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流五週年論壇:「為明日開路!社會企業的10堂課」

社企流五週年論壇:「為明日開路!社會企業的10堂課」

社會創業,不只是一個人的事。
形塑我們世代回應社會問題的答案, 需要「創業者的堅持、支持者的響應、消費者的參與」; 為明日開路,就從你我腳下開始。 ​ 社企流五週年論壇,將過去5年的觀察化為「社會企業的 10 堂課」, 呈現給關心並致力改善社會議題的你。

專欄文章

6篇)
  • 社企流五週年論壇:「社會創業,不只是一個人的事」為明日開路,就從你我腳下開始

    社企流五週年論壇:「社會創業,不只是一個人的事」為明日開路,就從你我腳下開始

    文:李沂霖 、黃思敏、郭潔鈴、郭展/圖:社企流
    社企流連續2日在三創生活園區舉行五週年論壇,7月8號首日由社企流共同創辦人林以涵、以立國際服務創辦人陳聖凱揭開序幕,開幕式更邀請到台北市長柯文哲蒞臨致詞,並首度發表社企流與星展銀行及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攜手推出的《開路:社會企業的10堂課》新書和「2017 年社會企業大調查」,讓與會者對台灣社企領域有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論壇亦邀請到新加坡社企教母周士錦親授創業甘苦談,更有10位台灣iLab行動家一一分享他們社會創業的第一哩路,精彩的內容在「毋忘初衷」、「與社會共創」以及「點子到行動」三堂課後劃下第一天的句點。今日課程則聚焦在社會企業的育成和影響力、與受益者的相處之道、政府扮演的角色以及社企從業人員的職場揭秘等,繼續為與會者帶來豐富精彩的6堂課。

    失敗研究所

    【上半場:失敗為成功之母】
    根據調查,99%的創業都會失敗,而如何從失敗中汲取經驗才是王道。「巨思文化」執行長陳素蘭表示:「失敗是創業的好朋友。」這堂課邀請到創業界最具份量及經驗的顧問導師,提供與會者面對失敗的指南。
    「AAMA台北搖籃計劃」協助青年創業家成長與進步,共同創辦人顏漏有表示:「這是創業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他以英國雇用遊民販售公平交易商品的「Aspire」及台灣提供老人送餐服務的「清水茶坊」為例,歸納出5項社企失敗的原因,分別是:缺乏清晰的社會使命​、無法平衡​「社會」與「企業」​、缺乏堅實的商業模式​、缺乏資金或現金用盡,​以及不適任的團隊​,並殷切提醒社企創業者勿過於理想化,要知道:
    「面對現實的商業世界,沒有絕對的完美,不可能一次就成功。」
    他也接著分享從失敗中學習的5項建議:​培養自我包容,放棄完美主義​、學會面對及承認失敗、全心投入最重要的事、學習「快速失敗」、「快速學習」和尋找值得信賴的創業導師。「社會創業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要學會摔跤。」
    致力培育科技新創人才的「Alpha Camp」創辦人陳治平認為,創業的失敗誤區是:未與共同夥伴清楚溝通、未掌握事業全面的專業度以及未認清使命與熱情的差別,他以自身經驗為例:多年前曾與朋友合作加入香港的育成中心,結合自己的廣告專業與朋友的工程領域專業共同創辦時尚部落格,結果因權力分配不明、創辦人之間專業領域無法互相溝通等原因,8個月後資金用完之際就關閉收場。陳素蘭則回應「不要用創業考驗人性。」一開始就必須清楚討論股權架構及權力分配,提醒創業者務必謹記。
    「多扶事業」執行長許佐夫則秉著一貫樂觀的態度,認為失敗是一定會遇到的事,重要的是釐清自己的目的。他舉多扶與政府合作的經驗為例,指出當多扶5年前要投標時,連自己的團隊都認為這是徒勞無功的事,許佐夫卻說:「我們的目的本來就不是要得標,而是讓更多人認識我們。」最後投標確實失敗了,卻讓政府單位認識了多扶;如他所言,失敗與成功往往就是一念之間。
    下半場:結束是新的開始】
    創業總要面對無數關卡,「時代基金會」執行長趙如媛認為:「在大家都創業的時候,失敗即是前仆後繼,是很平常的事。」下半場邀請到幾位歷經社會企業創業興衰的過來人,一起來傾聽他們的心路歷程與轉折,了解如何讓失敗成為新的開始。
    「好伴社計」共同創辦人張珮綺稱失敗是「化作春泥更護花」,她在畢業後與同學回到台中,改造台中老房子成為共同工作空間,並推出舊城小旅行、綠川市集、青創育成計畫等活動,希望為家鄉帶來改變的力量;經營一段時間後,因發現自身經驗有限、共同工作空間需求不多、獲利模式不穩等原因,決定暫停空間營運。
    張珮綺表示:「創業就像自己的小孩,既是責任也是包袱,且(企業)長大的過程並非能完全掌握。回到初衷,才能走得長遠。」
    在審視自己的創業初衷應為社會設計而非空間營運後,她打造好伴社計,以「連結在地,打造地方生活感」為使命重新出發。
    「鮮乳坊」營運長郭哲佑則分享自己經歷過無數次的創業與失敗,從大學時期販售虛擬寶物,到後來成立販賣社企公益商品的電子商務平台「17 support 社企一起幫」,郭哲佑表示,夢想很大、藍圖很廣,但現實是若沒有穩定獲利,就無法讓企業永續,不過創業期間累積的人脈和經驗,皆能成為重新開始的養分,如今身為鮮乳坊共同創辦人,郭哲佑汲取失敗經驗,盼能繼續成長。

    政府來相挺

    【上半場:看不見的推手】
    「以前要害一個人,就叫他去辦雜誌;現在要害一個人,則是叫他去辦社企。」聯合報系願景工程總監梁玉芳打趣為這場座談開場,也道盡社會企業在台灣開路的不易。
    行政院將2014年訂為台灣「社企元年」,推出台灣首度以扶植社會企業為主,為期3年、預算高達1.6億台幣的「社會企業行動方案」,藉由「調法規」、「建平臺」、「籌資金」、「倡育成」四大策略,希望為台灣打造有利社企發展的生態環境。而在「後社企行動方案時代」,行政院數位政務委員唐鳳自詡為「社會企業的公僕」,她表示:
    「其實每個社企都有不同的方向,與其說政府要推動社企的方向,倒不如由社企來告訴政府需要什麼協助。」
    唐政委本人正參與空總創新基地(TAF)的規劃,並將拜訪全台各地的社會企業做交流,搜集意見以擬定下一步的計畫。此外,她亦將於今年9月率團至紐西蘭參與社會企業世界論壇,進行國際交流。
    而地方政府如台北市、台中市也陸續推出支持社會企業做為城市發展動能的政策。根據產發局統計,全台約125家公司型社會企業中,有近6成分佈在北部地區。北市產業發展局局長林崇傑表示,北市府於過去2年半以來,積極盤點北部不同類型的社企支持組織,其中包含資金支持、育成空間、社群網路、專業輔導服務等類型的組織,並將其列為重要夥伴,共同為社企生態圈挹注輔導與支持。
    台中市政府副市長林依瑩則認為,為社企開路之前,需要先解決台灣政府核銷的惡性結構及繁瑣的程序,她表示:「一個好的政策,如果不去關心執行面,則成效會大打折扣。」此外,台中市府亦積極將老舊的空間重新整修、開放,作為社會創新基地,希望能串連不同的社企團體形成網絡。
    對政府而言,社會企業長年深耕在地,為政府在基層扮演著聆聽在地需求的角色,並依此設計出因地制宜的解決模式,重建在地產業、活絡社區發展,並促進弱勢就業與培力,是回應各種社會問題的重要力量。
    【下半場:社企立法怎麼立? 】
    社會企業在台灣已逐漸成為受到公眾肯定的經營模式,但同時也衍伸出一些問題待解,包括現行法規之侷限,以及是否應立法對社會企業「正名」以防掛羊頭賣狗肉等,產官學研各界這幾年提出眾多討論與修法建議。
    2016年5月蔡英文總統上任後,由於啟動《公司法》修法作業,重新開啟一波對於社企立法的討論潮。民間主責社會企業的修法委員於彙整各方意見之後,提出兩大修正方向:
    一、放寬公司法既有規定。文化大學法學院方元沂教授指出,台灣社企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後,就會受到為傳統營利公司而設的「公司法」所限制,因為公司法的第一條就明定公司須「以營利為目的」。唯有在法律上放寬公司的成立目的,社會企業方能選擇所追求的社會目的,而非對股東的最大利益負責。
    「法律應該要訂立一個架構和公平的遊戲規則,讓營利企業、社會企業與非營利組織都能發揮影響力。」方教授表示。
    二、新增「共益公司專節」。方教授說明在公司法下設立一個專節,新增一種公司組織的選擇,可以讓社會企業跟傳統型公司作出明確的區隔。
    此外,以余宛如為首的幾位立法委員,也於2017年5月提出以建立完善社會企業發展生態系為宗旨的「社會企業發展條例」,而社會企業生態圈的各方利害關係者,也都盼望透過立法讓社會企業受到更多保障。众社會企業創辦人林崇偉指出,若社會企業與投資人僅於公司章程裡彼此約定,卻沒有法律來保障公司的章程和運作時,一旦投資人有異議,就可能援引公司法來干預公司。
    活水社企投資開發總經理陳一強也補充,投資人與創業家彼此間的信任度非常重要,單靠私人契約是不夠的,立法才能給予彼此更多保障。另外,現今許多大型金融公司皆對投資公司型社會企業表達意願,然而往往行文到了金管會就沒了消息,顯示目前的法規並不利民間資金投入社會企業。
    為了打造完善的社企生態圈,除了法律外,民間的自律系統亦扮演重要角色。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秘書長陳琬惠說明,2年前聯盟設立了公司型社會企業登錄平台,這樣的一個自律機制能讓社會企業在剛開始發展時,做出必要的資訊揭露和自我說明。
    主持人「以立國際服務」創辦人陳聖凱形容:「法律是框架,也是一個扶持,像一個藤架能讓幼苗去攀爬」。
    應如何改變法律,讓社會企業擁有一般企業的效率及保障,同時鼓勵一般企業更有社會理念,並帶領風向讓台灣社會意識到政府對社會企業的支持?一切仍有待政府持續扮演橋樑的角色,並確實傾聽民意,協助各界找到「最大公約數」。

