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桑的課堂外經濟學

楊桑的課堂外經濟學

楊家彥,留美經濟學博士,曾任職於台灣經濟研究院十餘年,主要研究涵蓋中小企業、知識服務及產業創新等領域,研究報告及產經政策評論均多。近年投身業界,希望跨域整合多方力量,投入未來生活探索、經濟社會包容性發展之志業。現職為活水社投合夥人、AVPN 台灣顧問。E-mail:stevencyyang@gmail.com

專欄文章

3篇)
  • 【楊家彥】 7年級女生締造的共享奇蹟:「贈物網」每1.6分鐘媒合1件物資,促進6億元物資循環共享

    【楊家彥】 7年級女生締造的共享奇蹟:「贈物網」每1.6分鐘媒合1件物資,促進6億元物資循環共享

    文:楊家彥

    一群台灣女孩的驚奇之旅

    創立已近8年的贈物網(Give543)是媒合閒置物資分享平台。創辦人是台大中文系畢業的馬玉如,30出頭的年輕人。剛認識她時,第一印象是率直自然。後來才知她過去在學校是籃球校隊隊長,相處不久即可發現確實具有勇敢、自信、灑脫、果斷,甚至略顯急性的特質,十足明星球員風格。
    這些年來贈物網雖做到平均每1.6分鐘成功媒合一件物資,每天可媒合近千件物資,但營收與獲利模式卻一直處於摸索之中,以至於仍無法全額支付所有夥伴薪水。有趣的是,開辦以來,贈物網的工作夥伴「趕也趕不走」,從最初的3人,到去年底的7人,展現強大凝聚力。
    更有趣的是,數年前曾有國際知名鞋業想收購贈物網,來發展自家運動公益業務,而創辦人也一度傾向同意,想讓夥伴解脫收入拮据處境,但最終全體夥伴卻決定,純商業動機的運動公益方向與贈物網設立宗旨不同,而加以婉拒。這群年輕女生的堅持超乎想像。
    雖然馬玉如團隊欠缺網站工程技術專業,近8年內贈物網陸續共停擺了2年之久。然而,個人、家庭或商家的中小型無用閒置物資確實欠缺便利的捐贈分享管道,而眾多微型社福機構也常難以獲取足夠的社會善意資源。因此,至今仍有超過2萬名會員頻繁使用。不少令人感動的施與受的故事因而持續發生。
    例如,曾有布商透過贈物網捐贈大量廢布料給一位退休婦女,加工縫製成各式各樣頭巾,再捐贈給癌症希望協會的病友。另外,贈物網也曾協助花蓮玉里玉東國中木工班迅速募集900個大茂黑瓜空瓶,讓偏鄉部落學生也可順利辦展,並捐贈展覽所得給其他社福機構,體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意義。

