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流一週年回顧專欄

社企流一週年回顧專欄

此專欄收錄社企流2013年2月3日一週年活動「From Idea to Action-五百個種子對世界的想像」講者專訪與活動報導文章,以及精選2012年網站文章而成的「一週年特刊」,讓無論從哪個時間點開始關注社企流的讀者,都能透過此刊物輕鬆地溫故知新、鑑往知來。

專欄文章

23篇)
  • 社企流年會演講紀錄:黃效Q&A

    社企流年會演講紀錄:黃效Q&A

    文:呂家睿/圖:鍾敏豪
    「創業家與專業經理人最大的兩項不同,是對於不確定風險的高容忍度,以及自我激勵的能力。創造的基因潛伏在身上,往往他們需要透過一次次連續的創業,來認識自己。」趙如媛說。
    趙:易社計畫在大中華地區推行已數年,有無看見大環境的具體改變?
    「記得2010年易社第一次招募學者時,兩岸三地的社企環境都還沒相當成熟,因此申請者的質量都有限。但可喜的是,隔年招募到的學者中,許多是已有一定成績的實業家,例如來自台灣的小智研發創辦人黃謙智與夢想之家廖文華。
    而這樣的社企風氣也影響到了更多實業家,讓他們開始思考如何將生意與公益結合。好比近期有位生產助聽器的朋友,也考慮開發較低價格的商品給經濟弱勢的聽障孩子們。」
    趙:關於易社學者的選擇標準為何?
    「我們想要的很簡單,就是他已經在開展社會企業,且這個項目已經獲得初步的成功。易社所著重的,是把社會企業從一帶到十,而不是從零帶到一。
    易社將來當然也有計畫朝零到一的方向發展,但我認為要使社企的環境興盛,需要有不同專業角色的分工合作,彼此各司其職、相互幫忙更是重要。」
    趙:易社營運的資金來源是?
    「易社每年營運資金大約人民幣三百萬,平均投資在一位社會企業家身上的錢,約有十萬人民幣。站在創投的角度,易社做的也算是種長期投資,因為社會企業非常需要的就是耐心資本。而資金的來源,目前仍屬於贊助者的捐助。」
    趙:中國的政治體制與社會氛圍近期內有很大的轉變,這對於社會企業的發展的影響為何?
    「二十年前的中國,創業家比較屬於『個人驅動性』,可以只靠一個人單打獨鬥,只要有著基本的產品,能滿足一定需求,就可以賺到錢。而十年前的創業,是『資源驅動性』,有人為你幹活,能有搬得出檯面的產品,就能創造經濟價值。
    而現在講求的是『市場驅動』與『使命驅動』,我期待在下一個十年創業家關心的不僅是經濟價值的創造,更有社會價值的創造。中國經濟環境逐漸轉好的同時,也代表人們開始有機會思考利他的價值,但一切發展仍需要耐心等待。
    前陣子中國有個新聞,一位美國耶魯大學的留學生畢業後決定前往中國鄉村擔任『村官』。在他的治理下,那個小村子一年內增加了八十萬人民幣的歲收。這樣擁有使命感的青年在中國目前有著增長的趨勢,將來會有更多的『Change Maker』在中國出現。
    除此之外,將來的創業也將更加注重平等的團隊合作,不再是一個人打拼,或是有人為你賣命。而是將事業的彼此視為夥伴,透過使命感的驅動一同做出改變。」
     
