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面對青年貧窮化:企業社會責任的極限
「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近年來成為許多大公司琅琅上口的名詞,企業家們紛紛投入各種公益活動:資源回收、兒童照護、以及慈善捐款等,而民眾對於企業所營造的公益形象也普遍欣然接受,媒體記者更樂於幫他們戴上「良心企業」的光環。然而,如果「企業」本身的遊戲規則就是「獲利至上」,那有沒有可能,目前大部分的社會問題,其根本原因就是企業所造成的?本文作者剖析目前台面上許多自相矛盾的企業社會責任,點出CSR的極限所在,值得我們深思。
以下全文轉載自台灣立報

面對青年貧窮化:企業社會責任的極限

【來源:台灣立報】2012.04.26 作者:林柏儀 在當代企業發展的策略上,「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CSR)或所謂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等融合「企業」與「社會公益」的概念,已經不只是學術上的當紅熱門話題,更是各大企業實際積極經營的關鍵場域。

你的企業今天CSR了嗎?

我們看到,各種產官學論壇經常以企業社會責任為主題舉辦活動,CSR成為了商管界人人知曉的縮寫;各大財經雜誌報章所舉辦的「企業社會責任評鑑與排名」,也是各個國家媒體重視的焦點。於其間拔得頭籌的,彷彿就被證成是「有良心的企業」,受到各界稱許。
漸漸地,企業得要積極地營造它們的「社會公益」形象,已經是販賣商品之外,一項重要的任務。舉例來說,就是到星巴克買一杯咖啡,都會在等待咖啡製作的時刻,不經意地看到他們留言板上精心製作的「社區回饋活動」,標榜他們的員工還會在工餘投入社會服務。又或者,就是在大眾取向的麥當勞裡,點完一份餐點在餐盤紙上,也可看到麥當勞要推動兒童醫院、兒童權益大使等活動,展示他們不只食物吸引兒童,也積極投入精力照顧兒童。
有人會讚揚說:企業賺了那麼多錢,願意拿一部分出來做公益,實在是件好事。好的企業就該是如此,至少,這總比把錢通通都放在老闆和股東自身口袋來得好。
的確,我們的社會總是期待著做善事的商人。就直觀上來看,做善事的商人也總比沒做善事的好。但問題是,商人做的善事,能改變社會問題到什麼地步?以及,這樣的期許,會造成一個什麼樣的效果?

能幫助獲利才是社會公益?

幾乎沒有人會反對,企業的本質,必須是要獲利。一家企業倘若尚失了利潤,問題不只是企業主及股東自身獲利下降而已,更大的問題是,它將會被其他競爭的企業所取代;有利潤的企業將能夠把利潤轉化為生產效率更高、或價格更低的商品,佔有更大的市場,實現競爭法則下的優勝劣敗原則。
所以,企業儘管能做善事,但卻不能達到牴觸利潤的程度。假如真的沒了利潤,個別企業本身也無法存活了。於是,在這個獲利邏輯或下,所謂的社會企業或企業社會責任,無法避免地會有兩個重大侷限,讓它不可能是如同「做善事」般如此真誠。
首先,企業所選擇的「社會公益」面向,必須是高度受到社會大眾所關心重視、或是容易能夠動員人們情緒的。舉例來說,麥當勞積極推動的「兒童」權益,不但符合其自身想銷售的主意族群,而且更重要的是,兒童始終是社會福利事業中最容易獲得大眾同情的對象;關注兒童權益能為麥當勞帶來好形象。
這樣的考量其實無可厚非,畢竟鑽研一個社會大眾根本不關心或無法理解的社會議題,在形象上是難以加分的。但在企業行善非得考量「效果」的前提下,弔詭地造成的現象是,所謂的公益議題中,竟然也發生了隨著感召能力的差別,某種「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趨勢。能夠賺人熱淚、博取同情的議題,不論是兒童權益、動物保護、生態保存、扶助難民,總是有諸多企業願意伸出援手,甚至不少捐贈是高達數億元。然而,不容易獲得同情的「少數人權益」(如同性戀者、雙性戀者權益),或甚至根本就是和企業利潤邏輯對立的勞工運動、激進環保運動,則被束之高閣,根本不被當成是個「社會公益」議題來看待。
另一方面,在相同的邏輯下,企業對社會公益的介入不但議題有所篩選,而且,其必然地只能夠講究「表象成效」(製造各式各樣能夠用以行銷的圖像、故事、或數字),而沒辦法深入地探究問題,訴求真正解決問題的改革。例如說,一樣是關注兒童權益,企業喜好的是製造一齣又一齣「企業CEO或企業形象大使探訪弱勢病童」的肥皂劇;或者是招待大量弱勢兒童到遊樂園娛樂。但更根本的兒童福利政策、對政府公共照護責任的監督與倡議等,儘管花費不多、效果可能更好,卻根本不會是企業所關心的目標。原因無他,後者這些對企業來說是沒有「效果」的,因為企業得關心的效果不是「實際改變問題的程度」,而是「大眾對他產生好感的程度」。這是競爭下的現實。

