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社企

本月社企

社企流每月採訪一間社會企業,足跡從台灣到國際,帶你認識動人的創業故事。

專欄文章

40篇)
  • 本月社企:創業只為討回飲食正義!僅四名員工的「好食機」,一次顛覆蔬果通路、食品加工和食農教育

    本月社企:創業只為討回飲食正義!僅四名員工的「好食機」,一次顛覆蔬果通路、食品加工和食農教育

    文:劉致昕/圖:好食機、劉致昕
    這個創業家很不一樣:在他通路上的每一筆交易,他只抽十五%,是別人的四分之一。 而當他上游那些供貨的小農怕他倒、要他抽多一些時,他一口拒絕。
    這個創業家奇怪,因為他不只是個賣東西的通路,他還教育消費者,甚至帶著那些小農的商品去開發成加工品,自己研究配方、自己找廚師幫忙。
    他是社會企業「好食機」的創辦人謝昇佑,髮色夾雜著灰白,常穿著襯衫,常在農村跟菜市場裡面穿梭,除了創業者的身份之外,他還是台大城鄉所博士候選人、社區大學講師、過去綠黨的中執委。

    創業起點,挑戰最低蔬果通路抽成

    他的創業從抽成十五%開始,這個只拿一般通路四分之一利潤的小農蔬果通路叫做「社區菜市長」,這麼為難自己,「因為我們想要從根本上改變台灣的農食體制,讓飲食消費不再是對健康、土地及從農者的剝削,也讓交易不只是商品買賣,還可以是互助、互惠的友善人際連結。」好食機的網站上這麼寫著。
    一句話,他要「建構飲食正義的社會」。
    你可能覺得這使命過於嚴肅,你可能覺得那一串創業的初衷「好複雜喔」。但這一切,可能就發生在你家樓下。
    在全台灣十九個地方,包括台北信義區的木瓜牛乳大王、永和的社區大學還有台南市政府民治中心,好食機的「社區菜市長」擔負起社區裡人們買菜的小幫手,蒐集社區中對蔬果的訂單需求,然後透過好食機對合作的友善耕作小農下單。菜到了,消費者到社區菜市長那裡取貨。
    對消費者來說,一切就跟公司的福委會、系辦的助教揪團購那樣簡單,從此你穿著睡衣也能拿到從田裡來的新鮮菜葉,最重要的是,你的消費足足有超過八成五都進了小農的口袋。「消費改變世界」就此成真。

    飲食正義,社區揪團就能完成

    你買的輕鬆簡單,但對謝昇佑來說,從零開始創造全台現在十九個合作社區,是數萬公里的產地拜訪、上百堂社區講學才有的成果。
    一開始,大吃閉門羹。 他等了六個月,試著建立好的制度。第一波申請成為社區菜市長的人,開第三次會就消失了三分之二。社區沒人願意嘗試。「我是先畫靶再射箭,」謝昇佑笑著承認,設定了只收十五%,其中七點五留給好食機,七點五屬於社區菜市長。合作的菜市長看似只能收到薄利,讓推廣更難。
    比起一般創業家,謝昇佑更像個作實驗的學者、推動社會運動的理想家,商業變成是他的手段與實驗室。
    十五%代表「我要一直把成本內部化,」不把售價提高、不把小農利潤降低,他試著用流程的創新來降低成本。他考驗自己管控跟創新的能力,原因有二,
    因為「習慣把成本外部化的企業會有惰性,」他說,一般通路拿了五到六成之後,接下來都把心力花在行銷、廣告,還有對運輸跟管控的資源投入,剩下的就是盡可能的要求供貨商降低價錢、將成本轉嫁到生產者身上。
    結果,生產者只能靠著成本降低才能生存,而食物的品質、安全也就不見了。友善環境的小農無法降下成本,他們就會從弱勢走向消失。

    認為「成本內部化」,才有競爭力

    謝昇佑畫了靶把利留給小農,「除非窮竟一切方法之後還是不行,我才會把十五%往上加。」他做了專屬的紙箱,讓合作的小農理貨更方便;他說服小農直接多出一成左右的作物,讓一般通路因耗損要少算一成的習性轉化為顧客服務,增加滿意度跟降低客服成本;他跟菜市長固定開會,用不同的線上工具減低流程的麻煩,甚至在臉書社團上就讓消費者與小農對話,讓菜市長跟購買者對話,消費跟生產直接交流,減低流程中的沒效率。
    第一年,每個月他開了上萬公里,從生產端試著簡化流程,在城市裡,好食機開了上百堂食農教育的課,試著凝聚社群的力量。謝昇佑認為十五%發展出來的模式,將是企業的競爭門檻。更重要的是,他相信八十五%是生產者應該有的報酬。
    創業至今超過三年,「社區菜市場」儘管已經有十九個點,但謝昇佑坦承「現在是都能打平,要賺錢,很難。」
    好食機邁向第三年,用「社區菜市長」實現消費的力量,用食農教育讓更多有意識的消費者誕生,最後,是真正讓他開始獲利的「友善加工」。
    食安新聞頻傳讓加工食品與不明添加物劃上等號,謝昇佑設下的「友善加工」目標,就跟十五%一樣,有如都市傳說。
    沒有防腐劑、發泡粉、抗氧化劑、乳化劑、人工香料、色素等人工添加物的甜點、蛋糕,你能想像嗎?

