑

    「研究比設計重要」, Eatwell從第一線觀察到實踐,滿足失智症患者的身心靈需求

    在2014年史丹佛銀髮設計競賽脫穎而出的Eatwell,最初只是個學生專案,憶起當時,Eatwell設計師姚彥慈坦言:「身為學生的我什麼資源都沒有,但我仍告訴自己只要有機會,我就要嘗試!」她從定義、研究、觀察、實作、行銷、募資等環節一步步實踐,終於成功將她的設計商品化。。   Eatwell設計師姚彥慈認為,「創業是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她在開發產品之前,花了許多時間在養老院擔任志工、觀察長者的需求。她表示,「在定義問題時,我發現失智症的長輩,在食衣住行面都需要全天候的幫助。」她也歸納出失智症患者在飲食上共有的需求,例如營養攝取不足、吃飯時易有食物掉落、雙手顫抖等問題,讓她決定從改善飲食著手。 現在餐桌上的這套Eatwell餐具,看似簡潔,背後卻隱含著20多個設計特點與巧思。例如用顏色對比刺激使用者進食,而碗的傾斜角度、湯匙的弧度等,皆巧妙地讓使用者更方便食用。Eatwell在各種設計細節下幫助使用者增加飲食量、維護他們的自尊,同時減少照顧者的負擔。   經過不斷地測試與改良,Eatwell的市場也走向國際化,特別活躍於英國。他們也在市場擴大的同時重新定義使用者,除失智症患者外,還有許多如認知功能障礙、運動神經元障礙、視覺障礙等族群,甚至連孩童使用者也日漸增加,Eatwell將在國際間造福更多需要的族群。 推薦閱讀:把社會學帶進設計領域,史丹佛銀髮設計競賽得主:「了解問題的過程,比設計本身更重要」  

    Eatwith-用人情味的用餐體驗 跨越文化和國的邊界

    緊接著是來自以色列的「Eatwith」創辦人Guy Michlin。
    「99% 的創業都會失敗,但為什麼要創業?因為,我們希望用一餐的時間把世界連結在一起。」Michlin道出當初創業的心路歷程。
    2010年,Michlin在希臘克里特島旅行時,受邀前往當地人家中作客,在希臘人的盛情好客下,主人、客人雙方一邊享用著地中海美饌、一邊暢談著旅行經驗。這個美好的體驗,讓Michlin想到一個點子:透過飲食來建立文化交流平台。 回到以色列後,他創辦Eatwith平台以資訊科技作為媒介,重新定義了世界各大都市間,主廚與食客的互動模式:它讓食客得以跳過餐廳,直接到主廚的家中享受款待。這個模式所帶給食客的體驗,除了食物本身的美味外,更有豐富的人情體驗,也因此美國時代雜誌曾以「餐飲界Airbnb」來形容Eatwith。 目前認同Eatwith理念,與之合作的主廚總計超過600位,在162個城市裡,為遠道而來的客人們帶來充滿人情味的用餐體驗。「美食能夠跨越文化和國籍等邊界,幫助我們尋找真愛和夢想」,Michlin說。Eatwith讓眾多對於食物理念有堅持的人們,得到可以發揚、闡述的機會,加入擔任主廚的參加者,也因此改變了原有的生活,有人從失業者變成網路遴選的最佳餐廳主廚,有人甚至因此找到另一半。 回想起創業的起點,「過程很困難,但最後這些美夢會成真。
 」Michlin在台上分享著。 同場加映:Eatwith—傳說中的「餐飲界Airbnb」,用文化和人情味 顛覆上萬人的用餐體驗!
    在Michlin結束分享後,舞台上擺出了一張如畫般的巨幅照片。照片裡可看見田野中擺放了長桌木椅,上頭擺滿精緻的餐點,並採用當季的在地食材製作。這不是電影中的畫面,而是台灣「幸福果食」團隊推出的真實體驗:「稻田裡的餐桌計畫」,讓都市人的夢不再只是夢!   「稻田裡的餐桌計畫」,有別於過去單純提供餐點的飲食方式,深入農村小鎮,坐在環繞美景的餐桌上,食用當地農民的作物,創作稻田彩繪等藝術,除了讓民眾感受到台灣農村的文化與生活,也讓在地農民獲得基本產值之外的利潤。「我們希望讓顧客進入餐桌的同時,可以看到台灣美麗的農村畫面。」幸福果食的共同發起人簡家旗說道。   現今農村面臨年輕人出走、農村價值被貶抑的困境,而幸福果食的理念與作法,可望成為解決農業產值低落的催化劑。正如幸福果實的共同發起人簡家旗所提到的,「幸福果實想要搭建都市與農村的橋樑,為人們尋找留在農村的理由。」 稻田裡的餐桌計畫開辦至今已逾上萬人次參與,隨著參與者的增加,口碑也逐漸提升,其背後的「夢行者計畫」,也致力培養未來青年回鄉的種子,鼓勵青年下鄉,讓計畫有機會能複製到農村各地,擴大影響力。 感動加映:台灣農業文化長期被低估,「我們必須用全新的商業模式 翻轉農業傳統的獲利方式」

    與國際講者對談 假如人類可以活到150歲...

