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良知,探索農耕新價值─東風經典食材
文:陳宜萍
曾獲金鐘獎最佳廣告獎提名肯定的李筱貞女士,在廣告圈愜意、得意地過著。在廣告工作與志願服務中獲得啟發後,她決定轉換跑道,全心打造「東風經典食材」(以下簡稱東風),實踐「良知消費」與「土地復耕」的夢想。本月YK專欄帶領讀者一起看她的改變,以及她如何一步步地佈建東風事業。
問:如何一步步佈建東風的事業?
答:從之前當觀光顧問的經驗,我學習到山脈下端若要做好水土保持,接觸端(山脈與平原臨界處)一定要有乾淨的種植,才能保護、維持原來土種;若山脈接觸端建蓋工廠,下端很容易會遭受汙染。東風從創建開始,就非常注重「水、土、植物品種」的選擇。從產品研發到銷售推廣、從契作委製到顧客服務,東風致力在過程中,落實「良知消費」、「土地復耕」的概念,讓環境生態、顧客健康和飲食文化三者環環相連。 問:東風服務的客群和提供給社會大眾的價值為何?
答:東風的商品品項分為蔬菜類、滋養米類、沖調品類三大類別,蔬菜類包含殺菁冷藏(凍)蔬菜、花東野菜、有機蔬菜宅配,栽種選品以「高鈣高鐵高纖、多維生素與礦物質、多植化素」為考量;滋養米類有超米、紫米、紅糯米、三寶米,以「維護台灣最優質米區的栽種」為原則,採用阿美原住民特有品種與土質栽種;沖調品類包含多穀飲、多麥飲、杏仁多纖飲,以「最合人體需要的氨基酸比例為標準」來設計選材。東風的服務客群多為養生族、素食族、身體保健與體弱需要者,以及忙碌的專業人士。我希望將食物變成「機能性食材」,提供給現在上班族營養均衡的價值,並提供給社會「維護物種」的價值。 問:東風如何落實「良知消費」的訴求在產品上?
答:在「良知消費」的訴求上,我們非常謹慎地「選栽品項、選地栽種、選廠加工」,藉由研發與銷售「純淨、滋養、風尚」的食材,所開發製成的食品項目,確保消費者得到方便、安全又健康的飲食。以滋養米類的「超米」為例,它以台東關山特選有豐富米糠層的一等米研磨而成,去除米糠蠟後保留全米營養,不刮腸、不磨胃、不必浸泡,品質管理檢驗有關山米區逐批驗證。 問:東風在「土地復耕」概念上的努力?
答:我們以創新設計和切入養生市場為導向,委託農民栽種指標性的作物以拓展更多產品項目和土地面積,間接保持水土、恢復植物多樣化和維護花東縱谷的生態原貌。不僅如此,我們更呼籲大眾,重視與挽回台灣日漸廢耕的生態現況,倡議「土地復耕」,期望在執行農作物契作、精緻加工與批發代工的例行工作中,漸進地恢復與擴大農產耕種面積,讓綠地生生不息。 問:東風的行銷管道與獲利模式為何?
答:東風的銷售管道包含網路平台販售、社團和企業拜訪開發、原客戶群再開發回購等,藉優質品種與專利加工創新品項來行銷和獲利。在產銷活動上,我們會集結在地有志鄉民,了解和維護鄉土生態的重要性,開放顧客與會員前往在地參與和學習。此外,也會邀請合作品牌一同體驗四季與生態之美,推廣「在城市風尚養生,助農村欣欣向榮」的概念。平時我們會舉辦試吃、團購、說明會等活動,並於今年參加TiC100社會企業比賽,藉由和學生合作,設計新的商業策略。 問:經營上遇到的困難和挑戰為何?
答:一開始由於公司沒有人員在花東控管和留守,很不熟悉和農民之間的合作情形。當時一個品項栽種就花了四年半的時間,在地夥伴的栽培和有機農民的溝通都不容易。此外,野菜的工程繁複,要找對人負責原料安全和生產品管安全。初期的栽種試做,一個野菜類品項要兩百多萬、米類品項要一百多萬,投入金額相當龐大。 問:未來發展為何?
答:未來東風會推出「共購廚房」(共grow分享廚房),構想來自現在許多家庭無暇無力親自煮飯,多以外食為主,在均衡營養與食物安全上都令人堪憂。「共購廚房」將提供每日飲食需三分之一主食的原則,搭配「均衡營養素」和「強化植化素」的食材選擇要點,以知識分享與實作教學,讓上班族群體驗飲食安全與健康生活的重要。最重要的是讓參加者可以在一起烹調美食的過程,建立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情誼。
YK評論:「投入社會企業創業一定要先從不滿出發」,看到社會上不公不義不合理的現象,去創造解決問題的方案,自然就可以號召認同的夥伴,發揮影響力。「心態上不是抱持做善事的想法,而是認定並堅持做對的事」。  

文章標籤

  • 老園丁的綠園

    老園丁的綠園

    朱永光先生現為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負責基金管理及投資業務,擁有超過20年投資及科技產業經驗。早期即以Green House(綠園)分享生命樂章,實現對社會公益的的願景。2010年參與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一系列的工作坊,並於同年擔任該學會舉辦之「社會企業創業競賽」評審,提供相關企業輔導。現在持續與社企流合作擔任常駐作家,分享對社會企業開發,經由商業經營實踐公益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