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部昆的客廳

阿部昆的客廳

曾於Bain & Co擔任策略諮詢顧問,以及負責若水國際創業投資與社會創業家之育成。雖然書讀的不多,從小國文成績就不好,但從寫情書開始練習文筆,後來寫部落格,竟然還寫出了一本書。在若水國際與社會企業結緣之後,即使離開了若水,仍決定繼續在社會企業的領域分享自己的所思所見。歡迎來阿部昆的客廳及其Facebook粉絲團泡茶聊天。

專欄文章

4篇)
  • 誰應該幫誰

    誰應該幫誰

    以前在做社會企業投資評估的時候,常會接到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不優先幫助台灣的社會企業、再來考慮國外的組織?做國際志工的朋友,也會受到這樣的質疑,台灣有這麼多人需要幫助,為什麼妳們要拿妳們寶貴的時間、精力與資源,先去協助外國人?這不是新鮮的問題,總是不斷被提起,我沒去研究其他人的答案與論述,雖然我猜測一定有人已經提供了非常深刻的見解。
    被問到這個問題,我總會想回問,如果都用這種親疏遠近來劃分我們什麼事情該先做,什麼事情該後做,是不是只要還有「人類」在受苦,那些動物甚至你家的寵物,是不是都可以先擱著不管?如果「幫助」與「付出」,應該依循某種規則,那麼這個規則應該是什麼?當有人捐助日本海嘯災民的時候,日軍慰安婦(如果她們還在世上的話)是不是該上街抗議?甚至,地球上的落後開發國家,應該都不該得到援助了,因為幾乎所有援助落後國家的所謂先進國家,他們本國也都有尚待處理的社會問題。或者,究竟自己家的社會問題,應該少到多少,才有「資格」去幫助別人?是不是當一個家庭人均收入少於某一水準的時候,這個家庭就不應該提供捐助?究竟這一條線在哪裡?
    但這一連串的問題,似乎都隱含一種假設:當我們在投資或開辦社會企業、提供志工服務,我們是「將某些有限的資源,給予缺乏的人事物或環境」,而且一旦你將這有限資源給予了某個需要的人,另一個也需要該資源的人,就喪失了獲得補足的機會。彷彿你走在荒野裡遇到沒有衣服穿的豆花妹與雞排妹,但你手上只有多一件衣服,你若把衣服給了雞排,豆花就會光溜溜,若是衣服給了豆花,雞排就會赤裸裸。
    但在這個假設的背後,應該有三個要件組成,第一個是資源有限;第二個是當你不將資源給A(雞排)的時候,你就會給B(豆花);第三個是你真的在「給予」。「資源有限」這個假設或許是成立的,尤其牽扯到金錢與時間的時候。然而,「人」或者所謂的愛心與關懷做為資源,是不是真的有限,或者毫無彈性,這也許就有可以討論的空間。我會不會因為幫助了其他國家之後,讓我變得更有能力、更有經驗,然後轉而可以回頭貢獻更多給自己的家園,回台灣建立晶圓代工產業的張忠謀不是也先為其他國家的企業奉獻個人青春與時間,然後才帶著更高的能力與影響力,回到台灣創造產業價值與就業機會?同理,我也可能因為在海外的志工服務經驗,讓我對於志工組織與服務本質有更深刻的體驗,然後影響更多同個家園的人們。