    循環共享的驚人社會價值創造效率

    一、「物資再利用價值」估算
    自2009年2月起至2015年12月底的7年內,贈物網累計媒合成功物資捐贈次數超過60萬次,大小物資件數則超過230萬件。利用過去大型企業社會責任合作專案的物資價值估算,贈物網平均二手物資單價約新台幣265元,以此推估贈物網歷年累計物資價值超過6億元。
    換言之,平均每年估值近9千萬元的無用閒置物資移轉給受贈者,重啟了該物資的「再利用價值週期」。在贈物網7年累計230萬件的捐贈物資中,僅有2千多件是特地為了捐贈而採購的新品,支出金額合計約100萬元。
    在計算所謂「社會投資報酬率(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 SROI,註一)」時,原本分母項的物資投入,因贈物網媒合的物資捐贈絕大多數為閒置不再使用的舊物,新投入的金額相對甚低,使得贈物網的SROI將明顯高過一般受評組織的數值,成就「世界高」的影響力創造效率。
    其實這也正顯示,近年來各界廣泛討論的「循環經濟」與「共享經濟」模式,其對經濟社會的價值創造效率絕非傳統商業模式所能比擬。
    二、「贈物者精神滿足價值」估算
    任何人的精神滿足價值都涉及主觀成分,所以對這類主觀價值的估算目的在於提供與其他非當事人溝通的基礎,而非真實價值之衡量。
    在估算贈物網社會影響力的過程中,最意外的發現是,物資捐贈者的精神滿足估值遠超乎預期。
    根據贈物網內部資料,逾2萬名會員幾乎皆同時為贈物者與受贈者,而每天至少造訪一次網站的使用者高達7成,每月造訪超過100次者(每日超過3次)逾5成,每月造訪超過200次者(每日超過6次)也近4成。或許可說,多數贈物網使用者有如「鐵粉」般,其使用程度與頻率頗似臉書用戶的使用狀態。
    因此,當瞭解贈物網「跳出率(Bounce Rate,註二)」甚低(26.6%),遠優於一般網頁相關數據時,也不至於令人意外。
    贈物網團隊也發現,會員時常表示利用贈物網捐贈閒置物資給需求者所產生的精神滿足與快樂,甚至勝過坊間心靈成長課程的效果。這或許也能部分解釋會員中高比例「鐵粉」的現象。
    若以坊間心靈成長相關課程收費標準為「財務代理指標」,將上述7成之每日必造訪贈物網一次以上會員區分為「經常使用者(每月不到100次)與「重度使用者(每月超過100次)」,以每年等同分別奉送1至2堂收費課程來估算,則贈物網為這些鐵粉會員所創造的精神滿足估值,7年來累計已達5億元以上。此影響力估算結果佐證傳統人生智慧,即「施惠者之福堪比受惠者」。
    三、「物資募集效率價值」估算
    目前經由贈物網訪視審查,准許以會員身份在網上進行物資募集的社福機構共有352家。其中有264家屬於專職員工人數在10人以下的微型社福機構,而專職員工人數不到5人的微型組織共216家。這些微型社福機構均高度依賴贈物網進行物資募集工作。換言之,贈物網物資捐贈媒合的時效性將會顯著影響其組織運作與業務執行成效。
    根據贈物網對社福機構的委外調查,比較在贈物網網站、社福機構自家官網、臉書或粉絲團、或其他平台等4種管道進行物資募集的時效性,發現受調之社福機構在贈物網募集物資的平均天數為6.1天,明顯優於社福機構自家官網或臉書、粉絲團的8天多,或其他平台的11天多。
    加權平均結果,贈物網比其他物資募集管道節省了79小時的等待時間。若推估不同社福機構的業務規模,以及等待時間所可能造成的生產力減損,則上述264家微型社福機構7年累計下來,使用贈物網可避免的物資募集效率耗費約達1.8億元。
    四、「空間釋放價值」估算
    在台灣,一般人通常會囤積閒置不再使用的大小物資多久之後,才會處置或丟棄?根據贈物網線上調查,囤積時間在3年之內者佔比51%左右,其中半年以上者佔比略高於不到半年;囤積時間在3到10年之間者佔比約32%,其中不到6年者佔比最大,接近2成;至於永久囤積不考慮丟棄者佔比約7%。不少贈物網團隊成員反應,家中母親多屬於永久囤積閒置物資的類型。
    若依據贈物網捐贈者區域分佈,來設算物資佔據面積可能期間的租金,歷年累計物資捐贈所可能釋放的空間估值約達1.5億元,而其中9902萬元來自永久囤積者的物資佔據面積房價估值。台灣傳統勤儉持家的長輩仍多,相信許多讀者不難理解這類空間釋放的顯著價值。
    五、「社會關注價值」估算
    贈物網的大眾或企業物資捐贈不時會引起各類媒體報導,這也應是不少企業主動邀約提案進行企業社會責任合作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經常利用贈物網募集物資的300多家中微型社福機構,也因媒體報導而有了更多機會獲取各界善意資源。
    根據贈物網統計,自2009年2月起至2015年12月底共計83個月期間,廣播電視、報章雜誌、網路媒體等相關報導與演講邀約超過300多則與數十場次,平均每周都有媒體採訪報導。若參考市場行銷公司常用估算媒體曝光效益的方式,7年來贈物網所引發的社會關注估值大約可達1.3億元。
    六、「垃圾減量價值」估算與延展可能性
    贈物網歷年累計的230萬件閒置物資捐贈,因多數為中小型物資,保守估計的重量至少在2300公噸以上。若根據行政院環保署公布的廢棄物污染防治支出進行單位支出估算,閒置物資再利用而非直接廢棄的垃圾減量效益約近1500萬元。
    若僅考慮目前贈物網媒合捐贈成功的物資數量,直接垃圾減量所衍生的環境價值金額或許相對有限,但若贈物網能與其他企業進行物資再利用的合作,則潛在社會與環境影響力將甚為可觀。
    以B&Q特力屋多次接洽贈物網團隊,邀約評估共同合作推展家庭舊品回收循環利用體系為例,一旦全台更多家庭舊品可在B&Q特力屋門市進行舊品換新品,不只相關企業兼顧商業利益,優質舊品亦可透過贈物網轉贈至各地需求者手中,而無法轉贈之剩餘物資亦可作為資源回收。可謂兼顧經濟、社會、環境價值的「一石三鳥」策略,達成影響力甚鉅的循環經濟系統創新典範。

