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透明化立法出發—讓智能手機廠商攤在陽光下受審查
編譯: 張雅茹
智慧型手機,堪稱改變世界及你我生活的夢幻產品,但你可知道,手機內來自於世界各處的零組件與材料,卻可能造成環境與人類生活的損害。
世界三分之一的錫產量源自印尼的邦加島,並廣泛使用在電子產品上。地球之友組織(Friends of the Earth)調查發現,印尼邦加島因開採錫礦,導致可怕的勞工傷亡,及珊瑚礁和森林的破壞。數以萬計的產品用戶透過電子郵件向知名科技品牌商表達他們的顧慮。對此,Samsung、BlackBerry、Motorola、Sony、Nokia、以及LG 皆已公開承認使用邦加錫。然而Apple卻在一年後的供應商報告中,才公告供應商錫礦來源名單。
因開採邦加錫礦而衍伸的問題並非特例。開採電子產品零件中的其他礦產,諸如鋁與稀土金屬等,同樣可能造成水資源浩劫與生態系統的破壞。但品牌廠普遍尚未查覺這些對環境造成損害的問題,正發生於他們的供應鏈中。

永續經營政策等資訊應於財務報表中揭露

唯有當企業察覺並聲明目前營運方式在獲利之外,對社區及環境的可能影響,企業才有可能開始嘗試解決問題。
改善供應鏈分析能幫助企業提升資源使用效率,並使財務表現更佳。國際證券交易所於2013年研究發現,各國對於揭露永續經營資訊的法規標準,是影響各國企業表現的最大關鍵因素。
然而,企業對其供應商慣行的砍價策略,致使人類及環境安全議題被暫丟一旁。因此,要求企業提出社會環境衝擊報告,也許能改善業界削價競爭的惡習。
(圖:新創手機Fairphone,企圖設計更加節約資源和道德採購的智能手機。圖片來源)

透明化立法的重要性

當大部分的品牌都忽視監控供應商的重要性時,即使是最佳的企業也孤掌難鳴。但透過修法,可確保所有企業標準一致,致力於解決相同的問題。這就是嚴格立法要求企業提出透明化報告的重要性,也讓地球之友組織及環保聯盟強力遊說,確保歐洲地區建立相關立法規範。好消息是,母公司設置於歐盟的企業,開始必須提出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評估,包含上下游供應鏈的報告。
而透明化立法預計也會成為英國下一次選舉的熱門議題,若對此議題有興趣,可進一部參考推動團體的連署網站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