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社企:喜願共合國-台灣農業的草根推手
文:陳宜萍、林以涵/圖:喜願共和國

「本月社企」為社企流編輯室其中一個撰寫主題,每個月會介紹一個具有社會創新性、獲利能力、與永續經營潛力的社會企業,除了分析該企業的社會創新模式外,也會較為深入地報導其在經營管理上的成功關鍵或面臨挑戰,希望讓讀者全方位認識一個社會企業。

三毛錢與一毛錢的抉擇

在農村長大、擁有工業工程專業、在許多業種工作過、也曾走遍台灣319鄉記錄古厝歷史的施明煌先生,1999年所處工廠為降低生產成本,決定採用機械自動化與引進外籍勞工,淘汰當時負責組裝零件的保育院朋友,讓負責決策的他感到掙扎,也發覺原來人的工作價值不如產品的價格,在生產成本考量上,究竟該選擇自動化的一毛錢還是能帶給身心受限朋友就業機會的三毛錢?
「不如製作麵包來陪伴身心受限朋友吧!」施明煌的這個念頭,得到當時喜願保育院瑪喜樂修女的支持,他便拋下高薪,從成立麵包店開始展開了喜願人生。他自稱也堅持別人叫他「總兼」,因為在喜願,他是校長兼撞鐘、什麼都兼顧。以前的活躍經歷也成為施總兼現在做事的靈感來源,十幾年來打造起「喜願共和國」的獨特品牌,包含喜願麵包喜願小麥喜願大豆特工隊等事業體。

歡喜如願同行的喜願麵包

施總兼於1999年在彰化芳苑開設第一家喜願麵包工坊,雇用身心受限朋友來製作穀物麵包。麵包裡的自然食材讓消費者吃得安心、健康,他也運用工業專業,重新設計麵包製程,像是計時設備-幫助有時會忘記時間的員工提升工作效率,也確保麵包品質。施總監秉著社會企業的精神(即使在當時此概念尚未被廣泛定義)在經營喜願麵包,堅持不接受慈善捐款、不申請政府補助,以高品質麵包挑戰市場競爭。喜願麵包坊聚焦資源、精準行銷,藉由網路購買及與主婦聯盟合作社等通路合作,逐漸站穩腳步。至今在員林、彰化共有兩家麵包坊與兩家餐坊,也有近五十個合作販售通路,包含知名連鎖手工麵包店布列德。

和農友一起奏出麥田狂想曲

2007年糧價飆漲,尤其是小麥、玉米、黃豆等食品加工與畜產飼料原物料,麵包店和消費者只能被動接受市場喊價,讓施總兼興起「為何台灣不能自己種小麥」的想法,成立「喜願小麥」,與小農協力小麥契作,展開「麥田狂想」計畫。「麥田狂想」在四年來生產、加工、消費等面向的挑戰中持續擴展規模與連結,2011年收成超過40噸,接著挑戰120公噸-亦即台灣進口小麥總量的萬分之一的目標,更與台灣規模最大的麵粉廠-聯華實業針對小麥(麵粉)加工、儲運與銷售上合作
喜願小麥以「社區協力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為概念,將農田、生產者、消費者等緊密結合。施總兼建構小麥的線上生產履歷系統,讓農友用電腦輕鬆紀錄小麥生長,同時有機會透過網路與消費者互動溝通;他也舉辦「麥田狂想曲」、「安可曲」等音樂會,用創新思維分享小麥種植經驗。2011年施總兼帶著許多年輕農友展開環島小麥契作、大豆特工隊等計畫,用行動提高本土糧食自給率,也讓更多人了解後加入這個永續農業發展運動。

以適地適種作物改善農業生產體系

施總兼希望透過喜願改善農業生產體系:一方面讓生產者(農友)能力多元化,進行低投入、粗放型農業,以適地適種的雜糧類作物來因應現今人力和資本不足的農業;另一方面鼓勵消費者食用本土小麥、大豆、五穀雜糧,從飲食過程推廣環境教育與減少食物里程。消費者對本土農業的支持,不但帶給農友額外收入,也多元化農村景觀。

「轉骨轉大人」的關鍵時刻

由於喜願主打本土小麥的品牌差異化,不但吸引許多相同理念的機構合作,在價格上也能享有差別待遇,與進口小麥抗衡。目前喜願共合國產品已走向多樣化,但在生產與銷售量上尚未普及,組織仍在適應供應鏈各環節、與延伸各通路的末端消費,以邁向普羅大眾市場為目標,希望能順利在價格肉搏戰中生存。

展望未來,在台北建立喜願共合國

五年前小麥價格高漲促使喜願共合國轉型,而喜願對農友的重視、故事行銷與呼朋引伴連結資源的能力,更是其成功心法。未來喜願將會先成立一個主打有機的花蓮自治區,也計畫復興本土大豆和芝麻的種植,最終希望在台北建立喜願共和國做為教育和對話的平台,讓每個人對農業一起重新思考。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

  • 本月社企

    本月社企

    社企流每月採訪一間社會企業,足跡從台灣到國際,帶你認識動人的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