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你的社會影響力
面對複雜的社會議題,我們怎麼知道自己如預期般帶來正向改變?又該怎麼尋找有效的行動切入點、把資源花在刀口上?《衡量你的社會影響力》專題除了帶領讀者討論影響力評估能從什麼角度協助組織發展,亦期待能協助讀者掌握影響力評估的基本概念,開啟衡量組織社會影響力的契機。 


面對複雜的社會議題,我們怎麼知道自己如預期般帶來正向改變?又該怎麼尋找有效的行動切入點,把資源花在刀口上?
若你曾嘗試回答這些問題,其實你已經站上了衡量社會影響力的起點。
雖說動心起念相當單純,卻因為社會影響力主觀、難以被界定與衡量的性質,導致想要回答上述問題一點都不容易。也因此,形形色色方法論和工具應運而生,希望協助使用者辨識、分析與衡量組織影響力。
不論是哪種方法論,大多是希望提供「一套好上手的工具」、「一個新的審視角度」和「一種便於溝通的語言」,引導組織思考,自身行動是在什麼機制之下帶來多少改變、哪些機制能最大化投入資源的效益、以及如何和他人闡述、分享累積的學習與成果。
這次的《衡量你的社會影響力》專題不會聚焦介紹單一的評估方法,而是把鏡頭拉遠一點,討論整體而言,影響力評估能從什麼角度協助組織發展,以及在實務上有哪些仍待克服的挑戰,期待能帶領讀者掌握影響力評估的基本概念,進而開啟衡量組織社會影響力的契機。
本專題由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創業天使計畫支持
  • 延伸連結:改變理論模板、7 大議題案例庫檔案分享

專題文章

1 / 3篇)

打開公益事業的「黑盒子」,尋求更有效率的解方

Photo by rawpixel on Unsplash
社企流/龍映涵
改善社會問題是一場漫長的持久賽,鮮少有人剛站上起跑線,就掌握完賽的秘訣,大多數人都是在無數次錯誤中學習,才逐漸走出自己的路。
雖然說「邊做邊學」、「屢仆屢起」是這場賽事中的常態,仍有方法協助站在改變第一線的實踐者,在忙碌的工作日常中見樹又見林,綜觀事件全貌,盡量將有限資源集中在較有效率的方法上,加速解決社會問題的腳步。
近年來,討論聲量逐漸增加的「影響力評估」,即是泛指一系列透過規劃、觀察、調查與衡量社會影響力,進而達到「增進改善問題效率」與「促進與利害關係人溝通」兩大目標的過程。

瞭解改變如何發生,是放大改變規模的第一步

可能有人會好奇,難道不衡量社會影響力,就代表沒有影響力嗎?
當然不是。許多社會目的組織(Social purpose organization,泛指以實現公眾利益與社會價值為目標而設立的組織,以下簡稱組織)為了改善社會問題,積年累月地投注心力,在各自的領域累積了深厚的知識與執行經驗,除了在第一線服務之外,亦成為該領域的前輩,是不少年輕團隊諮詢請益的對象,他們的影響力不會因為不衡量、不言說就消失。
然而,衡量、評估影響力仍有其積極意義,代表組織願意主動探究其行動模式是否能有效率地達成目標——解決社會問題。
主動衡量影響力表示抱持社會使命而成立的組織,基於兌現組織宗旨的承諾,以及因標榜理念而接收到的社會支持,願意以當責(Accountable)的態度面對員工、產品使用者、消費者、受益者等利害關係人,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追蹤、評估、分析組織為社會帶來的改變,適當地與利害關係人分享資訊。
而在功能面上,持續追蹤、衡量影響力能協助組織持續改善內部方針,以及讓組織的行動和表現被外界檢視,達到內部「改善」(Improving)與外部「證明」(Proving)兩大效果:
一、內部改善(Improving)——好的評估工具能引導使用者釐清影響改變的關鍵因素和因果邏輯,進而自我診斷,找出以往忽視的盲點。
如果能辨別出確實能解決問題的機制,組織便能更專注在有效的方法上,以同樣的資源,創造更大的效益。或者,組織也可以透過向外分享這些知識,讓更多人加入改善問題的行列,放大改變的規模。
二、外部證明(Proving)——如今大眾參與公益的方式相當多元,如消費支持、捐款支持、擔任志工、揪團加入群眾募資等選擇,讓許多支持者在面對個人有限的公益資源時(如時間、捐款額度、消費預算等),常常不知該如何抉擇。
因此,除了組織的成立宗旨和理念,現在有更多支持者想瞭解自己投入的資源將如何被運用、能創造多少改變,以此作為決策考量之一。而評估的結果即是組織很好的溝通素材。
(延伸閱讀:談責信