企業公益打造的統治正當性

或許還是有人會想幫這些企業緩頰說:大家當然都很清楚,企業做公益是為了形象,本來就有它的極限。但還是一樣,這總是有比沒有好,不是嗎?
這裡牽涉到了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在於:所謂的社會企業、或是企業社會責任這些浪潮,造成的問題不只是對公益議題有所「篩選」、或是只在「表象」為之;更根本的問題是,它加強了企業對這個社會統治的「正當性」,打造了更多大眾對企業產生信任與支持,而掩飾了根本的問題所在。
我們如果深入分析所謂的社會問題,往往會發現,實際上,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當前社會中的許多問題,就是來自於「企業」。或者應該說,來自於企業背後指導它運作的這套資本主義邏輯。
我們可以看到,辛苦工作的勞工,為什麼許多拿不到足以維生的報酬?問題在企業要壓低工資以增加獲利,否則也會被其他企業取代。昔日風光明媚的大自然,為何已日益污濁不堪、污染重重?問題也在於企業要犧牲環境來降低成本。甚至其他包括性別、種族不平等,世界不平衡發展、多元的認同與生活方式不被肯認,也多少和企業這套以獲利為最大依歸的邏輯有關(儘管並非完全)。
然而,當企業日益行善,也讓越來越多人誤以為:企業其實也是有良心的,好的企業可以協助社會改革等想法時,企業本身這個根本問題來源,也通常就被忽視了。隨處可見的是,越來越多的社福非營利組織,是積極向企業募款、合作,進行一種企業形象與公益資源間的交換;然而,卻少有在大眾媒體上再見到對企業剝削勞工、破壞環境的根本批判。
久而久之,企業的各種罪惡,被道德化、人格化為是「少數壞老闆」才會有的作為(暗示著是可以有「好老闆」的);但沒有人會問:是不是根本的問題就出在企業的基本「遊戲規則」上?這資本主義邏輯,才是勞工剝削、環境破壞、社會不平等加劇種種問題的元凶。而所有的企業社會公益等作為,不過是能維護企業形象才得以出現,根本上是用來遮掩企業罪刑的遮羞布罷了?

富士康是壞老闆造成的嗎?

最後,再舉個不遠的例子。鴻海、富士康集團的總裁郭台銘,是「台灣首富」。他的集團在中國僱有數十萬名勞工,以替全世界的電子產品代工聞名,過半的iPhone、iPad是他轄下的工廠所產。他雖然為人霸氣,但在台灣卻有不錯的社會形象,這和他經常投入慈善活動、或向大學提供捐贈,不無關係。然而,這卻無礙他得把富士康工廠經營得如同是血汗工廠,以高工時、低工資的體制,打造出大量的精美的電子產品來。
▼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頻傳,台灣學界超過150人參與「終結血汗工廠、捍衛勞動人權」連署,2010年6月13日要求蘋果等國際大廠負起企業社會責任。 (圖文/台灣立報資料室)
2010年的「富士康連環跳樓自殺」事件以來,他飽受各界批評,被質疑為「無良企業」。但也許,他不是好老闆,也不是壞老闆,只是個「稱職的老闆」罷了。倘若他真的發了善心,想打造「低工時、高工資」的工廠體制,不惜把生產成本提高,結果很可能只是蘋果換了代工廠商,首富換人當、血汗工廠換別家來經營而已。企業社會責任的極限,昭然若揭,不是嗎?
在人民民不聊生、公共財政破敗的這個危機年代,我們與其期待企業行善,不如拿出我們的抗爭力量,要他還回從我們身上奪走的勞動成果,立即提高工資、償還加班費,以及繳納本該承擔的稅賦,追究破壞了環境的成本。在持續的抗爭與揭弊當中,再來看看,他們的「善心」到哪裡去了?
(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社會學博士生)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