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ood Lab(好單位)

The Good Lab(好單位)

好單位為香港領先的社會創新顧問,智庫與實踐並重。我們有志於推動社會各界的協作,聚焦香港最為棘手的社會議題,共建解決方案。通過以人為本的設計和跨界別協作,開創一個可持續發展和更好的未來。 網站:www.goodlab.hk

專欄文章

13篇)
  • 「在公益拓荒期,創業家是最寶貴的」:銀杏基金會投資的不是企業,而是社會創業家

    「在公益拓荒期,創業家是最寶貴的」:銀杏基金會投資的不是企業,而是社會創業家

    文:Good Lab 好單位 銀杏基金會的理念是投資於社會創業家,林紅說。
    她是銀杏基金會的秘書長。她在2010年加入南都基金會,之前在資訊科技界工作十年,因著一個非洲婦女決志讀書的故事而投身社會公益行業。在南都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支持下,成立銀杏夥伴成長計劃,去年獨立營運。
    適逄她來港公幹,「Good Lab 好單位」創辦人黃英琦特意邀請她6月27日來Good Lab分享銀杏計劃的理念和計劃事例。

    銀杏計劃

    銀杏的理念取材至全球社會企業家培育網絡「Ashoka益創者」。 他們相信支持有潛質的社會企業家,幫助他們建立一個支援網絡,比資助計劃或初創企業本身更重要。由2010年9月到現在,總共有81位銀杏夥伴。他們在接觸計劃前,已經執行社會創新項目。基金會依靠推薦人推薦,再邀請合適的人來申請。
    銀杏計劃資助額其實不多,三年三十萬人民幣,每年十萬元,鼓勵用於家庭必須及事業發展
    其實除了獎助學金,我們鮮有聽聞有基金能夠資助執行者個人。為甚麼呢?林紅解釋,因為大陸的社會公益事業還處於拓荒期,有如30年前的大陸私營部門,創業家是最寶貴的。社會創業家投身公益事業時也缺乏足夠積蓄,甚至得不到家人朋友支持。每年十萬元靈活的資金,對他們來說,是發薪給自己,是償還借款,是研發新產品新服務的經費,也是一種社會肯定。

    評委不簡單

    黃英琦和黑暗中對話(香港)創辦人張瑞霖也是銀杏基金會的顧問導師,也是計劃評委。他們分享當評委也不是易事。「我們要單獨跟申請人一個小時面談,聆聽他們為何要投身這份事業,如何做項目,困難在哪裡。銀杏夥伴找到有火的人。中國有如此的基金會難能可貴。」

    平等、開放、協作

    除了金錢資助之外,每位銀杏夥伴每年也有一次海外交流機會,兩次夥伴集體聚會,以及其他支援,擴大影響力。
    銀杏基金會很重視平等、開放、協作,夥伴在聚會分享個人成長經歷,交流機構發展經驗,探討合作空間。最近內部在嘗試用幾位銀杏夥伴組成「私董會」的方式相互解決問題,一起學習,即peer advisory group。這個過程主要為澄清問題,界定真問題,在分享建議。要義是追求開放平等對話,不帶批判。

    共同承擔風險

    在香港,不少人也擔心慈善捐款未能善用,資助項目失敗告終,基金會受責難,所以基金會嚴格監控進度,例如訂下很多表現指標,頻密交報告。林紅認為這種做法不會成功,一來有些長遠的效益難以短期評估,二來很多精力和資金被花在測量上,而沒有去追求真正的核心精神與價值。她希望外界瞭解基金會在做風險投資,總會有項目失敗,一如商業投資。銀杏基金會勇於與創新者共同承擔風險。
    這不是說放任計劃。銀杏主要從三方面評估項目成效:夥伴自身的成長,主要是他們領導力的提升和組織管理能力的提升;組織的成長,比如規模擴大,服務品質提升,支持者增加;還有社會影響力,比如對當地政策的改變的推動作用等。

