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視界/社企創業 在等待什麼人才?
聯合報/林耀南/輔仁國際創業與經營管理研究所副教授(2014年12月29日)
在輔仁大學社會企業研究中心成立六年後,今年應是「社會企業」口號最為澎湃的一年。社會企業在現今紛擾不安的年代中,確實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名詞。它似乎為現今民心浮動、青年失業、政府效能不彰及全球化衝擊的狀態下,找到一個合理的出口與解答。
但究竟哪些人士適合投入社會企業創業,筆者嘗試從這幾年致力社會企業的人士中,勾勒出企業人士、非營利組織與剛踏入社會的青年世代三種不同之族群,並進一步作描述。
企業人士由於本身具有經營企業成功經驗與人脈,確實可在短時間內,將過往成功經驗複製,使其創立的社會企業有效達成經營績效與獲利等量化指標,企業人士創辦社會企業確實跳脫過往非營利組織效率處處受限的舊有框架,但企業人士過往經營一般企業的基本信念,往往還是實用功利主義取向,以量化績效與大多數人利益為原則,而忽略社會企業的初衷在於基本社會關懷。
在非營利組織方面,部分人士積極希望將既有組織轉型為社會企業,其過往在社會慈善與幫助弱勢具有豐富經驗,確實可以從社會關懷的角度來進行社會企業發展,但也往往受限於過往習於接受政府補助,或是在外界捐款的既有模式下,很難在短期內轉型成功,又或是組織特性與服務對象根本不適合成立社會企業。
在青年世代方面,則是筆者最擔憂但卻又極具潛力的一個族群,在現今青年低薪化、高失業率與本身理想熱誠下,不少年輕族群投入社會企業創業。青年世代充滿創意與衝勁,確實為社會企業發展注入活水。但筆者細觀經營與獲利模式,仍有非常大的改善空間。
尤其青年世代在社會經驗與專業能力上仍嫌不足,貿然投入社會企業創業行列,初期或許能以熱誠衝勁及不支薪的方式來維持營運,但若細究未來發展,在上述各項限制下,確實很難穩定獲利與永續經營,而當其經營數年不成功重返一般企業職場時,是否又會成為另一個社會問題?值得深思。
最後,各位讀者一定會問筆者如何解決上述現象,筆者嘗試作一發想,若能有效整合上述三類族群,鼓勵共同合作進行社會企業創業,以企業人士的專業管理技能與集資能力、非營利組織之人本關懷思考與過往幫助弱勢的豐富經驗,再加上青年世代的執行力與創新,截長補短,應不失為未來社會企業創業可行之道。
全文轉載自聯合報
嘿,夢想家,只有熱血還不夠! 在追夢的旅程中,你需要懂的還很多。 創意、耐力、眼界、同理心…, 社企流邀請九位築夢踏實的有志之士, 告訴你那些比熱血更重要的事。
社企流三週年論壇:堅持的力量,報名請點此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