    改變加速器

    【上半場:打造社會企業生態圈】
    如同蝙蝠俠行俠仗義,背後卻少不了萬能管家「阿福」為他打理一切;在第一線服務社會的社企創業者們,身後也需要無數個阿福成為他們的軍火庫。「社會企業生態圈」就是創業者們背後的阿福,也是整體社企產業的支持系統,包含「概念推廣、社群建立、財務支持與能力建置」四大角色。 其中,大專院校與媒體皆擔任「概念推廣」的角色,幫助大眾更瞭解社會創新的概念。輔大企管系教授李禮孟觀察,透過在職專班,有理想的年輕人與有經驗的長輩有機會一同共學共創,達到跨界、跨年齡的學習,學校也不再只是灌輸知識的角色,可以一起跳下海與學生創業。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執行長羅國俊認為,掌握資源者與尋找資源的社企創業者之間,存在很大的鴻溝,因此媒體需要盡到宣傳的角色,讓更多人知道社會企業的理念,並使企業主在貢獻資源之後能獲得社會回饋和鼓勵,促進資源流動的正向循環。羅國俊更希望進一步創造青銀溝通的場域,使不同世代能跳脫看待彼此的框架。
    「財務支持」的組織則是創業者背後重要的金庫,「活水社企投資開發」總經理陳一強表示,活水擔任社會創業家跟影響力投資人之間的橋樑,將稀少的資源投入於可持續擴展社會影響力與自給自足的社會企業。陳一強更強調社企生態圈應加強廣度、深度與高度,「站在彼此的肩膀往上走」。
    現在更有不少社企在群眾募資平台發起專案,在募資的同時也能達到行銷宣傳之效。「貝殼放大」成立以來已幫助許多社企成功募資,創辦人林大涵表示,募資平台上成功的專案皆具備對社會的獨到洞察,告訴人們「你該知道的事、你不知道的事、背後的成因為何、後續該如何解決」,打破一般人的「認知閉合」。林大涵也提醒創業者須保持拚勁,秉持一定要活下來的精神,別給自己留退路。
    社企生態圈中的各個角色,在不同的崗位上提供社會企業多元面向的資源與協助,幫助創業者創造更多影響力,達成永續發展。
    【下半場:社會企業育成之路】 ​
    在創業這條路上,創業者常面臨資金、人脈、市場競爭、甚至是個人家庭等挑戰,而育成機構存在的價值,就是協助社會企業發展並提升其存活率。下半場邀請到不同的育成組織代表和創業者,分享雙方的合作經驗,並探討育成組織的功能和角色。 主持人陳玟成以社企流「iLab社會企業育成計畫」為例,指出育成計畫提供的服務普遍包含培訓課程、諮詢輔導、交流媒合、種子獎金等,但因每個創業者的需求不同,要如何設計和提供符合需求的服務,成為育成組織的一大挑戰。「AAMA臺北搖籃計劃」林蓓如執行長表示,AAMA邀請企業界前輩做為導師,幫助新創企業從1發展到100,但有時前輩的成功之道或許已不適用於現況,因此前輩傳授的主要為創業心法,林蓓如也鼓勵創業者在面對不同想法時抱持開放態度,並聚焦於現階段能做的事。
    「臺大車庫」柳育德總監認為,臺大車庫給予創業者實體空間,協助建立創業者之間的社群,還有豐富的校友資源,可以協助創業者驗證自己的點子。他認為「台灣未來重要的是時代的對接」,台大車庫的角色即是媒合創業家需求與導師資源。
    另一方面,參加AAMA臺北搖籃計劃的茶籽堂創辦人趙文豪分享,一開始以為育成計畫都在交際應酬,參加後才發現育成計畫輔導的是「人心」,AAMA幫助組織穩紮穩打地成長,在組織尚未具備足夠實力時,不會硬將組織推上高位。
    參加臺大車庫的城市浪人創辦人張希慈則分享,她在車庫認識許多一同奮鬥的創業者,創業者之間能互相幫忙、互相做產品驗證,一起度過創業前期最艱難的時刻;此外,張希慈也曾是社企流iLab的團隊,透過iLab提供的課程覺察自身的弱點,並認知到尋找互補夥伴的重要性。 無論最後選擇什麼育成計畫,創業者和育成組織彼此間必須建立信任,才能創造「魚幫水,水幫魚」的共生雙贏局面。即將踏入創業領域的夥伴,也不妨先花點時間研究,選擇適合自己的育成組織,以發揮雙方最大的效益。

    受益者優先

    【上半場:以人為本的社會設計】
    有別於一般企業的營運模式與股東優先的使命,社會企業的利害關係者(Stakeholders)可能更加多元,除了倡導理念,更追求能與受益者有更深入的連結。因此如何以人為本,從同理受益者的角度出發,進而設計出符合其需求的產品服務,對社會企業而言是個重要的課題。這堂課帶領參加者放下預設立場,重新認識「以人為本」的社會設計。
    「為臺灣而教」創辦人劉安婷認為:「要能理解受益者,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由於自己的媽媽是老師,安婷從小耳濡目染,經常聽到有關教育的議題,而開始對偏鄉教育感到好奇,決定站到第一線去了解。在發現偏鄉國小其實不乏各界的愛心捐贈,而是缺少願意過去當老師的人之後,便創立為臺灣而教,時時緊扣自己的初衷,以孩子為核心發展出因應的教師培訓措施及組織使命,更時時回到現場,檢視自己的心是不是在對的位子上,「這群孩子才是我們努力的原因。」
    「若水國際」透過調查,發現身障者就業有失業率為一般勞動者的3倍、工作等待時間長達7年以上等問題,進而投入身障就業服務。營運長陳潔如表示:「社會企業重要的精神,就是對於受益者需求的回饋和感知。」而若水的第一步就是:建築資訊建模(BIM),透過工作流程再造,依照身障者的潛力及工作能力進行工作分派,集團隊之力達成產能及品質。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在 921後投入災後重建及社區營造,董事長廖嘉展提到,社會的改變很難完全依靠政府,應該由下而上去推動。因此他在地震後投入桃米社區的重建,發現桃米在生態面的特色,於是開始做生態環境的建構、解說員培訓與認證​等,以社區(受益者)為主體,做到「從無到有、從『有』到『地方價值再現』」的使命。
    【下半場:受益者有話要說】
    上半場強調社會企業與非營利組織在導入社會創新解方時,必須同理受益者心聲,進而設計真正符合其需求的服務或工作機會;下半場則聚焦台灣 3組第一線的社企創業者及受益者,互相分享雙方歷經的成長與學習。
    「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長期關注無家者議題以及街賣領域,而他與「巨輪合作社」創辦人陳安宗相遇的契機就是在街上;「新生命資訊」創辦人黃河明因表哥年輕時脊髓受傷,開始接觸脊髓損傷相關組織,而後成立新生命資訊輔導脊髓損傷者就業,也因此認識了17歲車禍導致頸部以下癱瘓的張雅如;「黑孩子黑咖啡」創辦人陳俊朗,人稱陳爸,一直以來努力帶領社會邊緣的人,許他們一個未來的方向,而原是職業軍人的陳彥凱在36歲時因對未來感到迷惘,想要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因此加入陳爸的行列,協助引導和陪伴弱勢孩子。
    當社企創業者與受益者相遇,黃河明認為不能用一般企業的方法講究績效,而是需要調整方式來面對不同的狀況。張雅如則表示,在新生命資訊工作,主管對於傷友的情況都很了解,會依照他們的能力開發適合的工作機會;他們要做的就是坦誠的溝通,讓主管知道自身能力與限制。
    談到受益者與社會企業建立關係過程中的磨合和挑戰,陳俊朗及陳彥凱皆認為在帶領孩子的過程中,與其說是「磨合」,更應該說是「等待」,「他們在黑暗中,我們要做的是讓他們轉身面向陽光,而不是一直拖著他。」
    在巨輪合作社與人生百味的合作上,巫彥德表示曾嘗試要拿掉同情銷售,在文案及宣傳上帶出商品的價值,但後來才發現成果不如預期。陳安宗則回應,今年過年時與人生百味合作販售「小學課本的逆襲」紅包袋效果很好,深受年輕人歡迎。在磨合過後,雙方都同意由販售商品的開發方向著手,以街賣者所熟悉的日用品,搭配吸引消費者的設計,讓彼此合作更加緊密。