    兩個故事

    林紅特意分享兩個事例,闡釋銀杏計畫如何幫助社會創業家。
    馬俊河是一名甘肅民勤的農民,後來出外打工。2004年,他從報紙得知,十年後他的家鄉會變成沙漠,消失於大地。三年後,他種植梭梭阻止沙漠化,並成立組織,招募義工幫忙。他把身心花在拯救家鄉,並沒有收入來源。
    2011年,銀杏計畫資助他維持生計,又資助他到台灣,參考原住民部落的復耕的過程。回來後,他開展淘寶業務,賣當地農產品。三年後,生計已沒問題。梭梭又多又高,面積達兩萬畝,他還成為當地電子商貿組織副會長。他很開心見到狐狸出現,因為這表示周圍的生態適合他們生存。他沒有停下來,設法要發展農業合作社,保持綠地之餘,吸引人來家鄉投資。
    林爐生2005年在北京師範大學畢業,先後成立農民之子社團,改善流動兒童教育,以及燕山學堂成員,做自然教育工作。2011年,銀杏基金會資助林爐生。一年後,他與其他銀杏夥伴一起去了印度考察。他被甘地的事跡感動,也改變了做農村發展的思路。2014年,他回到家鄉福建,成立機構實踐非暴力理念,淨化心靈和推廣社會服務。他也動員福建人捐款出力復修家鄉的圓土樓。
    林紅坦言有一段時間,很多人認為資助林爐生是個失敗案例,因為他離開了燕山學堂。但林紅認為一直相信「他一開始想做農村發展,因為他是農民後代,想改變農村。後來果然發現他回鄉做另一種方法。只是換地方換方法而已。」

    投資於人

    林紅強調,銀杏基金會投資於人,著力培養公益人才,由社會創業家推動中國公益事業。她希望能加強跟香港社會創業家接觸,希望大家可以相互job shadowing(影子實習),帶一些新的視角,互相裨益。
    全文轉載自Good Lab 好單位,原文標題:我們投資於人,比投資項目更重要--銀杏基金會秘書長林紅分享會文字記錄
    夏季限定:社企流草地學院上課啦! 田野即教室、土地當老師,在地夥伴是最好的領路人; 讓你走出框架、告別空談,從dreamer變身doer! 用在地視角結合設計思考,探討城與鄉發展的創新可能。 草根學習+原創點子,讓你化不知道為知道、化知道為做到!
    報名網址:活動通
    閱讀文章
  • 未來學生的必修課:適應力、自律、利他主義

    未來學生的必修課:適應力、自律、利他主義

    文:Good Lab 好單位
    我們要承認,學生今天即使順利畢業,也未必能夠覓得理想職業和生活,遑論發揮所長。那麼,老師家長如何導引學生,迎接未來挑戰?
    很難答。所以,Ednovators教育燃新請來商界和教育界代表分享,希望來點啟示。幾位說了很多心得和觀察,但有個共通點:盲目追求成績,修讀精英科目其實不太有用;適應時勢、運用人際網絡、以及自由探索事物更能幫助青少年。

    曾錦強:適應力、自律、利他

    這節沙龍於今年2月26日在Good Lab舉行。首先請來資深廣告人、The Bees Group 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曾錦強。他深感過去三數十年,商業世界的職位需求變得太快。
    還記得中二時,班主任指責KK,說他經常不做家課和欠交家課,日後想做文員也沒有人聘請。他今天笑言,假若真的當上文員,不久就會失業。
    資訊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是工種變化的主要力量。近年他跟舊同學聚會,當中部份無奈被迫退休,一些是因為不願隨工廠搬到內地或東南亞,或者廠方請不起大學畢業的香港人,另有一些大公司的資訊科技部門也移到深圳或印度,裁減了本地人手。
    他列出未來學生要具備的三項特質,第一是適應力。這體現於幾方面,例如擇業大可「不務正業」,不需學以致用。他從事廣告業多年,原來大學是唸統計。
    第二是自律。這比他律和服從重要:「在未來世界,如果自己不管理自己,沒有人能管你。」一般打工仔工作時也會用手機或桌上電腦處理私人事務,在辦公室也未必替公司做事,主管很難阻止。這意味著僱員要加倍自律,才可依時完成工作。
    在家同樣要自律。KK半開玩笑說,如果期望兒子控制好玩遊戲機的時間,父母就要送兒子最新款遊戲機。
    兒子小時候嚷著買遊戲機,但父親沒有打機習慣,所以沒有答允。兒子上中學,管也管不來,偷偷用零用錢買一部二手遊戲機。每逢父母外出就瘋狂地玩。事情瞞了一兩年,學業成績差劣。紙包不住火,最後瞞不下去。他沒有斥責兒子,反而買了最新的遊戲機,加了一句:「我們有信心他管理到自己時間。」
    後來兒子很有分寸,考試前一個月還交上遊戲機電線給父母,不讓自己受誘惑。學業成績也好起來。
    第三是利他主義。時下流行不同形式的免費服務,盈利卻甚豐。Yahoo和Facebook等企業,容許用戶免費收發資訊,集合群眾後就收取廣告費。Evernote就用freemium模式,免費使用基本功能,要多一點服務就要付費。有些公司就提供免費服務一段時間,繼續使用就要付錢。最後是補貼模式,例如uber,開初既補貼司機又補貼乘客。客戶習慣使用後再收費。
    利他主義還有另一個意思,是公司區分同行的特徵。消費者和員工選擇哪間公司,視乎其經營理念,包括價值觀、文化、社會貢獻。
    他的公司本著這個理念:三年半前創業,先講員工餬口。首半年他沒有薪水,第二年才有一萬元月薪,現在過半員工的薪金比他高。這會否削弱盈利能力?他說不會。去年的資金回報率有百分之百。
    很多人也有興趣跟KK工作,那麼他的請人條件是甚麼?他希望員工能夠cheerful。技能反而不太執著,工作技能很快就上手。不過,求職的事早已交給下屬處理,而同事又不離開,難有空缺。

