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社會企業平台 創新服務一把抓
近年來許多社會創新應運而生,為世界各角落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在今年2月底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的菲律賓社會企業論壇(Philippine Social Enterprise Forum)上,亞洲各地社會企業分享如何協助處理地區性社會議題和環境問題。Impact Investment Exchange Asia創辦人Durreen Shahnaz有信心地直言「亞洲將會是社會企業的矽谷」,運用創新服務以改善生活福祉需要眾人智慧,你準備好了嗎?全文轉載自新浪新聞/台灣立報
台灣立報 (2012-03-12 22:55)
【編譯陳玫伶整理報導】據英國《衛報》報導,菲律賓的司機現在能使用更乾淨的引擎,不僅節省更多錢跟燃料,又能減少對空氣的污染。在孟加拉從事垃圾回收的業者,可藉由處理有機廢棄物而獲得報償與健康保險,且廢棄物會被轉化成天然肥料,增加農地產出。
類似科技還可以將垃圾轉化為生質能源,節省貧民窟電費。總部設在新加坡的一個交易平台,讓社會企業有更多機會提供創新服務,並幫助籌募資金以提供社區更多幫助。
這些是近期亞洲開發銀行(ADB)的菲律賓社會企業論壇(Philippine Social Enterprise Forum)上被舉出的範例,論壇目的就是要挖掘亞洲社會企業,協助處理地區性社會議題和環境問題。
非慈善型的永續經營
在亞洲開發銀行負責該論壇的官員艾迪斯(Bart Édes)表示:「社會企業正在建構永續經營模式,強調扶貧和增加就業機會,以及提升教育、能源、健康照護和水的可近性。企業們已經專注在這塊領域,發展他們的技能以創造更好的未來。同時,許多非政府組織正在降低他們以市場為導向的資金來源需求,操作模式超越了像是樂施會商店(Oxfam shop)傳統慈善的二手物買賣方式。」
國際知名社會企業平台i-genius創始人赫慶森(Tommy Hutchinson)表示,社會企業近年來的成長是因為政府和企業理解到在社區努力的重要性,消費者對於他們買的東西有更多倫理思考,人們要在工作上需要更多空間跟創造力。
赫慶森認為,亞洲國家在這一方面的表現非常多元,他說:「中國的科技很進步,泰國的政府最積極,印尼的社會企業則是有強韌、在地化的特性。」而菲律賓的環境則特別健全,原因並非只是諸多可見的社會問題,因此造就高度可實驗性的環境,而是因為人。
赫慶森說:「他們知道怎麼讓事情達成,製造務實、以社會為基礎的產品,那樣產品是可以賺錢的,這是健全基礎的模樣。這裡有許多具備天賦的企業家,學有專精且意識到市場需求,另外還具備了強烈的社區意識。」
社會企業「廢棄物關注」(Waste Concern)的負責人伊那猶杜拉(Iftekhar Enayetulah)分享奮鬥歷程,他花18年的時間,發展農業廢棄物轉化為生質能源的計畫,且開發不排放溫室氣體的有機肥料,這計畫的效益讓孟加拉貧農獲益良多。
科技創新 點石成金
伊那猶杜拉說:「廢棄物的管理在亞洲和大洋洲是很大的問題,我們每天收產3百萬公頓的垃圾,其中有6成是有機物。我們通常認為垃圾是個問題,但如果你把它當作資源,你就能夠把它轉化為具有市場價值的商品,並成為一項永續事業。」
另一項「乾淨引擎」(Clean Engines)計畫則提供清潔髒引擎的方法,以口耳相傳的策略將產品銷售給個人用戶,效果有助於改善空氣品質,並且降低排放量。機車騎士在社區內,可以微型貸款的方式購買與安裝機件,減少油耗量。
乾淨引擎的執行長賀曼(Greg Herman)表示:「菲律賓是你可以發展這項生意的地方,給在金字塔底層的族群有機會提昇經濟水平。政府明白傳統方式行不通,所以也樂見其成,他們的交通狀況慘烈,改善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成本高昂。」
曾在新加坡的銀行工作的夏納茲(Durreen Shahnaz)創立支持社會企業的「影響投資證券交易所」(Impact Investment Exchange),她希望投資社會企業的方式發展社會資本市場,讓社會企業投資者可以度過資金困頓,進而達到收支平衡。
夏納姿說:「想像一個你可以展示你的商品、買家來購買的市場,社會企業會說『這是我們遭遇到的社會和環境影響,而這是你會得到的收益回報,請投資我們』。」
來自孟加拉的夏納茲相信,亞洲將會是社會企業的矽谷,她說:「我們有資本,有企業主,最棒的是我們有創新能力,我認為是時候了,這將是亞洲的舞台。」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