影響力評估不是解決問題的萬靈丹,卻是組織穩健發展的基石

為什麼形容影響力評估為打開公益事業的黑盒子呢?
因為在評估的過程中,組織必須描繪出改變發生的事件鍊,讓整體因果脈絡盡可能清晰地呈現,如此一來,評估的結果會更具參考性。
這個過程,能協助組織意識到自己的狀態,進而修正策略,讓資源的使用更有效率。
當組織能明確展現成果、闡述改善問題的機制,除了展現組織無論表現好壞,都有揭露與承擔的責信精神,亦能以具體成果說服他人,證明組織標榜的願景並非空話,而是具體可實現的未來。
也因此,組織更有可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並吸引外界支持,讓這些人力與金錢資源的投入進一步加速改變的發生。
雖然影響力評估並非組織經營的萬靈丹,難以在有困難時立刻顯現成效,但它卻可以作為組織發展的基石,督促組織在「與利害關係人溝通」、「追蹤營運績效」與「改善營運方針」這 3 個面向打好基本功。協助組織在忙碌的日程中依然謹記初衷,不時修正方向以確認行動成果和目標一致,並成為值得利害關係人信賴、有能力穩健營運,且能持續擴大影響力的組織。
  • 延伸連結:改變理論模板、7 大議題案例庫檔案分享
核稿編輯:李沂霖 本專題由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創業天使計畫支持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2 / 3篇)

衡量社會影響力知易行難?解析 3 大門檻,提供解方助組織走向「知行合一」

Photo by Nick Fewings on Unsplash
社企流/龍映涵
熟悉影響力評估的過程,有點像在熟悉剛買的家電,學操作時會經歷一段陣痛期,但只要掌握了訣竅,之後做起家事來就能事半功倍。
聽到要衡量社會影響力,幾乎人人都說好,但實際上,真正採取行動的組織仍佔少數。
根據 2017 年 2 月時的統計,登錄於臺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網站「社會企業」分類下的 140 個組織中,只有約 1/5 提供影響力報告。而在這些報告中,描述組織活動成果的指標大多屬於短期產出,而進一步描繪中長期效益的組織僅佔少數。
感到影響力評估知易行難的,不止第一線的社會企業。「亞洲公益創投網絡」(Asian Venture Philanthropy Network)針對 15 個亞洲社企育成計畫的調查顯示(註一),即便多數計畫都將「追求社會影響力」列為最重要的評選標準,但實際執行時,育成計畫投注在影響力評估相關服務的資源,遠少於投入於業務開發、行銷公關、資金募集等商業技能培訓的資源。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叫好不叫座」的現象呢?
衡量組織的社會影響力並不容易,和數字明確的財務報酬不同,社會價值通常較為抽象、無形,且涉及個人主觀感受,難以被量化判斷。而對許多社會目的組織來說,執行影響力評估所需的專業、金錢和時間,也都是挑戰。
當組織想自行衡量社會影響力時,會遇到的阻力與考量包括:

一、專業門檻高,小組織難執行

為了回答「解決了多少社會問題」、「什麼樣的解決方法比較有效率」這些大哉問,多種影響力評估的工具應運而生,希望透過一套經過設計的模板或準則,協助社會目的組織釐清、衡量自己的社會影響力。
由於評估工具的種類多元,對初探影響力評估的組織來說,光是找出適合的工具就得花費不少心力,而多數工具對於使用者的專業能力又有一定的要求,小型組織通常無法獨立執行,也難以負擔外包給其他專業單位的費用。
(想瞭解更多評估工具資訊嗎?都收錄在《開路》第四章)

二、成本高昂,效益未知

影響力評估雖然可協助組織改善營運績效,並作為和投資者與社會大眾溝通的依據,但實務上對組織的幫助有多大、與付出的時間及人力成本相比是否合理等問題仍有待商榷。
即使手中資源足夠,一旦組織認為執行影響力評估的「性價比」不夠高,就沒有投入的誘因。

三、不夠緊急也不夠重要,執行順序往後排

為人熟知的艾森豪矩陣(Eisenhower Matrix)將工作的任務按「急迫性」和「重要性」的高低分成 4 個象限,緊急且重要的事最優先處理,不緊急且不重要的事則是有空再處理或乾脆不處理。
根據社企流幾年來的觀察,影響力評估對許多小型組織來說,多半落在艾森豪矩陣的尷尬地帶——有點重要卻不緊急,最後通常就落得和不緊急且不重要的事一樣的下場——有空再處理(但不知道哪天有空)或不處理。
該如何破解上述 3 個門檻?以下 3 個建議,提供給想要執行影響力評估的組織參考。