    在城鄉、食農和銀髮的議題分享後,來到論壇的壓軸:「給未來的起飛備忘錄」座談,邀請到星展基金會執行長劉碧嬋女士Patsian,擔任客座主持人。她在新加坡的公益慈善領域,如志願服務、公益創投、微型貸款等有非常深厚的經驗,出任星展基金會執行長後,也積極運用集團資源,協助亞洲各國社會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Patsian以她在亞洲公益界的豐富經驗,與三位國際講者展開對話,邀請三位講者一起想像,若人類可以活到150歲,生活條件、消費者習慣會有什麼變化? 她也分享了星展基金會在亞洲各地推動社會企業所看到的幾大趨勢: 1. 社會良知消費(Socially Conscious Consumption)的習慣與選擇,為社會企業帶來了新的機會。 2. 科技進步,使得過去昂貴或無法觸及的資源,能夠被帶到偏鄉最後一哩路給最需要的人。 3. 隨著教育水平與平均壽命的提高,高齡不再是個負擔,而是未來的資產。 社企流四週年論壇,透過「台灣社會創新關鍵報告」,帶著大家盤點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諸如銀髮危機、食農危機、城鄉危機等,並藉由三大領域國內外講者的分享,啟發現在的我們,開始做些行動改變未來。「未來是現在每個當下的總和」,透過想像、行動與堅持的累積,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改變現況,創造十年後想要的生活!
    核稿編輯:金靖恩
    閱讀文章
  • 「想解決社會問題,先瞭解我們所處的時代有哪些問題」社企流四週年論壇  帶你看見現況、擁抱未來!

    「想解決社會問題,先瞭解我們所處的時代有哪些問題」社企流四週年論壇 帶你看見現況、擁抱未來!

    文:范熒恬、廖偉如、林冠吟/圖:社企流 台灣正在快速跌入三大危機中,銀髮危機、食農危機、城鄉危機,這些正是我們必須面對的未來,面對困境,我們要選擇什麼姿態?抱怨、害怕?或者積極面對? 雖然困境很多,但是社企流創辦人林以涵認為,「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但是我們不是孤單一人」因為國際上有許多社會企業家,正在用創新的方式來解決社會問題。 「想要解決社會問題之前,就要先瞭解我們所處在的時代有那些問題」以立國際服務創辦人陳聖凱說。 因此,社企流於4/17在台大體育館舉行四週年論壇,以「擁抱未來」為題,邀請橫跨歐、亞、非、美四大洲的國際社會創新實作者,分享從理論到實踐、從鍵盤發聲到親自體驗的第一手訊息,讓參加者能快速掌握影響未來的重要創新趨勢,一起用行動創造我們的未來。
    民以食為天,如今塌了半邊天。目前台灣的糧食自給率過低,休耕地迅速增加,更讓人憂心的是食安問題層出不窮,自2013年起,平均每年發生達17起食品安全問題。
    面對食農危機,綠藤生機的共同創辦人鄭涵睿,認為「台灣現在有太多負面的言論了,我們需要的是實際的改變。」
    原本從事財經工作的他,完全沒有想過會投入農業,「我在20幾歲的時候,年收入已經比父母親高了,但是卻沒有他們快樂。」 當關注農業的父親因為擔心飲食安全,反而勸他:「去小吃店要多吃肉,不要吃菜」時,他感到十分震撼,並開始認真思考飲食與農業問題,於是,讓他逐漸萌生了創業的念頭。 秉持著給消費者真實食品的信念,綠藤推出的第一個商品是芽菜,不像其他大賣場裡的蔬菜一般是切好、摘下的產品,而是「活」在直立式的透明包裝之中。近期更推出的「生活系列」洗髮精、化妝水…..等產品,他們使用對環境友善、可回收的包裝材質,號召身處於氣候巨變時代的人們,以消費的力量改變原有不健康且缺乏永續概念的生活型態。現在的綠藤生機,為台灣第三家B型企業,更是農企業的第一家B型企業。 同場加映:「這個社會必須給誠實的人多一點支持」綠藤生機用有機芽菜 讓食物回歸真實 
    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位就有1位為老年人口,身心失能的長者人口快速增加。根據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提供的數據指出,全台有將近70萬失能人口,但當中約有20萬人(28%)由外籍看護工照顧。對此,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以下簡稱弘道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提到,「如果今天台灣的22萬名外籍勞工同時返國,台灣將面臨宛若原子彈的衝擊。」顯示大量長者無人照護的潛在危機迫在眉睫。 林依瑩表示,社福機構不應只在乎年長者生理上的照護需求,長者的心靈需求,也亟待我們去重視。九年前,她在弘道基金會推動「不老夢想」方案,帶領17位平均81歲的不老騎士環島,同時拍成紀錄片,改變老人的社會價值,重拾年長者的自信。 而近年來,弘道基金會為了因應長照需求的環境,改變以往時薪制的計酬方式,改以論人計酬制,採用月薪來吸引年輕人力投入「照顧秘書」。而在薪酬制改變之後,也吸引了不少有志青年轉而投入照顧秘書的行業。現任照顧秘書表示,「希望可以在此學習,未來才能在不需他人的幫助下,有能力自行照顧長者。」 弘道基金會至今不僅給予年長者幫助及年輕人的就業機會,也扶持了香港歷耆者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台灣銀享全球社會企業的創立,協助高齡產業源源不絕的發展。 延伸閱讀:林依瑩-陪伴不老靈魂,勇敢燃燒青春
    巨大的城鄉差距導致都市房價居高不下、教育程度不均、偏鄉醫療資源短缺、傳統文化快速流失等失序現象。在如此的社會變遷下,坐落於三峽老街的「甘樂文創」,透過文創空間、活動舉辦,串聯當地30多位藝術家,復甦在地文化與經濟。   甘樂文創創辦人林峻丞表示,「臺灣有很多人對於城鄉是悲觀的,回到三峽,讓我發現這看似完整的城區,卻隱含著許多社會問題:新舊城區對立衝突,新住民無法融入、高吸毒人口與犯罪率等。」   因為搶救阿公肥皂工廠的機緣,他回到三峽推廣肥皂品牌,
    「我突然意識到,我從來沒為自己腳下的土地做過任何一件事情。」他開始號召青年淨溪投入改變的行列,他說,「比起高呼『愛台灣』的口號,唯有實際付諸行動才能改變這塊土地。」
     為了降低犯罪率及吸毒人口的攀升,他發現,家庭及教育程度是影響孩童身心發展的關鍵因素,甘樂打造小草書屋來陪伴高關懷孩子,陪伴孩子創造夢想,擁有力量改變未來,盼能「用行動『支助』,取代金錢『資助』」。 推薦閱讀:「文化脫離了在地的脈絡,就失去了生命」甘樂文創用在地文化滋養創意 三位在食農、銀髮、城鄉三個領域深耕多年的講者,在分享了他們所觀察到的社會問題以及建議的解方之後,緊接著迎來本次論壇的特別嘉賓—台北市長柯文哲,從公部門的角度,分享如何運用「Business Model」來解決社會問題。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我們過去在輔導創新產業時,想到的大多是科技產業,比較沒想到跟社會相關的、解決生活問題的產業。」 當被問到台北市如何看待與回應食農議題時,柯P表示台北市過去有推動「小田園教育體驗學習實施計畫」,到學校教小朋友種菜、採收、煮食,而社會局的老人共食計畫,也或許能加入食農議題,不只煮給老人吃,更帶著他們一起煮。 他也提到,台北市府預計提出「石頭湯計畫」來輔助社會企業創業,在社會企業創業之初、缺乏資金和市場時,由政府開闢一個環境當作試驗場域,扶持他們成長。 「台灣的社福與企業概念需要創新的商業模式。環境在變,思想也要變,沒有什麼事是不會變動的」,更重要的是,「政府輔導企業要有的心態,不是用成功率來計算」,而是要能忍受失敗(容錯),如果每件事都以成功率來計算業績,這樣就會損失很多創意。他表示,這也是未來之所以要推動「石頭湯計畫」的原因,讓新創企業能有開始嘗試的機會。 接著論壇更進一步深入食農、銀髮、城鄉三個領域,邀請國內外講者帶著一件「代表未來」的信物,分享自己如何帶著創新精神迎向三大領域的未來。
    遠從英國來的ColaLife創辦人Simon Berry,利用可口可樂遍及各地的物流系統,把治療痢疾的藥物送到物資缺乏的尚比亞偏鄉,這個想法贏得社企大獎,以及包含BBC在內的英國各大媒體關注和企業支持。
    「我們模仿可口可樂的行銷模式,來解決醫療衛生,然而能不能放在可樂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符合當地的需求。」Berry強調。
    1980年代,Berry從事國際發展救援時,發現尚比亞等未開發國家的兒童死亡率極高,平均有1/5的小孩無法過到五歲生日,而原因是痢疾導致的脫水症狀;同時他也發現,不管到多偏遠的地方,都還是看得到可口可樂的蹤跡,讓他萌生將兩者結合的點子。但受限於當時科技不便利,與社會企業概念尚不普及,這個點子未能實現。直到2010年,ColaLife才正式實踐這個點子,並做出比聯合國更有效率的成績,讓45%的兒童情況獲得改善。
    「不要以為你懂得人們想要的東西,而是去問問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Berry強調在投入行動時,應該保有的心態。
    ColaLife在尚比亞所做的一切,皆是從在地視野出發,運用在地的資源,解決在地的問題。 延伸閱讀:ColaLife—他搭可口可樂便車來改變世界 設計比聯合國更有效率的送藥方式       
    高齡化社會讓照護需求日益迫切,而城鄉差距也讓原本能夠享有妥善醫療資源者,無法得到即時的關照。試想一位住在偏鄉的年長者,在慢性病纏身的同時,必須跋山涉水前往大城市才能拿到處方用藥,不僅得面臨舟車勞頓,安全上也受到潛在威脅。   2010年,一群藥師們眼見問題所在,決定應用專業,連結網路科技,成立iHealth政昇處方宅配藥局,推出獨樹一格的藥品「宅配」服務,降低醫療不平等,致力解決偏鄉藥局資源不足與老人領藥問題。   只要有需求,一通電話、傳真、或Line,就能送藥到特定地址。「藥師透過親自與病人互動,能給民眾用藥上的建議」,減少民眾對於藥品服用的疑慮,就像行動藥師一樣,不離不棄的陪伴年長者。   「台灣物流能賺錢,醫療物流也能辦到。」透過都市與偏鄉支持,未來,iHealth會持續為台灣長照的需求而服務,並拓展至各式行動醫師,讓每位年長者,都能享受更好的晚年。 同場加映:王照允─人老了,不一定能走出家門 「藥師、醫生要走出來!」 社企流四週年論壇,由「台灣社會創新關鍵報告」與城鄉議題的分享拉開上半場序幕,下半場還有銀髮和食農領域的精采分享,敬請期待社企流四週年論壇的下篇報導! 核稿編輯:金靖恩
    閱讀文章
  • Eatwith—傳說中的「餐飲界Airbnb」,用文化和人情味  顛覆上萬人的用餐體驗!