    杜偉樑:感恩家人容許自發探索

    問及杜偉樑(Jimmy)最感恩的事情,應該是家人容許他自由自發探索前路,創業初期沒有要求他給家用,或者給他壓力,指定他要從事某個範疇的專才。
    Jimmy來自基層家庭,成長於徒置區。他稱中學時期是問題少年,經常問老師問題,挑戰老師,但同時積累他的好奇心。轉捩點是在會考後期。會考得13分,自知難以升讀本地大學。父母用儲蓄資助他赴英國升學,完成時裝設計及紡織本科課程。後來在倫敦當了三星期大型時裝公司員工,發覺工作不適合。剛巧他得知劍橋大學有個工程碩士課程,容許非工程學生就讀,加上他本科一級榮譽畢業,於是跑去報名,成功取錄了。
    畢業後,同學也任職顧問公司或者國際投資銀行,他就找到一份直升機公司工作。後來他認識一位朋友,問他願不願意去內地創業,生產和銷售工業電子產品。他答允了,兼且放棄了博士課程。
    在他創業的年代,創業不是很光彩的事,坦言「搵唔到好工先去創業」。他記得起初月薪是2500元,不夠生活。因此,跟舊同學聚會時,難免內心會跟他們比較,比較收入、比較職業、比較際遇,聚會後往往要點時間平衡心理。
    2011年,他加入水中銀。該公司獨家首創的「轉基因鯖魚」及「斑馬魚」胚胎毒理測試技術,可於兩至三日內快速測出逾千種有害物質。這技術已經商品化,應用到環境及日常消費品檢測,奪得國際獎項和認可。
    他提醒大家,做生物科技工作,投資很大,回本期很長,風險又高。不過,他認為值得做,因為產品促進產品和食品安全,對社會有承擔。
    曾錦強說,人去到某個位置,找到熱情,就會努力去做。在起跑線領先的人,習慣每樣事情也要得勝,他的成長會很差。比起贏在起跑線,他更相信大器晚成。似乎這句話,也體現於Jimmy的經歷。

    何王芬:生涯規劃並非生涯規範,而是解放自己

    現在流行生涯規劃。是否在求學時期做好規劃,他日就能平步青雲?推動這範疇的何玉芬博士正正說要放棄這個思維。生涯規劃並非生涯規範,而是解放自己,把自己扣連社會,參與社會。
    她現在任職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首席研究顧問(學校),見證很多青年人有潛能。機構推動學校專業人員發展,建立平台讓家長老師接觸資源。該計劃協助在學及非在學青年探索及認清自己的事業興趣。
    何博士很認同香港賽馬會董事局主席葉錫安的一句話:「A meaningful life is about realising potential, overcoming adversity and giving back for the common good」。成功不是指賺多少錢,有多少名氣,而是一個人能夠貢獻社會。教育的工作是要分享這個信息。
    她引用 Lynda Gratton著作的《The Shift: The Future of Work is Already Here》,未來的工作性質有三個改變:一、有點像曾錦強提及的適應力,社會需要人「周身刀一張利」,在執掌專門技能之餘,適應市場要求;二、由各自競爭轉變為具有創新及人物聯繫能力,連結不同專長的人促成事務;三、由貪婪的消費者轉成有熱情的生產者,投入更多有意義的工作。
    她在講座分享兩個例子,例如來自工程科學、時裝設計、會計及財務學系的理工大學學生,學習和運用服裝設計及製衣 的知識,為精神病康復者與更生人士設計和製作服飾,提升他們的自我形象和信心,啟發他們的時尚創意。另一批來自科技大學的學生,到柬埔寨了解當地的醫療衛生問題,研發出流動醫療箱,改善當地醫療隊運送和儲存藥物的困難,省回收拾藥物的時間。她補充,學生還設想如何令受助者持續改變,而非隨著他們離開就回復原狀。
    關心其他群體的人,小孩也懂。何博士分享天藍的故事。2011年,當時七歲的天藍,知道巴基斯坦兒童奴隸情況嚴重,她自發畫畫及製作小手工,向親人,教友義賣籌款,三年來籌款過萬元,後來義賣更推動至教會和學校。

