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比例制,少子救台灣
當人們說起「高齡化」這個字眼時,總是伴隨著憂國憂民的感嘆,無奈地說公車、捷運上的博愛座不夠用,全是老人家,誰讓誰坐呀!接著,「少子化」這個詞也冒出來,說現在幾個年輕人養一個老人,未來一個年輕人養幾個老人,該怎麼辦呢?
雖然我距離65歲還有一陣子,但聽到這些話還是很刺耳。「祝你呷百二」、「祝你長命百歲」,這些不是大家掛在嘴邊的祝福嗎?怎麼一回頭,又把高齡當成欲除之而後快的妖魔鬼怪?
僵化的、不合時宜的東西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當前困擾台灣的高齡化「定義」。我不是說「高齡化」困擾台灣,而是「定義不當的高齡化」困擾台灣。
沒錯,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高齡」的界線是65歲。但是隨著醫藥發達,生活形態改變,65歲這個年紀對於台灣人來說,實在稱不上高齡。然而,許多制度卻仍死守此一時地不宜的界線:退休年限、老人年金、敬老票……,不論是基於敬老而給予的福利,或是因為厭老而加諸的限制,其實都直接間接造成了年齡歧視。
年紀大了,的確會體力衰退,但同時也見多識廣,擁有時間粹煉過的經驗與智慧。若一律將其視為等著老有所「終」的無用之人,實在是整體社會的損失。如果短時間內無法將退休年齡向後延伸,至少應該鼓勵65歲以上的長者退而不休,老有所「用」,繼續學習,也繼續發揮能力貢獻社會。「一路做到掛」,才是理想人生。
除了積極鼓勵「老有所用」、維護長者的工作權之外,還有一個斧底抽薪之計,即「高齡比例制」。
例如,規定全台灣只准有「百分之十」的高齡人口(或者,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對高齡化社會設定的「百分之七」),當某人的年齡跨入全台灣的「前百分之十」,才可適用原本對於「65歲以上者」的福利與規定。畢竟高齡與否,是相對,而非絕對。70歲的老王算高齡嗎?不不不,他健在的90歲王老太太才算高齡。
若能破解對「高齡」的定義誤區,那麼關於「幾個年輕人養幾個老人」這個流行說法,以及全台上下對於「少子化」的集體焦慮,也能一併解除警報。
媒體的天性之一是危言聳聽,拿起計算機加減乘除算一算,給個數字,聽起來很恐怖,大家也樂於當作茶餘飯後的不負責談資。如前所述,許多「老人」並不那麼老,也未必需要「被養」,反而靠爸靠母的年輕人比比皆是。媒體健忘,民眾也健忘,先前最熱門的新聞,不正是在家吃父母的「啃老族」嗎?
台灣社會少子化是事實,但卻未必是壞事。根據2011年的統計,台灣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43人,在國家的比序中,排名世界第十,若加入香港、澳門、加薩走廊等特殊地區,也還排名全球第十七,領先韓國的495人,日本的335人,荷蘭406人,越南的275人。在人口密度的比賽中,本來就不需要搶排名。
其實人少一點,生態環境的負擔也少,能源糧食的消耗也少,諸如解除塞車、高房價、找不到工作等等問題,通通迎刃而解。擔心人少沒有勞動力嗎?許多頭好壯壯的「老人」還沒要退休,已經退休的也可以重出江湖!擔心學校招不到學生嗎?許多活到老、學到老的「老人」,還青春正盛呀!
「兵貴精、不貴多」,孩子少不是問題,只要每個孩子長大之後都對社會有用。年紀大不是問題,只要心態年輕,「逆齡(Amortality)」正當紅。我們這一代該努力的,是打造一個多元、公平、乾淨、安全的生活環境,樂見樂齡族「呷百二」,也歡迎不論數量多少的新生代加入。
(原文刊登於2013/04/04天下獨立評論

文章標籤

  • 流浪之歌,四方之聲

    流浪之歌,四方之聲

    大學讀的是公共行政,隱約記得這個學科的宗旨是以「公共利益」為目的。畢業後誤打誤撞進了媒體,在已故老闆Lucie的引領下接觸了東南亞,並參與《四方報》的創辦,從此找到值得死而後已的打拚方向。《四方報》創辦自2006年,目前有越南、泰國、印尼、菲律賓、柬埔寨等五個版本,並在2011年獲頒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之社會公器獎,張正也在2012年獲得「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讓弱勢發聲」,是Lucie的墓誌銘,也是《四方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