    影響力評估

    【上半場:為什麼要做影響力評估?】
    一般公司的營運表現是經由財務數字呈現,社會企業的營運表現卻必須另外考量是否能有效解決及改善社會問題。然而,社會企業在努力茁壯之餘,要如何確定自己是走在正確的路上,對社會能產生更多正面的影響?影響力評估工具又應如何應用呢?
    首先「活水社企投資開發」合夥人楊家彥提到,傳統的創投一般只用財務數字來做投資決策,卻沒有反映其他面向的指標。身為經濟學博士的他,過去求學時雖有學過生命價值、環境價值等評估理論,但直到創立影響力創投後才發現要確認影響力的面貌,需要考量多方意見,才能建立有系統的影響力投資模式。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則說明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ment)的概念,包含讓公司更清楚投資社會企業能帶來什麼效益、需要重新定義價值,並把對外有正向效益的營運模式做量化的分析,因此社會投資報酬率(SROI)等評估工具就非常適合用來檢視並測試社會企業能否建構更具效益的商業模式。
    身為社會創業家的「以立國際服務」創辦人陳聖凱及「DOMI」創始人連庭凱則接續表示,影響力評估可以幫助社企組織及從業者進行內外部溝通,除了盤點自身已完成的事情、使命和解決的社會問題外,更能揭露給投資人清楚明瞭的影響力效益資訊。「社會企業就是在做各式各樣不同層面的溝通,」連庭凱表示,「所以要把社企的理念、做法散布出去,才能達到預期的影響。」
    主持人「公益責信協會」理事長余孟勳,也同時請教幾位講者在評估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為何,其中楊家彥認為社企組織運作時所產生的影響力成果(Outcome)幾乎沒有現成資料可以參考,光是收集及分析就必須付出相當高的代價。此外,評估影響力就像在對組織進行健檢,除了要提供對應的窗口外,也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人力,對還在發展中的社會組織是個不小的負擔。陳聖凱則以自身創辦的以立國際當作案例,認為社會企業造成的改變通常是長期才能追蹤到的,甚至有可能評估出非當初預期的結果,所以跟一般商業組織短期就要看到成效的思維大不相同。但他也認同利用評估工具可以幫助自己客觀、理性地去看待組織與社會問題的關係,隨時調整社會企業的運作模式。
    【下半場:該怎麼做影響力評估?】
    雖然許多組織都想嘗試影響力評估,但在實際運用上仍有許多挑戰需要被克服。「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吳宗昇多年專注研究台灣的社會影響力評估,在下半場的課堂上首先分享了社會投資報酬率的評估步驟及其關鍵知識,並簡述社會影響力評估在應用上的優勢及限制。另外,吳教授也帶領大家反思一個問題:單純透過數字,可以看出影響力的差異及其造成的改變嗎?教授利用過去的研究基礎呈現不同評估方案的數據,提醒參加者要特別留意指標的不可比較性、研究員本身的主觀性、成本過高與資源依賴等實務上會遇到的問題。
    「活水社企投資開發」合夥人楊家彥則重申在當前財報及會計標準的限制下,常常造成「偏聽偏看」的資源分配決策,而他認為要改善這樣的處境,影響力的衡量與揭露是必要的手段之一。在選擇工具及指標上,採行社會投資報酬率等貨幣化社會影響力的方法,可以跟投資人做非常有效率的溝通。楊博士也呼應吳宗昇教授提出的反思,認為評估出來的影響力類型及數值並沒有絕對的好壞,重要的是能否成功說服組織受眾(Target Audience)。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投資副總監梁樂慧和所有人分享了自己在香港建立影響力衡量機制的過程與心得。梁女士從自身工作的創投機構出發,逐一說明當初遭遇的挑戰,例如:缺乏足夠的人力與時間、社企組織涵蓋的項目該如何收斂及歸因...等,並展示應如何釐清不同層次的利害關係人及影響力成果,利用定性、定量等評估指標產出能清楚呈現給投資人的影響力報告。
    演講最後,梁女士也特別提醒在場的社企圈人士,要記得組織當初的改變及影響力是為了「人」而非「數字」:「報告可以引導我們方向,但不要讓數字拘束了我們的目標。」

    人生轉運站

    【上半場:社企徵的就是你】
    社會企業與新創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發展越來越蓬勃,也吸引不少有理想和熱情的人才投入,究竟對這些組織的創辦人而言,何種類型的人才會是他們所需要的?社會企業又應如何培育和留住好人才?
    以創新產品為核心,推廣真實、健康與永續生活型態的「綠藤生機」創辦人鄭涵睿,率先分享綠藤關於人才的3個學習。綠藤創立前幾年曾因遇見個性不同的夥伴,使公司內部陷入混亂,後來發現公司最重要的招募準則應是尋找價值觀相同的夥伴,並進一步利用實習計畫培養好人才,使公司跟員工皆能一同成長。鄭涵睿最後更提出招募人才的絕對公式:「現在的你+現在的綠藤=更好的你+更好的綠藤」鼓勵每個欲加入社企的人,都能增進對自己和對公司的了解,並抱持對未來的想像藍圖,促進自己和社企的共好。
    提供國內、外求學與求職個人經驗分享平台的「IOH」創辦人莊智超,以船長與水手來比喻社企創業家與從業者的關係,提出「社企只有指南針,沒有GPS」,因此當兩者有相同的目的地時,就會一起努力讓船不要沉沒。莊智超也分享IOH在選才時很重視真的使用過自家服務、並熱愛這份工作的人,期待夥伴能文能武、展現自學能力,成為自己領域的專家。
    期待為每個孩子打造個人化教育的「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呂冠緯,原本是個準醫生,後來加入均一教育平台,希望透過翻轉教育改變孩子的學習環境。他發現有心加入社會企業的人,大多在加入之前就已累積了在這條路上前進的故事,誠致的董事長方新舟曾告訴呂冠緯:「這份工作不太可能給你超過醫師的薪水,但這一份使命卻有可能讓你創造更大的影響力。」而這也呼應了誠致的人才方程式,就是最大化意義,與合理化待遇。
    所謂成也團隊,敗也團隊,人才是社會企業和新創非營利組織相當重要的資產。誠如鄭涵睿所言:「如果更多公司更重視人才的培育、更多人更重視自己的職涯,台灣就會是一個更充滿希望的地方!」
    【下半場:直擊社企職人工作現場】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尋找工作的意義,期待找到一份帶有社會使命的工作。然而相對於一般企業,求職者較難找到新創社企或非營利組織的資料或是在職者的心得分享,入職後便很容易產生期待與現實的落差。本場座談邀請到5位社會創新組織的工作者,並彙整他們的工作經驗與觀點,提供未來想進入社企產業的求職者參考。
    「綠藤生機」行銷副理張欣舫曾在大公司工作,也曾經歷創業失敗的挫折,一番掙扎後仍願意相信有社會理念的企業,於是加入綠藤,認識了一群有相同理念的夥伴,發現工作起來更有效率。張欣舫也提醒求職者要做能真的讓自己快樂的事,並慢慢摸索出自己能力與興趣的交集點為何。
    「社企流」財務暨專案專員龍映涵畢業後第一份正職就加入社會企業,發現新創公司的員工時常需校長兼撞鐘,成為多工型人才。她雖曾因需同時處理要動腦的企畫以及零碎的瑣事而感到困擾,但透過更加管理自己的時間與專注力,便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
    「以立國際服務」計畫總監高捷帶志工出隊時,雖然需要隨時待命卻樂此不疲,因為知道自己的存在,能讓一批人變得更好。高捷也分享人生只有4件事要做:找自己、找自己想做的事、堅持做、好好離開。有趣的是,此次對談也意外發現,在場的社企從業者皆有參與國際志工的經驗,更因此經驗打開認識社會企業、人生轉彎的契機。
    「耕山農創」業務經理汪曉薇在甫進入職場時,曾因不清楚人生方向而感到迷惘,便不斷省思自己理想的生活樣貌為何,更因此她提醒聽眾不要評判自己喜愛的事情、不要扼殺自己的夢想,並鼓勵正處於迷惘階段的人,找到自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實「還沒找到天職」才是常態,毋須慌張。
    「誠致教育基金會」專案經理鐘敏豪,原先是工程師背景,在參與志工活動後開始反思工作的意義,人生大轉彎加入誠致, 希望人生除了薪資,還能創造其他的KPI(關鍵績效指標)。鐘敏豪也分享,欲從根本解決偏鄉教育問題,最終仍須從體制面、政策面著手,鼓勵學習法律甚至是政治的人共同加入改變的行列。
    整體而言,想進入社企工作的求職者如果能先調整好對社企工作的期待值,釐清自己的人生規畫,並在求職前先累積扎實的議題研究與觀察,進入社企工作後不只能適應得更好,還有機會擴大組織的社會影響力。
    社會創業,不只是一個人的事,更不是一件浪漫的事。社企流五週年論壇透過2天的活動與百位講者精采的分享,希望傳遞社企流5年來的觀察與洞見,在為每個參加者精心打造的10堂課中,深談創業者從點子到行動的心路歷程、支持者對社企生態圈的洞察,以及社企從業者的真摯告白,啟發所有人帶著滿滿的收穫,從自身做起,共同為明日開路。
    核稿編輯:金靖恩
    閱讀文章
  • 社企流五週年論壇:柯P、社企教母和百位講者領軍「開路」,獻給每位Change Makers社會企業的10堂課