    無添加的花生糖 百貨公司賣到缺貨

    輕乳酪糙米蛋糕、黑豆蛋糕、黑豆桂圓布朗尼擺在桌上,一項項難以跟台灣小農劃上等號的產品,都是好食機自行開發的商品,熱賣的花生糖如今已賣進了百貨通路,「百貨說下次要下訂三千盒,我們合作的師傅聽了都腿軟了,」謝昇佑笑說。
    要做出足以讓消費者放心的加工食品,是在挑戰上市櫃公司都做不到的事,至少有三關要過:原料、新配方、加工者。
    謝昇佑先是利用累積的小農網絡以及台灣本土穀物,確保友善加工品的原料沒有問題,接著挑戰沒有人工加工物的新配方。 如果有烘焙或者相關烹調經驗,你會知道添加物對於它們有多重要。
    「我就很好奇,為什麼做蛋糕一定要加發泡粉,」在開發黑豆蛋糕時,謝昇佑分析發泡粉的作用,原來是它在烘焙過程中產生的酸鹼中和,會讓口感加分。「沒有別的東西能有酸鹼中和的效果了嗎?」謝昇佑最後找到的答案,是磨細的蛋殼粉跟檸檬汁。
    「很多的東西,像花生糖,非常台灣,」謝昇佑舉例,在地的農產品開發成加工品,不只是幫助擴大在地作物的種植,減少仰賴外來原料,更是能幫助小農對抗農產品的保鮮期,「但是從來沒人認真研究過花生糖的製程,我比不上小農或者餅舖,但我找資料很厲害,」從資料推出改善製程的方法跟理論,試著用天然的材料取代人工添加物。
    下個關卡,就是找到願意配合的加工者。
    食品代工者不是個選項,它們不願意承擔嘗試新配方的風險,且量產的可能性未明,加上他們的分潤要求高。而且「如果真的做成功了,加工廠就拿著配方去跟大通路、大品牌合作了,小農怎麼辦?小生產者怎麼辦?」他問。為此,謝昇佑四處尋找老經驗的師傅或者有理念的廚師,與小生產者一同開發商品。
    三關都是苦工,也都是一般食品廠不會做的事情,一旦成功,就在食品市場中找到利基市場,也為友善土地的生產者找到新的出路。
    定位為專業服務小農/生產者的平台,三年過去,謝昇佑畫靶射箭的實驗,在線上、線下分頭進行,走進社區、百貨、食品加工領域,頭髮從黑到灰,自己的積蓄也都拿出來了。

    留住小生產者,台灣食文化才有競爭力

    綠黨、社會議題講師、台大城鄉所的背景,他的使命感可以預料,但保護環境、飲食正義之外,他提到了競爭力。
    「小生產者是食農文化的根本,」謝昇佑說,多元食材、各家食品加工的配方,就像夜市中出現的台灣飲食文化,更多的小農、更多的小食品加工者,就幫台灣食文化創造更多的可能跟競爭優勢。
    今年開始,好食機開始幫助慣行農法的小農轉型,加上通路、食品加工等,一步步業態的革新,謝昇佑為友善生產者開始的社會實驗,天真中帶著野心,能否在模式創立後順利規模化、站穩腳步還不一定,但確定的是,當食安風暴中生產與消費兩端都在掙扎時,謝昇佑要實現飲食正義,現在或許是最好的時機。 延伸閱讀 >> 年輕人,要解決農業問題,不是只有「幫小農賣東西」這條路而已 >> 在假食品充斥的時代,我們如何吃到真實?「選物市集」11間企業 帶我們回歸食物的真貌 >> 專訪農地版Airbnb創辦人:「我想拯救的是土地,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閱讀文章
  • 本月社企:想吃天然只能吃超商地瓜?台北車站旁,一座台灣兩千萬外食族都該有的「無添加」廚房

    本月社企:想吃天然只能吃超商地瓜?台北車站旁,一座台灣兩千萬外食族都該有的「無添加」廚房

    文:劉致昕/圖:呷米共食廚房、劉致昕 你還記得,你今天吃了什麼嗎?
    除了計算它們的熱量,更基本的問題是,今天吃下肚的東西中,有多少來自外面的餐廳、便利商店或者路邊小販?而他們為你準備的食物中,有多少讓你百分之百安心?
    大部份的都市人可能是健忘、不計較,甚至是放棄了以上兩個問題,因為層出不窮的食安新聞一波又一波,找到安心飲食的機會看似微乎其微,人們抱著碰運氣或者及時行樂的心態,算了吧,吃得飽就好。同時聽著種種違法添加物對人體的傷害,說服自己不干自己的事。
    事實上,外食族的食安問題,關乎了超過八成台灣人的事。根據全國營養師公會統計,全台外食族超過2千萬人,這兩千萬人每天至少有2餐是吃外食。
    事實上,外食族吃得安心的機會就在眼前,更仔細地說,就在台北車站旁邊。

    「可不可以不再吃超商地瓜?」

    就在一家家的連鎖餐廳、咖啡店還有永和豆漿旁邊,一家看似一般的餐廳座落在二二八公園往火車站的路上。走近一看,這餐廳一點都不一般。
    它的名字叫呷米共食廚房,希望讓更多人吃米飯,希望吸引關心環境、支持友善農法的社群一起來這共食,食的是什麼呢?是每年合作五十個小農生產的作物,用無化學添加物的調味料、葡萄籽油、橄欖油等調理食材。吃得安心在這裏不是口號,而是理所當然。
    「以前要在外面吃東西,每次繞了一大圈都只能吃便利商店的地瓜,」呷米共食廚房創辦人邱馨慧笑說,從小身體不好的她,總是帶著媽媽的愛心便當,因為媽媽總是準備最健康的食材用最營養的料理方式,「相較之下外面的東西就沒什麼吸引力,」如果被迫要吃外食該怎麼辦呢?「每次發生這種事,都要想很多,過得真的很痛苦,」無人工添加、沒有使用不明調味料的地瓜變成她的唯一選項。
    外食族想要照顧自己的身體,不應該只能每天吃地瓜吧?這個兩千萬個台灣人都該問的問題,她決定用創業解答。
    蠻野心足協會、綠黨出身的邱馨慧,長期對環境保護、社會正義投入許多心力,結合了她對好食物的追求,對她和創業夥伴來說,這座廚房不只是要創造出好吃的食物,更要為台灣環境貢獻一分力。
    要完成兩道使命,邱馨慧發現,一般餐廳經營的進貨、訂菜單、找廚師、消費者體驗等,全都是關卡。

    九成使用友善耕種小農食材,但,哪裡來?

