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 一人加一點,世界好一點

《倡議+》 一人加一點,世界好一點

世界從不缺看見問題的人,而是少了動手提出解方的人。作為媒體,《倡議家》不只點出永續社會遇到的問題,更要攜手企業、社創夥伴、意見領袖,打造「倡議聯盟」,提出倡議,並且落地行動,共同解決問題。 承擔社會責任,不是企業的事,也非政府之責。人人「+1」行動一點點,從《倡議家》到「倡議家們」,就能快轉台灣,讓社會變好多一點!

專欄文章

59篇)
  • 為母語文化注入新生,阮劇團用台語翻轉經典

    為母語文化注入新生,阮劇團用台語翻轉經典

    倡議家/文:劉潔謙
    台灣文化發展多元,早年傳統戲曲無論是歌仔戲、南北管戲、布袋戲等,幾乎都是使用特定族群的母語進行演出,但到了現代,劇場內的語言卻趨於單一,甚至少有使用台語進行創作的現代劇團,這也使得專門演出台語戲劇的「阮劇團」更顯特別。

    青年回鄉創嘉縣第一個現代劇團 觀眾卻「沒感覺」

    由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汪兆謙領軍的阮劇團,是一群對戲劇充滿熱忱的嘉義返鄉青年組成,自 2003 年成立至今,已在當地扎根 20 年,2006 年更成為當地第一個申請立案的現代劇團。
    汪兆謙回憶,有別於近 10 年社會關注地方創生或返鄉創業,像他們這樣的「返鄉青年」在 2000 年初期相當稀有,而且創團之初,他們壓根沒想過台語創作會成為阮劇團的代表。
    汪兆謙創立阮劇團時還只是個北漂讀書的大學生,卻早早就決定要讓阮劇團在嘉義落地生根,因此利用大學暑假期間推出一場又一場公演。回憶起草創時期的青澀作品,汪兆謙說,他們起初以團員的生命故事進行創作,但觀眾多停留在同溫層,因此也嘗試演出國內外經典劇本。
    此時卻浮現另一個問題,西方的戲劇距離觀眾太遙遠,本土的劇本故事又幾乎圍繞著台北發展,汪兆謙分析,「台北的戲劇市場相對成熟,不論演出本土或西方題材都沒問題,但嘉義的問題是,觀眾看了沒感覺。」

    從 0 開始養觀眾 汪兆謙發掘團隊靈魂人物

    汪兆謙坦言,當年嘉義的文化市場並不成熟,團隊註定要付出更多心力,培養觀眾走進劇場的習慣,「不能讓大家覺得『彼藝術攏看無』(那藝術都看不懂)」。為了找到開啟與嘉義觀眾對話的鑰匙,他們開始思考更接地氣的演出形式,發現要吸引在地觀眾的目光,就必須融入在地語彙,而劇團正好就有一位台語流利的團員 MC JJ,也是汪兆謙在嘉義高中的學長。
    在汪兆謙眼中,MC JJ 是一位具有獨特舞台魅力的演員,台語也說得「足有氣口」(說話很道地),於是便帶著試驗的心情,邀請他為劇本進行台語改編,MC JJ 也因此成為奠定阮劇團走上台語創作之路的關鍵人物。後來副藝術總監吳明倫加入編劇行列,阮劇團的戰鬥隊形更趨於完整,開始在經典文學作品中加入更多台語改編,團隊也因此找到適合與在地民眾互動的媒材,也就是汪兆謙口中說的那把鑰匙。

    走過低潮、質疑 用好作品證明實力

    不過國內全台語演出的現代劇團並不多,汪兆謙坦言,在缺乏資源的情況下,光是摸索的過程就花費將近 10 年,非常孤獨,還曾面臨差點倒團的低潮,期間更免不了受到外界「Siáng 欲聽臺語」(誰要聽臺語)、「你佇地方按呢講無要緊,佇臺北按呢講 siáng 欲買票?」(你在地方這樣說沒關係 你來台北這樣講誰要買票?)的質疑。
    直到 2012 年推出第一部實驗暖身作品《金水飼某》後,團隊才開始覺得找到「對的方向」,緊接著 2013 年再推出另一部叫好叫座的《熱天酣眠》,這部改編自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的代表作,還曾在 2017 年拿下 PTT-Drama 版全年度口碑第 3 名,打開阮劇團的知名度,此時外界才逐漸從不看好漸漸轉為祝福。
    汪兆謙謙卑地說,其實那些都是善意的提醒,但他也不諱言,「我覺得有一點點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見,這個偏見不是台語不美麗,而是在市場接受度上,它就是一個弱勢邊緣的語言。」即便如此,他仍相信,中南部的台語戲劇觀眾一直都在,關鍵是找到與觀眾對話的渠道,「可能大家還不習慣這件事情,可是不習慣不代表這些需求或市場不存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持續推出好作品。」

