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新社

創設新社

網上平台SOCIA致力成為社會創新的中英雙語知識庫,透過定期搜羅、撰寫、編輯和翻譯世界各地關於社會創新的最新哲學、案例和資訊,打破語言隔閡,達致中英世界的社會創新經驗和知識交流地。

專欄文章

5篇)
  • 與其將貧民窟「砍掉重練」,不如善用居民的生活經驗  重新規劃城市

    與其將貧民窟「砍掉重練」,不如善用居民的生活經驗 重新規劃城市

    文:姚尚勤
    當城市逐步發展,舊區愈來愈多,市區重建成為每個發達城市必然面對的難題。絕大部份時間,這些由政府帶領由上而下的發展計劃都需要完全拆遷舊區原來的建築,遷移當地居民,為當地社區生態帶來不可復原的影響。在孟買舊區達拉維,印度實驗性城市發展研究及行動組URBZ就嘗試實現「使用者創設城市」概念。
    當孟買政府興建大型公共屋苑,URBZ就提出「以創新技術介入,透過學習及借鑑當地現有建築及建材,改良現行的建築手法,並使當地居民也可自行實踐。」行動組提倡保留當地簡潔的工作室建築-「工具屋」(tool-house)。
    工具屋是一個生活及工作的空間,跟香港早期傳統的「前舖後居」住宅式建築相似,是達拉維貧民窟發展出來的一種住宅模式。其中一名研究員Srivastrava形容工具屋不但多功能,更是凝聚社區的住宅建築。工具屋與工具屋之間的橫街窄巷,是讓小孩「周街跑」的遊樂場,也是讓彼鄰社交的市集。
    Srivastrava和研究員Echanove認為工具屋由當地居民以當地建材興建,所以比政府建的屋苑來得更實惠,更順眼也更能切合居民的需要。工具屋易起易拆,由1997年至2002年間,印度政府及建築商在當地興建了50萬幢樓,與此同時貧民窟的居民已興建了超過850萬間工具屋。URBZ提出保留這些「土生土長」的屋宇,並提出一系列政策保障當地居民權益,當中包括重新分區,城市設計介入以及優先考慮居民居住權,將居住權凌駕於物業權之上,防止地產炒買活動。
    研究組相信「使用者創設城市」是城市發展的新方向,認為居民的生活經驗是城市規劃必要的知識。決策者及建築師應運用居民的知識去改善城市發展路向及評估其影響,以取代一路以來由上以下的做法。城市發展的去向應「由市民發想,為市民發想」。他們在網誌上寫道:「善用城市原有的特質對發展一個更多元包容的城市尤其重要,它能幫助持份者去發展一個既迎合市民需要又在地的基建政策。」
    「與其剷走貧民窟,把它看成對城市發展的一大威脅,我們相信社區會自然地逐步進化演變。」從當地尋找解決方案,是每次城市發展都該注意的重要議題。
    (文章來源自URBZ網誌‘Tool-House Case Study: THE URBZ Office’ ,Allison Arieff在Squareflap所撰寫的 ‘Tool-house: A Homegrown Space for Living and Working’及Anthony Flint在Citylab的文章‘At MoMA, How ‘Tactical Urbanism’ Can Preserve the Future of Cities’。)
    全文轉載自創設新社,原文標題:不推倒重來 貧民窟也能更新發展
     
