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Manna社企CAF'E facebookPhoto Credit: Manna社企CAF'E facebook
生命力新聞╱記者吳如斐、許資旻(2015年2月7日)
「妳會看到當初以為是天方夜譚的事情,好像慢慢的就在發生」,Manna社企caf'e負責人陳芳宜欣慰地說著開業以來,看到改變發生的感動。Manna社企caf'e以輕食咖啡廳形式經營,將來自原住民部落的有機農產品,重新製作再販售;支持在地小農,扶持弱勢,希望透過Manna讓更多好的食材,能夠有效地被利用,「我們希望讓好的循環一直發生」。

從部落開始

要談Manna社企caf'e,必須先提到,「馬納有機文化生促進會」和「光原社會企業」。「馬納有機文化生促進會」是任職於輔仁大學的印度籍神父鄭穆熙,在二十多前被派任來台時,參與隸屬輔大校內的原住民服務教育計畫,在參與部落教育時,發現原住民人口的教育和外移問題,而這些問題的根源就是部落的經濟問題。經濟問題如果沒有解決,教育和外移的狀況也沒辦法獲得改善。也因為這樣子的發現,讓鄭穆熙神父決定延伸觸角,於二OO五年成立「馬納有機文化生促進會」,不只做教育,開始朝部落有機農業發展。
馬納有機文化生促進會成立最初,主要傳授部落農友有機農法,提供農作輔導訓練,秉持在不破壞大自然、維護原住民傳統文化的前提下,讓部落農民得以自給。然而,Manna社企caf'e負責人陳芳宜說,「越來越多人加入馬納,產品多了,就需要一個對外行銷平台」。
於是「光原社會企業」在二OO八年成立,以一個「經銷商」的角色,希望讓這些部落有機農產品可以經由光原,販賣至市場。而馬納有機文化促進會,和光原社企,從生產端到行銷端,創造原住民在地就業機會,結合部落人力與農林資源,推廣有機農業,提供有機產品行銷通路,是一個以原住民為主的社會企業。
至於Manna社企caf'e,同時參與馬納有機文化生促進會,與光源社企的陳芳宜說,在源頭端雖然創造了原住民就業機會,也有了產銷平台,但另一個可能面臨到的問題是,「很多農產品是可以被利用的,但可能因為賣像不好等問題,它不能直接販售」。Manna社企caf'e的出現就是為了讓這些部落所生產的二級,或次級產品,經過處理後留下可以使用的地方,得以用其他的方式被再利用。
有機蔬菜的賣像若是不佳,消費者的接受度就較不高。Manna社企caf'e從飲食下手,將這些有機農產,做成餐點,像沙拉、三明治、濃湯等餐點在店內販售,用這樣的方式,讓二及農產以「成品」的方式呈現在消費者面前。

透過再製 讓食材有效利用

Manna不只販售部落生產的有機農產品,陳芳宜表示,在投入社企後,發現很多社會企業、小農和社區發展協會都有生產產品,但因為地處偏鄉,或是沒有足夠的成本來行銷,而無法在市場上露面。因此Manna也希望能購將這些產品進到店裡,成為食材來源。
陳芳宜也舉例,像Manna賣的冬瓜茶,就是來自雲林延平社區的無毒冬瓜茶。延平社區以前是著名的「糖鄉」,但因為年輕人口外移,開始研發各種在地糖類產品,如無毒冬瓜茶,糖餅等,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大家注意到地區特色,讓外移人口回流。
另外,Manna所販賣的麵包,也是來自一位北部的單親媽媽,陳芳宜欣慰的說,這位麵包媽媽不久前和她們分享,在跟Manna合作一年後,經濟狀況獲得很大的改善,主動提出在價格不變的狀況下,要在麵包中加入更營養的食材:紅篸。「她覺得當初在她有困難的時候,有人幫助她,她希望回饋消費者」陳芳宜說,當聽到這個的時候,真的就會覺得很感動。

持續 創造可能性

Manna開幕一年,因為在開店時並不是甚麼都準備好、確定好的,陳芳宜說,「我們確定一件事是好的事情,在籌備大概百分之六十的時候就會開始執行,因為可能過了那個時機它就不是那麼適合了」。
而這樣的方式的確讓Manna開幕至今,都像是一個磨合期,很多事都還在嘗試的階段。但同時也提供Manna發展上更多的可能性,像是在食材來源的部分,也逐漸有一些和Manna性質相同的社企,主動來談合作的部分,「很多原本沒想過的事,在做的過程中,就這樣就發生了」。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

  •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新聞網站:http://www.vita.tw。粉絲專頁:http://goo.gl/st2w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