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社企:以立國際服務-世界改變從行動開始,行動從體驗開始
文:林以涵、陳宜萍

「本月社企」為社企流編輯室其中一個撰寫主題,每個月會介紹一個具有社會創新性、獲利能力、與永續經營潛力的社會企業,除了分析該企業的社會創新模式外,也會較為深入地報導其在經營管理上的成功關鍵或面臨挑戰,希望讓讀者全方位認識一家社會企業。

體驗貧窮,近觀暖化,離開旁觀者的板凳,加入行動者的隊伍

消費主義當道,告訴人們:擁有更多物質才能快樂。為了擁有更多的物質,人類過度開發和污染天然資源;而喜新厭舊的速食文化,又讓社會生產出不堪負荷的垃圾。世界貧富兩極化、氣候變遷帶來的痛苦和災害,讓人類對未來感到焦慮。
以立的創辦團隊,觀察到這個與人類存續相關的重要問題,社會大部分人因為無能為力,只好寄望政府和國際組織的小部分人去力挽狂瀾;另一方面,鼓吹汰舊換新的商業主義,卻促使人們盲目追求享受和便利,不自覺的成為製造更嚴重的失衡的幫兇。
成立以「國際志工」為主要業務的社會企業,以立的目標正是為了讓更多人能走出台灣,親身進入赤貧的生活、生態失衡的前線,從服務中領悟我們現有生活的美好,並以「平凡人接力」的形式,推動台灣人到海外服務赤貧人口、探討國際議題與創造改變。服務地點有柬埔寨、印度、內蒙古、以及2012年夏天起新增的緬甸,計劃皆圍繞「扶貧自立」及「氣候變遷」兩個主軸。

初生之犢的幹勁,轉化為成熟深耕力量

看見世界的危機與失衡,也渴望與各個角落產生更真實的連結,當時剛服完兵役、年僅26歲的陳聖凱(Kevin),於2010年1月創辦以立國際服務 (ELIV,Empowering Lives through Innovative Volunteerism),帶著其他年輕人衝出台灣,飛往世界的邊緣地帶進行志工服務。
同年10月,曾在香港國際律師事務所擔任金融律師的周曦翎 (Helene),在參加以立的印度計劃時,看出以立的無限潛能,決定注資並投入以立,成為共同創辦人。以立也因加入Helene貼近商業永續經營的視角與專業,從年輕社團般的運作型態轉化為更成熟、專業的經營模式。

創新志工服務,巨山般的議題,愚公接力創造改變

目前,國際組織在赤貧地區進行慈善工作的典型模式,是通過影片或活動等方向向公眾勸募資金,前線工作則派駐幾位能刻苦駐守的工作者。在這個模式下,公眾對當地的情況會感到同情而捐助;但問題是,久而久之公眾會對二手的當地情況逐漸麻木。又因無法監督或參與當地工作,間或出現一些慈善機構濫用善款的新聞,就讓公眾整體對慈善捐募產生不信任感。常駐當地的工作者,與母國充沛的資源交流出現斷層,募集資源困難,孤掌難鳴。
以立的設想是,如果參與推動這些工作的,不是僅有少數的前線者,而是有大量的前線者呢?這樣,在都市和偏鄉的正面的改變也許會加速發生。以以立的柬埔寨計劃為例,從2010年春,柬1隊探勘開始(當時以立只有兩個正職人員),台大教授加入傳授有機農業技法,電影工作者加入拍攝讓更多人了解柬埔寨貧窮狀況,一隊一隊國際志工走遍十幾個村落墾田演示有機農作,自立耕生的技術,為偏鄉建造一間一間的教室。2012年春,柬19隊將出發,台灣一家知名設計師工作室已承諾全員出動,到柬埔寨為孤兒院建造進行設計。這個激勵人心的滾雪球效應,同時也證明人們對於自己能投入和創造的事情才會最傾力支持。

讓數字說話–社會企業模式鞭策更善用資源

提供國際志工服務的組織,絕大部分是泛政府機構、民間基金會或大專院校的學生單位。以立是唯一一家以社會企業型態永續經營、無接受任何政府補助或民間捐款而提供服務的組織。
先行者們創下的「國際志工」的萌芽風氣,讓台灣對這種歐美盛行的志工服務有初步認識。然而,許多國際志工計劃只專注在參加者的體驗,但缺乏對當地深入的了解和計畫,於是當地的工作可能僅限於一年一兩度的團康唱遊、軟性教學,甚至曾聽說工作內容只是到外國去拔草,或者去為動土禮擺姿勢拍照。欠缺紮實工作的計劃,讓許多人漸漸認為團隊出發的國際志工對當地的意義薄弱。
以立期待創造的社會影響是雙軌並行的–要為當地帶來持續不斷的投入和建設;也要讓參加的志工了解和感受到失衡情況的嚴重性,並從最謙卑的勞動工作開始,啟發每一個人都能創造改變的想法。
因為營運資金既不接受補助或捐贈,以立必須確實把這兩項社會影響實踐出來,才能持續得到參加者支持。以立投入大量的當地工作、探勘、技術學習、領隊培訓的資源,這些認真的投入,讓參加者感受到這是一場成果持續累積的運動。
以立實踐的誠意,由參加的志工人數逐年以倍數成長可見一斑。新的志工有接近一半是由曾參加過的志工推薦而來,甚至有志工一年參加以立的計劃五次。成立短短兩年,以單年出隊人數計,以立2011年的出隊人數估計是該年次全國第二高。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

  • 本月社企

    本月社企

    社企流每月採訪一間社會企業,足跡從台灣到國際,帶你認識動人的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