    閱讀文章
  • 當我們還在抱怨塞車,歐洲已經開始「無車革命」 打造綠色交通

    當我們還在抱怨塞車,歐洲已經開始「無車革命」 打造綠色交通

     文:姚尚勤
    十九世紀歐州工業革命後,人口向四周湧入城市,城市向外擴展,市民逐漸遷移市郊居住,市郊離城市愈遠,人就愈依賴汽車代步。現代社會慢慢地演變成一個汽車主導的文化,私家車也就變成理所當然的存在。踏入千禧年後,社會開始察覺到私家車既浪費錢又佔用空間。一個停車位平均可以放十至十五輛單車,而根據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教授 Donald Shoup,一輛私家車平均有95%的時間「得個泊」,在停車場隨年貶值。
    正當全球各國專注發展更快、更環保、更有能源效益的汽車,歐州走得更前,索性弁棄汽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挑戰傳統擁有私家車的概念。事實上,有不少証據都指向無車未來的方向。
    西英格蘭大學交通及社會研究中心創辦人 Glenn Lyons 指出:「過去十年,在金融海嘯之前,汽車交通已經飽和。」城市人口只升不跌,城市愈來愈擠迫,加上全球能源危機及氣候暖化,無論從實際角度還是環保角度看來,城市長遠不能以汽車作為都會主要交通工具。另一方面,年輕一輩不再熱衷於擁有私家車。有報告指對於八九十後,智能電話才是必需品。在2015年美國Y世代最喜愛品牌報告中,只有福特汽車勉強擠進了頭二十名,排十九。
    很多歐州城市都積極實行措施減少私家車數量,有城市更大膽預言未來發達國家城市人不會再買車。Gilles Vesco 叫這種思潮做「新流動性」(new mobility) 。
    十年前 Vesco 在法國城市里昂發起 Vélo’v 單車共用系統推動環保交通,成為國際大城市爭相模仿的對象。在巴黎或西維爾騎車遊城,其實就是從此衍生出來的。在幾年內,里昂市內交通減少了20%。現在科技進一步使資訊更流通,Vesco 更打算將計劃向車會及電動車擴展,建立一個共用汽車的平台,淘汰私家車。「共享是城市交通的新思考模式。」計劃目標再減少五分之一市內交通流量。
    不少歐州城市借鑒里昂的成功,著力發展單車作為另類公共交通工具。芬蘭首都赫爾辛基以增加城市「可行性」為目標,增加多條單車徑。自1997年起,赫爾辛基以單車代步的人數就升了一倍,年輕一代也買少了車。
    規劃赫爾辛基單車發展的 Reetta Keisanen 就說:「只要有好的基建,就會有人踏單車。同樣道理,也適用於駕駛者和行人。」
    為了進一步加強宣傳,赫爾辛基交通部會定期都學校和公司進行演講,推廣以單車代步,也讓年輕一輩把綠色交通宣揚開去,改變老一輩對私家車的心態。
    英國可持續發展交通組織 Sustrans 就另一個方式走進社區。他們開創「DIY街道計劃」( DIY Streets scheme ),落區與當地居民及議會主動規劃停車位及交通管制,減少汽車對社區的影響。計劃令DIY街道的街坊主覺減少駕車,踏單車的人多了,不少小孩也願意走到街上遊玩。
    即使是在歷來依賴汽車的城市,也開始積極轉型。英國伯明翰的汽車製造業聞名全國,去年市政府向外公布了廿年交通策略,主力提升公共交通效率。作為汽車城市,伯明翰過去不屑發展公共交通,導致今日伯明翰仍沒有一個大型鐵路系統。相對於其他歐州城市,伯明翰十分依賴汽車,近一半市居駕車代步,英國最大城市倫敦才不過只有15%。Birmingham Connected現正籌募120億英鎊興建電車,單車徑及巴士網。
    主流社會逐漸不再沉迷於擁有汽車,歐州共享車會成為買賣私家車之外的另一選擇。
    「一輛私家車只能服務一個人或一個家庭,但共享車服務人數就多達六十人。」衞報記者 Stephen Moss 這樣寫道。
    擁有一輛車曾經是中產家庭富裕生活的標誌,但隨着 Uber、Zipcar 等共享交通平台普及化,主流社會開始由「擁有」趨向「可達的流動模式」。交通運輸顧問 George Hazel 引報告指來年預計有十六間提供類似服務的公司進入全球市場,這類服務提供者不再賣車,取以代之是透過利用互聯網數據分析,為使用者量身訂做短期月計租約,向公眾租用汽車。未來城市交通將向共享、自動、無人駕駛的方向進發。
    配合未來交通發展,歐州整體城市規劃偏向一個「緊密,以微型社區為基礎的城市」,城市人大部份時間會留在社區工作及享受餘暇,再不需要東奔西走,頻頻撲撲。未來歐州會越來越多無車城市,單車及高效的公共交通工具會成為主流。
    (文章來源自Stephen Moss為衞報所撰寫的 《End of the car age: how cities are outgrowing the automobile》。)
    全文轉載自創設新社
    閱讀文章
  • 「只要彩色合作社一直繼續,我會做到一百歲」這家企業的員工全是老農民,開創千萬年收!