    首先是食材。一般餐廳直接跟菜商叫菜,但菜商都直接跟一般大盤或者批發市場進貨,除了新興的穀得及幾座有機農場外,幾乎沒有人專門為餐廳經營友善小農食材的批發,即使有,品項也都有所限制。
    沒有菜商,代表著呷米共食廚房必須一一拜訪生產者,如果一天用到二十種食材,那麼可能就代表著二十個小農的溝通或叫貨成本。
    「我們運氣很好,遇到菜刀大哥,」邱馨慧合作的夥伴之一是雲林水賊林的小農們,「菜刀」大哥有如呷米的在地菜商一般,一一跟在地的農人盤點需要的作物,然後送到台北。但除此之外,沒有菜商的呷米,光是米就有三個供應商。
    小農量少、供應不穩定、以及脆弱性,都讓呷米面對極大考驗。對一般餐廳來說,一旦菜單設計好,至少一季之中每天叫貨的對象都能確定,其他就剩下量的拿捏、菜價浮動的挑選,但對呷米來說,「颱風過後我都快要忙翻了,」邱馨慧形容,有的農場被吹倒了、有的果樹倒了,「小農打電話給我說木瓜樹倒了,現在是青木瓜,可不可以設計新的菜色?」她苦笑。
    對其他餐廳來說,辨別供貨來源可能以價錢為主,但呷米希望每個生產者都是拜訪過的,確認友善土地的耕作方式,確認品質跟誠信,一旦其中一個農夫無法供貨,換供貨來源不是件簡單的事。
    同時,呷米的叫貨量也不大,除了米之外也無法大量叫貨,種種的不確定因素讓她們光是處理進貨,就比一般餐廳辛苦許多。

    無添加的料理方式,但,廚師習慣嗎?

    食材的不穩定讓呷米顯得被動,唯一能積極的主動角色,便是自己的廚師了。
    邱馨慧在2013年底餐廳開幕時便自己擔任廚師,為了完成創業的使命,廚師的任務不只是要讓餐好吃,最大的挑戰在於菜單必須根據不同季節、不同合作小農的出貨情況而改變。
    接著是只要是加工過的食材,大部份在呷米是不被接受的。像是曾經有廚師自然地在料理中安排了油豆腐,沒想到引來客人的不滿,原來,是加工廠在製程中使用的大豆油,其黃豆是「基因改造黃豆」,邱馨慧說,「在這裡我們的客人連釀造醬油的豆子是哪裡來的都會問!」
    廚師若不是有理念,能夠擺脫從學徒開始培養至今的烹調習慣,將很難適應從醬料、烹調方式、菜單安排的種種挑戰,創業至今,邱馨慧又開始兼任起中午的廚師工作,「我們一直在等對的人來!」邱馨慧有信心的說,找到對的夥伴,這位廚師將能做到一般餐廳做不到的社會責任。
    最後一關是與客人的溝通。
    你可能會懷疑,在講究速度、方便、性價比的火車站餐飲商圈,呷米這樣的實驗廚房該怎麼生存?
    「願意被教育的客人真的不多,但熟客一來是從櫃檯一路打招呼到廚房,」邱馨慧形容,從一樓的店頭擺設、小農產品販賣,到相關的講座甚至產地拜訪,呷米就像是火車站商圈的一畝綠洲,讓上班族能夠用心的照顧自己。
    中午的時段,講究健康的客戶有了地方可以見面,注重養生的熟男熟女也是呷米的客人主力,滿座,是中午時段常常發生的事。「但晚上下班之後,人是可以再多一些啦,」邱馨慧苦笑,從早上六點半到店裡準備早餐,一直到晚上九點半下班,疲倦是當然的,「體力上累,但每天下班會邊走邊笑。」一個從小吃媽媽的菜長大的女孩,現在照顧著更多人的健康還有小農的生計,今年陸續出現單月打平的呷米,希望下一階段能夠繼續擴張,照顧更多人,也照顧更多的土地。
    「我們也想讓大家工作得有尊嚴,」創業以來,幾乎是對餐飲業一關關突破的呷米,希望也讓員工擺脫餐飲業的長工時低薪命運,人事成本是一般的一點五倍,若再加上公平貿易的葡萄籽油、橄欖油,呷米的營運負擔連小農們都擔心,「小農都說怎麼會有人比她們還傻?」邱馨慧笑得很大聲。
    但真的傻嗎?「小農這個因素,SWOT分析哪一個都能放,」她形容,對業態的所有創新都是成本,但當消費者都有了意識,當人們除了天然不吃,這一切的累積全都變成了機會。一個傻女孩在城市中的實驗廚房能不能成功?台灣兩千萬個外食族心中或許已有答案。
    延伸閱讀
    閱讀文章
  • 本月社企:華人界最大的「閱讀」社群,用最傳統的文字  將九十萬粉絲化為改變社會的力量