一、回歸使用需求,選擇當下最適合的評估方法

執行影響力評估的組織規模不一,大至跨國企業旗下的基金會,小至少於 10 人的社會企業,其擁有的人力、財力資源亦相差懸殊,因此適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如小組織因為規模小,影響力觸及的範圍也小,應避免選用過於繁複的評估工具(如 SROI)(註二),以免評估的成本甚至高出專案改善的效益。

二、尋找呈現影響力的最佳方式

同樣的資訊,有不同的揭露方式可以選擇;揭露方式的選擇,往往會直接影響溝通的成效。
社會目的組織通常有許多利害關係人,如直接受助者、付費購買的消費者、外部投資人、捐款人等,若在呈現影響力時,能針對特定受眾熟知的語言和形式做調整,對方閱讀時就更能產生共鳴。
舉例來說,創立於 2001 年的 Vision Spring 在開發中國家銷售當地居民「買得起」的平價眼鏡,致力於減緩人們在缺乏醫療照護資源的情況下,因視力受損造成就學、就業與生活不便的問題。
Vision Spring 在一支形象影片中,以活潑的動畫設計表達組織欲解決的問題、解決方案以及累積成果,如這樣的呈現方式,巧妙地融合感性的故事與理性的數據,比起制式報告更能打動閱聽者,說服閱聽者採取行動(在影片中,最後的行動呼籲是捐款支持)。

三、能從今天開始,就不要等明天

雖然如前文所述,影響力評估在組織的待辦事項中,通常不是最緊急、最重要的,但不妨將它想像成組織發展的「基礎設施」,越早建立基本的評估機制,組織就能越早建立起回饋循環,讓接收到的回饋資訊協助組織把重要的事做得更好。
舉例來說,社企流從 2014 年啟動的「iLab 社會企業育成計畫」希望增加社會企業早期創業者的存活率,並協助其獲得有意義的成長。在計畫初期,iLab 就規劃了方案評估機制,定期向創業者收集主觀與客觀的回饋資訊,以利 iLab 把「重要的事」——增加存活率、協助創業者成長做得更好。
若組織不知該如何踏出評估第一步,或許可以從使用門檻低的「改變理論」開始,釐清自己的目標、行動方案和預期成果,並選擇幾個最重要的指標,從現在開始追蹤相關資料、建立回饋循環。
預祝大家在衡量社會影響力的路上,能慢慢從「知易行難」走到「知行合一」。
註一:AVPN. (2016). Effective Social Incubation – First Insights from Asia.
註二:「社會投資報酬率」(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SROI)是一個可幫助組織「貨幣化」(Monetization)投入與創造之社會、環境與經濟價值的評估工具。它重視利害關係人經歷到的實際改善,透過將利害關係人感受到的價值量化,進而計算效益成本比例。最終成果會以報酬率的形式呈現
  • 延伸連結:改變理論模板、7 大議題案例庫檔案分享
核稿編輯:李沂霖 本專題由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創業天使計畫支持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3 / 3篇)

衡量社會影響力不必從頭開始,善用生態圈資源讓你事半功倍

Photo by rawpixel on Unsplash
社企流/龍映涵
雖說影響力評估是個小眾主題,但在一群小眾的積極推動、參與之下,也已經形成了一個大家分工合作、共同推動影響力評估普及的小型生態圈。
在這個生態圈中,許多支持組織分別投入「研發推廣」、「社群建立」、「能力建置」等任務,持續累積影響力評估的研究、討論和案例,多虧了這些支持組織的長期努力,讓想了解影響力評估的人能有豐富的資料和資源可以參考使用。以下整理在生態圈中不同的角色:

一、研發推廣

除了研究、建立影響力評估方法論,這類支持組織亦不遺餘力地推廣相關知識,目前在網路上可被搜尋到的影響力評估公開資料,大多來自他們的貢獻。
如以英文寫作的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SSIR)、以中文寫作的香港豐盛社企協會都會不定期釋出評論和報告,分享自身的觀察與經驗。
而有鑒於評估工具和方法論的多樣化,亦有如新經濟基金顧問(New Economics Foundation Consulting,NEF Consulting)這樣的單位整理出「工具羅盤(Tool Decider)」做為選擇評估方法的導引,協助使用者按組織規模與評估目標挑選工具。
此外,為了降低執行影響力評估的門檻,則有支持組織針對評估特定環節提供支援,舉例來說,由全球影響力投資網絡(Global Impact Investing Network,GIIN)主導開發的影響力報告與投資標準 (Impact Reporting and Investment Standards,IRIS)彙整了影響力投資方普遍接受的績效衡量指標,讓使用者能直接整合所需指標進入自己的評估架構。

