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家站出來:我願意為社會做出改變
數位時代網站/郭芝榕(2014年4月13日)
4月12日社企流與以立國際共同舉辦「夢想自造家」論壇,以「改變社會不設限」、「消費不浪費」、「發現新力軍」、「教育狂想曲」四大主題,邀請亞太地區共8位講者分享社會企業創業的經驗與想法,涵蓋教育、環保、公民參與等領域。
相較去年社企流一週年論壇的800多位參與者,今年擴大至1300多位參與者,共有70位工作人員參與籌備一年。社企流創辦人林以涵表示,創業,才發現沿途的風景很不一樣,創業不只是為了自己。她說,「創業讓我改變人生價值觀!夢想是,夢不只是想,更要踏出實踐的步伐。」
香港創不同ž、好單位創辦人黃英琦創立三個社會企業,包括兆基創意書院、創不同(Make A Difference,MaD)、The Good Lab好單位。她認為在體制外提供社會關懷、創新、多元的教育環境很重要,不重視考試,而是重視行動、自由學習、沒有規條和限制。她舉例,有個叫阿豆的孩子,他的夢想是建樹屋,從香港跑到苗栗,花三年時間學習布的紡織,想結合布藝和木工建造樹屋。
過去十幾年上街頭及從政的經歷,讓黃英琦從居民身上學習很多,也重視行動力,她說「找到資源不難,難的是把跨界的朋友集中在一起。」至於,要怎麼創造社會的改變?她指出四個步驟,首先,個人要改變,再來策動計劃,想想:這麼做是為了什麼?最後是創新及影響力。黃英琦非常熱愛香港和土地,她談起創業的初衷說,「我嘗試創新、創業,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我熱愛的社會,我願意為他做出改變。過去二十天,你們都在經歷,你們比我都懂。」她對台下群眾說。
綠色地球執行總裁汪劍超想讓下一代能享受更好的環境,擺脫垃圾焚燒所產生的汙染問題,從中國四川省成都市起步,做回收垃圾。他說,「世界的改變不是少數人做了很多,而是每個人都做了一點點。」
穗科手打烏龍麵總經理嚴心鏞曾到處問師傅:做手工烏龍麵是否可行?師傅紛紛說很麻煩,而且成本太高,直接訂購工廠的麵條較省事。嚴心鏞幽默地說,「我心裡想太好了,因為等我做出來之後,也沒有人會跟我搶。」他不僅三顧毛廬拜訪會做日本古法烏龍麵的楊世璋師傅,也實踐「感動行銷」的精神,說故事感染現場聽眾。
穗科手打烏龍麵營收33%分紅給夥伴,67%的三分之一拿來營運,其餘協助夥伴開分店,雇用的夥伴有六成是家境貧苦、單親的孩子,店長的平均年齡是23歲。嚴心鏞說,「我們會好好的照顧每一個孩子。」他語帶哽咽講了一段故事,一個22歲的孩子,爸爸很早就過世,他當上店長的那一天,在臉書上寫下一段話:「爸爸,我好想你,我好高興終於當上店長了。我在這裡每天都好高興,我會認真工作,照顧媽媽,希望你在天堂也過著一樣開心的日子。」
全文轉載自數位時代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