    從SROI引申贈物網影響力管理策略方向

    對贈物網而言,估算社會投報率的更大意義,不在於最後的比率數值,而在於瞭解影響比率數值高低的關鍵構成項目,及其對影響力創造效率的經營管理啟示。贈物網的SROI勢必顯著高過一般常見的衡量結果,主因正在於前述的既有物資透過循環共享,無需新投入卻能再創新一輪價值週期的特點。
    就SROI分子項的各類價值構成中,以物資再利用價值、贈物者精神滿足價值2項的估值最大,概念上也屬於贈物網業務最為核心的影響力項目;其次則為物資募集效率價值、空間釋放價值、社會關注價值3項,而社福機構網絡的擴大對贈物網此3項影響力創造的增進,應有相當顯著的策略意義。至於垃圾減量的環境價值,則可透過與企業合作的方式,來擴大贈物網對整體環境的貢獻。
    至於SROI分母項的各類投入構成中,除了贈物網營運成本與費用之外,主要有二,一是外顯的物流投入項目,另一則是內隱的物資捐贈雙方時間花費。就物流投入來說,無論是透過郵局、超商、面交、宅配物流等方式,7年累計支出近2千萬,屬於分母構成項目中最大支出類別。
    若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或提高物資運送效率,將大幅提升贈物網的社會投報率。
    另一方面,關於贈物網會員利用生活瑣碎閒暇時間進行物資捐贈或受贈,在SROI估算的處理上,時間貨幣化的成本設定為零,但實際相關時間的花費,無論是上網刊登、物資遞送或交付,都是隱形的投入。以7年累計成功捐贈次數逾60萬次來看,隱而不顯的時間投入並非微不足道。
    換言之,若贈物網經營團隊能夠持續降低會員物資捐贈與受贈所需的處理時間,必將顯著提高實質影響力創造效率。