    社企流五週年論壇:柯P、社企教母和百位講者領軍「開路」,獻給每位Change Makers社會企業的10堂課

    文:李沂霖 、黃思敏、郭潔鈴/圖:社企流
    社企流自2012年成立以來,一路觀察台灣社會企業的發展,社企流共同創辦人林以涵指出,「社會企業在台灣的分布『五湖四海』,從北到南,從海到山,到處都有社企萌芽與茁壯,據統計目前有超過500家各種型態的社企。」有鑑於台灣社企累積的經驗值得回顧、傳承和省思,社企流將過去5年的經驗濃縮為「社會企業的10堂課」,透過論壇呈現給每一位關心並致力改善社會議題的Change -Makers。     兩位主持人社企流共同創辦人林以涵、以立國際服務創辦人陳聖凱表示,今年論壇有5大創舉,包括首度將論壇擴大為2日活動,於5大會場辦理主題演講、座談會;線上直播開學典禮;匯集100名社會企業及社會創新領域講者;並同步舉辦工作坊及展覽,回應了過去論壇參與者希望能有更多互動體驗的心聲。社企流更與星展銀行及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攜手,推出最新力作《開路:社會企業的10堂課》專書以及「2017年社會企業大調查」在論壇首度發表。透過2天滿滿的議程,一次獻上最豐富的社企知識饗宴。

    台北市長柯文哲:由內而外、由公而私,推動友善社企發展城市

    活動開幕邀請到台北市長柯文哲蒞臨會場,與在場民眾分享台北市這一年來投注於社會企業的發展及未來展望。柯文哲市長暢談關於推動田園城市的進展,認為應「由內而外,由公而私」,從小學生開始培養食農概念,「要改變一個國家的性格,教育是很重要的。」市長並計畫將綠色建築的概念應用於公宅,更決定從公家機關做起,推廣里民合作,從小範圍開始逐步改變,期許將台北市打造為友善社企發展的城市。

    社企流新書 X 社企大調查發表

    於論壇現場首度發表的新書《開路:社會企業的10堂課》,是台灣唯一深入探討社會企業的代表性著作,社企流將數年來對台灣社企發展脈絡與國際趨勢的深刻觀察,精煉出10大心法與讀者分享。同場亦公佈由社企流、星展銀行及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三方所合作推動的「2017年社會企業大調查」,聯合報系願景工程策略長何振忠於發表時表示,根據今年度調查資料,民眾對於社會企業的認識度由18%微幅上升至20%;有80%民眾認同社會企業價值,然而僅20%民眾看好其未來,顯示台灣對於社會企業的推廣仍有努力的空間。

    新加坡社企教母周士錦Elim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頂著綠色的頭髮、腳踩繽紛的球鞋,帶著燦爛的笑容步上舞台,她是人稱「新加坡社企教母」的周士錦Eilm,笑稱自己非常「突出」(Outstanding),因為總是「站在教室外」,從小就不是老師眼中的資優生,叛逆的DNA驅使她在22歲便成為創業家,創立新加坡潮牌「77街」(77th Street),然而,在一開始卻不被看好。直到2001年榮獲新加坡「卓越女性企業家獎」後,她自問:若自己能從叛逆小孩變成傑出企業家,那麼其他孩子為什麼不行?於是她著手開辦「新加坡街頭市集」和「青年創業家精神」組織,提供邊緣青年舞台去發揮,更輔導其創業;在新加坡社會企業概念未普及之前,她也率先創辦「社會創新園」,專門培育社會企業家;隨後發展「流行和人才中心」,與百貨商場合作,讓弱勢去商場擺攤,販售自己的手藝品自力更生。
    Elim提到在多年前的一次教會聚會中,她將自己所賺的錢全數捐給印度建了6間教堂,數月後該地不幸遭遇地震,多數建築倒塌,這6間教堂恰好成了災民中心,這件事深深影響了Elim的核心價值:「我賺錢,是為了幫助更多的人。」而因應新興世代,Elim認為需應用科技與世界接軌,故創立能讓物品在90分鐘內送到指定地點的快遞APP「FastFast」,雇用單親家長或急需收入者擔任司機,並將其中9成的收入都歸予他們。「改變世界」對Elim來說並非口號,不斷觀察並發掘社會的需要正是她一生的志業。在現場Elim也分享了自身創業的心得,她認為初期最困難的挑戰就是取得資金,之後則需要才華來發展生意,最後更須用技巧讓企業成長。最重要的是必須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如此一來,在面對任何挑戰時才能無往不利。
    「有意義的生活並不只是財富和名聲,而是有能力分享,去觸碰別人的生命,這樣我們才擁有滿足喜樂的人生。」
    演講最後,Elim做了一個有趣的社會實驗,她在台上拿起自己出版的書,邀請大家把握機會上前取書,剛開始沒有人反應,直到第一個人起身,大家才紛紛湧上前台,最後供不應求。「總是需要有第一個人走出去 ,大家才知道機會是可能的。」Elim解釋,第一組人把握機會,讓事情發生,第二組人先觀察別人的行為,最後大家都出去,書就不夠了,只好等下次機會;還有第三組人,沒有離開座位,只坐在原位看別人行動。
    Elim鼓勵現場聽眾,多運用網路去擴大接觸人群、懂得創造創新,因為唯一不能被機器人取代的就是我們的心,而心是可以解決問題的利器。Elim看見現場眾多的與會者及創業家,對台灣有信心,相信台灣可以成為社會企業的模範。(同場加映:周士錦——她是龐克族,更是「新加坡社企教母」:一手經營龐克潮牌,一手解決青年就業問題

    iLab行動家起步走

    社企流於 2014 年引進全球最大的社會企業育成組織—英國 UnLtd(讀為 un-limited),依據台灣現況進行在地化調整後,啟動「社企流iLab社會企業育成計畫」,發掘並培育未來改變社會的人才,手把手支持他們將點子化為行動,並創造社會與環境的正向改變。
    今日論壇邀請到第二屆社企流iLab「Do It 行動家」進行成果發表,這10位皆是商業模式初步獲得市場驗證、並已成立正式組織的創業者,包含:康思云( 新活藝術)高雅雪(小村子)吳書瑀(1982 法式冰淇淋)石展丞(職人)巫彥德( 人生百味)郭哲佑( 鮮乳坊)許又仁( 元沛農坊)杜昆盈(博威鳥控)黎孔平( 玩轉學校)王維綱(玖樓共生公寓)
    這10位創業家看到了社會問題後皆決定採取行動,並參與iLab培訓課程,由社企流提供諮詢輔導與交流媒合等服務,點亮他們社會創業之旅的第一哩路。