    Eatwith—傳說中的「餐飲界Airbnb」,用文化和人情味 顛覆上萬人的用餐體驗!

    文:呂家睿/圖:Eatwith
    如果問起Eatwith創辦人Guy Michlin,食物對於人的影響力有多大?
    他必定會回憶起多年之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的一場屋頂晚宴。
    在這場晚宴裡,主廚褪下平常嚴肅的廚師高帽,改以牛仔褲外搭圍裙的輕鬆裝扮,隨性地在空白的餐盤上,以美食作畫。待到夕陽西下,紅酒的開瓶聲為夜晚揭開序幕,並歡迎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們到來。
    放鬆的氣氛佐上美食的催化,在晚宴裡,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客人們,無不敞開心房,訴說並傾聽著彼此的生命故事。如此氛圍,融化了偏見與歧視,甚至讓從小即被教導仇恨彼此的以色列、巴勒斯坦男女,成了相互理解的戀人。
    就是這種純粹、鮮明的生命體驗,令Michlin總能在創業旅途上常保熱情。他創辦的Eatwith平台以資訊科技作為媒介,重新定義了世界各大都市間,主廚與食客的互動模式:它讓食客得以跳過餐廳,直接到主廚的家中享受款待。該模式所帶給食客的體驗,除了食物本身的美味外,更有豐富的人情體驗,也因此美國時代雜誌曾以「餐飲界Airbnb」來形容Eatwith。