    結語

    文首提及了三位講者也認同的未來青年特質,即適應時勢、運用人際網絡、以及自由探索事物。其實還有一項更根本的:利他,不論在工作間,生意,還是大社會。不少事例指出,做生意或者工作,減少自利,減少勝者全取心態,多考慮合作共享,生意也可成功,同樣獲得更多人讚賞。
    一連四節的的創新教育沙龍已經完結。講者分享了外地和香港,校園內外如何改革學制和課程,擴闊教學模式和想像。我們一方面向教育當局表達了很多不滿,另一方面,很多有心人已捲起衣袖改變。
    如果你有興趣一起參與,創造更符合人性的教育環境,真正讓青年發揮所長,歡迎聯絡教育燃新
    全文轉載自Good Lab 好單位,原文標題:未來學生的必修課--第四節「創新教育沙龍」文字記錄
    閱讀文章
  • 三個人、三位長者、三項發明 有望改變失智者一生

    三個人、三位長者、三項發明 有望改變失智者一生

    先認識三位人物。
    她是姚彥慈。
    他是Ong Joon Faii。
    他是Kenneth Shinozuka。

    他們遇上三位失智長者

    姚彥慈很愛她的外婆。外婆因為失智症,慢慢失去了溝通和生活自理的能力,連吃東西這麼簡單的事也難倒她。
    Faii 在倫敦唸醫科。2014年的某一天,他在醫院遇到一位103歲的老人家,見著她連湯也喝不來。她的手在顫抖。護士說她患了失智症,所有醫治顫抖的方法都沒效。
    Kenneth 自小跟外祖父同住。他記得六歲時,外祖父在家人夜深熟睡期間,無故外出遊蕩,要警察帶他回家。醫生診斷外祖父有失智症,長期困擾著照顧他的父母和姨母。
    他們愛親人,關顧病人,不忍失智症病情加重,阻礙生活。姚彥慈在美國唸產品設計,趁著開展碩士論文,思考設計真正符合他們的商品。Faii相信總有辦法處理手部顫抖的問題。Kenneth眼看姨母夜晚無法安睡,時刻醒來看父親,惟仍無法阻止出走。這驅使他發明一個提示器。

    要食好東西,先要好餐具

    姚彥慈希望設計一套方便使用者進食,而且獨立使用的餐具,一方面維持並鼓勵其自主性,另一方面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她閱讀醫學書籍,到護老院做義工,觀察失智症老人活動。完成產品原型後,她給患者和照護者試用。
    她在2011年開始研究,花了兩年多時間,發明了Eatwell餐具。
     
    餐具色彩繽紛,刺激使用者的進食份量。杯碗底部防滑,而且傾斜,食物聚在一邊,方便舀用。湯匙握位配合碗的弧度,使用者更容易抓實匙柄。
    2014年4月,產品奪得Stanford Design Challenge冠軍。10月,她和伙伴於Indiegogo眾籌,足額完成。去年10月,產品完成製模,並將會進行測試
    雖然外婆已經過身,但姚彥慈仍然努力創作Eatwell,既幫助其他失智症長者,也是她送給外婆的最後禮物。

