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主張

綠主張

1993 年,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消費品質委員會」的一群媽媽,因為關心環境與家人食的安全,跑遍全臺灣尋找契合安全、健康、環境友善理念的農友,集結 100 多個家庭展開「共同購買」運動,2001 年集資組成合作社,社員以計畫性消費及合理價格支持生產者,生產者照顧環境健康與糧食安全,至今已有超過 8 萬個家庭加入。
懷抱著用共同改變世界的信念,合作社提供超過一千項環保、健康、安全的生活必需品,從守護環境到共同購買,從集結消費力到推動反核、減硝酸鹽與非基改等運動,實踐讓人與土地都健康的綠色生活!

專欄文章

3篇)
  • 從再生能源到環境教育,看看京都公民電廠怎麼做?

    從再生能源到環境教育,看看京都公民電廠怎麼做?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文:陳婉娥.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南部辦公室主任
    對大眾而言,「電廠」的直觀印象是什麼呢?生產電力的場域?發展核能的地方?造成空氣污染的公害?對多數的我們來說,「電廠」,可能以上的答案都是,但這樣的既定印象,在這幾年開始有了新的元素加入,這是有賴於市民共同的努力,使「電廠」的概念更多元、豐富、有趣,那就是「公民電廠」。
    公民電廠最簡單的形容,就是由公民持有的電廠。由公民持有,代表電廠的經營者是公民,是在各行各業服務的「我們」,憑藉著對環境的關懷,投入低汙染的能源發展,而「再生能源」就是公民電廠發展的核心。
    筆者在去(2019)年 10 月走訪京都,拜訪京都府(市政府)與經營公民電廠的市民團體「一般社団法人 市民エネルギ—京都(市民能源—京都)」,了解京都府在推動公民電廠的政策規定。同時,基金會也藉由政策倡議,進一步改變各地方政府的既有思維,為都會區打造更多分散、地產地消的社區公民電廠。
    礙於篇幅,本篇將針對京都公民電廠的政策規畫進行簡要說明,並介紹由市民團體經營的公民電廠與教育方案,希望大家一起來思考,「公民電廠」在台灣,應該有什麼樣的發展?

    京都的公民電廠政策

    京都府在 2012 年制定政策,推動公民電廠,以「市民協同發電」為名,規畫了 40 處公有屋頂,釋放市民團體與企業行號申請使用。京都府釋出公有屋頂,作為興建太陽光電使用,免除了市民團體使用屋頂的租金與回饋金,但如果是企業申請作為營利使用,則需要繳交租金。同時,為了確保申請案件能使公共財的理念最大化,京都府同時規定申請者必須在申請方案中規畫環境教育與回饋地方的方案。也針對申請方案的評分規定,給市民團體與企業不同的給分標準,從評選制度所設計的給分上,來要求企業承擔更大的社會回饋責任。
    經過匿名委員會的評選,京都府釋出的公有屋頂扣除光照與建物本身的問題, 最後成功媒合 37 處,其中有兩個市民團體承接了共 9 處公有屋頂,在 2014 年陸續併聯發電,生產太陽光電並將電力販賣給電力公司,成為公民電廠的經營者。

    由市民經營的公民電廠

    由市民經營的公民電廠,究竟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呢?京都的市民團體「一般社団法人 市民エネルギ—京都(市民能源—京都)」在經營公民電廠後,為社區帶來許多有趣的能源教育方案,讓小學生有機會從科學面了解各種有趣的能源生產方式,同時累積科學知識。
    其中一個案例是位在京都伏見區的深草小學。在學校的綜合活動中心屋頂設置容量為 52.8 KW 的太陽光電板,學生每天都能看見太陽光電設備。學校的理科老師林宏則先生認為,學校的太陽光電屋頂,有機會讓學生了解能源就在生活中。
    帶給學生珍惜能源的教育方案,是市民能源—京都提出的社會回饋方案之一。但當這項教育計畫開始在學校執行後,深草小學開始發展屬於自己的特色教程,使學生有機會從科學教育中,了解能源的使用方式、發電方法、電力與動力等科學知識。
    公民電廠讓「能源」有更多可能性與未來性 公民電廠在京都的發展,因有政府的政策規畫,讓公有屋頂的「公共」精神得以發揮最大效益;在市民團體的用心經營下,帶給京都市民的,也不只是再生能源的電力發展,還有對能源的理解,甚至是對於「能源選擇權」的認知。
    京都這座美麗的城市,有一群努力發展再生能源、投入公民電廠生產的夥伴。憑藉著對環境的關懷,透過對環境資源的認識,展開豐富的教育課程。借鏡京都,或許我們也能一起思考,我們想要帶給孩子什麼樣使用資源的方式與未來生存的環境。
    全文轉載自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原文標題:再生能源驅動的環境教育—京都公民電廠