    橫跨兩大洲、一大洋的創業之旅

    Eatwith的故事,得回溯自2010年Michlin在希臘克里特島的一次美好旅行經驗。當時他在朋友的介紹之下,前往當地人家中作客。起先Michlin認為那只是頓簡單的晚餐,停留時間不會太長,然而在希臘人的盛情好客下,四個小時的時光就在主人、客人雙方邊享用著地中海美饌、邊暢談著旅行經驗下,悄悄飛逝。
    這次美好的作客經驗,讓時常旅行的Michlin也驚豔再三,因此在希臘的旅程結束後,他即火速為下一趟「旅程」做準備——留在家鄉以色列,開啟一趟創業之旅。
    Michlin與創業夥伴Shemer Schwarz的第一站,是一個為期四天的創業營隊,四天精實的實作成功展現了成果,也吸引到了投資者的注目。然而對於眼光銳利的投資者而言,單單一個好點子,尚不足以讓他們打開錢包。為證明Eatwith經得起國際市場考驗並獲得投資者信賴,Michlin決定前往西班牙巴塞隆納,作為試營運的開拓點。
    巴塞隆納因其悠久的歷史、發達的觀光產業,以及繽紛的飲食文化,吸引了Eatwith團隊的搶灘。然而當地林立的餐廳、小酒館,與烹飪教室,卻也使得客場作戰、毫無知名度的他們必須使出奇招,才得以在競爭者的環伺下生存。於此,雖身為網路平台,Michlin卻選擇至街頭作戰,透過幽默,開啟Eatwith在當地的知名度。
    「剛開始在巴塞隆納沒有人認識Eatwith,所以我們決定到街上『綁架』顧客。」Michlin幽默地回憶道。
    Michlin口中的「綁架」當然不是綁架顧客的身軀,而是透過默劇等各種街頭表演,綁架消費者的關注,邀請他們參加免費的晚宴。
    雖然這麼做,曾差點因無事先申請而被警察取締,但這鮮明的宣傳手法,卻也使Eatwith知名度大開。在部落客、媒體記者接連前來體驗與報導下,Eatwith網站內「成為主廚」的申請大量湧入,食客們也隨即開始蠢蠢欲動。
    在西班牙的成功,給了Michlin與夥伴們更進一步的信心。他們於2013年中來到美國紐約,參與科技創業的最高殿堂——由權威科技媒體Techcrunch所舉辦的Techcrunch Disrupt創業展。這次的參展,讓Eatwith的面子與裡子都大有收獲,他們獲得了八百萬美元投資之餘,也在時代雜誌的推波助瀾下,「餐飲界Airbnb」的名號不脛而走。

    讓吃飯不僅是吃飯,帶來更多價值

    同為平台性質的服務,Airbnb所走過的路,十足為Eatwith所借鏡。當看見Airbnb因房東誠信問題飽受批評時,Michlin瞭解到,確保食物安全、建立誠信將是穩固這平台的地基。
    因此對於主廚的篩選,Eatwith有著相當龜毛的準則。
    在複雜、繁瑣的審核程序下,通常約只有3至4%的申請者能登上Eatwith網站成為主廚。而為打造與眾不同的用餐經驗,在食品安全之餘,Eatwith也把「餐點是否美味」、「主廚是否親切好客」、「用餐環境是否令人愉快」列為三大重要考量。
    「在Eatwith上的主廚除了要有好手藝外,更要能像招待自己親友般親切、用心,帶給上門來的客人食物以外的情感交流,這才是Eatwith的獨特之處。」
    目前認同Eatwith理念,與之合作的主廚總計超過600位。他們遍佈全球五大洲,在超過150個城市裡,為遠道而來的客人們帶來充滿人情味的用餐體驗。
    而在無形之間,Eatwith也搭起了個有機的平台,讓眾多對於食物理念有堅持的人們,得到可以發揚、闡述的機會。
    在舊金山,支持永續漁業的主廚在準備餐點之餘,還殷切地給客人們上起海洋保育的課。而在各地也都有主廚們不只期待人們來用餐,更帶著他們一起走進當地市場,認識傳統食材。主客之間如此有機的交流,讓原本有些遙遠的飲食教育,成為了鮮明的親身體驗。
    「以食物為起點,進一步的交流情感,是Eatwith的初衷。但我發現更棒的驚喜是,人們因此開始關注食物的產地、飲食文化等議題。」

    餐桌上的世界大同,以巴仇人成為戀人

    在紐約、舊金山、巴塞隆納、巴黎等饒富多元飲食文化的大都會內,Eatwith也皆有派駐社群團隊,進一步舉辦活動,促進當地主廚間的交流。
    在紐約,來自各國的主廚帶上了自家香料,在訴說香料的故事之餘,也鼓勵各種異國食材的混搭、交融;於是我們看見了清淡恬適的日本料理,竟多了攝人的中東芬芳;而香味濃郁的中東菜,也同樣添了份哇沙米的辛嗆。
    透過料理打破文化疆界的故事,當然不只發生在紐約主廚們的餐桌上。回到最初提及的那場屋頂晚宴,原本光是聽到對方國籍就感到尷尬的以巴男女,背後那場政治、武力都難解的以巴僵局,竟出乎意料地透過一樣的味蕾而化解。
    他們表示,「從小我們都被教導著要仇視對方,完全沒有機會認識彼此。但經過這次晚宴我們才發現,原來只要一談到食物,我們根本沒有太大的不同:用著一樣的香料、有著一樣的口味——其實我們非常非常相近。」