    第二個假設是說,當你不把衣服給雞排妹的時候,你就一定會給豆花妹。這種假設更是過於天真,你小時候一定都有過這樣的計畫:「如果今天下午不出去玩,就可以在家乖乖念書」,結果你還不是打了整天的電動?長大之後,你也曾這樣想:如果今晚不出去跟同事喝酒唱歌,就可以利用時間把待辦事項一一處理完畢,結果你只是在家裡上臉書與看康熙,待辦事項還是一樣多到滿出來?我猜許多去參與短期國際志工的熱血青年也是這樣,如果你沒去參與這一星期的國際志工活動,你也未必是把同樣的時間與精力放到我們寶島的孤兒院或貧困山區,你繼續上你的班、繼續打你的工、繼續莫名其妙地又過完一個星期的生活。
    第三個假設是「給予」:你從事社會企業的工作、參與國際志工、提供公益服務,你都覺得你在幫助別人,你是純粹的給予、還不求回報,你真是偉大又高尚極了。其實多數這些從事公益服務與社會企業的人,她們有很多選擇,她們可以選擇從事一個賺很多錢的工作,也可以選擇暫時不要工作,還可以選擇去觀光、做SPA,或是選擇在家裡發呆,像你跟我一樣在電腦前思索人生的意義,但她們卻選擇付出時間、勞力,從事公益服務、志工活動、或社會創業,但她們不是腦殘、也沒有失去理智,她們只是做出一個自己最喜歡的選擇,這個選擇所帶給她們的「收穫」,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加總起來是對她們人生加分最多的。
    如果總是從「給予」或「付出」的角度來看,彷彿你理應妥當、合理的「分配」,你所能給予的一切,因此你設下一個規則,自己應該要先幫助附近的鄰里社區,然後再考慮偏遠的貧困地區。如同你是個政府機構,你要制定一個規則,優先補助某種社福團體、再補助其他公益計畫。
    但如果從「收穫」與「取得」的角度, 這問題就跟你午餐要吃拉麵還是吃魯肉飯一樣,誰帶給你的效益大,你就選擇誰。你去孟加拉做志工,只是因為你「喜歡」這麼做,而不是因為你覺得孟加拉比安哥拉更「應該」接受你的幫助與付出。你若選擇投奔海外進行公益服務,只是因為你覺得這麼做比留在臺灣的社福機構工作更開心,有更多美麗的人生風景,不是因為你胳臂向外彎,或覺得台灣的社會問題不需要你的關心。
    別把自己想的太高尚,我們的那雙手或那顆腦袋,或許還沒有偉大到需要被制定一個規則來嚴謹地利用,你去做國際志工只是因為你做的事情、服務的對象讓你感到很開心,而且你看到自己創造的價值透過孤兒院小孩的笑容來體現,比透過壓榨你的公司的股價來體現,更讓你得到滿足,僅此而已。
    無論你從事什麼行業,是完全沒有營利方式的慈善機構、或兼具商業模式的社會企業、還是營利導向的私人公司,別想著太多的「該不該」,只管「喜歡不喜歡」。你手上的衣服要給雞排妹還是豆花妹,就看誰是你的菜了。
    閱讀文章
  • 有感,在改變世界之前