    「只要彩色合作社一直繼續,我會做到一百歲」這家企業的員工全是老農民,開創千萬年收!

    文:姚尚勤
    全世界在老化,根據《聯合國全界人口老化1950-2050報告》,到2050年,平均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年過六十,香港的情況更嚴重,五人之中就有兩人年過六十五歲。
    在人口老化問題上,港府最擔心勞動人口老化帶來的經濟問題,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為保持未來城市的競爭力,向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運用中老年人口的勞動力,延長退休年齡。香港政府今年帶頭實施政策,將文職公務人員的退休年齡由原來的六十歲提高到六十五歲。
    因應香港老年人對就職的需求,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由2014年開始推開了「友待長者就業計劃」,舉辦連串就職博覽,又成立了針對中老年人的線上就職平台E72。由楊銘賢創辦的社會企業「樂活新中年」則希望透過手機程式幫助銀齡一族得到就職資訊,同時社企的一站式網站也有提供工作、學習和活動資訊,協助新中年人士重拾人生樂趣。
    作為全球各國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日本,是活用老年勞動力的始祖,當中最值得留意的是位於四國上勝町的社會企業「彩り」(下稱彩色合作社)。
    上勝町遠離大城市,是一個背山的小鎮,只有1,767名居民,而且過半數年過六十五。跟很多偏遠農業小鎮一樣,上勝町年輕一代遷移大城市,留下年長的農民,人口老化、位置偏遠及收入來源單一是上勝町面對的問題。
    彩色合作社總裁横石知二在1986年成立社企,翌年以農業合作社形式營運,聘用老農夫,種植、採收及製作傳統日式料理伴碟用的裝飾妻物 ( つまもの ),成為最早成功的老人社企。現時,彩色合作社與197名當地農民合作,員工的平均年齡約七十歲,九成是女農民。
    彩色合作社向餐廳售賣多達320種不同葉子,由秋楓到杉針葉等製成的妻物。幾年間成立佔有妻物七成市場,據橫石知二所說,最優秀的農民每年收入達致一千萬日元,相當於約65萬港元。
    老農民賺到錢固然高興,但重要要的還是工作對老人帶來的成功感。在日本時報一篇報導中,七十五歲的合作社資深員工西蔭幸代指彩色合作社是她的力量泉源:
    「只要彩色合作社一直繼續,我會做到一百歲。」
    工作使老農民對小鎮外的世界產生了興趣。彩色合作社的成功吸引了日本國內及國外遊客到訪上勝町,合作社推行的實習計劃,聘用年輕一代作實習生,由資深農民訓練,增加銀齡農民們與年青人交流的機會。
    不知是否因為這樣,合作社員工越用越「老而彌堅」,身體比其他鎮內的老年人健康,病痛也少。
    横石知二運用營商智慧,將一間本來要依賴政府資助的老人慈善機構,轉變成一間能長遠發展的社會企業。合作社的成功取訣於橫石的遠見卓識。經濟及社會學者芳賀和惠的研究指出,橫石知二將農業連結現代商業社會,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市場,將妻物商品化。橫石知二看到年輕廚師學徒逐漸厭惡製作妻物,察覺到妻物有一定的市場需求,所以才有機會「將普通葉子變成無價寶,將老人變成有用的勞動力。」
    合作社之所以成功,全賴總裁主動與各方持份者溝通。為了鼓勵他的員工,他經常帶農民到賣入合作社妻物的高價日本餐廳,讓員工看看自己的工作成果。他同時亦與其他農業合作社、市政府及農民合作,保證資源公平分配,合作社的產品不會和現有的農產品直接競爭。
    横石知二也有一套管理哲學。傳統農作物銷售方式自收割後放賣,批發市場賣不完,農作物只會隨時間貶值,使農民一直在市場上處於被動狀態。彩色合作社則一反傳統,先接單後發貨,有單才進行收採製作,保證合作社成品收入穩定。有意無意地,合作社運用了 David McClelland 的成就動機理論,他設立了一個資訊系統,向每一位員工公開每日所接訂單及評核妻物的質量,製造一個動機,讓員工有一種自我要求,技術更上一層樓。
    彩色合作社的成功為全球人口老化問題帶來一個新思維。老人,不一定是社會的負擔。横石知二證明,聘用老人,善用中老年的工作能力,不但為日本帶來一個新經濟,也為老年人帶來生活意義。
    全文轉載自創設新社,原文標題:千萬日圓老人社會企業:彩り
    閱讀文章
  • 巴塞隆納運用科技 把太陽能板、環保建築和微電網變聰明