    有了這手套,手震也可寫字

    Faii和團隊成員發明了一個抗顫手套GyroGlove,足以改變手部顫抖者的一生。最重要的部份是配置在手背,包在手套裡的陀螺儀。當患者手部顫抖,陀螺儀會通電運作,迅即抵銷顫抖,手部得以穩定。智能手機可以讀取關於顫抖的數據,方便監察病情。
    這個發明奪得2015年7月首屆 F-Factor比賽冠軍。這個歐洲大型科技比賽,嘉許推動科技發展的青年創業家。奪獎後吸引大小媒體採訪。團隊現時繼續改善產品,例如確保手套輕巧,寧靜和舒服,希望今年下半年把產品投入市場,售價為400至600英鎊。
    解決手震問題後,患者可以自主進食,寫字,開鎖,以至拿硬幣,做回一些普通人可以做到的事。跟姚靜慈相似,Faii希望手部顫抖患者,能夠提升生活質素和獨立生活。
    此外,研究團隊還構想,這設計可否應用在需要手部動作穩定的範疇,例如動手術,攝影和運動。

    長者穿感應襪避免走失 家人安寢無憂

    2014年8月,Kenneth 贏得Scientific American Science in Action獎項。他那年15歲。
    這是一個用藍芽連接智能電話的小型壓力感應器。使用者睡覺前穿上附有感應器的襪子。萬一使用者離開睡床太遠,智能電話就會響動,通知照顧者。
    他說阿姨自此如釋重負,可以安心睡覺。阿姨因為要照顧外祖父,早已辭去工作。
    Kenneth早於兒時已開始有點難以置信的發明之路。六歲時,他眼見家庭的一位老朋友在浴室絆倒而嚴重受傷,於是想到在浴室地磚設置感應器。長者跌倒時,地磚受壓,感應器之後傳送信息給家人。可惜他當時沒有資源和工具成事。七歲時,外祖父開始忘記吃甚麼藥,他發明智慧藥盒,提醒外祖父。他母親接受訪問時說:「他知道長者的苦處。」
    他在TED Talk分享,永遠忘不了感應器測到外祖父半夜下床的一刻,深切體會到科技可以改善人類生活。

    同理心改變社會

    三位發明者細心觀察身邊長者和照顧者的身心障礙,連結他們,然後運用學識和時間改變現狀。
    Good Lab堅信,同埋心能夠改革社會:與對方建立情感,進入對方的眼睛來看世界,理解其處境,然後思考自己可以怎樣做。可以是夫妻改善溝通方法,可以是政府改善社區設施,可以是發明新產品,幫助長者獨立生活,為照顧者解憂。
    Good Lab曾經舉辦官商民三方合作工作坊,以及『Social Lab「社會創新實驗室」』,一個重要環節是介紹同理心。我們會邀請不同社群前來交流對話,透過不同活動,學習傾聽、接受不同意見、易地而處、當對方有需要時,給予適切支援,改善關係。
    全文轉載自The Good Lab好單位
    誰說老年生活只能病殘慘,來社企流四周年論壇聽台灣與荷蘭美國的銀髮創新者的真實故事,用創新服務與友善設計提升銀髮生活品質,現在就開始設計你的老後生活! → 社企流四週年論壇:4/17 擁抱未來
    閱讀文章
  • 得到B Corp認證,企業和社會有何好處?

    得到B Corp認證,企業和社會有何好處?