    永續行動嘉年華 10/15-16 華山登場!免費報名拿限量好禮 >>即刻報名
    閱讀文章
  • 從食農教育到永續農業,那些用「吃」教會我們的事

    從食農教育到永續農業,那些用「吃」教會我們的事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文:吳碧霜.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執行長、張玉鈴.基金會行政主任
    日本於 2005 年通過「食育基本法」,是全球第一個將食育入法的國家,以此因應西方速食文化進入日本後,造成傳統飲食文化沒落;全球貿易下農產品進口,造成糧食自給率下降等影響。而後日本開始推廣「地產地消」,以緩解全球化所帶來之衝擊與飲食危機。
    台灣直到 2012 年才開始提出法制的構想,2013、2014 年間台灣深陷廢油事件、餿水油、飼料油等食安風暴,雖然政府將《食管法》修法為《食安法》,仍無法減緩社會不安。因此由民間團體成立「食農教育立法推動聯盟」倡議立法,歷經十多年討論與社會氛圍改變,以及國會改選、萊豬進口等國際貿易壓力、新冠肺炎疫情,主婦聯盟基金會也再次發聲主張儘快通過《食農教育法》,也欣見法案終於在 2022 年 4 月 19 日立法通過!

    從農業體驗深化為連結與治理

    多年來食農教育經由民間各團體自主推動,如非營利組織、農會、社區組織、農業生產者團體,或是與學校合作,在台灣早已遍地開花,但多是單打獨鬥,缺乏長期及地區資源整合概念,常淪為單純農業體驗活動,無法真正發揮食農教育的理念。
    主婦聯盟基金會於 2015 年提出「綠色飲食生活圈 」,倡導各種社會角色,例如:學校、社區、家長、消費者、農民/生產者、廚工甚至企業等,共同在食農教育中發揮作用。我們認為食農教育需要連結更多食農社群,建立網絡,進行問題溝通與對焦,發展出更多友善的系統性作法及可持續推動的在地解方,進而改變社會價值與生產環境生態;也需要加入治理概念,開展台灣農業議題水平與垂直溝通和整合。期望立法後的食農教育能跳脫校園種菜、農村體驗等活動模式,藉由飲食連結更多元的食農議題。

    公私部門 中央在地都是食育推手

    食農教育法雖已通過,教育的推動未來還需要中央各部會共同合作,突破業務本位,形成一個同心圓式的價值與資源整合關係,才能將食農教育的價值融合法規,嵌入民眾的生活中。例如現在農委會雖然為主責單位,但面對農業生產環境的改變,在在都需要跨部會研商,例如農業發展面對經濟政策與國際貿易時,經濟部也是重要環節;而推展食育時,也需要教育部與文化部從教育體制與社會文化氛圍著手。
    同心圓的最內圈是在地的食農推動力量,透過公私協力訂定具創意的「食農教育行動計畫」,對焦問題,成為食農教育法推動的拉力。相關教育單位可以研發提供融合多元價值的教材,創造生產者與消費者互動交流之環境;民間發展食農教育互動網絡也需要被支持,以建立資訊整合平台等配套措施;各地方政府可適地制定自治條例,有效整合各局處與民間團體,共同推動具在地特色的食農教育。另外,增修法規,進行介面的融合,也是重要的關鍵。如環境教育法、有機農業促進法、農業基本法、學校衛生法相關法規都與食農教育的推展有關,整合也有助於將不同的場域與利害關係人的價值觀拉近。

    終身學習 培養對農業與永續的關懷

    《食農教育法》是以教育為方法,透過終身學習,讓民眾了解食物、環境與農業安全議題均環環相扣,藉此厚植民眾食農素養,讓消費力成為我國農業結構轉型與問題解方的支持與後盾。以提升糧食自給率為例,解方可以是減少依賴國外農產品,提昇台灣本土農產品的供給質量,而這需要國人的大力支持,同時也需要正視農村人力不足與勞動力老化等問題。再深入說明,市場消費價值影響農夫的種植管理方法,以及農產品安全與品質。消費者支持地產地消、重視食物的安全營養甚於外表,都是支持台灣糧食安全生產的方法,也才能藉由消費改變農業環境。
    《食農教育法》不單只是教育,也是改善國民營養與健康、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連結、農村老化、國際貿易對在地農村的衝擊、食物浪費等問題的解方。推動上可以從「食品安全與營養」切入,扣緊人民最關注的健康問題,再延伸導入「綠色飲食教育」的概念與作法,讓民眾慢慢建立與農業、土地的連結,甚至對氣候變遷的理解。從關心自己的健康開始,擴大到對整體環境的關懷,進而建構一個飲食與農糧、經濟、文化發展共好的社會。
    全文轉載自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原文標題:食農教育法通過後的下一步