    毋忘初衷

    【上半場:理想與現實間的取捨】
    在「毋忘初衷」這堂課中,3位創業家暢談理想與現實的衝突,要如何照顧社會,同時又好好當個企業?如何兼顧社會使命與商業營運?是社會創業者必修的第一堂課。
    在三峽致力陪伴孩子,並培育弱勢青少年的甘樂文創創辦人林峻丞認為,應從個人開始,尋找自己的社會使命,而要從社會創新到產生社會影響力的3個原則,分別是:不變的態度、高度的認知和持續的行為。他最後也提到,「在創業路上,你需要更高的警覺心,​別讓利益迷惑了自己​。」
    iHealth政昇處方宅配藥局創辦人王照允表示,「這個世界上,賺錢需要聰明的人,而做社會企業則需要有智慧的人。」創業時必須先認清資源有限的事實,讓每個決定回歸初心後,再做出判斷,調整會導致失敗的作法。為銀髮與身障者提供接送、旅遊服務的多扶事業創辦人許佐夫則指出:「社會企業是沒有退場機制的。」堅持初衷更要堅持服務品質,一旦開始,就要做到最好。
    【 下半場:如何定義社會企業】
    「怎樣才算社會企業?」下半場帶領大家探索社會企業的核心價值,同樣邀請到3位創業家,與參加者共同思考社會企業的意義,並分享他們對台灣社企發展的觀察。
    好食機共同創辦人謝昇佑表示,社會企業強調社會團結,應是以互惠、共享經濟為產業發展的根基,並追求企業所有利害關係人(包含自然環境)的利益最大化。他也認為 不需要一味地將國外的模式複製到台灣,「台灣不是缺乏制度,而是缺乏支撐這些制度的社會基礎。」光原社會企業共同創辦人李志強將社會企業定義為:一個為了社會目的而做的事業,創業就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負責,他並援引自身信仰為社企精神作結:「菩薩救助眾生,眾生包含自己,所以應要待人如待己。」肯夢創辦人朱平則鼓勵參加者跳出思考框架,並認為當社會企業擴大規模時,可以轉而定位成「有更高目的的營利企業」 (Profit for Purpose Business) 。

    與企業共創

    【上半場:企業來相挺】​
    如何擴大社會企業的規模,一直是個備受矚目的議題,現在有越來愈越多企業觀察到社企這股新興力量,開始嘗試以通路、技能、融資等各種方式與社企攜手合作,擴大社會影響力。社會企業具有對社會問題的洞察及創新能力,而一般企業則有較大規模與較多資源,因此透過雙方的合作,不但能發揮企業本身核心專業、提升企業品牌形象,亦能運用1+1>2的綜效去解決社企所耕耘的社會問題,產生互利雙贏的效果。 讓雙方合作的第一步即是彼此認識與媒合,保德信人壽的市場行銷處副總經理林維軒分享自己常在公司聚會、活動等場合,邀請社企單位的人員來分享,也會邀請同仁擔任社企的導師。然而社企要透過與一般企業的合作來擴大規模與影響力,並不如想像中簡單。社企流創辦人Sunny提到社企流一直都是扮演著中間者的角色,同時感受到企業及社企雙方皆富有豐沛能量,有時卻因溝通的頻率不同,而錯失了合作的機會。
    「為什麼要和社會企業合作?」是企業會不斷自問的問題,星展銀行的集團推廣策略暨傳訊處處長蘇怡文提醒社企要先要練好基本功,產品要有一定的品質,否則若企業第一次只因被理念感動而採購社企產品,未來可能就不會再有第二次了。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則表示,社企和企業的公益方向必須有吻合之處,社企不是只要讓企業買單產品,而更要能成為企業的助力。
    2021社會企業創辦人的蔡松諭認為,社企和企業合作時,需要厚植自己的實力,不要當訂單到手後,才發現做不來。直接跟農夫買創辦人金欣儀也提醒創業家要在理想和商業上的折衷,越了解一般企業運作的真實面,合作起來也會越有效率。
    【下半場:用專業來加值】​
    對社企創業者而言,除了理想與社會使命外,產業知識、事業規劃、經營能力等更是永續發展的關鍵。然而社企多為微型或中小企業,創業者通常較缺乏管理大型組織的經驗以及對社企持續成長的想像,因此社企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需求,就開啟了與企業合作的另一扇窗。
    有別於傳統鼓勵員工去植樹、淨灘等貢獻體力的社會服務,強調貢獻腦力的「技能導向志工服務」 興起,鼓勵企業員工擔任志工導師,提供社企所需要的商業管理諮詢。倍能顧問公司營運長談玉貞認為,社企其實不只是須要資金,而是需要很多專業協助。很多專業人士在看到台灣有需要時,其實是很樂意投入的。然而專業人士在面對社企時,會發現雙方雖然在討論同一件事情,卻像在兩個平行時空。然而看似衝突的一切,其實是融合。
    KPMG的執業會計師吳惠蘭提到自己一開始對社企一無所知,因此開始去上課,也花時間做了許多基礎的學習,但在與社企合作時才發現雙方特質截然不同,專業經理人相當專精、審慎、守紀律;反觀社企創業家,多是富想像力、自信、果決,她形容:「一個在地上走,一個在天上飛。」
    台大創意創業中心執行長曾正忠表示,大公司裡的每件事都要做到95分,而新創公司只要做到80分,因為對新創公司而言,最重要的事就是找到對的事來做。舉例來說,大公司會要求把投影片做到95分,而新創公司則是要問「該不該做」這個投影片。因此,大公司的制度和KPI需要經過修改,才能適用於新創公司。
    最後談玉貞感性地說:「社企想解決問題是出於愛,愛就像是燃料一樣,商業模式能乘載我們的愛,而專業就像是軌道能讓商業模式走得更遠。」

    點子到行動

    【上半場:找對問題與市場】
    要如何把一個好點子發展成永續的商業模式?「找對問題與市場」是社會創業者踏出的第一步。
    老寮創辦人邱星崴認為,投入在地創業前要具備的核心能力,是做好田野調查的工作。邱星崴花了7年時間與在地耆老搏感情,卻因為大埔事件一夕翻盤,最終發現故鄉需要的,其實是一條完整的在地產業鏈,於是他用老寮Hostel帶進旅客、以Valai農創店提升在地農產品價值,最終以產業帶動文化,設計出符合在地需求的商業模式。
    瑪帛科技創辦人顧偉揚曾以為,透過電視機上盒的產品能幫助獨居長者解除孤單、與子女接上線,卻在無數次與長輩互動的經驗中發現,長輩需要的不只是科技產品,而是能有人陪伴的時光。於是他將產品轉型成視訊關懷服務,讓受訓過的員工做為「長輩與子女間的橋梁」,一方面透過科技陪伴長者,一方面謹記長者需求,將需求轉達給子女,讓親子關係更加和諧融洽。
    鮮乳坊營運長郭哲佑則分享,鮮乳坊在設計鮮乳產品之前,已先發放大量問卷收集和分析消費者的牛奶飲用習慣、購買頻率和份量等,預先掌握顧客喜好,在產品一推出就成功募集600萬元的預購訂單。取得初步成功之後,一次買10送1的團購促銷計畫,竟吸引如藥局、玩具店等非典型通路願意進貨,這是他們不斷試錯後意外發現的商業模式。而在開發新產品時,郭哲佑也建議先以最小規模測試消費者反應,若反應良好再循序漸進擴大,不斷快速修整,若產品失敗則寧可認賠也不願長期虧損。 3位講者呼籲,在動手解決問題之前,社企創業者必須具備研究問題的精神,排除先入為主的觀念,透過調查了解利害關係人和影響問題的關鍵要素,才能真正發展出好的點子和有效的行動方案。
    【下半場:活下去才有影響力】 ​ 社會企業背負著社會使命,致力改善社會問題,但永續發展的前提是要有健全的商業模式,因此必須時時提醒自己「活下去才有影響力」。
    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曾面臨民宿「天空的院子」經營慘淡的困境,後來因著名音樂人馬修連恩的造訪一炮而紅。組織聲名大噪後,卻發現帶來的錢潮跟人潮,竟造成在地居民困擾,人口流失率越來越高,於是何培鈞決心聚焦於竹山在地經濟,使竹編、竹炭等在地產業與觀光連結,並進而協助在地青年經營事業,一起創造共好。
    2021社會企業運用在地梅子做成產品,協助災後重建的小林村活絡在地經濟。執行長蔡松諭提到,為了照顧更多居民,他必須時刻思考如何擴大營業收入,也因此展開與各大企業進行B2B合作的契機,例如與糕點製造商合作梅子口味的蛋糕,或於交通設施上販售伴手禮品,讓全台都能體驗梅子的美好與價值。
    大誌雜誌創辦人李取中則分享,當初將《The Big Issue》從國外引進台灣時,便鎖定20至35歲的「愚人世代」讀者群,挑選這個客群會喜歡的議題,並包裝成風格獨特、時下年輕人願意購買的雜誌,還加入國際街報聯盟 ( INSP ),每年和與會者一同討論應如何吸引不讀報紙的新世代讀者購買雜誌。在出版業不景氣的時代,大誌雜誌不僅成功營運至今,更支持多達99位街頭販售者,持續擴大影響力。 改變社會問題是一條漫長的路,社會企業必須找到永續發展的模式,才能獲得足夠資源,穩健地發揮社會影響力。
    「每個人都能為你想要的世界成為改變者。」社企流五週年論壇,由社企教母周士錦揭開序幕,並在下午的課堂中,探討創業家如何毋忘初衷,兼顧現實與理想;社會企業如何從點子到行動,找出真正的問題、站穩腳步;以及企業應如何給予協助、與社企共創雙贏;3堂深入的講座,在論壇首日留下精彩的討論。
    明日將進階探討社企的育成之路、檢視社會企業的影響力以及政府扮演的角色,更有社企從業人員第一線的分享,揭開社企職場的神秘面紗,豐富的內容將於明天的6堂課中登場,敬請期待。
     