    巴塞隆納運用科技 把太陽能板、環保建築和微電網變聰明

    文:姚尚勤
    巴塞隆納除了是首屈一指的旅遊勝地,高第建築的家鄉,很少人知道全球有1%的科學研究,都出自它所屬的加泰隆尼亞地區,足足是同一大小國家的九倍。對科學的熱誠,加上私人商業和政府大力推動新創公司,成就了一股Cleanweb社企浪潮。
    Cleanweb究竟是什麼?要了解,首先要Cleantech的歷史。Cleantech泛指一切增加資源運用效率的科技,包括太陽能板、環保建築和微電網。最被Cleantech在七十年代只為環保人士和研究員才能使用的科技,時至今日這類科技在環保意識抬頭和經濟發展的推動下已經成為主流。根據美國Cleantech研究所Clean Edge估算,單是清潔能源科技(生物能源、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及燃料電池)在2007年工業總值就超過770億美元,預計到明年會增加四倍至2545億美元。
    Cleantech近年在雲端科技及物聯網的大勢下開始數碼化,風險投資人Sunil Paul將這類新興產業叫做Cleanweb。Cleanweb主要利用智能電話應用程式及物聯網,幫助消費者善用資源,了解他們行為對環境造成的傷害。有業內人士認為Cleanweb是一股不容忽視的集資力量,有別於傳統重資金的Cleantech營運模式,Cleanweb透過眾籌將投資興建環保基建的機會開放及普羅大眾。
    Cleanweb主要由三大當代工業:Cleantech、物聯網及共享經濟結合而成。世界銀行最近出版了名為《Cleanweb For Development: An Introduction》介紹這個新概念,報告作者其中一位是今年十日•講談社講者Oriol Pascual。報告當中提及不少Cleanweb例子,例如專為環保而設的軟件系統Smart Citizen, Enerbyte和Urbiotica。
    Enerbyte是全球其中一間最先利用行為心理學改變用電習慣的公司。公司與電營商Electra Caldense合作,在每張電費單上加上用戶能源運用情況,再和其他使用者比較,藉此令用戶自動自覺因應自己的表現節省能源。這類環保資訊後來得到不少國家的青睞,開始流行於全球社 會。
    巴塞隆納另一個Cleanweb的例子是UrbioticaUrbiotica由幾位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教授集資合辦,主打無線物聯網為主的環保創新科技。利用物聯網,公司發展了幾套聰明城市的典型配套。例如Urbiotica在全城垃圾筒加裝感應器,量度每個垃圾桶的飽和度,每個感應器都會實時將資訊上載至中央系統,讓收集垃圾的工人每日可以因應資料,更改收集垃圾的路線,使工作更有效率。
    Oriol Pascual在Cleantech Incubation Europe的講座中提到幾個Cleanweb的好處,他認為集合研發軟件的力量和環保科技等基建,環保業可以精準地測試和改良各項環保方案。
    關於十日•講談社:每年十日•講談社均會邀請一位來自海外的社會創新學者來到香港分享國外的實踐經驗。有見西班牙的社企發展悠久而且規模日益龐大,今年講談社邀請了巴塞隆拿社會創新學者Oriol Pascual發表演講。 Oriol作為推動創新及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拓展者,曾參與了一連串跟社會創新及創業家有關的活動。其中包括為巴塞隆拿設立一個開放式創新進程,為該城市的房屋問題查找解決方案,同時為巴塞隆拿的聖博伊市設計及實行社會創業增長計劃。於講談社他將會跟本地機構分享巴塞隆拿成功的社企個案,他豐富的經歷必定可以為觀眾帶來新意念、刺激新思維。
    全文轉載自創設新社,原文標題:巴塞隆拿社企創新
    閱讀文章
  • 從尼泊爾和台南震災,認識「城市耐災性」