    身為地球村公民,我們都該具備相應的「永續力」以回應社會議題!立即參與永續素養大調查,掌握年度最熱門永續話題、還能獲得多項永續好禮! >>即刻填答
    閱讀文章
  • 為何無包裝商店難以普及?5 大待突破點

    為何無包裝商店難以普及?5 大待突破點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文:葉晏慈
    相信關注環境議題的朋友對「無包裝商店」一詞應該不陌生,顧名思義就是商品以沒有包裝,或最少包裝的狀態來販售, 客人需要自備容器購買。除了褪去商品不必要的一次性外衣,這些店家還強調的另一個重點是「吃/用多少買多少」,沒有最低購買數量限制,以減少買太多吃不完造成的食物浪費。

    無包裝非新概念,產銷與消費端須共同努力

    近幾年台灣各地開了不下 20 間無包裝商店,看似是新興型態的購物模式,但其實在塑膠尚未普及大量使用的早期社會,也常看到這種無塑、無包裝的販售方式,例如用葉子包裹食物、紙捲裝零食等就地取材的方法,所以說到底,無包裝商店是試圖找回到過往「比較不方便卻善用資源」的精神。
    無包裝商店的商品大致可分為食品、清潔用品、洗沐用品與生活用品,有些店家也會因應客人購買生鮮食品如蔬果、雞蛋、豆漿、優格等需求而開設團購。這些商品供應者在經過店主的溝通後,大多也願意在能力所及範圍盡量做到環境友善的出貨方式。除此之外,店家在食品的保存也需要特別下工夫,慎選密封容器、掌控商品品質與進銷貨情況。
    要實踐無包裝購物,消費者需花時間準備和清洗容器,另外若店家與廠商也希望致力於包材回收,勢必也要增加清洗、消毒等瑣碎工作的人力與時間成本,因此要做到什麼程度,就端看彼此對環保這件事有多大的決心。

    消費習慣、成本、法規,無包裝待突破點

    觀察目前無包裝模式難以普及到一般零售通路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 台灣的超市或大賣場通常同一個品項會提供多樣品牌選擇,消費者也習慣「精挑細選」,但並非每家廠商都願意做到無包裝出貨 2. 自備容器需要先扣重,購買後還要再秤重、計算價錢,花費時間是掃描產品條碼的好幾倍,容易造成客人大排長龍等候 3. 盛裝過程可能會需要店員協助,盛裝工具也需經過清潔,這些都需要額外的人力,若人潮一多,超市店員恐怕無法應付 4. 超市合作的供應商產量大,工作流程講求效率,無包裝會比一般流程多一些步驟,不符合時間要求 5. 礙於法規,洗沐用品無法在符合規定的工廠外分裝販售,只能以退空瓶折價或重複利用的方式提供給消費者

    通路可從小規模試行、回收包材再利用開始

    無包裝商店和超市設置的出發點本身就有很大的不同。超市強調快速、提供多樣化的選擇,且可以一次購足生活所需;無包裝商店則最重視環境友善。超市不必完全複製無包裝的模式,但可以從挑選多一點友善環境的商品、將生鮮區的塑膠袋換成紙袋,甚至不提供等方式開始;也可考慮先闢一小塊「無包裝區」試水溫,讓消費者習慣帶容器購買、通路業者也學習掌握品質與進銷存的管理,同時和更多廠商溝通。 在無法完全不使用包裝的情況下,無包裝商店也有幾種回收包材的方法:盛裝液體食品如優格、優酪乳的玻璃罐,以及裝洗沐用品的塑膠或鋁罐,回收給廠商清潔消毒以再次使用;避免葉菜類爛掉的塑膠袋,有廠商採用可分解袋,回收後就地進行分解堆肥;也有店家會向顧客募集二手包材,重新利用在網購商品上。包裝並非萬惡,就看我們如何讓它們免於一次性的使用。 雖然目前無包裝商店尚未普及,但回到基金會「勇於開口、敏於行動」的精神,我們鼓勵大眾勇於嘗試,即便是到市場及一般店家購物,也自備容器向老闆詢問是否可以使用自己的容器,或是練習「拒絕」不必要的提袋、餐具與餐盒,在可行範圍內漸漸調整購買方式,並實踐在日常生活中。
    全文轉載自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原文標題:無包裝商店教我們的事
    想讓社區變好、讓台灣更好嗎?參加社區一家提案,讓不分年齡、不限主題、不限國籍的你,實現夢想 >> 立即提案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