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新手指南—讓你比略懂還懂
文:楊子慧、朱亭亭、呂理琪

社會企業是什麼?

簡單來說,社會企業就是符合「用商業模式來解決社會問題」原則的組織。它的基本精神在於「做好事又能賺錢,賺了錢又能做好事」,同時結合了獲利與公益。社會企業與一般企業和社會組織的不同之處在於成立目的及資金來源。詳細可見下圖:
(圖:社企流)
一般企業的成立目的是獲利,而社會企業則和非營利組織一樣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優先。在資金來源上,非營利組織主要依靠補助與捐款,而社會企業則與一般企業一樣能夠靠企業本身自給自足。如此來看,社會企業兼具了「獲利」與「公益」,在下圖的獲利與公益光譜軸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社會企業的位置。
(圖:社企流)

為什麼需要社會企業?

非營利與非政府組織以捐款、補助為主要資金來源,因此容易受到景氣榮枯影響;對企業而言「獲利」仍是第一優先,企業社會責任專案難以穩定經營和發展;政府組織該解決的問題太多,無法將資源有效分配利用,因此社會企業「自給自足,並以改善社會問題為存在使命」的特質,分別補足了以上三種組織的不足之處。

社會企業並非萬靈丹

值得一提的是,社會企業並非解決所有問題的萬靈丹。社會企業需要兼顧獲利與公益,才能夠永續經營,而只有當販賣商品與服務的品質能夠與一般的企業競爭時,才能達到這個平衡。 

國外社企案例

國際上,社會企業已被證明為可永續經營、有發展潛力的商業模式。在孟加拉,鄉村銀行(Grameen Bank)創立了微型貸款機制,讓窮人能夠借貸小額資本、進而反轉人生;在英國,大誌雜誌The Big Issue)專門由街友來販售,幫助街友自食其力;美國的鞋子品牌明日之鞋TOMS SHOES),則是發展「你買我送」(one-for-one)的行銷策略,讓偏遠地區孩童有鞋可穿。
從孟加拉的鄉村銀行、英國的大誌雜誌到美國的明日之鞋,不只證明了社會企業也能規模化、國際化,更能成為其他國家社會企業的典範,激起民眾與企業對社會議題的重視與投入。

國內社企案例

社會企業除了在國際有許多案例外,國內也有不少先驅者投入其中。90年代初期,起先多為非營利組織為解決補助的問題而嘗試轉型為社會企業,到了90年代後期,逐漸出現直接以「社會企業精神」創立的企業,而目前國內社會企業較多關注於解決農業及弱勢就業問題。
如「喜願小麥」與小農協力契作有機小麥,打破台灣不適合種小麥的魔咒;「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透過給予身障者完整的就業服務網絡,讓他們得以靠自己的力量工作;「生態綠」則是國內第一個取得公平貿易組織認證的企業,為推廣公平貿易盡一份心力。
(圖左至右分別為:喜願小麥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生態綠的標誌)

社會企業生態圈

社會企業難以孤軍奮戰,需要完整的支持系統讓其站穩腳步。
(圖:社企流)
社會企業生態圈中的四大角色,在以下幾個面向幫助社會企業更加成熟發展:
  • 概念推廣:提供研究、課程等管道推廣社會企業
  • 社群建立:提供社會企業關注者與參與者交流機會
  • 財務支持:提供社會企業資金
  • 能力建置:提供社會企業經營技能或資源

社會企業在台灣的現況

台灣的社會企業發展較晚,生態圈的形成也較緩慢,因此,在財務、人才與政策上,仍面臨許多挑戰。
(圖:社企流)

了解更多

完整版內容請點選「社會企業新手指南

想認識更多社企資訊?

瀏覽社企觀點案例,讓你輕鬆掌握全球各地的社會創新與社企趨勢。

想實際參與社企活動?

瀏覽社企活動,這裡有各式講座、工作坊、論壇等活動資訊,讓你面對面了解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

想到社會企業工作?

瀏覽社企徵才,定期追蹤最新的社會企業職缺,一起讓社會更美好。
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
楊子慧,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二年級。喜歡接觸新事物,主修金融、鋼琴,副修志工、籃球、管樂、合唱、柔道,並曾在群眾募資平台、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實習,因為希望能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所以正在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強。
呂理琪,臺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一年級。喜歡堅持做好一件事,於是高中天天跳舞、大學主修桌球,研究所開始思考如何用商業模式改善社會問題。即使從小害羞,仍鼓起勇氣追求理想,因為堅信「生命會給你所有你想要的東西,但你要不斷跟她要!」
朱亭亭,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研究所一年級。興趣廣泛,熱愛小小的冒險,也喜歡做各式各樣的夢,目前正在努力尋找自己的未來定位。希望將來能夠不斷挑戰自己,當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不對地球造成太大的負擔,當一個理直氣壯的地球人。

文章標籤

  • 社企流研究室

    社企流研究室

    在此專欄中,社企流將與你分享一系列與實習生合力研究的專案成果,包含各國社企課程研究、案例分析、與社企生態系等,一起加入社企流研究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