    有感,在改變世界之前

    感覺,常常是許多行動前的第一步,也許為的是延續、回饋、或撫慰那些「感覺」。有過某些體驗,自己可以更容易地從過去的經驗裡去理解、並且影響自己對某些事情的態度與行為,而不是憑著想像與他人的描述。
    我若有小孩,我可能就會注意小孩的整體環境教育問題;我若是單親媽媽,我不但可以理解單親媽媽的甘苦,也會想幫助其他單親媽媽。如果我是小三,我就會明白其他小三的心酸;但我若被劈腿,我也會知道原來在愛情裡,不被愛的才是小三。
    這是簡單的道理,所以許多做社會或環境工作的人,都常常透過這個方式:「傳播體驗」,來擴散他們的理念並發揮影響力。例如知名的社會企業黑暗對話,便是讓參加的人來體驗黑暗,這不是只為了讓參加者來產生對於視障者的關懷,更是藉由該體驗,來認識自己的不足,並藉由黑暗看見自己的盲點,而且不透過自己的雙眼來感受周遭的人與世界。
    我好朋友的社會企業,以立國際服務也是從「體驗」的角度出發,讓志工們體驗貧窮、體驗土地、也體驗自己看起來微不足道卻又辛勞的行動,如何一點一滴地造成改變。實際上,以立的兩位創辦人,都是透過國際志工的體驗,因而投入了國際志工,然後在質與量上,將國際志工的理念以行動來詮釋,並以社會企業的方式來擴散其影響力。
    在台灣,農業可以說是離我們很近,因為離我們很近,我們對農業才有感,對食物也有感,所以出現了不少與農業相關的社會企業,便容易理解。但在香港,農業離香港很遠,農業沒有感,食物自然也沒有感。我住在香港的時候,對於食物的浪費感到不可思議,但我從「體驗」的角度去理解,也許就可以部分解釋這個現象,畢竟香港的缺乏農業與農業人口,也缺乏體驗的環境;不像臺灣,就算家裡不是務農,也很容易接觸到有務農經驗的長輩或親友,農業的文化容易在台灣建立,一粒米的意義就超過了一般商品。
    所以當有人告訴我,她想從事社會企業的工作,卻不知該往哪個方向、投入哪個領域,我都會建議她先去體驗一番,不管是跟人有關的、還是跟環境有關的,無論是上山、還是下海,如果在山上的感動更勝於海裡給妳的感受,那就留在山上做自己想做的事業。
    「體驗」是上天安裝在人類身上最先進、複雜的晶片之一,但許多人卻害怕去開啟這個晶片的功能,或一直缺乏機會去使用這個功能。例如台北市之所以被許多臺灣其他地方的人稱作「天龍國」,就是因為某些台北人即使去了歐洲好幾趟,也不知道台北以外的其他臺灣鄉鎮與城市長什麼樣子,他們以為台北等於臺灣,其實他們從來沒有「體驗」過台灣。
    不只是台北市,許多地方的人也常常沒有機會體驗其他地方的世界,因而侷限了他們的知覺與能力。例如新加坡,一個綠化非常好的城市(國家),根據國際能源統計(International Energy Statistics),其2009年的人均碳排放量(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per capita)竟然是臺灣將近三倍,更何況臺灣有許多高耗能的工業,新加坡卻是缺乏工業的地方。我相信新加坡的超高人均碳排放量,有很多政策、產業與複雜因素造成(例如一大堆摩登的金融商業大樓與飯店,冷氣都要開到像冬天一樣低溫,彷彿用來彌補新加坡沒有冬天的缺憾),但我想絕不能忽視其文化與意識的深層問題,畢竟缺乏了對於自然環境的謙卑,永遠相信人定勝天的結果,以及生活中最親近自然的方式,就是去五星級飯店享受陽光與沙灘,都會讓這樣的人們變成一個地球上的「天龍人」,一個對於自己的舒適圈以外,毫無感覺的人,這樣的「無感」,如何能夠根本地建立一個對自然環境真正負責的態度?如果對於(非人工維護的)自然環境無感、並且沒有負責的態度,要徹底降低其人均碳排放量,肯定也還是要靠其大有為的政府領導了。
    我無感,也許不是我的錯,因為我沒有經驗,如何有感?所以我總是感謝,那些曾經在我生命裡面帶我體驗到不同世界的人、事、物,是因為他們,我才活得更有感覺。那些讓我失戀的人與事,令我學會珍惜與放手;讓我困苦的事與環境,令我感受努力與堅持的可貴;讓我有機會被環繞在沙灘上的滿天星斗之下,使我明白人與自然可以相處地如此自在,但無感的人們又無感地迫使海平面上升,讓我又感慨這一切美好是如此脆弱而無法保存。
    感受的能力是天生的,只要願意開啟。若想要投入你的能量與熱情,不想被無感的生活給吞噬,開始去體驗所有你未知、卻又可能感到有些不舒服的世界吧!  
    閱讀文章
  • 社會企業不就是社會加企業?

    社會企業不就是社會加企業?

