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英雄樹典範 找尋向上力量
立報/記者劉仲書(2014年1月13日)
《遠見雜誌》遴選出「平民英雄百人榜」,13日下午於遠東飯店舉行分享座談會,讓10位英雄代表分享故事,希望喚醒更多人投入平民英雄的工作,勇敢站出來建立更美好的社會。
(圖:新移民發展與交流協會理事長林麗蟬是台灣外配,她一心希望幫助新移民融入台灣社會,投入許多社區協會及志工環保、教育等,來台16年育有子女,堅信自己是道地的「台灣人」。圖片來源

發掘良善故事 平衡負面報導

與會的陳長文律師說,10多年來媒體眼裡的台灣都是壞事,任何事都要找代罪羔羊,其實台灣是非常和諧善良的,遠見的平民英雄報導就是為了呈現真實的一面。
《遠見雜誌》創辦人高希均指出,台灣依靠平民社會達成文明的進步,他說:「英雄的眼中,人人都是平民,那是權力的傲慢;平民眼中的英雄,才是真的英雄;英雄變成平民,那就是民主的見證;平民變成英雄,那就是價值的昇華。台灣媒體跟西方一樣,把壞消息當賣點,造成價值扭曲,我們需要更多的平民英雄,才會有前進的力量。」

英雄三特質:行動、正義、傻勁

獲選為平民英雄的新移民發展與交流協會理事長林麗蟬,是位來自柬埔寨的外籍配偶,她說,台灣的婆婆原來只是覺得「買了」一位媳婦,不過到後來,婆婆卻認為,媳婦根本比總統還厲害。婆媳一起做志工,林麗蟬創辦協會,進修學習非營利組織的知識,她樂觀地說:「不要計較,做就對了。」
「社企流」網站創辦人林以涵認為,社會企業的概念相當好,在歐美行之有年,她希望透過建立華文網站引進概念,除參考近年高漲的企業社會責任運用以外,更重要的是過去非營利組織因經費造成的窒礙難行問題,可藉此找出新模式,以企業模式達成財務獨立,不必再依賴捐款跟政府補助。林以涵建議,可先從自己關注的議題深入了解,接觸相關團體,再做發想採取行動。
在綠島教書的蔡章弘,聊起了綠島的豔陽跟苦悶,晚上有營業的只有兩間便利商店,把便利商店當大賣場逛就是僅有的娛樂。蔡章弘說,綠島的孩子們都希望老師可以長久留下來,孩子們時常問老師:「什麼時候要走?會不會陪我們到畢業?」蔡章弘不敢肯定,但盡力而為,在台灣教書的女友常催促他趕快回台灣。後來女友等不及了,乾脆一起跑去綠島教書,他們就在綠島結婚,給綠島孩子一個心理上的安定。
(圖:綠島熱血教師蔡章弘堅持在綠島任教,女友結婚後也隨著他到綠島任教,當地許多學生的父母都在台東市做生意,他主動關懷學生,運用當地生態資源活化教學課程,讓孩子喜歡到學校來學習。圖片來源
2021社會企業執行長蔡松諭,為重建小林村而暫停了自己的工作。「一邊是投資了所有積蓄眼看已經有機會翻轉的事業,一邊則是自己的故鄉。」蔡松諭想了很久,他思索如果自己去遙遠的地方旅行,會想到的是什麼?他在意的仍然會是小林村的重建狀況進展如何。
看到原有80位而僅存20多位的小林國小學生寫的「我要重建小林」,蔡松諭認為自己身為大人,更應負起責任。重建工作困難重重,蔡松諭幾度懷疑自己是否應該繼續做下去,「我很怕耽誤到小林的村民,他們很相信我,認為我可以帶出未來。」八八風災3週年的那天,他意外地收到故鄉在風災前的梅子,是相當稀有的老梅膏,他找到一條生路,讓小林的產業有了新的契機。
《遠見雜誌》分析,平民英雄的人格特質在於「行動」、「正義」、「傻勁」。他們不抱怨,義無反顧地跳上第一線,以具體行動創造改變。他們關心週遭社會,願意從自己做起,為正確的事發聲。這就是他們的DNA,沒有政府支持、不靠財團、沒有富爸爸的平凡人,卻能發揮莫大的影響力,帶動社會向上的力量。
全文轉載自立報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