    閱讀文章
  • 社企流年會演講紀錄:黃效 中國青年的社企創業之路

    社企流年會演講紀錄:黃效 中國青年的社企創業之路

    文:呂家睿
    畢業即創業,從沒有走過一般辦公室體制是黃效的職業寫照。在一次次連續創業路程中,他逐步找到自我、找到與廣大世界的連結。
    22歲、大學甫畢業時,黃效就與幾位朋友創立了網路商務公司。當時以創新的C2B(Consumer-to-Business)模式,為客戶打造量身訂做的產品。公司短期內迅速在中國大連的大學校園間打響名號,極盛時期光是一個禮拜就創下了10萬美元的銷售量。
    初試啼聲就有如此佳績,回想起成功要素,黃效表示,在中國網路創業市場中,當道的「Copy-to-China」C2C模式,只是單純複製,扼殺了許多創意。而自己以客戶為主體的C2B模式,創新的點子常常來自於與客戶的互動中。
    有著亮眼的表現,公司理所當然地吸引到投資者的目光。創辦不到一年即拿到大筆資金,進行擴張。但這看似順遂的助力,卻也為公司日後的失敗埋下了種子。
    「這段創業失敗最大原因,在於自己太急於拿錢與擴大營運規模。」黃效笑著說道。由於讓投資金主參與決策過程,原本創新的公司逐步失去自主,又因為在創業中人們總都只看到自己,無法客觀審視全盤局勢,黃效的第一次創業最終以失敗收場。
    歷經挫折後,曾經有一大段時間,灰心喪志四個字佔據了黃效的心靈。而後在前往西藏散心的旅程中,一位佛教大師告訴了他「道」在於施捨與放得下,這席話與高山壯闊的景致瞬時使黃效茅塞頓開,也再次開啟他的創業之路。
    黃效第二段的創業,是高科技的綠能產業。最初為說服與握有專利技術的教授合作,他展現了高度耐心與毅力,除每天到教授辦公室外「站崗」外,甚至主動地幫教授處理生活瑣事。一切付出都因為他堅信,高端綠色科技所能為地球帶來的,除了財務獲利外、更有環境永續等更多價值。
    「之前創業時,想的總是如何擴大規模、如何讓公司上市,但這次我更常想的是如何用理念說服我的客戶、事業團隊」。黃效在這段創業中,看見了商業與公益結合的可能。也因如此,創業基因潛伏的他選擇再次冒險,離開了蒸蒸日上的公司,踏入社會企業領域。
    踏入社企領域,與黃效多年不間斷的志工經歷息息相關。他表示,在第一段創業中,學到了有效利用資源的商業模式;在第二段創業他了解到企業應有的倫理道德;而期望在第三次的路途,能將前面兩者整合,回饋給社會。
    而後,黃效接下易社計畫執行總監一職,透過與美國頂尖學府的交流,致力為大中華圈打造健壯的社會創新、社會企業相關社群。奔波太平洋兩岸的歷程間,他與各地優秀的有志青年結為好友、也曾與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等意見領袖進行交流。
    而也正如黃效所言:「我在創業中得到的,成長比成功更為重要。」現在他所選擇的路途上,有著更大的充實與滿足。
     
