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筆記/不好的企業,才該被標記
聯合報/黃昭勇(2014年4月19日)
台灣很愛頒獎,從青創楷模、榮譽顧問、幸福企業…,各種足以彰顯領域內較優良的人或企業,都可以給一個獎,更喜歡從競爭力的角度去排名,讓有競爭力的企業被看到。
這兩年來,以公益為出發點,不以賺錢為最高指導原則的社會企業興起,由於相較以追求股東最大利益的一般企業來得稀少,社會企業又成為新顯學。
在幾場政府部門舉辦的社會企業討論會上,甚至有官員喊出要讓台灣成為「社企島」,全力鼓吹年輕人、創業者投入社會企業。一時之間,社企似乎成為繼「矽島」、「科技島」…後,台灣經濟發展的新解答。
台灣很擔心「數字」的競爭力,因此在國家的評比、企業的賺錢排行上,總是斤斤計較。在擬定社會企業的扶助政策時,也總是用租稅優惠、增加投資等「金錢」的概念在看事情。
以創辦窮人銀行聞名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上周來台,在回答台灣媒體有關社會企業如何提升競爭力的問題時,有段精采的回答。
他說,全球化會讓社會企業等這些小規模企業失去競爭力?「如果你說的是貨幣競爭力(比誰會賺錢),那麼,是的。」「但如果你是要透過社會企業去做解決社會問題、讓社會價值傳遞出去,就不會有競爭力的問題,每個企業都可以合作」。
尤努斯要強調的是,如果,你的價值都是用錢在衡量,不論是個人還是企業,會一直處在競爭力焦慮症,害怕別人的競爭。
但如果你是為了某種社會價值去努力,只會擔心別人不認同,怎麼會怕因為更多人、企業投入而競爭?
政府、學界、媒體,不斷給予社會企業高度肯定,讓社會企業的光環愈來愈亮,看在社企人眼裡,也是一種病態。
以協助有機小農銷售農產品、支持獨立新聞報導的上下游新聞市集,創辦人之一的馮小非說,社會企業可以被報導、被讚賞,這是讓好的企業出頭。但她認為,這不應是常態,所有的企業都應該要做公益、要誠實面對社會價值,應該是要把不好的企業標記出來,讓他們不敢再做壞事。
的確,像是偷排汙水、摻假食品等,揪出一家黑心企業要求他改善,遠比說哪些企業有多麼道德的效果好。
正如許多「社會企業」主說的,公司成立的時候,他們從來也沒想到自己會是社會企業,只想到如何讓社會更美好。不只是官員、企業與媒體,台灣民眾也該改變求名、求貨幣競爭力的慣性,真正思考如何改善我們自己身處的環境,才能擺脫虛名、終結口水。
全文轉載自聯合報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