「研發推廣」支持組織

1.「概念推廣」類: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香港豐盛社企學會亞洲公益創投網絡(Asian Venture Philanthropy Network,AVPN)
2.「評估方法與輔助工具開發」類:全球影響力投資網絡好財務專案(Good Finance Project)、羅伯特企業發展基金會(The Roberts Enterprise Development Fund,REDF)(註一)
(想瞭解更多評估工具資訊嗎?都收錄在《開路》第四章)

二、社群建立

將各自鑽研影響力評估的組織從點串成線,促進彼此的交流討論,以加速影響力評估發展的進程,正是這類支持組織在做的事情。
除了如國際社會價值協會(Social Value International,SVI)會舉辦聚焦於影響力評估的研討會以外,像在社會企業世界論壇(Social Enterprise World Forum,SEWF)和社企流舉辦的綜合型論壇中,影響力評估也都是常被討論的主題。
在這個分類中,又有少數支持組織根基於一套評估架構與方法論上,發展出特定的認證機制,認證體系的參與者除了可望形成更緊密的知識與業務交流網絡,亦可獲益於社群集體代表的優良形象,有利建立品牌與對外發展。

「社群建立」支持組織

2.「認證機制」支持組織(註二):B 型實驗室(B Lab)、全球永續發展報告協會(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國際社會價值協會

三、能力建置

「能力建置」的方法包括提供課程培訓評估人才,如美國聰明人基金(Acumen Fund)旗下的線上課程品牌 +Acumen 即常態性開設影響力評估與分析相關課程。
另外,現在也有不少提供外包的評估顧問服務,如美國 SVT 集團(SVT Group),即以「您外包的影響力總監」作為口號,提供客戶從影響力評估的執行、諮詢、報告撰寫等系列服務。
更甚者,還有支持組織開發了「管理影響力數據」的應用軟體,以訂閱制的方式釋出付費服務,協助簡化客戶紀錄與分析資料的流程。

「能力建置」支持組織

1.「培訓課程」類:+AcumenSVT 集團新經濟基金顧問
2.「顧問服務」類:SVT 集團、新經濟基金顧問、效率連盟(Coalition for Efficiency)
3.「應用服務」類:Sinzer
實務上,同一個支持組織時常身兼多個角色,如國際社會價值協會就同時擔任了 SROI 這套方法論推廣、認證和促進社群交流連結的角色,而聰明人基金同時作為影響力投資方,除了開設影響力評估推廣課程之外,也發展出符合自身投資需求的評估模式「最佳慈善投資選項(Best Available Charitable Option,BACO)」(註三)。
對在第一線打拼、解決問題的社會目的組織來說,作為直接使用者,最有機會接觸到的就是「社群建立」和「能力建置」這兩個面向的服務;而「研發推廣」類的支持組織和第一線雖然有些距離,但對於想進一步研究探索影響力評估領域的人,他們會是提供豐富知識與資源的最佳後盾。
註一:羅伯特企業發展基金會為位於美國,專注於解決就業問題的公益創投機構,其於 1990 年代晚期開發的社會投資報酬率(Social Reture on Investment,SROI)評估架構是目前最為人所知的評估工具之一
註二:B 型實驗室、全球永續發展報告協會、國際社會價值協會分別是 B 型企業影響力評估(B Impact Assessment,BIA)、全球永續報告準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Stardard,GRI Stardard)和社會投資報酬率三種評估架構的推廣與認證組織
註三:最佳慈善投資選項(Best Available Charitable Option,BACO)的核心概念在於量化不同解決方案的效益和投入成本,以利比較出能最大化每一分投入資金的成果的方案
  • 延伸連結:改變理論模板、7 大議題案例庫檔案分享
核稿編輯:李沂霖 本專題由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創業天使計畫支持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1/3篇文章

打開公益事業的「黑盒子」,尋求更有效率的解方

2/3篇文章

衡量社會影響力知易行難?解析 3 大門檻,提供解方助組織走向「知行合一」

3/3篇文章

衡量社會影響力不必從頭開始,善用生態圈資源讓你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