    閱讀文章
  • 社企流年會演講紀錄:魏華星Q&A

    社企流年會演講紀錄:魏華星Q&A

    文:呂家睿/圖:鍾敏豪
    「與陳一強相同,魏華星踏上公益之路的出發點,也是為了給自己孩子夢想。而社會企業要做的,不只是給孩子們夢想,更是給大家夢想,給全體人類一個夢想。」主持人趙如媛說。
    趙:在資本主義價值當道的香港推行公益,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後,認為社會的價值與氛圍有所改變了嗎?
    「或許香港真是資本主義走向極致的社會,但我認為就算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們走的路,也未必就是正確的。
    做一件沒什麼人在做的事情,其他人不免都會覺得你很奇怪。雖然今天我們(香港社會創投基金)拿了很多獎,但其實團隊的大家早都很平淡地看待──因為當初開始做時就沒有任何人肯定,想做這些絕對不是為了名聲或拿獎。
    回頭看來,這個社會可能真出了點問題,但總需要些先行者走出來做些什麼。然而,眾人也不應太過介意,究竟是不是『我』先做了什麼。『Me』倒反過來就是『We』,其實沒有太大差別。」
    趙:在座許多人好奇,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在選擇投資、輔導的對象上,有什麼標準?
    「我們是很奇怪的,因為既是投資者,也是創業育成者。先前提到的案例,如鑽的、Green Monday都是志工們想出來的,透過輔助他們創業的經驗,我們知道每個創業者的需求是很不一樣的。
    但就像早上余志海講到,我們看重的是一個組織能帶來什麼改變,而非僅著重在獲利能力這部分。而不論輔助對象最終目的是不是獲利,組織本身的自負盈虧是我們衡量輔助成績的公約數。」
    趙:先前提到你們(香港社會創投基金)有許多像會計師、律師、管理顧問等專業志工,請問是如何組織他們的?
    「我們的志工運作是非常有機的,因為我們提供了這些專業人士得以施展所長,發揮社會影響力的平台,例如最近愈來愈多的志工是來自於投資銀行界。
    而對於新加入的志工,我們會先邀請他們參加各式社企相關的講座,希望能讓他們從中找到與自己的連結。當找到了這樣的連結以後,活躍參與的熱情就會產生,記得前幾天才有位朋友來辦公室找我,說他已經等不及地想擔任朝九晚五的全職志工。」
    趙:最後一個問題,在做社會創投時,有沒有預設些KPI或準則來衡量表現?
    「好像每次都會被問到這個問題。某種程度上,我會懷疑世界末日已經發生了,因為好像人世間所有事情都必須化為數字衡量。有時做慈善所帶來的社會改變,是難以衡量的,好比受幫助者的一聲感謝、一抹微笑。香港社會創投基金雖然有最基本的效率評估,但我認為我們的角色應該是帶動社企、慈善的風氣。就像先前說的,社企存在是為消失,當所有人都把社企視為理所當然時,才是我們真正的成功。」
    閱讀文章
  • 社企流年會演講紀錄:魏華星 社會可以讓每一個人都夢想嗎?

    社企流年會演講紀錄:魏華星 社會可以讓每一個人都夢想嗎?

    文:呂家睿
    對於許多成功人士而言,自身所堅守的信念往往可體現至人生中的每吋毫釐,千年前孔夫子所說「吾道一以貫之」即是如此。而「讓社會的每個人都能擁有夢想」正是香港社會創投創辦人,魏華星無時無刻所秉持的信念。
    「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死亡,卻少有人真正活過,更少人膽敢做夢」,魏華星在演講開始如此提到,「而如果人的夢想都像泡泡般容易搓破,那麼有能力的人就該吹起一個更大、更堅固的泡泡,把所有人的夢想都裝在裡面吧!」,懷著這般想法,魏華星辭去了高薪厚祿,承受旁人的懷疑與不看好,成立了「香港社會創投基金」
    在資本主義走偏到極致,極端失衡的香港社會,人們的處境究竟是多麼困難呢?魏華星在此以過往參加戈壁沙漠馬拉松的經驗,作為比擬。日夜溫差超過攝氏三十度、海拔落差高達三千餘米,獨自跑在沙漠的感覺,是令人感到絕望。然而與之相同的絕望,卻也發生於高度開發的香港社會,當少數人們坐擁著名車豪宅,在商場前排隊購買精品之時,卻也有著許多人正棲身於棺材大小樓房,在街頭等著社會救濟,無力養活自己。
    人生做出的一切選擇,終歸是為追逐夢想,而雖然「夢想」二字對許多人來說,是如此遙不可及。但世界仍有著像魏華星這般,即便眼前一片荒蕪、即便路程跌倒再三,都肩背著希望,不斷奔馳的人們,他們再完成自己夢想同時,也帶給其他人更多夢想的勇氣。
    而若說在戈壁裡的馬拉松考驗的是人的體能與意志,那麼在香港社會名為社會企業的馬拉松考驗的即為人的信心與智慧,在失衡的社會中太多人講著怎麼「破」卻少有人探討如何「立」,社會企業所走的路途,雖然艱難,但在看見人們表情從憤怒逐漸變為微笑時,卻也更感到踏實。
    幾乎所有參加馬拉松的人,都不是為了與他人計較輸贏而跑。挾著不同故事的人們,在馬拉松中紛紛結識,而雖然路途總難關不斷,但相互的激勵,卻也為彼此帶來力量,突破極限,完成自我。在衝過終點線的那刻,每個人都再一次地成功挑戰自己,此時誰輸誰贏,還重要嗎?
    「社會究竟能不能讓每個人都能有夢想?自己其實也沒有答案。但唯一肯定的是,在行動的路途上,由心出發甚為重要,而更重要的還有堅實的親情後盾。」
    閱讀文章
  • 社企流年會演講紀錄:陳一強Q&A