    本月社企:華人界最大的「閱讀」社群,用最傳統的文字 將九十萬粉絲化為改變社會的力量

    文:劉致昕/圖:閱讀
    圖書館的一角,一群人圍著討論,家庭主婦、上班族到大學生都有,以為只是一場讀書會,沒想到他們曾一起路跑、一起走上陽明山。今年夏天,其中一名攝影師辦起老人攝影展,喚起社會對銀髮權益的關心,另外一群彩妝師,則為弱勢婦女開設化妝課,讓他們辛苦維持家計的日常中,能有一刻好好妝扮自己、欣賞自己的美。
    這些從「讀書會」開始的社群活動,至今彼此分成了十六個臉書社團,討論的題目橫跨人文、科學、甚至生活、二手交換等。去年平均每個月三場活動、全年上萬人次參加,他們的活動甚至辦到了香港去。
    你可能很好奇,這是直銷公司的動員力、宗教成員的自發性,還是某個大型企業的內部活動?
    都不是。這只是閱讀創辦人鄭俊德「一時手癢」的結果。

    為了孩子,每天分享好的網路內容

    四、五年前,鄭俊德是個普通的上班族,長期與老婆一同做社會服務,直到自己也當上了新手爸爸,體認到了平常幫助的弱勢小孩,問題出在品德。 鄭俊德想用說故事改變眼前的孩子,但是,影響最大的當然還是家庭,「成立『閱讀』其實是想影響爸媽,」鄭俊德笑說,當時的網路對大部分人來說都只是娛樂的工具,成立閱讀的粉絲頁,鄭俊德將每天自己讀過的好文章、心得開始分享。
    當時,一片吃喝玩樂資訊跟遊戲之中,閱讀的內容帶點勵志及對生活的體悟。「我們覺得閱讀就是生活」,不只是看書,鄭俊德帶著讀者們跟他一起欣賞生活中的大小片段。
    「後來我們收到讀者的要求,說可不可以辦讀書會,」鄭俊德回憶。
    沒錢、沒人的鄭俊德夫婦,就這麼找了圖書館的一角,開始了第一場活動。活動還沒結束,「就有人自願說他負責提供下一場的場地,」鄭俊德笑著回憶。用供不應求來形容閱讀所舉辦的活動一點都不為過。最遠,有到陽明山中山樓的活動,不只是上山需要先申請入山証,在多條通往山上的路中,只有一個門市對外開放的,即使如此,宣傳不到兩週,閱讀還是吸引了五百人上山。

    高山也擋不住的社群力

    慢慢的,閱讀的社群力量延伸到了實體世界,從一開始的心得分享。到實體世界一起學習的夥伴,「閱讀」成為一個自發性的學習性組織,一開始被認為顯得過於冷靜的「閱讀」兩字,卻因為書籍有不同主題,成為吸引不同群體、觀眾的依據,九十一萬的粉絲包括了十六種屬性的讀者,自發的分成十六個臉書社團。
    「我們想要打破人們對於閱讀兩個字的框架,」鄭俊德說,一個一同學習欣賞生活各種事物、一同進步的學習型組織就這麼長成。
    而這些具備知識、對社會關心的九十一萬個粉絲,在分享、學習之後,走向了第三個階段:行動。
    將對社會的期待以自己擁有的知識、專業來完成,他們開始做公益。不管是群眾募集,或者共同響應活動,「以前都是我們自己籌辦的,現在自發的活動越來越多,」鄭俊德說。今年彩妝師、攝影師都是會員自己發起的活動,其他會員則負責捐贈二手化妝品以及推廣活動。

    一支具有正向行動力的九十萬大軍

    過去曾是健康食品業務、食品團購服務、網路行銷企劃的鄭俊德,在經過兩年兼職的經營之後,分析了社群的動員能量、互動率, 2014年他決定全職投入,
    「你看見這個社群的能量跟影響力,他是活的,是互動的,雖然轉換率低,但這是藍海!」鄭俊德肯定的說。
    於是2014年鄭俊得展開各種實驗,從路跑到大型活動都有,開始與政府、企業進行合作,創造收入,也透過群眾募資成功開發了自身的網站跟App。
    靠著網站與App的後台系統以及數據分析,九十一萬的會員讀什麼、留什麼言、喜歡什麼,就成了最有價值的資訊之一。「這可以幫助我們決定要繼續提供什麼樣的內容給我們的讀者,」鄭俊德說,而廣告的收入,可能是除了活動之外,更容易讓這家社會企業邁向永續經營的利器。
    除了商業價值,創造讓更多人看見的內容、感動更多人、喚起更多人,讓這場九十一萬人的社會運動再擴大,這是閱讀的下一步。
    「現在很清楚了,我們的目標,」經過了一年多的實驗,鄭俊德將閱讀的使命分成創造感動、行動、改變三個方向:
    「分別是支持一萬個創作者,讓十萬個行動在閱讀社群產生,吸引一百萬個閱讀天使。」
    閱讀的影響力,如今成為一個傳遞知識、感動,並將它化為行動的平台,且因為社群的自發性高,影響力、發展性還有更多想像空間。
    作為平台,閱讀從內容的產生、社群的互動、讀者的增加三方面繼續擴大,目標就跟一開始一樣,讓好故事的力量改變更多的人,為社會帶來溫暖,就如同鄭俊德溫厚卻堅定冷靜的表情一樣,「閱讀」,正一步步用最傳統的文字力量,掀起一股沒見過的「暖流革命」。
    閱讀文章
  • 「見一面,比任何禮物都來得珍貴」瑪帛科技用長輩最熟悉的電視  讓阿公阿嬤的心願成真了