    未來可持續商業模式的努力

    若從2009年2月算起,如今贈物網也快要滿8年了。無論是創辦人的理念、團隊的堅持、社會影響力的創造等方面,這群台灣的年輕女生都已為這世界帶來了令人驚喜的創新與啟示。但在經營管理上,贈物網商業模式尚未能呈現眾人期盼的財務自足性。
    將近8年的驗證,贈物網創辦人與團隊也有新的領悟。目前新的高階營運成員加入,技術團隊也已準備入股,商業模式將進行調整,並更聚焦。
    筆者有幸近距離觀察、參與影響力衡量與不定期意見交換,對於贈物網的過去與未來,除了誠摯的感謝之外,還有深深的期待與祝福。
    註一:社會投資報酬率(英文簡稱SROI),是由傳統僅衡量財務的「投資報酬率」所衍生出的新概念,意指衡量在投入資源後,所得到「非財務面」的回饋與報酬,例如社會影響力、環境永續性等。一般而言,在計算一組織的社會投資報酬率時,會衡量其所達到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與環境價值。投資者也可採用其他指標來評估,例如文化價值、社區價值等。 註二:跳出率(Bounce Rate)是指單一網頁工作階段(亦即使用者造訪網站時,並未與進站網頁互動,就直接從該網頁離開網站)所佔的百分比。
    閱讀文章
  • 社企發展的第一線與第二線

    社企發展的第一線與第二線

    文:楊家彥

    社企:站在第一線的勇氣

    這些年遇見好幾位「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台灣年輕人,在大家忽略的所在,持續不斷嘗試解決多數有權有資源的人認為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不少這樣的年輕人有極為出色的創意、執行力和毅力,相信無論在哪個領域都可以有脫穎而出的機會。但基於對人、對社會的關懷,他們卻選擇了一條金錢報酬有限、人跡罕至的生涯路。
    他們總讓我不禁想到,許多站在第一線衝鋒陷陣的無名勇士,最後英勇勳章多半沒有掛在他們的胸膛上。

    有形事物可承載無形價值

    很喜歡舉三峽甘樂文創與小草書屋的創辦人林峻丞為例。一個學電視電影的年輕人,創意、設計感特別出眾,光是促成北港媽祖首度遶境三峽、回收炮屑紙請剛過世的台南紙塑大師魏俊邦製作媽祖與護駕將軍神像,並與埔里廣興紙寮合作開發各種「北港犁炮文創商品」來彰顯文化與環保價值,就已讓第一次的聽者興味盎然、驚歎不已。從他那裡也才得知,原來傳統民俗智慧早就從製作及保存難易的角度,將神像材質等級做了「一紙、二土、三木、四石、五金」的排序。彷彿重溫自己祖母說的故事,那麼有感情溫度。
    更從他身上了解,很多直接可觸及的事物都可能成為載體,承載著不在眼前的相關人、事、物、內容、理念等。一張餐桌、一盤美食、一件器皿都可以附加與延展許多價值,那是商品與服務Value-UP的空間,端靠經營者的創意與落實能力。這本事可不是從擅長 Cost-Down的父執輩身上學來的。

    「善小而為」正是重大改變之始

    林峻丞對社會關懷的實踐力更讓人感到意外與敬佩。也許是家庭因素,他對弱勢家庭的孩童教養問題特別關心。聽他自嘲描述,三峽地處「不山不市」,吸毒人口卻是新北市之冠。吸毒總常伴隨失業、離婚、隔代教養、犯罪等問題。這類高風險家庭的小孩雖常成為學校所稱「高關懷學童」,實質上卻仍是最缺乏足夠關懷與資源的弱勢,極可能難以自拔於失學、中輟、家暴、毒癮、犯罪的惡性循環中。峻丞投入這個領域近10年,從寒暑期課輔,最後毅然決定進入每日陪伴的「不歸路」。
    2015年年中,小草書屋正式落成於廢棄已久的快炒店原址,讓臨近8所中、小學40多位學童的身影與嬉鬧聲,成為傍晚三峽溪畔的日常景致。除了課輔之外,小朋友更從各項活動參與中探索學習和形塑品格。例如,參與絲瓜耕種小隊,並以義賣絲瓜、絲瓜布來參與籌措暑期圓夢基金;參與環島、泳渡日月潭的募資、行程規劃及體能鍛鍊等。今年更從寒假課程開始,讓小朋友市場實地學習採買、食材準備與烹煮,暑假更規劃請餐廳廚師來指導,讓書屋小朋友以「辦桌」的新嘗試來進行環島圓夢募款的工作。
    大家可能不知道,原本這些小朋友大多連台北市區都沒去過。小草書屋內牆貼了不少小朋友的書摘,記憶中有句意思大概是「雜草只是功能還沒被發現的草」。峻丞曾說,書屋創立的宗旨,就是希望這些原被社會遺忘在角落如「雜草」的孩童,能夠透過書屋的持續陪伴,找到自己生命價值的定位,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我看台灣世代差異