    核稿編輯:金靖恩
    閱讀文章
  • 周士錦——她是龐克族,更是「新加坡社企教母」:一手經營龐克潮牌,一手解決青年就業問題

    周士錦——她是龐克族,更是「新加坡社企教母」:一手經營龐克潮牌,一手解決青年就業問題

    文:林冠吟
    與一般企業家形象不同,新加坡潮牌「77街」(77th Street)創辦人周士錦(Elim Chew)早年在媒體前總是一身龐克裝,頭髮的顏色染過金色、紅色、和綠色;她同時身兼超過20個公共服務、青少年與社區組織董事會與委員會的職務,也在2010年時被《富比士》雜誌評選為亞洲慈善英雄。

    從叛逆學生變為傑出企業家

    在許多的演講場合上,周士錦都曾提起這段過往:「我在學校的表現一直都不好,也不期望人生會很成功,每當老師叫我的名字,接著總是課本被丟到窗外。」然而人生的發展卻跟她的預期不同,高中畢業後她到英國學習美髮,幾年後她頂著一頭鮮豔髮色與一身龐克裝返回新加坡,開始在一家髮廊工作。「當時有些客人問我身上的配件是哪裡來的,並給我現金代買,」這讓她意識到龐克風的服飾在新加坡可能是個商機,於是創立了77th Street。 這間充滿著各式龐克服飾的潮牌店,襲捲了當時的新加坡,並獲得許多求新求變的年輕人喜愛,2006年77th Street於海內外的分店已擴展至20間。

    打造平台,讓下一代發聲

    77th Street的成功使周士錦在2001年獲得新加坡「卓越女性企業家獎」,這項肯定也讓她領悟到,如果自己能從叛逆小孩成為傑出企業家,那其他孩子應該也可以,於是她開始投入精力輔導青少年。(同場加映:陳俊朗——他曾去警局保人、排解群架糾紛,10餘年陪伴「黑孩子」成長,要讓他們的人生逆轉勝) 例如她共同創辦了「新加坡街頭市集」(Singapore Street Festival)為青少年提供表演舞台,呈現他們在音樂、舞蹈、視覺藝術等面向的創作,讓他們建立更多自信;接著也參與創辦「青年創業家精神(Young Entrepreneur Mastery)」組織,推廣與輔導青年創業。2004年,該組織將77封來自問題少年的匿名信匯集成書籍《我的聲音》(My Voice),向大眾揭示青少年從未向人揭露的心事,周士錦認為藉由這本書的問世,可以幫助大眾更加理解這些問題少年的想法。

    從民間到政府,每個人都可以是Changemaker

    不過關懷叛逆青年僅是周士錦人生志業的一部分,她真正的心願是鼓勵所有人都成為「改變者」(Changemaker)」。 2006年當社會企業的概念尚未在新加坡普及時,她便率先與夥伴創辦一個專門培育社會企業家的非營利組織「社會創新園」(Social Innovation Park,簡稱SIP),培育關注不同社會議題(如銀髮、身障者等)的社企創業家成立公司和發展商業模式。 周士錦認為,「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改變者,推動世界的改變。」因此她在SIP之下,發展出「流行和人才中心」(Pop and Talent Hub,簡稱PaTH),並透過傳授商業技巧,以及讓身心障礙者或單親家長在她協助媒合的市集上擺攤等方式,協助他們販售自製的手工藝品,藉此自力更生。市集每月舉辦2次,PaTH的團隊會協助市集的整體行銷,並為表現不佳的攤位提供專業的商業輔導。 「當他們能夠販賣自己的產品,就有機會賺錢養家,而當他們賺到更多錢時,就有能力幫助整個村子和社群。」她認為這是一種打破貧窮惡性循環的方法。(你可能會喜歡:不是只有會讀書的小孩才有未來:「職人」辦雜誌,帶學生探索職業的各種樣貌) 周士錦認為,要系統性地改變社會問題,不只需要民間投入,政府的角色也很重要。2007年新加坡政府撥出5千萬新幣打造社會企業搖籃「創意社區中心」(SCAPE),讓有志於投入社企創業的人們,能藉此平台找到更多資源。周士錦於某次受訪時表示肯定政府的作法,並認為政府的參與是新加坡社企發展的關鍵。而周士錦也因為長年投入公共事務與推動社會企業,獲得「新加坡社企教母」的稱號,並且受邀至許多社企相關的論壇演講。

    結束77th Street,創新的腳步並未停歇

    去年7月,由於新加坡日益上漲的租金,以及消費者的購買習慣逐漸從實體商店轉為線上購物等因素,周士錦決定關閉已成立28年的77th Street,但這個轉變並未使她停下改變世界的腳步。 她轉而創立快遞公司「極速快遞」(FastFast),使用者可以透過APP訂閱服務,讓物品在90分鐘內送到指定地點。團隊雇用單親家長或急需收入的人們擔任司機,並將高達9成的快遞收入交給司機,以改善他們的生活。
    除此之外,在結識許多社企創業家與工作者後,周士錦去年更在Youtube上創立「ElimChewTV」頻道,專門介紹Changemaker改變世界的故事,目前已經累積許多案例故事。 過往人們總是把周士錦的名字與77th Street綁在一起,但是她用行動證明,自己不僅是知名潮牌經營者,更是肩負社會使命的Changemaker,持續為以資本主義為導向的新加坡帶來不一樣的聲音。
    核稿編輯:金靖恩
    有著近30年的商場歷練和豐富的社會創業經驗,新加坡社企教母周士錦將於7/8-7/9來到社企流五週年論壇,分享創業故事以及對社企發展的獨到觀察,趕快按此進報名網頁
    閱讀文章
  • 馬麗芬——實踐理想的路,不只有一條:她歷經3間社會企業,每次的轉彎都是新階段的養分

