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科技改善農業的餐桌小革命─厚生市集
文:梁凱芸
社會企業最大意義是運用創新商業模式服務需要幫助的人且可以獲利,厚生市集創辦人─張駿極先生在訪問中提到,選擇對的商業模式不只解決社會問題,還能樹立價值精神的新典範。本月YK專欄將帶領讀者認識厚生市集的創新商業模式,立基於與大家息息相關的食物上,讓共享意義體現在生產者、消費者、厚生市集三者上。
問:厚生市集分散式供應鏈的商業模式運作方式為何?
答:我觀察到現今台灣農業現象,2011年台灣農業自給率約34%,是全球最低,面對小農結構、大農收購、隨波逐流的消費者,我們能做什麼?台灣農業目前的集中市場交易模式,眾多小農將農產品一次交由大盤商,過程不經過篩選、不需要為農產品質負責任,價格往往暴起暴落且不穩定。然而,我們要做的是分散式供應鏈,以地區性經營,與固定農民合作,農民有安全穩定的通路和合理價格,各種農產品由不同專業的農民栽種並對產品負責,厚生市集則是中介平台,供應30公里範圍內的消費者,建立厚生市集、農民、消費者三者間透明的資訊網路。
問:厚生市集如何建構服務的差異化及維持競爭力?
答:厚生市集提供比傳統市場安全且價格合理的產品,且與超市一樣多樣化、有效率的購買體驗,我們堅持不調貨和不比價,強調100% 溯源性,與經過挑選的固定農民合作,不因天災或任何原因調整價格。位於桃園龜山的微型庫房是所有農產品的集合地,消費者選擇所在地下單後,後端的服務人員將消費者所需產品進行包裝,再透過我們員工騎機車或宅急便配送,藉此降低運費門檻,提供消費者多元、在地、安全及健康的農產品與消費體驗。
問:目前厚生市集的行銷策略、銷售通路為何?
答:我們是一個沒有行銷背景的團隊,這也是厚生市集的缺點,所以不刻意作行銷,採自然擴散。之前接受過電視台採訪、雜誌報導與Facebook宣傳,幫厚生市集漸漸地累積知名度,加上口耳相傳,現在有穩定客源與許多願意嘗試的消費者。
在通路方面,我們不選擇傳統市集、或是價格高且無法預期轉換率的電子商務平台,消費者除了可在厚生市集官方網站購買外,我們目前也與勵馨基金會的庇護商店合作販售,庇護商店擁有固定的配貨點、集貨地,消費者易達性高且增加厚生市集的曝光度。選擇與非營利組織合作,是因為其組織具有高度號召力與說服力,連帶庇護商店擁有一群向心力、認同度高的穩定客源,我們藉此透過庇護商店傳達理念。厚生市集未來也將積極與其他非營利組織合作,影響更多消費者來體驗我們的服務。
問:經營上最大的困難及挑戰?
答:厚生市集想要做的是改變台灣農產品產銷的根本結構,導致擴張速度慢,從2010年開始運作,當時為了說服農民耗費許久時間,失敗率約占六七成,農民並不清楚自己所處的市場環境,對這方面資訊也因城鄉差距而有資訊落差現象,因此需要時間培養與深耕才有成效。另外,我們的服務屬於地區性,未能立即普及於每個地方,也是擴張速度慢的原因。
問:厚生市集經營拓展目標及計畫?
答:目前厚生市集的經營方式以地區性方式擴展,我們不怕被複製,反而希望成為台灣農業產銷的典範,降低農產品損失,提升食物安全與健康,更重要的是得以照顧農民生計,提供消費者安心的消費環境。目前我們正在開發手機購物APP應用程式,期望讓更多消費者方便訂購、認識厚生市集,增加品牌能見度。
問:對想要進入社會企業的年輕人建議及分享為何?
答:你準備好了嗎?呼籲想創業的年輕人,時時做好準備,找到能獲利並解決社會問題的商業模式再進場。創業是一件需要嚴肅以待的行動,年輕人須先想好為何做,並進一步思考這樣做是否真的解決社會問題,還是在製造問題或浪費社會資源。更重要的,要不斷接受別人挑戰和建議,隨時能為自己在做的事堅持立場和說服別人。

文章標籤

  • 老園丁的綠園

    老園丁的綠園

    朱永光先生現為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負責基金管理及投資業務,擁有超過20年投資及科技產業經驗。早期即以Green House(綠園)分享生命樂章,實現對社會公益的的願景。2010年參與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一系列的工作坊,並於同年擔任該學會舉辦之「社會企業創業競賽」評審,提供相關企業輔導。現在持續與社企流合作擔任常駐作家,分享對社會企業開發,經由商業經營實踐公益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