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步車」到「三輪車」—亞洲社企發展起步中
文:金靖恩
你聽過哪些社會企業案例?
讓我猜猜看…尤努斯的窮人銀行?Big Issue? 還是型男大主廚Jamie Oliver創辦的Fifteen餐廳?
通常這個問題的答案,十之八九都是歐美的社企組織。其實社會企業在亞洲雖然起步較晚,許多社企在成立初期也都是先從「仿照歐美社企的商業模式」作為基礎,但近年來各國政府開始重視與推廣,再加上前浪與後浪不斷挾帶創新點子向前推進,台灣、香港、中國、新加坡等地的社會企業,已逐漸從蹣跚學步的摸索階段發展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想特別介紹社會企業在大中華區的發展。不過同樣都是說華語的國家,台、港、中、新由於各自身處的政經結構、文化脈絡和社會環境都有差異,所以談到社會企業的發展緣起,各地都有不同的故事。  

香港:東亞社企大本營 X 社企發展「起飛期」

香港除了是少女和貴婦們的購物天堂,也是亞洲社企的領頭羊。光是官方公告的社企組織就有400多間,每年年底的「社企民間高峰會」也吸引來自大中華區、日、韓、及歐美各國的社企工作者參加,而香港政府更早在10年前就開始支持社會企業,投注大筆資金補助社企營運。
在步調相當快速、競爭又很激烈的香港社會中,弱勢族群很容易就被市場淘汰。因此在香港的社會企業領域裡,弱勢群體的就業機會是他們相當關注的議題,有七成以上的社企均以此為核心,舉凡「勞力密集」的服務型產業,例如餐飲、美容按摩、家居護理、清潔服務等,都是香港社會企業的大宗,例如培訓身障人士烘培的iBakery,以及培訓精神病康復者有機農業栽培的新生農場等。下次若有機會去香港旅行,不妨支持這些用心讓社會更美好的店家吧!

中國:逆境中求生存 X 社企發展「起步期」

總是超英趕美的中國,在公益和社會企業方面則起步稍晚一些,公益組織大約是近十多年開始發展,而社會企業的興起則是近五、六年的事了。對於大多數中國人而言,「社會企業」這個名詞還是很陌生,而政府政策和法律層面更缺乏配套措施,再加上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不容易取得種子資金(Seed Fund)等問題,使得中國社會企業發展面臨不少瓶頸。
不過中國還是有許多頗具代表性的社會企業,例如為數千名身障人士提供就業機會的「殘友」組織、將西藏牧民廢棄的「氂牛絨」化為商機,提升牧民收入、並創造上海崇明島女工就業機會的時尚品牌Shokay、以及提供無數工作機會給川震災民,同時也保存羌繡傳統文化的「羌繡幫扶計劃」和後來成立的「一針一線」品牌,都已開始獲利,進入自給自足階段。

新加坡:公權力變助力 X 社企發展「加速期」

有「罰款之都」稱號的新加坡,政府公權力強大,社會福利大部分由政府承擔,只有當政府認為該領域由市場調節效率更高時才會讓民間部門(在政府的指導下)參與進來。 在此情況下,既不是政府又不是純粹商業市場的「社會企業」,較不容易透過民間自行發展。
不過,近幾年來政府開始大力推廣社會企業,成立「社會企業督導計畫」,並舉辦「總理挑戰賽—社會創新獎」等具體支持項目,民間也開始出現如社會創新園(社企培育中心)、O School(用街舞幫助邊緣青少年的舞蹈學校)、Pop and Talent Hub(提供婦女、年輕人及身心障礙者舞台的藝術市集)等創新社企組織,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希望藉由簡單的整理,能為大家描繪出大中華區社企發展的輪廓。
接下來還會為各位介紹亞洲具代表性的社會企業,讓大家在關注社會企業的同時,也能進一步認識與我們人親土親的亞洲趨勢喔!
資料來源
(本專欄由星展銀行支持專案人事費用,但完全不干預文章選題與寫作方向,確保文章獨立性)

文章標籤

  • 心事業,星力量

    心事業,星力量

    過去十年來,社會企業在亞洲雖仍在起步階段,卻已逐漸展現亮眼成果,以後大家在關注社會企業的同時,不妨進一步認識與我們人親土親的亞洲趨勢,支持在地社會企業的發展吧!(本專欄由星展銀行支持專案人事費用,但完全不干預文章選題與寫作方向,確保文章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