    馬麗芬——實踐理想的路,不只有一條:她歷經3間社會企業,每次的轉彎都是新階段的養分

    文:顏湘霖 企業界出身,因著一次對生命的反思,馬麗芬義無反顧跳入災區協助居民重建。布工房與茶坊,兩個看似平行線的產業,交織成馬麗芬生命中最重要的轉捩點。

    水到渠成,成立仙鹿巷壹號布工房

    在921大地震災後救援之後,人心急須被安頓,產業重建是第一步。當時的勞委會(現為勞動部)推動「以工代賑」,以最低薪資鼓勵就業,然而因為災區產業仍處於蕭條階段,只能衍伸出許多治標不治本的工作,如:掃水溝,但水溝只有一條,短短幾公里,能帶來多少就業機會? 921災後,馬麗芬在因緣際會下留在災區,並邀請主婦聯盟引進師資進到中寮鄉,期待能讓在地婦女習得一技之長,像是開辦廢油回收再利用的手工皂課、運用中寮鄉特產的烘培課、拼布課程,或是生態導覽課程等等。 剛好馬麗芬的前東家是進口國外寢具的企業,在得知馬麗芬在中寮鄉的重建計畫後,默默寄了許多寢具用剩的「下腳料」,直到中寮鄉婦女選擇布工房作為在地產業重建的主題後,才發現此時倉庫裡已堆滿了可以運用的各式布料。 馬麗芬表示,布工房的展開其實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所促成,當時政府承諾只要布工房願意提案,公部門願意負擔前幾年的人事費用,加上又有前東家的布料支援,「這些因素點醒我,既然我從頭到尾都不需要掏出一毛錢,就可以讓10個家庭有溫飽的機會,那麼又有什麼理由不做?」 於是,在與921重建基金會申請了8台縫紉機後,馬麗芬帶著10個中寮鄉婦女揭開「仙鹿巷壹號布工房」的序幕。
    「我的價值觀是『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在布工房啟動之初,我就在社區召開說明會,明訂提撥10%的營收回饋給社區,因為既然布工房的一切是取之於台灣社會,我們就應該回饋於社會。」
    在馬麗芬的帶領下,一群中寮鄉媽媽一針一線縫起布娃娃,配合設計師王郁寧的設計草圖,幾年下來逐漸站穩腳步,吸引收藏家購買仙鹿巷壹號布工房的作品,更曾上架到誠品書店與國際品牌相抗衡。 2007年,馬麗芬覺得是時候將布工房的主導權還給中寮鄉的媽媽們,並承諾在離開之前,會從旁協助日常運營,直至他們逐步習慣管理經營實務、找到下一任領導者。然而,最終卻因為沒有任何媽媽願意接下營運的艱鉅任務,使得經營6年的鹿巷壹號布工房宣告結束。(同場加映:「讓難民在異鄉編織一個安穩的家」:IKEA將僱用逾百名敘利亞難民,打造手工織品

    與茶相遇,投入清水茶坊

    在離開仙鹿巷壹號布工房後,馬麗芬回到企業界,又經歷幾年的職涯轉換,但就像是上帝早已定好的奇妙旅程,不知不覺將馬麗芬導向了茶領域,也讓她再度與當年921災後重建的戰友們連繫上。 「那時的公司原本是製作機械母床的企業,沒想到老闆竟要開闢新產業,轉型賣茶,當時我認為,既然都要給別人賺錢了,不如就把訂單留給當年一同在南投打拼的『清水茶坊』吧!」馬麗芬說。 再度連繫上當年戰友的馬麗芬,也因為這個機會,被當時清水茶坊的董事會延攬入團隊成為執行長,期待她能帶入業界經驗,為當時財務狀況吃緊的清水茶坊帶來改造的契機。 馬麗芬表示:「接下清水茶坊執行長一職,我才發現公司帳面已負債1千多萬,夥伴薪水也積欠多時,比我想像中的情況還艱鉅。」 她觀察到清水茶坊當時主打包裝精美的比賽茶,早已無法滿足市場上對多元產品的需求,於是著手展開一系列的改造,除了開發多元品項外,更從頭改變錯誤的成本結構,甚至申請勞動部培力計畫,引入額外資金來爭取持續發展的空間。儘管這些努力為組織帶來營業額的提升,卻仍不敵市場競爭,無法轉虧為盈。
    馬麗芬最終選擇於2016年關閉清水茶坊,並將心頭上的重責大任「老人食堂」所服務的老人家,轉介至附近的社福機構,使其繼續享有送餐服務。(你可能會喜歡:南機場的「翻轉老爹」方荷生:在地深耕18年,用設計師的思維重造舊社區

    轉身,再戰壹號糧倉商號

    然而親手拉下清水茶坊鐵門的馬麗芬,並沒有就此停下來,她承接清水茶坊的理念,接著成立「壹號糧倉商號」,希望成立一個友善小農的平台,媒合這世代的好食材。 馬麗芬表示:「像是我家產的龍眼乾就只能是龍眼乾,但若與白甘蔗小農所產出糖結合,透過有效包裝、再製,就能將生產者的心意傳遞給消費者,更能成為有價值、特色的商品。」 除此之外,把好的價值、工作態度保存下來,也是壹號糧倉商號的使命,他們期待支持更多願意花力氣去實踐友善環境、友善動物理想的農友們。 「前陣子,我的夥伴在壹號糧倉臉書上發佈了一個長滿雜草的茶園,大家都說為什麼你們家合作的茶園草長得比茶還高,」馬麗芬笑著說,「這是個很好的機會教育,告訴大家其實台灣還有很多努力經營友善茶園的茶農們,努力用不影響生態的方式來種植,而大眾的購買就是支持他們延續好的價值與工作態度的最佳鼓勵。」 壹號糧倉商號,這個未滿1歲的組織,已經開始走起屬於自己的路,路途中有考驗更少不了競爭,但相信馬麗芬的強烈使命感,將成為支持組織前進的穩固力量。
    核稿編輯:金靖恩
    【明日亞洲 - 2018 亞太社會企業高峰會 】 邀你為亞洲提出解方!
    今日亞洲,正共同面臨許多未解之題,明日亞洲,如何用社會創新翻轉難題?
    聚焦 4 大主題(食農、銀髮、弱勢就業、環保綠能),安排 2 場主題演講、4 場電影欣賞、9 場大師工作坊、16 場平行論壇,邀請 15 國、超過 30 位國際講者共襄盛舉,希望與您一同參與,為明日的亞洲尋找改變的契機。
     
    閱讀文章
  • 陳俊朗——他曾去警局保人、排解群架糾紛,10餘年陪伴「黑孩子」成長,要讓他們的人生逆轉勝

    陳俊朗——他曾去警局保人、排解群架糾紛,10餘年陪伴「黑孩子」成長,要讓他們的人生逆轉勝


    社企流/文:林冠吟
    位於台東青林的一間書屋,是全台第一間鋼構的土磚屋,當年參與興建此建築的並非一般工班,而是由「孩子的書屋」中的「黑孩子工班」(註一)及來自全台各地的 500 多名志工,耗費 9 個月打造而成。 書屋開幕的那天,不少投入計畫的孩子感動落淚,而陪伴這群孩子十幾年,人稱「陳爸」的陳俊朗,則是準備展開下一步計畫──打造「孩子的書屋 2.0」,讓這群孩子能有一個培養和發揮一技之長的場域。   

    浪子回頭,現今致力幫助弱勢孩童

    有著黝黑皮膚和陽光笑容的陳爸,現在的生活無時無刻不與孩子們綁在一起,但年輕時期的他,有過一段在江湖和煙花中打滾的經歷。在台北工作時,他曾擔任送報生,開過花店和咖啡店,甫搬回台東時,也曾從事過特種行業。 人生的轉捩點出現在某次陪伴兒子時,陳爸意外發現社區的同齡小孩遇到許多困難,連3餐都無法溫飽,這個震撼開啟他翻轉社會底層的教育夢。他希望透過興建孩子的書屋,助弱勢孩童獲得更多的陪伴與協助。(你可能會喜歡:自費1萬到台東 為偏鄉童蓋書屋