    改變他人、改變自己,為了愛而化身「煮」夫

    Michlin打造的事業,翻轉了許許多多人們對於用餐的認識與體驗,那麼對於他自己呢?Michlin表示,改變最大的,應是他開始發現「吃」這件事情不如過去想像的那麼簡單。
    過去長年生活在充滿著橄欖油、優格等健康地中海飲食的以色列,他與家人們總認為吃著高品質的健康食物,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但自從創業來到美國定居,在這充滿著食品工業與垃圾食物的新家,他與孩子們花了一年餘的時間,才逐步適應起當地的飲食習慣。
    這個經驗讓Michlin意識到,為了家人的健康,他必須更注重食物的來源、食物的安全;面對當今許多因飲食而產生的文明病,他也認為「在家中為心愛的人下廚」,應是解決這些問題的良方,而這和Eatwith欲帶給的人們的價值不謀而合。
    為了親身落實這理念,過去從不煮飯的Michlin,現在也開始嘗試在週末當起新好男人,為親愛的妻子、孩子們煮出豐盛的晚餐。
    食物的影響力有多大?
    從那對化干戈為愛情的以巴情侶、Eatwith平台上無數個動人的交流故事,以及Michlin為家人洗手作羹湯的轉變看來,它不僅填飽了我們的肚子,傳遞了對彼此的關心,更如那對以巴男女所言:透過食物讓人得以發現—原來我們可以那麼相近。
    核稿編輯:金靖恩
    在來台分享創業經驗前,Guy Michlin也給了有志改變世界的年輕人們兩項建議:
    • 100%的熱情:
 在開始之前,先坐下來想想,「什麼是你想要做的?」以及「為什麼你想要這麼做?」創業這段旅程要走得久遠,需要的是100%的熱情。

    • 200%的信任關係:
 除了100%的熱情,更重要的還有讓你可以200%信任的夥伴。當你開始創業時,你會發現每天見到夥伴們的時間,可能比看到自己老婆的時間還多。因此,你得在這段旅程上,找到值得你完全信賴的「小老婆」們。
    透過傳遞美好用餐體驗,Guy Michlin搭起了一座座跨文化的橋樑之餘,也讓自己的事業登上國際級的舞台。熱情與幽默的他,將在社企流四週年論壇裡,分享他與食物、旅行以及創業的情緣。 → 社企流四週年論壇:4/17 擁抱未來
    閱讀文章
  • 簡家旗—台灣農業文化長期被低估,「我們必須用全新的商業模式  翻轉農業傳統的獲利方式」

    簡家旗—台灣農業文化長期被低估,「我們必須用全新的商業模式 翻轉農業傳統的獲利方式」

    生命力新聞/記者鍾佾錚、陳俊元(2015年5月2日)
    在一個微風徐徐的農村午後,有一群人坐在稻田的中央,一張張的桌椅,上頭擺滿著利用在地食材精心製作而成的佳餚,以及冰涼舒暢的飲料,隨風搖曳的稻穗圍繞在四周,昆蟲的鳴叫與人們開心的笑聲交織成曼妙的旋律。此刻浮現在腦海裡的畫面不禁讓你我疑問:「這難道是真的嗎?」不要懷疑,這是「幸福果食」團隊所提出的「稻田裡的餐桌計畫」,邀情來自各地的人們,回到鄉村體驗採收果實的樂趣、專業種植技術的教學,帶領人們重新認識農村,並且找尋台灣土地的價值,期望能夠拉近人們與大地之間的連結。

    改變 從行動做起

    「幸福果食」負責人廖誌汶是宜蘭縣三星鄉的農家子弟,過去曾經是樂團的吉他手,創作過許多耳熟能詳的廣告配樂和音樂,專輯更曾經入圍過金曲獎。從未停止關懷社會議題的他,在音樂圈創作了二十多年,然而,在驚覺台灣農村已經「沒有人」,年輕人不僅不願繼續待在農村,農村的勞動價值亦連帶不再受到重視,因此廖誌汶下定決心回到故鄉宜蘭,用行動拾回農村的美好。此時,廖誌汶恰巧結識了有著多年金融業背景的簡家旗,因同樣抱持著復興農村價值的想法,兩人一拍即合,隨後,又在藝術家陳德平(Aguce)的加入下,三人於二O一三年成立了「幸福果食」。
    「稻田裡的餐桌計畫」是廖誌汶最早提出的想法,透過網路邀請來自各地的人們來到農村,以每人一次兩千一百元的價格,提供當地農村體驗活動。體驗活動多自午後開始至晚餐結束,內容則因地點與季節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有時是在稻田裡割稻、有時是在葡萄園裡採收新鮮葡萄,有時在茶園裡親採嫩葉並學習如何揉茶。
    有趣的是,在每次體驗活動之後,幸福果食團隊都會以現採的當地食材為來賓製作美味的餐點,安排前來的人們在稻田裡、茶園內、魚塭旁,甚至是在沙灘上享用,偶爾更會搭配現場的音樂表演,讓饗宴的氣氛達到最高點。廖誌汶說:「只有最直接地付出行動,去了解農村的生活,才能夠將農村價值不斷地傳達出去。」
    聊起數次活動,廖誌汶說,非常推薦位於台中外埔的麥田圈場次,「不是給你玩玩的,是真的要付出苦力的喲!」不單單是簡易的體驗,而是必須捲起衣袖,盡情地在麥田中揮灑汗水,參與的來賓與戴起斗笠的農夫不分你我地在麥田中收割。同時,幸福果食也增加體驗活動的趣味性,模仿電影裡頭外星人在麥田所留下的「記號」,事先畫好設計圖,讓來賓一同創作「不規則圖形」。

