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扶貧 授營商之道更實際
香港經濟日報/專訊(2013年5月30日)
有智庫昨發表研究報告,提出商界九項扶貧建議,部分如教授社交技巧等,被質疑幫到幾多?事實上,商界可為貧苦大眾做到的豈只如此,商界成功靠做生意頭腦,何不更實際傳授幾招,令扶貧工作更有聲有色?
智經研究中心昨日發表《商界扶貧》研究報告,強調商界可善用人脈網絡、行業資訊等,協助解決貧窮問題,建議企業可為低收入員工設在學子女助學金、向目標家庭青少年提供社交技能培訓及工作實習機會等(詳見新聞A31——「智經倡商界扶貧 助學創就業」)。
誠然,商界可做的,遠不止於提供金錢。扶貧委員會社會參與專責小組主席黃友嘉去年曾指出,商界過往在扶貧上側重慈善捐贈,可是港府不缺錢,而是需要更好的腦袋。

社企缺管理人才 失敗原因

對於商界來說,重要的資產是寶貴的營商知識、管理經驗,這些可如何扶貧?
前特首曾蔭權於07年曾提出本港需大力推動社會企業,透過創造就業,紓緩貧窮問題。
社會企業大部分由非牟利機構營運,部分由政府提供資金,並不以追求最大利潤為目標,而是向基層人士給予職位,讓他們可憑自己勞動力賺取工資,活得更有尊嚴。
但社企始終是一門生意,辦得有聲有色才可對扶貧起更大作用,英國的社企便是成功例子,產業佔全國GDP的1%,例如由7名自稱「小女人」成立的一間家居照顧服務社企,09年營業額已達233萬英鎊。
本港社企數目去年有406間社企,可經營殊不容易。社聯今年數據顯示,48%受訪社企虧損,較前年25%大幅增加。他們指困難之處包括缺乏管理人才、成本高昂及租金昂貴。曾有評論亦指,社企為顧及社會責任,成本較一般企業高,再加上由非商界者營運,缺乏商業知識、管理技巧,成功難度更大。
送魚不如教打魚,這概念公眾認同。行政會議成員陳智思曾指,現時社企營運缺乏商業頭腦。

商界可資助經營 優惠租金

雖然部分商界也有向社企授營商經驗,但若有更多具商界背景人士參加,豈不更實際可助扶貧?
商界近年不少直接與社企合作的個案,如思捷環球副主席鄭明訓曾贊助社企製作毛衣,向有需要家庭派發,也是商界扶社企一把的做法。在台灣,更有銀行業設「窮人銀行」,向基層人士發放低息貸款,資助做小本生意。
智經的報告內指出,商界可撥出旗下商場固定店舖以外的空間,設置Pop-up商舖,以短租及免租形式予創業或自僱人士,若也向社企或社區合作社等扶貧組織提供租金優惠,則也幫了大忙。
大企業扶貧上可以做到不少,中小企業也可以。本港深水埗的北河燒臘飯店,近年因派飯予露宿者、長者等而廣為人知,及後有不少店舖加入派飯行列,成為社區貧苦大眾的「天使」。
近年外國流行的「待用咖啡」,也開始在港為人熟悉,有店舖仿效意大利、台灣推「待用咖啡」、「待用麵包」等,顧客購買兩杯咖啡,一杯自己喝,另一杯由商戶轉交貧窮人士免費享用。

良心企業有回報 提升形象

大有大做,小有小做,雖然未如大企業般大手筆,也未必是生活急需品,但一些麵包店、咖啡店等,社區街坊每天經過,受助者可感受社區支持,也是表達社區關懷的方式。
扶貧需要社會共同出一分力,政府有扶貧政策,商界出錢出力,固然可事半功倍,對商界而言,也有實際收益。
2011年有調查指全球56個地方、2.8萬名消費者中,逾60%在購物、就業,甚至投資,都會寧選有社會承擔的企業。逾50%亞太區受訪者指,為購買有社會承擔企業的產品,願付上更高價錢。
企業建立社會良心需付出成本,但不止可換來更佳形象,又可吸引注重企業責任的消費者,互利互惠,何不多出一分力?
全文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