    近幾年常想,戰後嬰兒潮世代的我們,生長於物質尚未富足的年代,多半不假思索地投入增加工作收入與累積財富的生涯,常忽略身旁人事物與社會關懷,反在人生後期才開始思考生命價值的平衡與社會回饋。台灣許多廟宇奉獻與捐贈不絕,宗教組織參與公益領域程度甚深,想必其來有自。
    對比之下,當前台灣年輕世代成長於相對富裕的社會,國際成長環境與條件卻已丕變,他們的發展機會未必更好,但對周遭身旁的人事物卻普遍多了更顯著的自然關懷。峻丞曾嘗試計算,投入小草書屋弱勢孩童的協助,未來可以增加他們正常工作所得,並減少原本可能必須耗費的犯罪防治及社福救助支出,每塊錢效益可能高達30倍以上。怎麼算都是相當驚人的「社會投資回報(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 SROI)」。老實說,身為經濟學家的我,至今還沒想到有哪個現存行業的投報率可堪比擬。
    其實,如今道理甚明,經濟社會的發展,除了成長之外,還有永續(sustainability)和兼容(Inclusiveness)的價值存在。只是以前我們的社會並不知道重視。當前很多過去世代所留下的難題,用過去世代的思維與方法自然也已無法解決。

    社企投資:站在第二線該有的認知

    過去世代仍擁有可貴的經驗與資源的累積,如何將這些「國富(national wealth)」有效引導至「投資未來」之上,將是未來國家命運的關鍵。整合跨世代、跨領域、跨國際的資源,需要更有效的對話與溝通,也才有機會形成共享與共創的共識,追求更理想的共好未來。網絡互聯科技的進步讓這樣的對話、共識、共創、共享、共好社會不再那麼遙遠。
    今年台灣舉辦的首屆B型企業亞洲年會3月底才剛落幕,不少與會者均提出關鍵呼籲。世界最大民間食品企業 Mars International代表強調,企業活動常有財務(Financial)、人資(Human)、社會(Social)、自然(Natural)等四大層面的效益,過去輕忽財務以外的報酬,常常導致犧牲最大企業價值的策略錯誤。宏基創辦人Stan哥也指出,過去企業主過度重視現在、有形與直接效益,而忽略未來、無形與間接價值。這樣的思潮之中,所謂「社會投資(Social Investing)」、「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近年來備受重視。
    數十年來,強調財務績效的商業模式能夠那麼發達,「放諸四海皆準」的國際財報標準(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幾乎成了全球企業與投資人賴以整合、分配資源的金融體制運作基石。未來人類經濟社會若要順利追求全面向經濟價值的發展,社會價值(Social Value)、社會影響力(Social Impact)的衡量標準與普及,也必然是再造經濟發展模式的關鍵課題之一。未來本專欄將再做詳細說明。
    全文轉載自天下獨立評論
    閱讀文章
  • 兼容經濟與未來企業

    兼容經濟與未來企業

    文:楊家彥
    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的國際共識,是走向創新、永續、兼容的價值。或許大家對創新(Innovation)、永續(Sustainability)這兩個名詞已相當熟悉,但經濟兼容(Economic Inclusiveness)過去較少被主流經濟發展思潮所討論,一般人對此相對陌生。本週先簡單談談。

    「經濟兼容發展」到底是什麼?