    全新商業模式 顛覆傳統農業思維

    簡家旗說:「台灣農業文化長期被低估,所以我們必須用全新的商業模式,來翻轉農業傳統的獲利模式。」傳統農業透過種植與農產品買賣,獲得微薄的利潤,然而,快速下滑的農業產值早已遠遠地超過我們的想像。「稻田裡的餐桌計畫」不僅提供人們體驗農村,透過深度體驗課程,讓他們學習逐漸消失的農業技術,更讓在地農民藉機獲得基本產值之外的利潤,同時,將農產品藉此經由人們的傳播,銷售到都會區、銷售到消費市場。
    強調「施與受(give and take)」,「稻田裡的餐桌計畫」就是讓付出金錢的人得到體驗與農業文化,也讓付出勞動力與傳授手工技術的人得到相對的利潤。以茶農為例,他們可以藉由活動舉辦、技術的教授得到額外的收入,而參與的來賓則是可以經由費用的付出,得到親近自然、體驗農事的機會和難忘的經驗。
    廖誌汶說,台灣政府長期重視知識型產業,相較之下,勞動價值卻未受到同等的重視,也因此日漸式微。幸福果食團隊以休閒產業與農村的結合,建立嶄新的商業模式。不僅讓在地農民在三級產業服務教學中得到利潤,更減輕農民在一級產業中承受的壓力。
    目前「稻田裡的餐桌計畫」系列活動,至今已舉辦超過二百個場次,參加人數預估超過一萬人,幾乎場場爆滿。幸福果食藉由網路號召人群,逐漸打響品牌知名度,甚至延伸發展其它計畫。

    夢行者計畫 散播理念

    曾經參與餐桌計畫的人們,更會呼朋引伴再次回到幸福果食團隊,成為其中的一份子。緊接著「稻田裡的餐桌計畫」所提出的是「夢行者計畫」。透過網路的號召,加上不間斷的參與「稻田裡的餐桌計畫」擔任小幫手,將全台灣對農村有各種想像的青年們都聚集起來。經由每一次的餐桌活動結識對方,並且彼此互相學習。而每一次的活動,我們都能看見不同夢行者的身影在奔波、幫忙,和細心地協助參與的民眾。
    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夢行者」不但可以從中學習到如何策展、經營、推銷,更可以認識各地的小農。「幸福果食除了扮演著生產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擔任著媒合的角色,讓夢行者與夢行者互相幫助,也讓他們與在地農民建立起深厚的連結。」廖誌汶說。

    建立互助聯盟 展望未來

    未來,幸福果食更計畫在全省建立二十個據點,透過三百多位夢行者彼此橫向的串聯互相支持,還有在地農民的合作,在每一個縣市尋找一個代表的農產品,形成一個互助的聯盟。幸福果食不僅鼓勵青年回鄉,更給予資源的導入,以及資金的協助,期望在地農民能夠建立自己的「品牌」,翻轉台灣農業的價值。
    每一場稻田裡的餐桌計畫,我們都能看見廖誌汶熱情地帶領來賓、簡家旗細心的協助,更可以在每一次活動結束後,透過粉絲專頁上一張張由藝術總監Aguce側拍的照片,細細品味置身在農村的滋味。而那群熱情洋溢的夢行者身影,更讓我們看見了農村重燃的希望。不僅如此,幸福果食在數次餐桌活動中,看見了許多閒置在農村的空間、老舊的房舍。二O一五年他們提出了計畫已久的「稻田裡的辦公室計畫」,未來也將邀請企業到回到農村進行會議、研討會,活用在農村裡的閒置空間。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稻田裡的饗宴 創造農業新價值
    不知道自己吃進嘴裡的是食物還是食品?西瓜長在樹上還是土裡? 食物商品化與離農的現代生活型態讓我們與食物的源頭越來越疏遠,社企流四周年論壇邀請美國與台灣本土的食農創新工作者,讓你看見斷裂的食物生態鏈如何由你開始改變。 → 社企流四週年論壇:4/17 擁抱未來
    閱讀文章
  • 鄭涵睿—「這個社會必須給誠實的人多一點支持」綠藤生機用有機芽菜  讓食物回歸真實

    鄭涵睿—「這個社會必須給誠實的人多一點支持」綠藤生機用有機芽菜 讓食物回歸真實

    文:張簡如閔/ 圖:綠藤生機
    近年來台灣的食安風波沸沸揚揚,諸多企業紛紛被檢驗出在原料取得、製造過程中,含有危害人體健康、自然環境的產出。然而,消費者真的能警惕這樣的情況,改變自身消費行為嗎?還是仍舊只能在資訊不對稱的狀態下,被動接受不肖企業提供的黑心商品?大環境是那麼令人擔憂,然而,仍有許多憑藉一己之力或社群力量的身影,為台灣的食品安全、農業生態的最前線把關。
    時序推到2010年,位在桃園八德的一塊農場中,三個年輕人日夜守候著一株株的芽苗,等待它們新生、茁壯。經歷了數個日夜的失敗與等待,他們親手種起一株株芽菜的幼苗,依循著健康、無毒、有機的理念販賣他們認同的產品,一手拉拔了「綠藤生機」這個社會企業。

    創業的初心 給誠實的人多一點支持

    「這個社會必須給誠實的人多一點支持。」綠藤生機的共同創辦人鄭涵睿有感而發。過去曾經在外商銀行工作、並從MIT史隆管理學院MBA學成歸國的他,選擇了一條與其他人不太一樣的道路──和同為台大財金系畢業的兩個同學廖怡雯和許偉哲一同創辦了綠藤生機,以生產推廣有機芽菜給消費者、研發友善自然的生活產品的方式,試圖讓這個他們眼中漸漸失去了誠信、不太真實的社會,凝聚一股正向改變的力量。
    綠藤生機成立前,創辦人們曾為國內大型的環保團體主婦聯盟做了一個小型的顧問專案,他們嘗試協助大型的組織達到社員年輕化、站所擴點的目標。從這段經驗中,他們深深感受到日常生活根本就不真實,共同創辦人廖怡雯表示:「我們每天吃的、用的有太多假的東西了!」在對於主婦聯盟進行深度認識、訪調整個食品通路、有機農業的過程中,讓他們在過程中不停自問:「這些事情為何會發生?怎麼沒人去改善它?」
    有感於這段經歷給他們的啟發,鄭涵睿、廖怡雯和許偉哲離開了原本既有的大企業工作,決心攜手創業,對於社會的現狀做更多改變。「真正最快的改變,是自己來。」鄭涵睿認為,個人的想法在人數較多的公司往往較難完全達成,對於自己的理想也較難有實踐的可能性,因此他們決定以創業的方式,開啟不同的可能性。同是財金背景的他們,在創業初期遇到了許多的困難,廖怡雯笑著表示:「不要找三個財金系的一起創業!」即使現在回頭來看大家都不想放棄,但三個同樣來自金融背景的創業夥伴,確實讓他們在創業初期遇到許多人脈、技術上較難解決的問題。