    「見一面,比任何禮物都來得珍貴」瑪帛科技用長輩最熟悉的電視 讓阿公阿嬤的心願成真了

    文:劉致昕/圖:瑪帛科技
    父親節前夕,你可能也在煩惱著今年的「禮物挑戰」該怎麼解決?
    去年送的刮鬍刀連刀片都還沒鈍,送吃的也像猜謎,而且還有健康因素的限制。送錢?阿公、爸爸退休金可能還多過自己的薪水⋯⋯送一份好的禮物,真的好難。
    要理解長輩的需求,因為文化因素,有時候不是件容易的事。瑪帛科技的創辦人顧偉揚,穿著球鞋、T恤活像個大男孩的樣子,卻能逗長輩開心、能讀出長輩心理,在五年的志工生涯中,甚至因此找到了創業的機會。
    他幾乎每週到社區與長輩互動,我們問他讀出長輩內心話的訣竅,他笑笑的說,「其實,遙控器上的灰塵藏著很多訊息!」
    (瑪帛科技創辦人顧偉揚)

    不用手機、平板、電腦的銀髮科技

    成立一年半的瑪帛科技目前的主力產品是銀髮科技,但跟全世界雨後春筍般的銀髮平板應用、穿戴式裝置不同,瑪帛科技的產品是一個電視盒。
    透過與電視螢幕的結合,長輩能夠搭配視訊鏡頭與子女在雲端「面對面」對話, 要啟動系統,阿公阿嬤只要轉到特定頻道,就能撥出視訊通話,不用手機、電腦,甚至連遙控器都不用放下!
    當各方勢力都用最流行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開發各種服務時,瑪帛科技卻選擇了相較傳統的「電視」,為什麼?
    走不同的路,因為比起其他銀髮科技服務公司,顧偉揚的創業更與他五年陪伴長者的志工經驗有關。
    「一開始我就是去教他們怎麼用電腦,」顧偉揚回憶,一班三十幾個長輩,顧偉揚光是回答問題時間就沒了。幾年的服務過程中,顧偉揚發現所謂的新科技反而創造了更多問題。
    因為「大家都在想老人應該要怎麼樣使用科技,但沒有想過老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顧偉揚說,與其帶著新科技替年長者「設定」使用情境,為什麼不從他們的角度出發,開發新科技?
    帶著念頭,顧偉揚長期的教導長輩,直到遇上了自己和奶奶的遺憾。

    離鄉下一代,能不能少一些兩難或遺憾?

    跟奶奶感情很好的顧偉揚,曾經不知道自己該送什麼禮物而直接問奶奶,「她說,那就讓她天天能夠見到我就好了!」面對奶奶近乎撒嬌的回答,顧偉揚只能微微笑,當時的他沒想太多,直到奶奶過世了,他才又想起這段對話,思念,讓他想著當時能做些什麼,讓遺憾可以不這麼多?
    不只是顧偉揚,青年就業能在家鄉的少之又少,能同處國內已是幸運,海外遊子面對無法陪伴長輩的內疚,總是心頭一塊缺角。瑪帛科技成立之後,顧偉揚第一步想解決的,就是離家的兩難,怎麼樣用最簡單的方式讓長輩能與自己常常面對面聊天?
    找解方,他最先問的問題是:長輩最常使用的科技產品是什麼?
    第二,家中用到壞才會換的電子用品是什麼?
    第三,操作科技產品通常是障礙,長輩最會操控的是什麼?
    答案,就是電視。
    「你去看遙控器上面的灰塵,你會知道他最常用哪些按鍵,」顧偉揚說,讓「視訊跟看電視一樣簡單」成了瑪帛的目標,
    瑪帛走了三十幾個社區活動,經過三次改版,最後決定用電視盒的方式,將每個人的聯絡方式與頻道相連,打給女兒跟轉台一樣簡單,比起平板電腦上的操作,或許,這才是真正長輩期待的「智慧應用」。

    從聊天中讀出長者需求,瑪帛要成為「零學習」的資訊入口

    測試沒有停止,為了瞭解長者的使用習慣,遙控器上瑪帛曾經放了一個「?」按鍵,「結果被打爆了!」顧偉揚笑說。本來只是以為作為客服專線,「最後大家都打來聊天啊,」他大笑,不僅如此,因為服務太好,常常長者就算東西沒壞,也申請到府服務,其實只是為了聊天。
    「慢慢的,大家發現我們更多的價值,在服務跟陪伴。」
    從硬體出發的瑪帛科技,一年多來已經建立了三、四百組用戶,希望透過先行者修正使用模式。訂單量其實不只如此,但資本額只有兩百萬的六人小團隊,仍不敢大量生產。「我們發現,大家對我們的服務有很多期待,除了硬體,我們還想提供更多的服務,」顧偉揚分析。
    他開玩笑地說老人服務做得最好的是詐騙集團,為了騙錢,電話那一端最有耐性,利用了長輩們寂寞的心情而達成不法的目的,還有電台賣藥也是該市場另一霸主,證明了只要能夠提供好的服務,長者服務的市場潛力無窮。
    正在開發一系列服務的顧偉揚說,他希望瑪帛的電視使用介面成為新的起點,就像是一般網路使用者從Yahoo首頁連到各項功能、各種資訊一樣,瑪帛透過電視機建立的零學習介面,成了長者走向世界最簡單的入口。
    (瑪帛團隊經常走訪銀髮族的活動,和長輩互動同樂)

    「開心,很多病就不是問題了!」

    直到現在,瑪帛團隊每個星期至少一次地走訪銀髮族的活動,多方合作也不停探詢意願,問顧偉揚未來的目標,「開心,很多病就不是問題了,」他回答,
    銀髮服務不只是防自殺、提供照護、解決寂寞等對應式的解方,而是讓長者們更方便地走進世界,不自認被社會排除、消去落後感,而降低科技產品的使用門檻,正是起點之一。
    一個二十九歲的大男生,一間成立一年半的公司,卻從硬體到服務挑戰對長者的陪伴,總是精神奕奕的顧偉揚滔滔不絕介紹「虛擬金孫」的新計畫,彷彿還是當時那個當志工的他,顧偉揚終究還是問著奶奶「你想要什麼禮物」的那位男孩,只是現在的他,不但知道了阿公阿嬤的需求,也想帶著他們,看看這個世界還有什麼快樂,電視上除了連續劇,還有什麼更值得他們微笑的世界。
    延伸閱讀:
    同場加映:
    閱讀文章
  • 本月社企:把菜市場當成「獨立書店」、用書寫保護土地,「直接跟農夫買」改變了什麼?

