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公益生態體系
文:余孟勳(Simon)

有條件的信任

4月份中國四川再度傳出地震,中國的捐款這次大量湧向非紅十字基金會的民間團體。除了紅十字會與官方夾纏不清的關係之外,從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來紅十字會捐款流向不明,以及郭美美炫富事件所造成的信任關係崩解是主要原因。
捐款者無非希望自己的捐款款項能透過非營利組織妥善運用,不過這些非營利組織是否真的把錢「花在刀口上」是個值得探討的議題。更進一步來看,台灣人普遍將捐款當做"做功德"(捐完錢功德就完成了),不願再進一步監督非營利組織的心態也是共犯之一。
指南星(Guidestar)是美國以第三方立場蒐集公益機構財務資訊,致力於提升公益團體透明度的機構,其創辦人巴茲施密特(Buzz Schmidt,註一),對於日漸蓬勃的網路公益事業可能面臨的挑戰,日前於Alliance發表其看法。在這篇文章中,施密特看似將重點放在促進網路公益捐贈,事實上則是呼籲社會企業家回應巿場需求,著手建立一個更為建全的公益生態體系。以下由Simon及YP Chang共同編輯。

四個要素:知識、捐贈、報告、評鑑

施密特認為從事網路公益事業的社會企業家所面臨的障礙與挫折,來自於遍佈整個非營利部門的各種無效率或自相扞挌的做事方法。除非能夠排除這樣的障礙,網路公益事業無法健全發展。施密特進而定義所謂「公益生態體系(philanthropic ecosystem)」應具備的要素:

一、公益知識系統(knowledge system)

包含相關數據的理論資料庫、專家學者意見等,能夠告知、約束及激勵非營利組織、捐助者與中介機構。這個系統可呈現各個成員社群的策略及行動脈絡,例如以多種社會指標清楚定位其個別議題上的相對或絕對進展。奠基於此可辯證出變革理論。目前知識系統發展的問題在於彼此間的溝通不足,對於什麼是重要的或該採用何種語言歧見甚多。大家各自閉門造車各行其事,不共享知識,對其他社群的創見則予以忽視。

二、捐贈系統(giving system)

募集和管理捐贈物與捐款的複雜網路,使用者包含捐贈人、受託人、機構顧問、線上交易服務與一般慈善機構等。在這個系統裡,捐贈人或中介機構(例如聯合勸募或紅十字會等)必須認真地將訊息及資源持續且忠實地傳遞給非營利組織。捐贈系統主要障礙在於各捐款人的不負責任:例如私人基金會並未考慮其資源分配好壞與否所招致的後果,因為分配好壞並不影響其自身財務。施密特認為,「缺乏責信的(accountable)資源分配流程的公益生態體系絕不是最佳的。」「如果捐款人,特別是被視為對非營利事業較專業的私人基金會,對於捐款資金運用根本沒有責任感,我們便不能指望非營利組織會善用這些愛心。」

三、管理與報告系統(management and reporting system)

即優質非營利組織其管理制度的核心,包含目標設定、計劃、績效追蹤與報告。這個系統目前遇到的問題是捐贈者與中介機構尚未認真看待非營利組織的報告書。也因此非營利組織無法持續從外部(即捐贈者及中介機構)得到回饋,或受益於內部更有效率的管理系統。它們花大多數的時間無效率地處理零碎的訊息,也因而無法提供更具溝通價值的報告。
其資訊必須要能回答下列五個問題:
  1. 組織的願景是什麼?要解決什麼問題?
  2. 要達成願景的策略或理論是什麼?
  3. 組織有足夠的能量嗎?
  4. 如何得知目前已取得進展?
  5. 已完成或未完成的是什麼?

四、評鑑系統(evaluation system)

包含審計員、評鑑人員、認證機構、監管部門、專家、資訊網站、記者及其他想要告知、影響、驗證與保護捐款者與其捐款決策的網路。這個系統需要不同類型的評鑑者帶進來各式的觀點及更好的透明度。施密特並預期捐贈者總有一天會運用數據建立個人化的評鑑模式。然而這個系統的問題在於評鑑機構是否能深入了解非營利組織的複雜性,而不是以簡單的統計方式例如財務比率做為衡量基準。

公益生態體系再升級

最後,施密特提出了一個「高效能公益體系(high-functioning philanthropy system)」願景,非營利組織與捐贈者將會:
  • 在共同知識平台協力作業;
  • 尋求共同目標與集體行動的共識;
  • 只要有益於內部管理與外部透明,要求非營利組織出具一致且持續的報告;
  • 將資源導入專注"社會所重視的價值"的非營利組織;
  • 不僅要求基金會、信託與中介機構負起責任,對個人捐贈者亦然。

協力

以施密特的觀點延伸來看,不管在知識共享、捐贈管道、執行報告或是評鑑機制,都需要不同的相關人或組織(stakeholders)提供有價值的資訊,好激盪或整理出新的路徑。也就是說,除了各個stakeholders的投入之外,溝通的平台及共同的語言將是整個新生態體系的重點。
換個角度來看,非營利組織在網路時代已不能故步自封,而應該更主動探求stakeholders的意見。比方說,提供的財務報表是否能完整呈現財務及營運的概況呢?是否具有管理價值呢?是否能讓stakeholders容易理解呢?stakeholders在意的是什麼,有沒有被解答呢?
公益責信協會目前的重點在於施密特所言的"管理與報告系統",也就是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做為一個平台,一方面溝通出what to do,另一方面也設計how to do (例如統一的會計報表格式及npo的管理培力)。事實上這所謂的四個要素系統是環環相扣的,比方說良善的管理與報告系統,對於增進其他三個系統的效能將會相當顯著;而良好的知識庫,將會進一步再反饋到管理及報告機能。良性的動態循環,才是整個生態體系持續因時因地制宜,並不斷成長演化的關鍵。
註一:Buzz Schmidt 現任美國達特茅斯大學的塔克商學院(the Tuck School of Business at Dartmouth College)的客座教授,同時也是美國慈善研究公司(Philanthropic Research, Inc.)與指南星(Guidestar)的創辦人、F.B.赫隆基金會(F.B. Heron Foundation)與非營利季刊(Nonprofit Quarterly)組織主席、科技濃湯(TechSoup Global)及慈善協會(Institute for Philanthropy)的董事會成員之一。

文章標籤

  • 公益責信賽門說

    公益責信賽門說

    余孟勳(Simon),木柵大學畢業不熱衷賺錢的finance major,會計師事務所查帳員每年考績第一名卻離職跑去環島及志工。到鹿特丹唸MBA背包了十三國,學習從脈絡看人生。回台找了個不用加班的財務主管工作,跟老婆約會三次就結婚,二年生了二個可愛的女兒認真當宅爸。想要用更有效率的方式改變世界,發起台灣公益責信協會,投入公益團體財務透明及治理能力基礎建設。擅長思考說話寫字解決問題及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