    文:Good Lab 好單位
    TMI Consulting Incorporated創辦人Tiffany Jana說,成為B Corp(Benefit Corporation)之後,不少千禧後應徵公司,認同公司的價值,同行則沒有。得到B Corp認證,大大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此外,公司生意增長八倍。
    11月3日晚上,Tiffany跟丈夫Matthew出席了由「仁人學社」在Good Lab舉辦的「大師學堂」,分享在美國推動B Corp運動的經驗。
    其實,Tiffany本人就值得介紹。她大學畢業,但察覺黑人身份,是擇業的阻礙。於是她要花更多力量開展事業,不過她已覺得比其他人順遂(privileged)。那邊廂,他的現任丈夫是白人,而且家境不錯,他知道比其他人有先天優勢,或者叫「贏在起跑線上」。
    兩人認為這對弱勢群體不公平,例如獲得同等的資歷,男性較女性更易獲得取錄職位,他們決定成立公司,身體力行解決社會問題,消除不平等和種族差歧視,唯才善用。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她的TED Talk
    2010年,二人成立TMI Consulting Inc.,總部在美國維珍尼亞州列治文市。公司專門提供工作間和社區多元化、共融措施的諮詢服務。兩位嘉賓及其公司倡導種族、性別、年齡、文化和社經背景的多元,並相信不同背景才會激發創意和創新
    TMI會為企業作評估,例如進行焦點小組、派發問卷,幫助客戶了解對產品或服務的觀感和意見。該公司又會提供企業培訓和建立團隊精神,提高員工的共融意識。
    該公司在2012年成為B Corp。現時全球有1,468家B Corp,遍佈42個國家和地區,130個行業。香港現時有一家。比較多人熟悉的有雪糕店Ben and Jerry’s和戶外衣服品牌Patagonia。TMI是首家獲B Corp的同類諮詢公司。
    B Corp 是符合社會和環境表現,利用企業營商,為所有持份者帶來好處的的牟利公司。
    B Corp的認證工作,由B Lab負責。企業要成為B Corp,首先要完成一個標準化的B Impact Assessment,量度企業在環境、社區、僱員、機構治理等範疇的表現,而非單一範疇。該系統採取計分制,滿分是200分,得分超過80分即可申請 。之後公司要調整架構,以符合持份者的長遠利益,最後申請認證。B Corp公司在生產產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過程當中,體現實踐社會的使命。
    讀者可能會認為,B Corp即是社會企業。仁人學社創辦人謝家駒博士澄清,兩者目的均為解決社會和環境問題。跟社會企業不同,B Corp沒有分配利潤的限制。不同類型的公司,也可以成為B Corp,例如有限公司、全資附屬公司、合作社(非牟利組織就不符資格)。不過,謝博士鼓勵社會企業取得B Corp認證。
    現時有兩家B Corp是上市企業,分別是巴西化妝品生產商Natura和手工藝產品交易平台Etsy。有參與者提問,這會否有反效果,例如為向股東交代而放棄B Corp理念。Tiffany回應,這需要時間觀察,但這同時證明,外界意識到上市公司會受B Corp條規約束,不會只顧股東利益。
    最後,講座邀請參加者提議一些本地公司,有潛質成為B Corp。它們初步符合以下條件:知名、有明顯的社會和環境影響、帶動行業、有企業社會責任,以及公開透明。仁人學社會跟進名單。
    全文轉載自Good Lab 好單位
    閱讀文章
  • 社會投資在中國的機遇和趨勢

    社會投資在中國的機遇和趨勢

    文:Good Lab 好單位
    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預計,中國在未來五年有望成為社會企業和社會投資的第一大國。
    為甚麼他這樣樂觀?11月2日,這位推動中國慈善領域的先鋒出席了由「仁人學社」在Good Lab舉辦的「大師學堂」,分享中國社會企業的發展歷程。他也是社企民間高峰會2015的主要演講嘉賓。
    徐永光的見解,建基於兩個轉變,一是中國的社會問題極之嚴重,尤其在養老、教育和醫療方面。這需要民間大量投入資金。二是中國政府去年改革政策,解決過往「民非」衍生的陋習,容許從事社會服務的團體,選擇牟利還是不牟利,保護私人財產權,而且確立各種寬免。

    甚麼是「民非」

    要討論內地社會企業,首先要了解現時主要提供社會服務的「民非」。民非註冊在內地政府民政部門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是三類非營利組織之一。民非包括以下各類事業,例如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國務院在1998年推動民非,原意是希望減少國家介入社會服務,動員社會資金營辦公共服務。根據過往規定,民非有五項規限:投資者不得享有民非組織的財產權利,不得分紅,不能向銀行貸款,以及不准設立分支機構,在稅收待遇上跟企業差別不大
    民非依然紛紛成立,一些人藉公益事業尋找商機,但當中不乏真心行善,實踐理想的人士。然而,礙於政策漏洞和限制,導致各種問題,打擊慈善事業。這些問題主要體現於私人資產與社會資產混淆。

    民非的問題

    一、「關門打狗」。徐永光舉例,北京一家上市公司申辦了一家民非,營運不錯。不過,到股東要求分紅時,才知道投入的資產已經不屬公司,被「充公」了;分紅是違法的。而這些不是個別例子。
    二、「逼良為娼」。民非資產不屬私人,但由私人營運,股東仍然要求分紅。民非的公益性就受到質疑。
    徐永光在其他文章指出另外兩個問題。
    三、「抑制投資」。因為政策失誤,民非的發展受阻礙。中國養老服務需求龐大,但養老機構只能註冊為民非。這就壓抑了大量社會投資和商業資本進入養老產業。再者,長者和家人也無法透徹了解民非的財務狀況。
    四、「尋租天堂」。既然有私人企業,那麼有盈利的「民非」是如何順利通過相關政府部門年檢呢?這就要打關係。