    社企流年會演講紀錄:陳一強Q&A

    文:呂家睿/圖:鍾敏豪
    活動下半場的主持人為時代基金會副執行長,趙如媛女士。幹練的主持風格,使得對談更有效率地進行。
    趙:在座各位都有個懷疑,台灣目前的社會狀況,是個適合孕育社會企業的環境嗎?
    「我覺得社會企業最重要的是人。而正如許多大陸文章寫的,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塊土地上的確充滿著善良及愛心,社會企業種子的確深埋在大家內心,但就像剛剛我說的,那些困難與挑戰需要大家一起克服。」
    趙:社會企業是以公益為出發,透過企業手段經營。起心動念不同,因此我認為社會企業是無法達到大型企業的規模,但從社會影響力這點看來,社會企業會做得比大型企業更多、更好。
    而關於創立社會企業,先前一再談到創新非常重要,現行在台灣有沒有任何優異的社會企業模式可成為標竿?
    「以立啊!其實你去看社企流的社企地圖,總共有超過30個社企,但在我心中其實還有更多。而我想為前面一個問題進行補充,台大管理學院的李吉仁教授告訴過我,在他的課堂上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對於社會企業有興趣,而我在兩岸三地演講的調查中,大約也是這個數字。改變是從很小一部分人開始,今天很高興看到所有的『十分之一』都聚在這裡。」
    趙:先前提到,希望能有更多專業人士投身社會企業。但有觀眾問道,自己不是那麼地有能力,該如何參與?
    「社會企業的精神可以用在所有地方,其實在很多工作場所,都可以抱著這樣地精神實踐。而如果真的想要投身社會企業的話,我的建議是可以先從了解一個社會議題開始,了解社會議題並不是單單看報紙那麼簡單,而是需要實際的觀察、參與、同理心。」
    趙:就如同這次活動標語,From Idea to Action,現在社會上有各種志工、實習的管道可以參與。與其坐著空想,不如起身行動,不要讓自己成為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閱讀文章
  • 社企流年會演講紀錄:陳一強 社會企業 有你真好