    人類經濟社會發展迄今,許多缺失持續存在。在市場這一端,現行主流商業運作模式常流於「過度掠奪」,一味極大化企業主或股東獲利與投資報酬的結果,常見員工待遇與發展、供應商關係、客戶價值保障,以及所在社區及環境價值等關係失衡,形成重大社會問題。
    例子可說不勝枚舉,近年來台灣多起食安事件引發強烈民怨、國際製造代工企業「血汗工廠」問題至今仍不時被討論、任意排放廢棄物嚴重污染環境案件亦時有所聞、金融機構掠奪式經營引發全球金融海嘯的傷害至今未歇等。另一方面,政府部門或非營利組織亦常受限於治理問題、財源不足等因素,無法提供持續穩定或有效的解決方案。
    這種經濟發展利益為少數從業者所得,但社會多數利害關係人卻蒙受損傷的現象,已被批評是不夠兼容的系統性問題。正因對現行主流經濟運作模式的不滿與反省,當孟加拉的經濟學家尤努斯(Muhammad Yunus)發展出鄉村銀行的微型信貸(Micro-Loans),成功將長期被排除在傳統商業銀行體系之外的社會基層與弱勢族群,納入金融服務網絡之中,便於 2006 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的肯定,並獲得世人高度重視與廣泛討論。這也正是經濟兼容發展的最佳代表之一。
    近幾年「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Business, SE/SB)」在台灣已引起不少的討論。其中正、反、左、右意見紛陳,正顯示這個思潮仍在初期演進階段,所以大家常會見到很多類似議題的不同用語。
    例如,也有人喜歡把社會企業稱為「兼容性企業(Inclusive Business, IB)」,把「社會經濟模式(Social Economy)」稱為「兼容經濟(Inclusive Economy)」,意在凸顯經濟發展惠及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價值。也有人特別重視社會經濟模式不同於過往的創新性,而把這類發展稱之為「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因此,投入這類發展活動的資源也常見有「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社會投資(Social Investment/Venture)」、「慈善投資(Venture Philanthropy)」、「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ment)」等說法,有時連說者都不真的知道這些用語是否有差異,或差異是什麼。
    如果我們採取一個最基礎的觀點,即所有組織的設立,都在解決社會部分或全體成員的未滿足需求或「痛點」。
    有人以營利手法來提供相關解決之道,這解決之道就習慣被稱為產品或服務,而提供這類產品或服務的組織就被稱為營利事業或企業(For-profit Organizations or Businesses)。反之,如果現行技術、市場環境或法規等方面存在顯著限制,以致無法出現有效的企業與市場解決模式,常常政府措施(Government measures)或民間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POs)就可能形成,來解決或減輕相關痛點。
    從上述觀點來看,所謂「社會問題(Social Issues)」就是長久積累而難以解決,或是新產生而尚未解決的社會痛點或未滿足需求。邏輯上,社會問題的處理不必然只能採用某種特定方式,而較佳解決模式也可能隨著不同時期有所更替變化。
    舉例來說,現今以一般社會大眾為服務對象的商業銀行營業模式,大家都已習以為常,但回顧過往發展歷史,卻是從慈善與互助組織開始。再以醫療機構為例,至今台灣法律仍規定所有醫療機構必須以非營利的財團法人形態設立,但國外卻已有多國可見營利事業形態的醫院連鎖體系了。近十年來,以企業手段解決社會問題或減少社會問題的社會企業及 B 型企業(B Corp)思潮亦應運而起。