    產品研發的熱忱 讓芽菜「站」著賣

    「每個人都會選擇不同方式解決同一個問題,而綠藤最有熱忱的是產品!」鄭涵睿表示,他們熱衷於把東西拆解開來看,觀察它是否有什麼不一樣的可能性。他也表示,綠藤集中火力於產品研發,幾乎所有的經費都用於研發產品上。但他也坦言:「產品做出來後,也要想辦法把它賣出去。」
    因此,他們將公司最初的產品芽菜做出了與市場上其他產品的差異化,讓芽菜不像其他大賣場裡的蔬菜一般是切好、摘下的產品,而是「活」在直立式的透明包裝之中。近期推出的「生活系列」洗髮精、化妝水…..等產品,他們也使用對環境友善、可回收的包裝材質,號召身處於氣候巨變時代的人們,以消費的力量改變原有不健康且缺乏永續概念的生活型態。
    (綠藤生機開發出活體站立的有機芽菜)
    廖怡雯指出,新創事業會經歷與最初目標有所落差的時候,她以綠藤生機開發出的活的芽菜與站立式包裝為例:「一包芽菜你會吃,但一盒『站』在那裡你就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了。」她認為,創業的路上一直會碰到許多問題,必須將自己當作是一塊「白紙」,不斷學習新事物,克服困難。

    推動食農教育 以消費改變世界的小革命

    「認知到自己的無知後,其實是來自對食物教育的缺乏。」面對愈來愈嚴峻的全球環境變遷,以及甚囂塵上的食安危機,鄭涵睿認為,一般大眾對於食物源頭、真實的樣子很陌生,在超市中往往看到的蔬菜是被切掉、加工後的樣子。這樣的現象激起幾位創辦人的鬥志,希望透過「食農教育」的方式,讓更多人認識日常生活中吃、喝的東西。目前的綠藤生機每個月會到不同的小學推廣實務教育,讓小朋友從小就知道食物與個人、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
    展望未來,鄭涵睿與廖怡雯都對於他們的產品品質懷抱相當高的標準,他們認為活的芽菜有存在於市場上的價值,未來的洗髮精也應該是如「生活系列」這樣的標準。他們相信當前綠藤生機開發的產品都可以更好,也持續在產品的研發與創新上更深入鑽研、努力。
    不知道自己吃進嘴裡的是食物還是食品?西瓜長在樹上還是土裡? 食物商品化與離農的現代生活型態讓我們與食物的源頭越來越疏遠,社企流四周年論壇邀請美國與台灣本土的食農創新工作者,讓你看見斷裂的食物生態鏈如何由你開始改變。 → 社企流四週年論壇:4/17 擁抱未來
    閱讀文章
  • ColaLife—他搭可口可樂便車來改變世界  設計比聯合國更有效率的送藥方式

    ColaLife—他搭可口可樂便車來改變世界 設計比聯合國更有效率的送藥方式

    文:呂家睿/圖:ColaLife
    1980年代中期,從事國際發展工作的Simon Berry跟隨英國政府海外援助團隊的腳步,前往多個發展中國家造橋鋪路、從事經濟基礎建設,足跡遍布南美洲與非洲大陸。
    在一次赴尚比亞偏鄉地區的工作中,他發現了兩個出乎意料的事實:
    • 不管是多麼缺乏資源、遠離大城市的偏鄉地區,可口可樂仍然隨處可見。可口可樂儼然在這些區域,成為最容易取得的飲品。  
    • 由痢疾所引發的脫水症狀,是許多非洲兒童夭折的主因。而要治療它所需的資源卻相當簡單——只需在乾淨的飲用水中加入適量的糖、鹽及鋅片,就可以解決多數情況的脫水症狀。但在資源缺乏的尚比亞偏鄉,即便是如此基本的醫療資源都不易取得。
    目睹到這些,當時Berry心想:何不就搭上可口可樂的便車,運用它們無孔不入的配送管道,把體積不大的痢疾藥品,放在可樂箱的縫隙間運送呢?

    從點子到實踐,等了整整20年

    然而在1980年代,由於資訊傳播不如今日容易,即便心中有了這樣的好點子,Berry至多也只能把想法與周遭同事、親友們分享,尚不足成為公眾議題。加以當時全球處於高度經濟成長期,在Berry的故鄉英國,不論是公私部門,或是民間風氣,均對於這類社會企業理念鮮有認識;有志於社會企業的創業者們,也難以取得創業所需資源。
    在各方面條件皆未臻成熟下,結束了尚比亞的海外工作後,Berry決定暫時把點子埋在心中,返回英國工作。
    就這樣過了20多年,在2008年,當時英國新上任的首相Gordon Brown提出了Business Call to Action計畫,該計畫期待透過商業的力量促成創新,以解決貧窮、飢餓、健康等社會問題。當時可口可樂公司為該計畫的合作對象,得知這項資訊,並評估社企的風氣已在英國成熟後,那埋藏在Berry心中20餘年的點子,又再一次發光。
    Berry因此積極地進行研究,並尋求與可口可樂公司接觸、合作的機會。他在Facebook上成立了群組宣揚那過往因科技所限,而無法廣傳的點子。短時間內,他獲得了BBC在內的英國各大媒體關注,也吸引到相關領域的專家擔任其顧問。
    有了如此成功的進展,Berry起先認為他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將會有專注於衛生健康的大型國際發展組織,採納其意見並開始執行。但在枯等了兩年,仍未見別人有所動作後,Berry意識到要促成改變,唯有從自己開始動手。因此他決定離開穩定的全職工作,投入社會創業。
    「有人問過我,創辦社會企業是個很冒險的舉動,我是考量了多久才做出決定?但其實我做出決定的時間非常快,在一次早餐與幾位朋友聊完後,我就下定了決心。」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是我一直都想做的事情。我從20多年前就想為那些孩子們的健康做些改變。身為這點子的發起人,我意識到必須自己去做,不然這好點子將會消失。」Berry說。