    從「孩子的書屋」到「書屋2.0」,這一步陳爸走了十幾年

    階段一:孩子的書屋成立,為幾百名孩童課輔
    「我們把每位來到書屋的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小孩來照顧,」陳爸說,這群小孩無論在學校、社區,甚至家庭可能都不受歡迎,但當他們來到書屋,「不管他們過去是打群架、翹課或是墮胎,團隊就是完全接受他們的缺點。」書屋一步步陪伴他們成長,從人生的負分,走到正分。 陳爸最初利用屋前的曬稻廠為社區中有需要的孩子課輔,隨著參與的孩童數量增加,2007年他成立了孩子的書屋,後來媒體報導讓書屋的知名度提升,孩童數量更達到 150 名。
    然而書屋運作的這些年,最大的挑戰之一便是營運經費的不足。書屋的官網上也寫著「書屋的運作經費大部分是靠陳爸散盡家產維持」。某回陳爸受訪時,更提到自己當年帶著 500 萬回台東,投入書屋後只剩買一個便當的錢,團隊也曾連續吃好幾個月的泡麵。 為了緩解書屋的困境,2013 年一群志工試著改善捐款不穩定的問題。他們藉由平面、線上與線下等3條不同的行銷主軸,提升書屋的行銷力。志工與書屋經營者們不斷接觸各類不同的宣傳管道,並動手改造書屋官網,陳爸本人更在全台奔波演講、上節目,讓書屋的故事得以被更多人知道,減緩書屋一年幾千萬募款的壓力。 發展至今,書屋的模式不斷地被複製到其他鄉鎮,目前已有 9 個據點,分別扎根於 14 個社區,照顧幾百名孩童。 階段二:跨領域合作,蓋一棟不會跑掉的家 在各個社區中,書屋所使用的空間以租賃為主,經常是一年一約,如沒有順利續約就得搬家,因此書屋經常處在不穩定的狀態。2015 年,為了提供孩子們一個「不會跑掉的家」, 陳爸與團隊決定自己來蓋房子:「青林書屋」。 團隊希望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房子,而是從建造到使用的過程都能有孩子們的投入。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陳爸與各領域的夥伴合作,像是請建築師設計架構,接著與志工團、書屋的黑孩子工班一起合力建屋,也藉由建築房舍的過程,讓中輟學生與社區失業家長能在實際操作中學得一技之長,幫助其獨立。 然而,建造一座房子的過程很漫長,有些孩子熬不住辛勞便想中途放棄,陳爸表示,當時激勵孩子們堅持下去的是志工團來訪時,對於孩子們的鼓勵。不過等到書屋的鋼骨成形時,孩子們的態度就有了轉變,「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們露出那麼興奮和熱情的眼神,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陳爸表示在打造書屋的最後3、4個月,還得催孩子們下班。 階段三:朝「孩子的書屋2.0」邁進,打造育成中心
    青林書屋的成功經驗,替陳爸和團隊注入一劑強心針,團隊希望能為孩子們做更多。去年書屋租下一間舊平房,改建為咖啡育成中心(取名為「黑孩子黑咖啡」)。這個育成中心提供孩子們「做中學」的機會,讓他們藉由從頭到尾參與整修過程,累積建築經驗。 在打造出咖啡店後,孩子們也將學習新的專業,從烘豆、研磨、沖煮到品嚐,在咖啡店中學習服務的態度,並預備未來自行創業的能力。在某次訪問中,陳爸表示會選擇咖啡,是因為技術的入門較為簡單,對這群孩子來說更大的挑戰反而是與人群相處。他希望孩子藉由在咖啡店與客人互動的過程,能逐漸培養自信,幫助他們未來回歸主流社會。
    開幕至今,不少遊客來台東旅遊時,會將黑孩子黑咖啡列為必去的景點,除此之外,這個空間也成為孩子們的表演舞台,已舉辦多場的音樂演奏會。

    循序漸進,完成自給自足的造鎮夢

    育成中心只是陳爸的階段性目標,他的最終理想是透過子自教、食自耕、屋自建等方式,自己開闢果園、菜園、咖啡店,漸漸達到自給自足的模式,並藉此改變當地的社區人文,恢復社會中應有的互助功能,最後,書屋便能功成身退。陳爸說,「未來我們希望可以用自己種的黃豆做豆漿,自己種的小麥做麵包,用這種自給自足的方式打破資本主義的惡性循環。」 註一:「黑孩子工班」是由書屋中的孩子或社區裡的中輟生、失業青年等組成的建築工班。
    核稿編輯:金靖恩

    想在工作中改變社會嗎?你不能不知道什麼是「力世代」! 來此讀新知、拓人脈、看職缺、找資源,讓我們一起出發,開創自己的影響力職涯。 >>>手刀前往《力世代——社會創新人才站出來》完整策展
    閱讀文章
  • 邱星崴——別去責備老一輩為什麼不改變,而是用行動證明我們可以有新選擇

    邱星崴——別去責備老一輩為什麼不改變,而是用行動證明我們可以有新選擇

    文:陳玟成 對於台灣年輕人而言,大學時期是最多人探索自我的時期,許多人透過社團、交換學生、旅行和打工實習等方式,更加了解自己的興趣和志向。當時身為大學生的邱星崴也是如此,熱衷參與各種志工旅行和服務性活動。不過影響他往後人生道路的關鍵點,不在這些追尋外在世界的過程之中,而在於一門重新認識自己家鄉的課堂作業。
    「以前我對自己的家鄉南庄是不熟悉的,但是透過一門研究清代歷史村莊的課程作業,才讓我有機會去看到原來自己的家鄉文化歷史這麼豐富。」邱星崴透過學術研究展開溯根之旅,連同研究所論文前後花費超過5年時間,針對苗栗台3線和客家文史進行研究和田野調查。
    在過程中,他觀察到自己的家鄉正面臨人口流失、產業衰微、缺乏文化認同等挑戰,因此他實際投入社區營造發展工作,希望和在地人民一同改善家鄉現況。

    滿腔的熱血,卻被現實利益給澆熄

    社區營造發展工作一開始讓邱星崴覺得勝任愉快,因為總幹事和在地居民喜歡有年輕人返鄉辦文化活動,而自身也覺得透過這些活動可以凝聚在地人認同,進而一起解決在地問題。但後來的地方選舉,卻澆熄他原本滿腔的熱血。
    「一到選舉大家就會為了利益衝突而扭曲原本的理念,很多前輩因為現實利益的考量,而不將選票投給自己理想的候選人。」那時候邱星崴才意識到,社區營造是意識面的改變,而不是結構面的改變。如果沒有經濟的自由,就不會有思想和行動上的自由。(同場加映:老寮Hostel創辦人談社區營造:先讓在地農民溫飽,再來談思想和政治選擇
    接著苗栗爆發大埔事件,邱星崴轉身投入社會運動,為被徵收土地的居民們捍衛權益。然而激烈的抗爭手段卻造成當地居民對邱星崴的質疑和不信任,也讓他重新思索除了社區營造和社會運動之外,是否有其他改善在地的可能性。

    運用田野調查,開啟在地新出路

    退伍之後的邱星崴重新回到家鄉工作,這一次他選擇用新的方法——社會企業來改變在地議題。他前後開設「老寮青年旅館」和「Valai農創店」,並開發在地小旅行和商品。
    有別於一般的新創公司,邱星崴投入很多時間從事田野調查,建立對在地社會網絡的認識和研究,並從中開發產品和服務。例如他們帶領遊客去採桂竹筍,讓遊客從活動的過程中了解在地文化,並且藉由消費支持當地產業運作。(同場加映:老寮青年旅舍 重溫故鄉的顏色
    「為什麼我們選擇推廣桂竹筍而不是桐花或桂花釀?這就是從田野調查結果發展的差異化。」邱星崴分析南庄老街賣的產品,發現大部分都來自商人炒作,而不是由在地家庭式農業生產而來,無法實質改變在地經濟,也和當地文化沒有連結。但他返鄉創業的目標是要重振在地產業和文化,創造符合在地需求的新選擇給遊客和在地人,提供南庄更好的出路。

    年輕人別責怪老一輩不改變,用行動證明新的選擇

    走過社會企業的3年創業旅程,邱星崴即使在事業上慢慢站穩腳步,卻也承認在地居民的改變有限,因為過去的舊有模式已經影響老一輩太深了,但他認為一味去抱怨並無法改變現況。
    「我們要改變條件而不是責備個人,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和限制。在人口老化和凋零的困境下,他們除了廢耕和賣田地賺錢之外還有什麼選擇?與其責備老一輩不改變,不如用行動提供他們不同的選擇。」
    儘管大環境改變有限,邱星崴仍然保持樂觀的態度,一方面他認為改變社會問題本來就不是一蹴可及,另一方面他也看到改變的曙光出現。有些年輕人受到邱星崴的鼓舞,跟隨腳步返鄉創業,另外也有在地人開始從在地需求發展出創新經營模式,例如一位原本開長途卡車的司機,轉而成為發展魚稻共生的農人。他認為唯有新一代的年輕人團結合作,創造經濟上的獨立自主,才能擺脫現況改變家鄉。

    給未來創業者的建議:社會企業要解決真正的問題

    邱星崴認為,對於社會議題有夠深的認識,才能找到真正的問題,進而發展出好的戰略,而非只會戰術的運用,卻只解決表象的問題。
    以開發番庄茶產品的經驗為例,邱星崴在研究在地茶產業的時候,觀察到人力短缺造成茶園廢耕的困境;同時他也透過訪談發現在地曾流行過「番庄茶」這款產品,與現產東方美人茶相比,番庄茶可以運用機器採收,能降低人力成本和擴大茶園使用率。
    因此他在「戰略」上決定復興番庄茶作為新產品,並透過「戰術」上的商品包裝和平台行銷進行銷售。如果跳過問題研究的階段,直接從現有生產的東方美人茶進行戰術上的包裝和銷售,難以實際改善當地人力短缺的結構性問題。
    「很多年輕人對於返鄉創業存有不少幻想,不如先好好認識在地議題。」邱星崴用扎實的田野調查和行動,一步步踏出自己返鄉創業的道路,而他的故事,也可作為未來創業者寶貴的經驗。
    核稿編輯:金靖恩
    有著社會學背景、對田野調查深具經驗的「老寮」創辦人邱星崴,7/8-7/9將來到社企流五週年論壇,分享返鄉創業的故事以及獨到的田野觀察,趕快按此進報名網頁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