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或者受?
To give? or to take? That is not the question.(施?或受?那完全「不」成問題。)
前不久,接受中央廣播電台英語節目「Women Making Waves」訪談,主持人Paula提問:作為一個擁有22年資歷、在國內外都有服務經驗的志工,你認為自己是一個Giver(給予者),還是一個Taker(接受者)?
一般年輕的、剛入行的國際志工,答案通常會是:「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也就是收穫比付出多。
「當我很年輕的時候,認為當個給予者是好的,便會讓自己經常處在給予、付出的狀態;到了某個階段,當我更有承擔與能耐的時候,並不排除讓自己當個接受者,以便讓他人也享有給予的快樂。」這答案,顯然超出提問者的預期,緊接著我舉了一個具體的例子做說明。
初入社會次年,我曾參與策畫樂生療養院的專題報導,並擔任主要的訪談與執筆者。為深入該專題,我向主管提出進駐樂生院生活幾天的計畫,並在取得樂生院民同意後入住。
待我完成報導,帶著出刊的雜誌回訪,就此和受訪者確立了忘年之交的關係,並展開長達二十多年的情誼。當其中一位長者過世,骨灰送回中國老家的祖墳安葬,我是第一個從台灣專程去上墳的人。
和我相熟的長輩們是虔誠的佛教徒,基於信仰不輕易接受他人的餽贈,因此我從不帶禮物前去。然而,每當我從樂生院離開時,長輩們卻又喜歡盡所能地給我一些水果、糕點之類的禮物。這顯然違背常情,哪有人去探望所謂的「社會弱勢者」不但沒帶物資餽贈,反倒撈東西回來,有沒有搞錯?
當我經歷過和他們同吃同住、被視為自己人,已深深明白,痲瘋康復者也樂意成為手心向下的給予者,只是擁有極高自尊同時極度自卑的他們,比常人更加敏感,完全受不住人家的一點遲疑或嫌棄。當他們由衷感覺到我的確不害怕他們,並且真的全盤接受他們的善意時,那長年收斂、蓄勢待發的關愛與情意,就如湧泉般滿盈流溢、源源不絕。
表面上,我無疑是個物質接受者,實質上,卻是以「接受者」的姿態,付出對於這些受苦生命的接納。
究竟誰是施者?誰又是受者?兩者並非乍看之下的絕對關係,卻肯定是一體的兩面,這是持續從事志願服務的過程中,一道逐漸對我開啟的靈光。

文章標籤

  • 素人社企實驗室

    素人社企實驗室

    自一九九二年進入NGO領域,短暫經歷過公部門,絕大部份時間以終身NGO工作者自許;二○○八年在孟加拉親見社會企業魅力,更願意把力氣放在社企的開展。二○一二~二○一五年間,從社區大學「熟齡者」切入社企,期以挖掘都會端消費者。二○一五年春天起,赴台東過著「半農半社企」的旅居生活。現任曦望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專事台東地區社企微創投)、茲摩達司社會企業有限公司執行長、財團法人根滿文教基金會執行顧問(專事台東地區社企人才挖掘及培力)。(專欄照片photo credit:Cegaw Lrakadrangilra 拍攝於達魯瑪克舊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