    本月社企:把菜市場當成「獨立書店」、用書寫保護土地,「直接跟農夫買」改變了什麼?

    文:劉致昕/圖:直接跟農夫買
    近來興起獨立書店的逆襲,因為小小的書店幫你挑選了作家、議題,照顧你對閱讀的需求,要讀對味的,跟著它就好。
    有一座線上的菜市場,也如此照顧你的胃口。
    看一本書,就像讀作家的腦、從他的眼睛望世界,細細品味之後若喜歡,像找到一個寄託,從此一本一本跟著,享受那些哲學、生活況味。
    在這座線上菜市場,你也能閱讀、追隨農友與田,當然,農產品還可以品味。
    把線上農產市集當作獨立書店經營,農友如作家,這是「直接跟農夫買」,一座最特別的線上菜市場,一個讀得到農人與土地相處哲學的地方。
    「我環島拜訪那些友善環境的農友,發現他們都很『哲學』,」創辦人買買氏(金欣儀)告訴我們,「其實他們對地球的影響力很大,但他們沒有能力被看到,」合作過兩百多個農人,「能夠自己成立品牌的大概五個吧!」 耕種的手不是行銷的手,什麼事都要做,農友也無暇顧田了。
    2014年成立的社會企業「直接跟農夫買」要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把難的東西簡單說」 讓他們的哲學被看見

    點開產品頁像是翻開一本書,看農友與土地的故事 。例如「打高爾夫的玉荷包」,來自一個不用除草劑的農友,翠綠的草皮索性當成果嶺運動。還有「疼狗狗的芭蕉」,來自屏東一座自然農耕的芭蕉園,主人用自己的果園支持流浪動物TNR(誘捕後結紮送回棲地),狗狗們得以在此完成餘生。
    「必須寫跟人有關的事,把難的東西簡單的說,不然沒有人看,」賣農產品卻說哲學、說故事,為的是幫農友們找夥伴,給農友走下去的可能。
    「他們的產量大概是慣行農法的六成以下,成本又比較高,」金欣儀在文字間都用「一起陪伴」、「一起走下去」形容平台跟農人的關係,因為如果沒有消費者的支持、沒有雄厚資本的小農,實施友善環境農法後很容易撐不下去。

    半小時完售,她的筆能夠解決問題

    試著讓農人的哲學被大眾了解,金欣儀從2010年開始試。當時成立「直接跟農夫買」的臉書粉絲團,一路跟友善環境的小農互動,曾經,晚上十點的芭樂介紹一上線,三十分鐘後就被農人要求下架,因為賣光了。
    金欣儀發現自己的筆解決了農友們不會「說」的困境,但總是靠著志工幫忙、自己無酬的做,怕吃不了太久,於是 2014年金欣儀決定創業,曾是廣告文案、創造企業大幅銷售成長的她,從此只為友善環境的小農而寫。
    成立平台之後,金欣儀服務的農友更多了,要加入平台,他們面對的不是各家認證的程序,農友們認定最困難的一關是「我的夢想」那一題。
    有一位台東的農友寫著,希望他在田裡的嘗試,能夠讓大家重新看見這座村落,讓落沒的小村子用心的面貌被認識,農人可以過有品質的生活。寫這段話的他,二十五歲。
    「你知道這改變的不只是收入啊,是有人願意好好地對土地,有好的報酬,農村的生活就會好一些,吸引更多人才投入,這一切都是可能的,」金欣儀道。
    他曾經看著一個南科工程師,辭職回到家裡的田裡種野蓮,只是為了讓家附近的自然生態復育,但野蓮一年卻只為他帶來三萬的收入,「都是這樣的,他們都沒想數字,只是為了做對土地好的事,連算成本都沒在算人力哎!」金欣儀嘆道。
    點開直接跟農夫買的粉絲團跟網頁,一下是農人親自指導的【芒果控必讀_金煌&愛文 正確賞味時機】,端午節時還有【健康紅藜粽DIY】,或者是茶農現身說法的影片【2招超簡單的馬克杯泡茶法】,多媒體的互動,讓消費者跟農友走得夠近,逐漸發展成夥伴關係,十萬多個粉絲有超過七成說,他們買東西的第一個考量,是農作對環境是否有保護作用。
    已經試了一年,直接跟農夫買改變了什麼?