    社會企業,聽起來多吸引人的名詞?!用企業的方法來解決社會問題!哇,這個標題如果第一次出現在臉書上的名人塗鴉牆,都可以吸引幾百個讚(雖然現在名人臉書塗鴉牆就連名人放屁也有幾千個讚)。我當初也是這樣被吸引的:新穎的觀念、崇高的理想,又具備實際的解決方案(企業方法)。
    用企業方法來解決社會問題,聽起來真的很酷,讓我不由得會聯想到,哪天也有什麼專業領域是,用藝術的方法來解決工程問題,用愛情的方法來解決課業問題、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台灣記者國文問題(但這聽起來只會讓記者的國文與數學都很糟)、用林書豪的方法來解決美國牛問題…總之把兩個看似沒有交集,甚至矛盾的兩個概念(例如商業與公益、學生的感情與課業、數學與國文等),結合在一起,好像就能激盪出新的火花。
    商業與公益兩種概念的結合,除了讓我好奇、想要一探究竟,更重要的是,我了解商業,我在企業界打滾過,我有過協助大企業解決問題的顧問諮詢經驗,我能夠貢獻自己的能力,在這麼崇高的領域:公益,既可以做自己擅長的事,又可以積陰德,讓自己不只在人間可以累積財富,在陰間還可以少下幾層地獄,天底下有什麼比這個完美的結合?!想想看,如果妳是林書豪,而且每投進一顆球,國際貧窮線以下的人就可以從天上得到一塊錢,妳不但會努力精進球技,還會有一種舍我其誰的氣魄,因為你知道自己實在太過重要了!
    就是這樣的心情與想像,不只我,還有一些在商業領域裡的卓越人才,都因此想要捲起袖子、大顯身手,希望自己的一身絕世武功,不只可以用在武林門派鬥爭的打打殺殺,還可以像郭靖一樣,保家衛國、造福百姓。
    這種氣魄是好的、付出是好的、願景也是好的。但我後來才發現,這些竟然都不夠,自己以為自己很聰明、自己以為自己能夠立即帶來改變,那都太過天真。自己過去憑藉的本事,真的能帶來多少改變?拿掉了頭頂上的企業招牌與你的名片,真的還能有多少影響力?
    你這個從名校畢業、頂尖企業出來的好學生、好員工,過往經驗可能都是從A到A+,但社會企業的領域或許並不缺像妳一樣聰明的人,他們與你的差別,也許只是他們的履歷沒有你的漂亮。在這個領域裡的人,都很聰明,只是聰明的定義跟你的可能不太一樣。
    我這樣說並不是要勸退任何人走進社會企業的領域,不論你在學校的成績是A還是C。而是提醒那些在校園裡成功的、在一般企業裡面成功的,進到社會企業領域裡,可能會發現這個世界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我在一隻腳伸進這個領域之前,以為社會企業是一大片拼圖、一組積木,他們缺的是我身上的這塊拼圖、這一塊積木,或者說我身上的技能(姑且不論這技能只是製作投影片、還是在Excel上建立財務模型),只要我進來之後,補足了這個缺口,拼圖就能完整、整個「社會企業」的機器就能運作。這樣的思考方式,完全是套用經營一般公司的概念:你這間公司若是缺少財務人才,找到財務人才之後公司體質就健全了;若是缺少工程師,只要找到工程師整個組織就能快速前進了…我竟然把社會企業想像成無機體,我只不過是這個無機體的一部分,我若懂得商業方法,只要搭配瞭解社會問題的人,我們就可以著手打造社會企業這棟房子。
    原來,我誤解了社會企業,或者說我被「社會企業」誤導了,在社會企業之所以成為一個社會企業之前,最重要的是社會創業(social entrepreneurship),重要的是創業,不是企業,沒有創業,不會有企業。
    而創業需要的DNA,完全不是我以前在學校學的那一套,聯考沒有教、老師也不會、補習班也學不到。到了大公司、好公司,創業精神也不受到重視,所以即便你的履歷特別漂亮,那只會讓你找到下一份好工作,但對你的「創業」,甚至可能是負擔。
    而社會創業家,是個有機體,他也許不像妳一樣,懂得建立財務模型,但是他卻會無中生有,他知道如何在沒有Excel與PowerPoint的環境下,讓事情發生。
    但是我一開始完全不懂得這個概念,也無法想像。而我也是看過了許多與我類似背景的人,一隻腳才踏進不久之後,就覺得水土不服,我也為他們覺得可惜。這不是誰的錯,畢竟「社會企業」對這些好學生來說容易理解,但「社會創業」對他們而言卻又難以體會。
    我們從小在一個避免犯錯的環境下長大,總是在課本裡認識外面的世界,在地理課本裡甚至強迫去記憶一個完全不存在的疆域、行政區,以及許多跟自己毫無關係的鐵路系統;我們從來就不是去用自己的感官去體驗這個世界、理解這個世界的問題,都是在書本上、電腦前,想像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這樣的經驗,與一個社會創業家需要的特質完全背道而馳。社會創業家一直在犯錯,從犯錯中經驗並且成長,用自己所有的感官以及細胞,去感受社會或環境問題。
    若你也對於社會企業躍躍欲試,並且也像當初的我,對自己的履歷感到無比信心的話,也許可以試著換個心情與角度。你不是來這裡征服另一座陌生的山岳,是因為你想要有另一種生命旅程的選擇,就像你要去談一段戀愛,要轟轟烈烈,不怕受傷,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攀登更高的一座山。是給予,不是征服。征服的過程,只是自我的擴大;但是付出,是自我的縮小。準備把自己埋在社會企業的泥土裡,先別急著一路衝向自己想像的那座高山。
    來這裡體驗,就放下你本來的標準與自尊,走了這一趟,也許社會企業領域沒有因為你而大幅改變了面貌,但社會企業(社會創業)卻很可能會改變你的面貌。
     