    醞釀了20年的靈感,放下只花30秒

    從2010開始,Berry與他的伴侶Jane正式創立了ColaLife。那琢磨了20年的點子也為他們贏得了不少社企、產品設計大獎。於是,他們用著贏來的獎金,以及Berry騎單車環法募得的捐款,前往尚比亞進行多次田野調查、產品開發、與試營運,最後在2012年ColaLife正式於尚比亞啟動營運。
    20年的等待、橫掃各大獎與眾人目光的好點子、中年後的創業人生,ColaLife 看似已接近具備一切動人的創業故事元素,剩下只需成功的結果作為故事的美好結尾即可。然而一個關乎現實的重大轉折,卻在前頭考驗著Berry。
    其實早在2011年的試營運期間,Berry即發現到,雖然ColaLife所設計的Kit Yamoyo(內含簡易痢疾治療藥品的組合包)成功在一年內賣出2萬5千份,但其中只有4%的商品,是搭著可口可樂配送網路的便車送到消費者手中。
    這個事實顯示,「搭可口可樂便車」這個過去讓西方世界叫好的點子,未必能經得起發展中國家的現實考驗。真正使得ColaLife廣受尚比亞當地人好評的原因,是它回應了當地人民的生活需求,而非看似創新的配送管道。
    「我了解到,ColaLife試營運的成功,並不是因為我在可樂箱裡找到個放藥品的位置,而是我在當地市場找到了位置。」Berry強調。
    因此在2012年的正式營運開始,Berry馬上就得面臨轉型的壓力,加上一名關鍵投資人的撤資,迫使他必須馬上放下那已琢磨了20年,並獲獎無數的點子,重新全盤檢討產品設計與通路規劃。
    「當然,一開始知道想像跟現實有落差時,我也覺得相當難過,但我也只難過了30秒左右。我一直都很清楚我想要做的是拯救孩子們的生命,如果事實告訴我有其他更好的方向,那我就照著那個新方向前進。」
    讓Berry如此果決地決定轉彎的原因,除了清晰的願景外,還有伴侶Jane的支持。長年以來,他們倆人即是以互相砥礪、支持的模式,在人生與願景上一起打拼。在決定重整旗鼓後,他們一面說服投資者、支持者接受ColaLife營運模式的改變,也一面根據需求設計出更符合成本的新產品。

    不當大象,而是做大象頭上的跳蚤

    雖然在事業的開始,即來來回回,多繞了些許遠路,但在幾年的努力下,ColaLife已在尚比亞有了顯著的影響力。目前Kit Yamoyo除了已經登上全國規模的連鎖超市貨架外,ColaLife也訓練了400名銷售員進行銷售與相關衛教知識宣導,並在今年(2016年)預估能成長至800名。
    最令Berry驕傲的是,在ColaLife前進尚比亞前,偏鄉兒童無從得到治療痢疾的相關藥品,但他們一進入的第一年,即有45%的兒童情況獲得改善。這是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大型組織,在此宣導多年,都未曾達成的高標。
    ColaLife成功的原因,在於Berry對於組織規模的獨特洞見,以及營運上能夠貼近尚比亞在地視野。
    Berry認為,只有2名正職人員的ColaLife之所以能比大型國際組織更有效率,是因其可以忽略大型組織的窠臼,保持臨機應變的彈性。他以大象頭上的跳蚤來比喻ColaLife這樣的小型組織—只要跳蚤能夠在大象前頭跳個幾步,就有相當大的機會改變大象的步伐,讓大象朝著跳蚤的方向走。
    在貼近尚比亞在地視野方面,ColaLife一樣選擇與當地的「跳蚤」們合作。他們捨棄國際大藥廠,並選擇與能快速做出決策,生產出符合當地居民需求劑量的在地藥廠合作,並與在地的非營利組織合作宣導衛教觀念。ColaLife在尚比亞所做的一切,皆是從在地視野出發,運用在地的資源,解決在地的問題。
    「其實我發現,能夠促成改變的各種要素早就已經在尚比亞了,ColaLife的角色只不過是把他們都整合在一起而已!」
    展望未來,Berry期待尚比亞只是他為非洲兒童健康所帶來轉變的第一站,將來他更期待能把相近的模式帶給非洲各地有需要的人們。雖然最後他沒有繼續用可口可樂的便車來改變世界,但他卻從可口可樂「專注消費者需求」的精神裡,找到能讓ColaLife影響力更加擴大的思維。
    核稿編輯:金靖恩
    在即將來到台灣分享創業經驗前,他也給了有志改變世界的年輕人們三項建議:
    • 用開放的方式來尋求創新,多將你的點子與人分享,顧及他人需求,並且將點子帶到現實世界中進行檢驗。
    • 保持專注,永遠知道重要的使命是什麼。「Keep the main thing the main thing!」
    • 早點失敗並不是壞事,重要的是要從失敗中學習並成長。如果失敗了卻未曾學會教訓,那麼才是真正的失敗。
    Simon Berry在「成功-失敗-調整-重新出發」這個循環中已經不知走過幾遍,他醞釀了20多年、勇於「放下」的智慧,將在社企流四週年論壇毫無保留的分享! → 社企流四週年論壇:4/17 擁抱未來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