    讓農村不再是同情的所在,讓友善環境的農友不孤單

    翻開他們的影響力報告,先從經濟層面來看,七成合作的農友收入提高了兩成以上,有五分之一的農友,收入甚至成長了超過一半。而直接與農夫買與六十餘位農友走了一年,近兩季的營收已比前半年多出一倍。
    還沒開口問金欣儀感想,她接著說「這些都只是手段,真正要達成的是我們的信仰,」她給了我第二個數字,社會影響面的,合作之後的農友覺得生活更快樂的超過了九成。
    原來,不只是幫助產品銷售,直接跟農夫買三個人的團隊,平常還會將網友的回饋,影音、文字,帶去產地,直接放給農人聽、給他們看,就算是不會用網路的長輩,也能聽見網路上的聲音。
    堅持友善環境的農友們,於是不再孤單。
    「信仰就是要保護環境,」金欣儀把話說完,用文案、包裝、故事,這些都是手段,最重要的是要偷偷地讓你吃進那些能夠保護土地的農產品,於是越多農友得以用理想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土地,越多合理收入就是最好的鼓勵,接著希望能有越多人投入。而團隊為了守護環境所做的每一項努力,農友也都看在眼裡,就像一起呵護著同個孩子一樣,只是這個孩子叫做「地球」。
    原來,這整個社會企業是一個保護地球的大計畫。能夠傳萬代的土地,需要友善環境的農友,需要願意支持的消費者,如果我們都希望這個島能夠美麗萬代,吃下它,似乎是最簡單也最重要的選擇。
    直接跟農夫買的網站上,其實藏著他們保護環境的野心,
    【2300口革命!支持100位農人與村改造計劃!】 號召台灣萬分之一人、用2300張口,支持我們未來在三年繼續改造100個農人或農村!讓我們能將有意義的計劃或是深具信念的農人故事email給您。您的聆聽與分享,或是消費行動將成為翻轉的力量。
    一座號召革命的線上農市集,提倡反核、保護環境、寫著故事,真正聽著他們的故事之後,「直接跟農夫買」的確有如獨立書店,帶著我們去讀更多人與土地間的善,更棒的是,這些「好」也都能吃進肚裡。
    他們的願望在網站上這麼寫著:「要讓更多農田走向友善耕作、更多青年快樂留鄉。我們期待,有朝一日,『農村』這兩個字,在人們心底不再是同情的所在,而是感激與需要的地方。
    一起期待、一起陪伴,期待我們都能夠見證願望成真的那一天。
    閱讀文章
  • 本月社企:紐約CSI現場直擊──社會創業家的城市綠洲

    本月社企:紐約CSI現場直擊──社會創業家的城市綠洲

    文、圖:張簡如閔

    最近台灣出現許多從「空間」出發,發展策展、活動策畫的創業型態,「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也逐漸成為城市中的獨特景觀。本次社企流編輯再次帶回國際現場的採訪報導,帶您走訪紐約,一窺紐約最大的社會創新中心(Centre for Social Innovation,以下簡稱CSI),看他們如何將改變理論(Theory of Change)實踐於共同創業空間經營思維之中。

    一個尋常的夏日早晨,當你步入公司大門,映入眼簾的不是電腦或辦公桌,而是一間典雅高尚的開放式廚房,和圍著方桌享用早餐的人們。廚房外是咖啡廳般的會客大廳,穿梭其中的人形形色色,有的在會議室開會,有的專注埋首收發e-mail、寫部落格,有的則和夥伴們自在交談,激盪改變世界的新點子。
    這裡是紐約社會創新中心CSI的現場,一群力圖解決社會問題、激發創新想法的行動者,相遇在紐約曼哈頓第九大道26街、遙望哈德遜河風光的空間。他們交換彼此關懷的議題,試圖擴大創意連結的可能;CSI的經營者也積極以工作、連結、創造、轉化等步驟協助進駐單位成長,讓人與空間交融成蓬勃、有朝氣的聚落。(同場加映:社會企業共同工作空間,開創紐約市歷史新頁

    直擊24,000平方英呎、200個社會創業個案薈萃的CSI

    紐約CSI的執行董事Eli Malinsky剛結束早晨的會議,他充滿活力地步出辦公室,熱情向我們介紹佔地24,000平方英呎之大,卻在短短兩年多內就達到200個社會創業實體匯聚的空間。
    在這裡,可以看到許多微型社會企業或非營利組織,也有頗具規模的組織進駐辦公,像是全球最大的社會企業家培育組織Ashoka、想解決個人與社會問題的女性內衣品牌Thinx也選擇在此設點,成為緊密連結的社會網絡一員。(延伸閱讀:看Thinx如何用最「性感」的方式回饋社會
    「從藝術、健康、環境、教育、社會正義、社區發展、設計……等領域都有!」Eli指出,關注不同議題的各式組織在這兩年內陸續進駐CSI,同時,也有許多支持這個體系的專業人員,如:律師、會計師等,來到CSI展開新型態的工作。他表示:「這個空間中,有三分之一是非營利性質的組織或專案,有三分之一是營利性質的社會企業,有另外三分之一尚未決定經營型態。」
    (CSI的客廳擺放沙發,會員們能自由在其中談話、工作)

    從多倫多到紐約 以空間涵納城市多元

    Eli兩年多前從CSI加拿大多倫多總部,被派遣至紐約的分部,和夥伴一起打造這個聚落。他提到,加拿大多倫多本身是個社業企業、非營利組織薈萃,且創新思維相當濃厚的城市,過去CSI在發展上,比較朝向在地深入化的策略,而非積極海外拓點、複製同一模式的廣泛作法。
    「有天,紐約的機會來了,」總部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CSI,在兩年多前做了個重要決定──在紐約曼哈頓附近的辦公大樓中,創建第二個CSI社會創新中心,在距離多倫多僅90分鐘航程的紐約,豐富大蘋果中的社會企業生態。他指出,從加拿大的模式到紐約模式,大抵而言類似,但紐約擁有更多資源及多元的城市文化。
    「兩年前我們來到紐約時,這裡只有兩個類似的空間,」Eli表示,社會創新的浪潮近年來席捲世界各處,許多人都嘗試想做些什麼,人們的社會意識愈來愈強大,我們僅是協助讓它發生、建立這個生態系。他告訴我們,即使台灣目前尚無進駐大量社會企業或非營利組織的共同創業空間,「但並不代表遙遙落後十五年。」近十年來,他在多倫多和紐約看到的匯聚效應,也都是才剛發生、正在蓬勃發展的趨勢。