    閱讀文章
  • 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企業 – 我的社會企業第一堂課

    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企業 – 我的社會企業第一堂課

    以前在香港工作時會寫一點與工作相關的抒發文,但回台灣後,還沒有寫過任何關於我在做「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social entrepreneurship)方面的文章。
    沒有寫,是因為很多學習、很多感覺、觀察,都是在演進的過程,每天的感受與心得都不太一樣,但都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好像沒有真正的答案在心中,就算寫下,過一段時間之後,也肯定要被自己否定或檢討。
    在這個領域兩年多,雖然聽起來不長,但就一個還剛起步、還沒有很多人瞭解的概念來說,我覺得自己至少知道「門」在哪裡,就算還沒踏進去、也還沒爬上高樓,但是光找到「門」這件事情,我覺得已經是我人生一大收穫(我是用「人生」,不是用「事業」、或「職業」、「工作」的角度)。
    我曾經一隻腳踏進在這個領域裡(另一隻腳還在門外做腳底按摩),但光是這樣的過程,我就已經學習到很多。其中一個我可以分享的是:謙遜(humble)。老實說,這個字眼,在我以前打打殺殺的「商業環境」,不管是私募股權基金投資、MBA、或者策略諮詢顧問,都不是一個「主流」的字眼。在商業環境裡,多的是有八分實力的人說十分的話,多的是有兩分證據的人說十二分的分析,我在那個環境要學的、要趕上的,都是要更「積極」aggressive 、更「肯定」assertive。這在競爭激烈、變動快速的商業環境裡,絕對是生存的招數,你要aggressive,你要準備,但是等你完全準備好的時候,你再出手,很多時候就錯失了商機,而商業環境裡就是講究機會;你要assertive,因為你永遠也不可能有完整資訊讓你做決策與判斷,有的時候錯的決策比不做決策更好,而且assertive常常要用在與客戶的溝通上,因為你的客戶通常會對你說的話打折扣,畢竟你是賣產品、服務給他的人,你要是不「展現」出100%的信心,你要是自己就不肯定,他就很難買你的帳,雖然虛實只有你自己知道。不過,這兩種招數要是學得不紮實,沒有基本功當底子,就像周芷若學九陰真經的武功,為求速成而練成陰毒的九陰百骨爪,就不如張無忌的九陽神功,那般廣納百川、博大精深。所以aggressive、assertive只是變成了擴張自己ego的方式,你很積極表現、要求績效、要求成長、要求「看得見」的東西,不管是數字、利潤、或掌聲;你也很獨斷,你過去的鐵血與判斷都是對的,你喊水會結凍,你相信自己有本事,畢竟你可以推動一個兩百億美金的跨國合併案、你投入了一個十億美金的私募基金收購案、你一年達到200%的產品銷售成長、你讓一個CEO大刀闊斧地採納了你的策略建議…你自以為是一個沒出過書的大前研一!
    你的積極與獨斷,讓你在商業環境裡無往不利、屢戰屢勝!你以為所有事情要在短時間內就看到成績,你以為所有事情都可以有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你以為只要利用分析與溝通,萬事皆可達。這樣的氣魄也是好的。
    問題就出在,你衡量事情的標準。你是不是只用成長速度、只用金額大小、只用利潤來衡量成敗?在你的字典裡(我知道沒有放棄),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包含了一個人的笑容嗎?對你來說,一個人的笑容,真心的笑容、甚至笑到魚尾紋都擠滿了臉的那種,價值多少?