    社會企業 vs. B型企業

    當大家好不容易開始消化社會企業所引發的概念與課題,B 型企業的概念又被引進台灣,從 2015 年台灣首家通過美國 B 型企業總部(B Lab)認證的綠然能源 DOMI 開始,至今年三月已有六家企業通過 B Corp 認證。
    事實上,目前世界已有超過 1,600 家認證的 B Corp,亞洲發展起步較晚,而推動台灣 B Corp 發展的亞太 B 型企業協會(Asia-Pacific B Corp Association)亦已正式成立,更將於今年三月底舉辦首屆 B 型企業亞洲年會。這讓許多人不禁想問,為何企業圈中出現了不止一種「企業突變」。確實很多人仍不太清楚如何定義社會企業和 B 型企業,遑論兩者之間的異同。
    簡單說,通常社會企業指的是,直接以其產品服務或業務營運來解決特定社會問題的企業組織。例如,許多小農的農作很難進入傳統主流食物供應鏈之中,造成小農收入不易提升的弱勢處境。
    台灣有家企業叫鄰鄉良食,專門輔導小農以環境友善農法耕作,並以高於一般市場價格收購,賣給許多企業的企業社會責任採購或團購。鄰鄉良食以提供友善農法輔導及銷售服務為主要業務,一方面改善小農收入,並兼顧環境保護價值。過去也有些非營利組織在做類似的事,因而亦有人將社會企業的定義擴大涵蓋相關非營利組織。
    2014 年行政院「社會企業行動方案」所採取的「狹義操作型定義」,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項條件:
    • 組織章程應明定以社會關懷或解決社會問題為首要之目的。
    • 每年會計年度終了,財務報表需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並應申報及公告其社會公益報告。
    • 組織當年度可分派盈餘應至少有 30% 保留於社會公益目的,不得分配。
    對比之下,可知真正社會企業常在產、銷等營運活動中達成社會目的,保留企業盈餘用於特定公益用途反而未必是常態或主要工具。但政府總常為了行政方便或防弊目的草率地限制公共資源的配置。
    B 型企業的概念則從企業的關係鏈出發,以良善公司治理、員工待遇與發展條件優化,透明與合理採購關係、客戶權益保障、社區友善關係與環境責任等做法,來追求股東、員工、供應商、客戶、社區與環境等利害關係人的利益平衡與共好關係。
    不少傳統思維認定上述理念與營利目的衝突,但世界上已有不少 B Corp 已成功證明,良好的股東、員工、供應商、客戶、社區與環境關係,不但不必犧牲獲利,更可能提升生產力、組織效率、品牌價值等整合競爭力。
    雖然台灣已存在一些真誠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的好企業,但目前仍處於各自努力、各言爾志的階段。例如,台灣有知名企業大老常年倡議「王道企業文化」,但由於缺乏溝通的共同語言、明確可操作的系統工具等,目前仍未凝聚社會共識而蔚為風潮。
    對照之下,起源於美國的 B Corp 認證系統、影響力財報與投資標準(Impact Reporting and Investment Standards, IRIS)與相關評等系統(Global Impact Investing Rating System, GIIRS),以及 B 型學府倡議(B Academy Initiative)等體系,透過國際對話交流、共享共創的推展,隱然有掀起全球企業再造運動的聲勢。
    身為國際經濟社會的重要成員,台灣能不急起直追?

    結語

    當社會企業與 B 型企業發展成熟時,彼此重疊性將越來越高,而兼容經濟模式的未來願景,是不必再像現在區分成這麼多種類的企業;
    未來企業只有好不好之分,而好、壞標準就在企業的存在是否讓這個社會更好,而非賺進企業主口袋的錢有多少。
    大家就發願讓所有黑心企業在不久的將來都無地自容吧?
    無論社會企業或B型企業的發展,都需要適合發展的環境生態,也需要動態系統性的策略思維來推動。
    社企流四週年論壇用3大議題9位跨國講者,為你織出未來生活樣貌點滴。 探索食農心價值、城鄉共享微革命、銀髮創意新浪潮, 一起來聽第一線社會創業者現身說法,看看他們眼中未來的模樣。 → 社企流四週年論壇:4/17 擁抱未來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