    CSI空間變革三部曲:空間-社區-創新

    「美好的想法在這個空間發生!」
    Eli指出,CSI的經營思維落實了管理學中「改變理論」(Theory of Change),從營造空間、連結社群到追求創新的階段性行動中,CSI要讓創業家們從工作場所的比鄰(co-location)開始,進一步演化成共同工作(co-working),最終成為社區聚落(community hub)。
    變革的第一步是「空間」(Space),Eli表示,在空間設計上,不能制式,要讓它很酷,並將使用者的創意置入其中。CSI的場地 中,有共同廚房、咖啡廳似的討論空間,辦公空間全是透明隔板,還有可拆卸、移動的牆壁和繽紛的心情留言板,種種設計皆是為了促進使用者對空間的好感,讓人身在其中可以看見、感覺,愉快地生活。
    CSI改變的第二步是「社區」(Community),CSI並不會放任進駐的組織自行發展,而是會有「社群活絡員」(Community Animator)協助初來乍到的組織或個人認識彼此,透過一起料理午餐、電影、參加農夫市集的經驗,促進不同群體間的對話,打開他們一起合作、點子相互激盪的機會。
    第三步則來到「創新」(Innovation),Eli指出,創新的點子往往透過前兩步驟人與人之間的熟悉而累積,這裡的創業家每天經常會互相通信,向他人詢問發展事業體時預算或策略的種種議題,或討論各種合作的可能性。
    他以CSI進駐成員—發起紀念都市思想家Jane Jacobs的Jane’s Walk專案為例,當初僅是其中一個成員希望走上街頭,向陌生人分享城市故事的點子,但透過進駐單位的響應和行動,已經達到擴及全球40個以上的國家,超過1500段旅程的規模。「個人的力量很微小,社群的力量卻能夠成就強而有力的創新行動,」Eli表示。
    (各式辦公桌與辦公空間)

    收房租也募款 志工交換辦公桌

    「我們的商業模式很簡單,就是『收房租』。」Eli表示,CSI出租會議空間、辦公桌,或是幾個小時的討論空間,各類租金的來源,構成他們75%的營運財源。然而,單靠租金無法支撐空間營運,目前CSI有25%的財源來自慈善事業、企業與政府補助款。換言之,CSI是個集營利與非營利特質的共同創業空間,Eli表示,未來他們希望能建立起更強大的捐獻系統,藉此支援他們舉辦更多活動,促進進駐會員之間的連結與火花。
    Eli表示,作為空間經營者,CSI除了建置實體空間外,並不會自行發起很多專案,從2004年加拿大總部成立至今,僅有20~30個專案左右,大多是辦給會員的微型貸款(Micro Loan),或是舉辦工作坊、講座活動。「CSI的進駐成員本身已有很多自己的專案,我們則負責製造機會。」Eli表示,他們也曾提供那些沒有空間需求,但希望認識這個空間的人們,有非會員的使用購買機制。
    2015年,CSI更推出了「交換辦公桌」(Desk Exchange Community Animator,DECA)專案,透過「以時間換取空間(trades time for space)」的方式,讓人們可以透過每週擔任一日志工,換取使用CSI「搶手辦公桌」(Hot Desk)與空間中各式資源、人脈的機會。

    從文化出發 深化空間內蘊

    在CSI工作的近十年來,Eli也發覺CSI相當重視組織文化,強調社區與合作的重要性,而這也成為其經營上的特色。
    首先,Eli指出他們和其他95%的共同創業空間不同,僅接受具社會意識、或能創造社會影響力(social impact)的專案進駐;其次,他們以大城市做為建置空間的地點,期許聚落的出現,能夠引發這個城市的決策者對相關議題的重視;其三,CSI希望從平等的公司文化開始,扭轉現在許多hub的問題──管理階層化造成僵化、缺乏彈性。他期盼CSI員工和進駐的團隊間持續保持良性、平等的互動,讓軟性的文化深入工作場域,創造在空間中愉快生活、工作的氛圍。
    同時,他也不諱言,CSI在發展過程中,也曾遇到組織定位和難以評估自身社會影響力的問題,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一直辯論著自己是誰?我們要提供什麼?我們是育成中心?是加速器嗎?還是學習中心?」
    他認為,了解自己的定位及社會當前需要相當重要,挑戰是必要的過程,透過持續與夥伴的溝通與嘗試,才能讓前路更明確、長久。
    對正在紐約起步的CSI來說,未來的發展充滿未知且令人期待,Eli表示,未來的三至五年,CSI渴望再拓點至1~2個城市,且不只提供空間,而是希望透過更多元的方式,幫助整個生態系更有效率,他說:「這是一份我全心認同的價值和工作,希望能協助更多人走得更遠。」
    延伸閱讀
     
    嘿!看完CSI 如何將改變理論實踐於共同創業空間經營思維,你心中是否也對社會創新、社會企業充滿熱情和好奇呢?
    社企流草地學院開課了! 懷著改善社會的理想,卻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 想了很久的創新點子,卻沒有機會和方法實驗? 別只再停留在想像,快和社企流一起走出城市,動手實踐你的好點子! 去年拜訪台東之後,今年我們將擴大跨足到宜蘭、苗栗和台南三地, 讓你深入貼近在地的故事和人物,挖掘台灣農村的創新模式。 透過第一線的互動和實作,讓你一步步成為改變世界的夢想自造家!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