    轉機來到

    這些問題困擾中國民間社會多年,開始出現轉機。去年國務院通過《教育法》等法律的修正案草案,任何民辦學校、養老院和醫院也可以選擇非營利還是營利性質。投資者選擇營利企業,就進行企業登記;選擇非營利的,就要持守公益性質。
    此外,對於養老和醫療產業的民辦機構,政府容許投資者同時成立兩家組織,一是民非,一是私人企業。私人企業可以借錢和租資產給民非,民非就提供服務。
    徐永光估計,社會服務市場需求巨大,有效供給不足,社會投資和社會企業發展潛力不容忽視。前段提及的政策改革,就會吸引數以萬億元人民幣的投資。而且,民非會更接近社會企業。他從綠康醫院模式得出結論,社會企業能夠有效運用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
    現時英國有專為社會企業而設的「公益公司」(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而社會企業也可以不同的法律形式設立,例如公司、合作社、慈善組織等。南韓和加拿大也有類似的安排。三地也規限社企的利潤分配。

    內地的社會企業認知有待改善

    不過,內地政府沒有為社會企業下定義。而民眾對社會企業有誤解,例如國內的消費者,認為社企是做慈善,所以服務應該收費便宜一點,搞培訓甚至不應給錢。講者舉了廈門「五齊人文職業培訓學校」這個例子。創辦人張芳培育逾八萬名農民工成為白領,改善生活和自信心。
    有一段時間,她把學校從企業轉為社會企業,以幫助更多農民工,反而導致信任危機,例如學員不再願意付費學習,其他人批評管理團隊薪酬高,理事會不容許教學點經營小賣部。這深深打擊了她助人的理想。徐永光在今年六月再跟她見面,得知學校恢復順利運作。
    難怪他說,乾脆不用稱企業做社會企業,只要做就可以。

    家族基金會是另一發展趨勢

    除了「民非+公司」形式,徐永光認為,家族基金會是中國社會投資另一個冒起的趨勢,而且發展方向會較健康,因為家族後代有責任傳承前人的精神和文化,不給家族丟臉。這會避免基金會業務腐敗,因為貪污是令自己得益。把自己的錢拿出來再貪污,這不大合理。
    他舉了洛克菲勒基金會為例。這個家族創造了112枚諾貝爾獎得獎者,又驅動「糧食革命」。基金正在開發一個社會投資工具,並願意承擔較大風險,也有較大的創新可能。
    日本小松的法師溫泉飯店,更加有1,300年歷史,經歷46代。中國的馬雲基金會,有機會成為亞洲最大的家族基金會。
    他相信,把慈善資產的保值增值,結合社會投資,將形成大規模,回報穩定的公益基金投資。
    全文轉載自Good Lab 好單位
    閱讀文章
  • 搶救優質建材不進垃圾場,他們拿來幫老人改裝房子

    搶救優質建材不進垃圾場,他們拿來幫老人改裝房子

    「長屋設計」團隊奪得2015年「『好想‧建綠』創業好主意提案比賽」冠軍。
    「老人家跌倒才改裝單位,已經太晚了。我們見到有需要,所以就幫忙做。」八十後「長屋設計」團隊成員鄧子傑(Ray)說道。團隊近月開展社企,為長者修葺家居,服務長者。他們昨天奪得一個創業提案比賽冠軍。
    奪獎的另一個原因,是裝修物料是回收建築項目未用物料,避免物料廢棄,兼顧環保目的。

    兩個月,五個綠色建築創業提案

    建造業議會及香港綠色建築議會,昨天在Good Lab舉行香港綠色建築週2015「『好想‧建綠』創業好主意提案比賽」。他們七月中在Good Lab連續48小時構思創新、可行的綠色建築創業提案,最後由評審選出五個有潛力的創業大計。之後花了兩個月,與導師商討以綠色建築為題的創業計劃。五隊參賽者昨天各用五分鐘時間說服評判支持。
    「長屋設計」奪得冠軍,亞軍是「材料重新」團隊,引入物料刮痕修復服務,不用棄掉刮花了的玻璃和不銹鋼。季軍是一人「Greener」團隊,改變生產LED燈具方法,變成模組式,致使燈泡壞時,只需換掉壞的部分,不用棄掉全個燈具。另外兩組是構想建築環保家居,以及將廢木及廚餘用「熱裂解」轉化成環保碳。
    比賽舉辦了兩年,其中一位評判,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席黃天祥工程師表示,參賽隊伍的構思令人眼前一亮,並「衷心希望比賽能令外界思考環保的商業價值,明白綠建築不只是成本開銷,而能為投資者帶來回報。」