    社企流年會演講紀錄:陳一強 社會企業 有你真好

    文:卓筱涵/圖:鍾敏豪 
    喜歡從無到有的創業過程,陳一強從國際學生社團、管理顧問公司到活水社企開發,都帶著創業家的熱情與冒險精神在耕耘。畢業於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企業管理研究所,曾擔任管理顧問要職長達15年,坐擁人人稱羨職位的他,在2006年卻面臨人生的轉捩點。當時,結婚九年的他終於喜獲麟兒,卻也面臨中年危機:失去對工作的熱情,讓他開始思考「可以做點什麼改變?」
    看到尤努斯博士創辦鄉村銀行的成功,陳一強開始利用本身的專業觀察國內非營利組織,預測社會企業的發展潛力,並等待啟動理想的時機。他於2007年3月主動提案,在母校輔仁大學創立了「社會公益創業研究計劃」。回想起當時的企劃簡報,他笑笑地說:「當時我也不知道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後來陳一強加入了張明正和王文華創辦、台灣第一家社會企業創投公司「若水國際」,經過3年歷練,他發現商業模式與社會議題間有一道很大的鴻溝。2011年他與段樹仁共同創辦「活水社企開發」,希望搭起兩者之間的橋樑,一步步實踐社會企業的理想。
    陳一強表示,一般企業與社會企業的鴻溝在於,社會企業更重視社會議題關懷、以及積功德的價值觀。一般企業通常以獲利為重,即便個人不那麼認同公司價值,也會為了薪水妥協。而在社會企業中,個人參與的動機多來自於解決社會議題的使命熱情,以及利他的精神,因此社會企業更重視團隊合作,也與一般企業強調個人績效的思維不同。
    他認為目前台灣發展社會企業的挑戰,在於很少有本土成功案例可參考,各種社會企業的模式尚未成熟到可以作為學習指標,企業或社會大眾亦缺乏參與社會企業的方式。此外,國內仍未有社會企業的法規,非營利組織的法律架構並不適合營利,而公司法又以營利為目的,如此徑渭分明的法規擠壓了可商議空間。 活水的使命在於連結社會創業家與投資者,一同發展可以自給自足及永續經營的商業模式。在連結雙方資源的過程中,陳一強發現出資者與創業者之間常存在認知差異,出資者較少有參與、協助創業家的機會,因此雙方需要更多的時間互相認識、溝通與協調。
    社企創業家與投資者的障礙還來自於,社會企業跨足了社會與企業兩大領域,創業團隊因此容易缺乏其中一方的核心能力,例如懷抱熱情的創業家容易欠缺創業團隊的專業管理能力與營運所需資源,因此類似活水社企開發連接兩者的「橋樑」與「搖籃」角色非常重要。
    上述種種的障礙與挑戰,也讓陳一強看到社會企業在台灣發展的機會。他認為在投入社會企業之前,必須先深知社會企業是以解決社會問題為使命、以市場策略為手段、以及盈餘用來投資社企本身而不分紅的原則,在台灣現有法規下實現社會企業理念。如果將來有機會增修法律,才能找到最適合台灣發展的模式。
    陳一強提出了「非營利社會型公司」的概念,以設立新公司並將大部份的股權捐贈給非營利組織或公益信託的方式,形成公益化的所有權。使社會企業能夠在台灣現有法規下,透過盈餘永續運作,並可進一步引進私人資本,以特別股方式增資,吸引天使社會投資人的資金注入。這樣的營運方式事實上已經有實際的案例,例如「好工作社會企業公司」的成立,就是為了資助勝利身障潛能發展中心,證明這樣的方式是可行的,而且具有發展空間。
    陳一強看到此種經營模式延續的可能性,也發現有潛力的社會創業家,他們具有以下特質:熱情、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優勢與限制)、開放心胸、有想法並傾聽他人意見、以及對社會問題的深刻認識。這樣的社會創業家,陳一強認為經過開發與投資以後,會更有能力經營社會企業。創業團隊如果具有企業的營運架構,創造財務透明化的公益投資架構,並創造利於天使社會投資人的投資環境,再加上有經驗的專業經理人加入,了解整個投資模式與治理架構,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觀察台灣與國外社會企業的發展,陳一強認為台灣社會企業的優勢,相較於其他亞洲國家,台灣具有豐富的創業精神,這點可從過去中小企業蓬勃發展得知,其次是台灣的人文素質、文化深度與公民意識。劣勢部分,台灣社會企業缺乏與國外的連結,如果要將社會企業進一步發展成生態系統,許多創新來源、使用工具以及可以執行的方向,都需要國外實際案例的啟發,「我們對國外了解的太少了」他說。
    談到投入社會企業以後最大的收穫,陳一強表示,他多了很多自己的時間,這些時間讓他有機會能夠影響其他人,甚至讓受到幫助的人生命有所轉變,不僅在物質上,精神、心態上也獲得很多支持,這些改變不是單靠一個人就能夠驅動的,而是許多人投入的心力。「這是一件很棒的事」,陳一強滿足地說。
    陳一強也勉勵觀眾,如果想從現在開始採取行動改變現況,他建議可以從貧窮、教育與環保,三大社會議題開始著手,對特定社會問題多關注才能召喚出熱情,並知道社會需求在哪裡。當做「對」的事情逐漸累積下來,一定會得到家人、夥伴、以及導師的支持,這些都是無價的資產。陳一強期盼,未來某一天,「所有的企業都能成為社會企業!」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