    在社會企業的領域裡,第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衡量成功?衡量所謂的績效?很多會賺錢的人,到了社會企業領域,施展不了身手,因為他們的招數是在商業環境有用,社會企業是不同世界。在社會企業的領域裡,「錢」很少是問題,多數人有錢,但不知道怎麼花。
    在純商業環境裡,如果你把客戶需求擺在第一位,理論上你也可以學會謙遜與傾聽, 但有時候,你可以不管客戶還是可以賺錢,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金融業。你的產品未必為客戶創造價值(例如創新的結構型金融商品,金融風暴的要角,連動式債券),但肯定為自己帶來價值。你也許會說,如果金融從業人員不為客戶帶來價值,只顧帶給自己的價值,這只會是短期的價值,長期還是會露出馬腳。理論上是沒錯的,但你去問問那些金融從業人員,有多少人打算要做到六十歲、七十歲?誰不是想撈一票就走?誰管長期?(我有好多金融業的捧由,不管你們是不是想撈一票就走,還是想創造長期客戶價值,你們都是還是我的捧由啦)
    但在社會企業裡,謙遜是基本的。因為謙遜,所以你必須要傾聽。在商業環境,一旦你成為「品牌」,例如LV,是不用謙遜的,你要bold(大膽的),你要樹立標準、樹立時尚指標。但在社會企業裡,那些都是空的,因為所謂的時尚標準、潮流指標,對那些連乾淨的水都沒有的人來說,是沒太大意義的、對於我們要保護的氣候或水資源來說,時尚是一個無比短視的事情,地球存在幾十億年,時尚能維持多久?去你媽的時尚!「自然」可以「流行」幾十億年而歷久不衰,你一個時尚包,比地球一棵榕樹還不如!
    在社會企業裡,沒有太多「自我」,所以要謙遜。你不要想樹立標竿、讓你的顧客來追隨你,應該是你要追隨你的顧客!因為你的顧客是地球。你不要想騙你的顧客,因為他們的笑容不會騙人,但是錢會騙人。如果你的顧客是邊緣青少年,你可以用錢騙她、用iphone騙他,但是你要是不傾聽、不陪伴,他們也不會追隨你,他們還是只會追隨錢或者iphone。你要是不肯蹲下來聽那些跌倒的人說的話,不肯與你對面的人站在一起,你頂多可以證明自己比他們優越,但無法改變他們。而證明自己比較優越,實在無法解決任何社會問題。在社會企業的環境裡,你沒有太多自我,因為標準不是你定的,標準不是你公司裡每年的成長指標,標準也許來自一個孩子對自己的自信,但你無法說,這個孩子的自信成長了35%。
    甚至我這麼說,來做社會企業的人,很多人不光是為了助人,還是為了成長自己。他們厭倦了成長一間公司,他們覺得自我也需要成長,而自我的成長方式,是透過協助別人的成長。一個想要成長自己的人,是不可能驕傲的。驕傲的人無法成長。驕傲的人以為只有他的世界是世界,只有他的標準是標準,其他都是異類與還沒被解決的「麻煩」(troubles)。
    所以驕傲的人也會用文明展現蠻橫,最近最紅的一句話之一:「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驕傲的人就是自以為文明,所以要他們眼中的野蠻卑躬屈膝。
    在商業世界裡,你要學張無忌所學的九陽神功,那不但護體,而且學成之後學什麼武功都特別快,所以可以再學乾坤大挪移、太極拳,即使那與九陽神功有本質上的不同。你謙遜,所以容納,所以不斷成長、進步。你不要學周芷若所學的九陰真經裡的旁門左道,因為你會以為自己太厲害,厲害到你覺得自已可以橫行天下、以為你自己就是名門大派,而張無忌的明教則是邪魔歪道。
    商業世界的生存伎倆,有很多可以應用在社會企業,但是商業世界裡因為弱肉強食而帶來的自大與高傲,或許可以在商業領域裡得意好一段時間,但在社會企業裡幾乎寸步難行,如果只是憑藉商業世界裡的不可一世而想複製成功在社會企業領域,很可能就會像美國用戰爭來解決中東問題一樣,兩敗俱傷。
    道德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