    五隊參加者、導師和評判在提案比賽結束後大合照。

    長者需求,萌生創業大計

    「長屋設計」有五位成員,分別是Ray、梁嘉峻(Tony)、湯學勤(Ken)、巫永充(Mo)和雷煒程(Lawrence)。當中有大學同學、中學同學和生意伙伴,也是行內人。Ray的家庭承接裝修生意,過往曾接到長者中風、跌倒後的緊急裝修工程。他負責營銷,接觸客戶的過程中,感受到如果單位早點安裝如扶手等設備,跌倒受傷的機會會減低。
    在香港,65歲及以上在社區居住的長者當中,每年大約每五人便有一人跌倒。而跌倒的人當中,約有75%會受傷,包括頭部創傷和骨折。
    Ray去年向外分享這主意,於是找到這個五人班底,集合建築、室內設計、工程和市場營銷範疇。
    公司成立後,Lawrence告知團隊有這個創業比賽。他認為參賽可以汲取業界前輩意見。他們還記得,截止前兩三天才決定報名,然後急急填表。
    團隊今年四月推出了「長屋60+1」社企計劃,「安全、宜居、運動、娛樂」是計劃口號。參賽期間,他們已經開展計劃,至今替四個單位裝修,例如在浴室鋪設防滑地磚、安裝扶手,以及把浴缸換成企缸,方便有膝患的長者。

    善用人脈、資源、經驗,多方共贏

    因為他們是行內人,找物料和師傅也較容易。項目的重點是利用剩餘建築物料,訪問期間,縱使Tony說不用客氣,團隊仍然連番感謝Tony家庭經營建築公司幫忙,因為是公司收集剩料,例如磚和潔具。大型建築工程會多入一些材料後備,完成後通常會有剩餘。建築商會儲存在貨倉,但若貨倉滿了,剩料就會被送往堆填區,十分浪費。
    團隊希望整個經營鏈也有實際得益,多方共贏,而非靠「揼心口」,例如他們正式聘請裝修師傅,不靠義工。回收剩料做建材,既環保,又省回材料開支。建築商也有好處,因為省回運送垃圾處理費用和工序。「我們的剩料較上乘,而且本來是建樓用的,所以會有嚴格化驗,耐用得多。」Ray說。
    團隊會專程去長者用品店購貨,而非一般五金店。長者用品店也樂意合作:「他們了解我們背景後,覺得有意義,而且多了宣傳,所以會打折,期望日後會大量銷售。」
    除了用料來源不同,團隊相信在設計和尋找長者使用裝置較一般裝修公司優勝:「我們是設計公司,其他師傅只是按顧客指示,加扶手就加扶手。我們會提供建議,老人家未必識懂得表述其需要,也因為這樣,經常覺得裝修師傅騙他們。」
    團隊會協助長者申請房協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合資格者最高可獲四萬元津貼

    不忘導師建議

    在比賽中,他們遇上導師,中文大學建築系的鄭炳鴻教授。第一次面談就花了三小時,詳細了解提案。Lawrence記得,鄭博士提議,團隊要顧及長者在單位施工時的安排,例如舉辦內地短期住宿團,搬屋時順道旅遊。「香港是個特別地方,回內地旅遊比在港住酒店更便宜。」Ray補充。

    未來大計

    團隊早前獲得物料儲存公司贊助,未來到公屋商場做展銷,並集中資源做一兩個地區的租置公屋,培訓裝修學徒。由於申請人要先完成改裝工程,才可申報津貼,團隊要另覓資金應付墊支費用。
    「長屋設計」成員很高興可以結合創業、環保和關顧長者安全的社會目的,好處較賺錢大得多。「我們很想社會關注老人家需要,帶動社會氣氛。很多人沒有經歷過長者意外。當有人跟我們分享,就只慨歎太晚了。」Mo說。
    全文轉載自 Good Lab 好單位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