    從尼泊爾和台南震災,認識「城市耐災性」

    文:姚尚勤
    尼泊爾加德滿都黎克特制7.8級地震到目前為止造成超過5,500人死亡,當地依然餘震不斷。數以百計的人仍然埋在瓦礫之中,生死未卜,有報告指加德滿都近七成樓宇倒塌。道路基建貧乏使人道救援難以抵達偏遠村落。天災無可避免,但完善的城市規劃可將死傷減至最低。
    加德滿都是南亞其中一個城市化最快的大都會地區。根據世界銀行,加德滿都人口每年以4%持續增長。跟很多發展中國家一樣,這樣急促的城市發展並不一定對國家有利。當地政府缺乏周詳的規劃,不善管理,市內很多新落成的建築根本沒有跟足安全指引,更遑論任何土地用途規劃 、公眾諮詢及發展策略。世界銀行 的報告寫得很清楚。「欠缺規劃的城市發展在加德滿都造成急速且失控的擴展,房屋發展不規則、次等且不以人為本,缺少公共空間,減低『宜居性』,沒法抵擋天災為城市帶來的傷害。」
    全球暖化,天氣反常,在這個時代,每一個城市都需要未雨綢繆,面對天災帶來的威脅。100 Resilient Cities(別稱 100RC)就提出了城市耐災性這個嶄新概念。該組織推廣將耐災納入當代城市規劃思考之中,對於城市耐災性,他們這樣定義:
    「城市耐災性指多個層面,包括個人、社區、組織、商業及結構性的適應力,使城市無論面對長期問題或突如其來的災害都能繼續存活和發展。」
    組織建議全球大城市透過組成一個強勁、 和靈活的城市結構,抵擋天災人禍。100RC在網上發表了一份免費可下載的指引,「耐災城市規劃框架」( City Resilience Framework )提出四個方向加強耐災性,分別是:。
    簡單來說,一個耐災城市是由多個高瞻遠矚的領袖帶頭,推動完善的城市規劃、司法機關嚴明公正及經濟穩定,使城市無論在日常或遭遇天災橫禍時,都能保障市民的健康及福祉。
    這些高瞻遠矚的領袖,100RC將他們稱之為耐災首席執行官( Chief Resilience Officer ),Timothy Burroughs 是全球第一個「耐災城市」三藩市(編按:即舊金山)的耐災首席執行官。他利用 100RC 的風險評估守則,辨認出多個城市弱點,其中一項與城市電網有關。三藩市處於地震帶,電網在地震時易受破壞,拖慢救援工作,並威脅不少靠電力維生的病人的生命。
    有見及此,Burroughs 提出了「微電網」。微電網是一個環保能源發電系統,政府正開始在不少建築屋頂上安裝太陽能晶片。在斷電時,微電網能夠即時取代傳統電網,保持屋內電器運作,並為救援工作提供緊急電力。在平日,微電網亦可節省電力,長年減少碳排放。
    城市耐災性引證了當代城市規劃不單能為城市節省開支,為市民節省時間,好的城市規劃在緊要關頭隨時能救人一命。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