    翻轉莎翁名劇 本土宮廟文化也入戲

    要將西方經典作品轉譯成貼近在地文化的作品,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更細膩的分工。汪兆謙解釋,文化轉譯是一個大工程,不只是翻譯成台語而已,還要考量民俗習慣與常民文化,「如果直接翻譯的話,它不會有魅力。」
    阮劇團每齣戲劇的籌備期短則一兩年,長則 3 至 5 年,包含前期戲劇顧問和編劇尋找適合切角、撰寫劇本、轉譯,到排練現場藝術總監與導演們的精雕細琢,以及台語顧問和老師們從旁協助正音,不同位置都配置專業夥伴共同協助,如同阮劇團的「阮」字,除了是台語的「我們」之意,亦有「一群人一起完成一件事」的期許。
    他以《熱天酣眠》為例,原著中的希臘人名 Demetrius 和 Lysander,變身成「茶米」和「零星仔」,巧妙利用諧音融入台灣文化,「其實這是很多人童年玩伴的小名,所以聽起來就會很親切、很自然。」不僅如此,還加入「山海宮」和「海山廟」等宮廟元素,縮短莎翁劇作與台灣民眾的距離。

    疫情催生「台語工作隊」 串連跨領域文化工作者

    而除了舞台演出,阮劇團也在疫情期間推出「台語工作隊」,汪兆謙說,疫情導致現場演出全部取消,因此這個在腦中醞釀許久的計畫,也有機會順勢啟動。他們邀請南部從事有關台語文化的工作者組成讀書會,包含布袋戲團、母語教師、小說文學家等,創造一個供彼此交流的空間。
    閱讀的內容則橫跨文學到漫畫,像是 19 世紀法國小說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的《火之鳥》,都是讀書會上討論的文本。過程中,劇團也汲取創作能量,在演出被迫暫停的時刻,持續累積短篇作品。

    不只是劇團 汪兆謙盼下個 10 年繼續創造跨界火花

    阮劇團 20 年來走過大大小小的劇場,汪兆謙深知在台語推廣路上仍面臨很大挑戰,而原因不外乎語言環境流失,因此團隊也試圖透過多元管道與民眾接觸。雖然阮劇團形式上是一個現代劇團,但汪兆謙強調,「我其實沒有把自己當劇團,我們就是一個文化團體,我可以是媒體單位,可以做出版、策展、發行歌曲,我們就是一個文化品牌。」
    例如邁入第 16 屆的「草草戲劇節」,除了戲劇演出,還有音樂、市集、講座和工作坊;「小地方計畫」則是透過募資前進偏鄉校園義演,甚至將一次性的演出擴大成學校的學期教案,讓戲劇長期陪伴孩子成長,也將藝術文化向下扎根。
    而大約 2、3 年前開始,阮劇團已不再強調「台語」,而改談「母語」,汪兆謙透露,現在有越來越多人體認到,熟悉自己的母語是本分,因為阮劇團的核心理念是鼓勵所有人認識自己的母語文化,團隊也在 2023 年榮獲教育部「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從身邊親友、觀眾到政府單位的肯定,汪兆謙也期待阮劇團在下一個 10 年會有更多跨界合作,更大膽、有態度地對外展現團隊實力,尋找更多細膩的方式與大眾對話。
    全文轉載自倡議家,原文標題:從被質疑到本土語言貢獻獎 阮劇團為何用台語翻轉經典?
    想讓社區變好、讓台灣更好嗎?參加社區一家提案,讓不分年齡、不限主題、不限國籍的你,實現夢想 >> 立即提案
    閱讀文章
  • 二手服製寵物衣、廢衣料成藝術品——REHOW 讓廢棄織品再活一次

    二手服製寵物衣、廢衣料成藝術品——REHOW 讓廢棄織品再活一次


    倡議家/文:劉潔謙
    快時尚不斷擴張全球版圖,各式流行服飾、配件到日常用品,消費者皆能以便宜的價格購入,但快速消費背後暗藏的不僅僅是消費端的浪費,其實在生產端的商品設計、打樣階段起,便已經拉開資源消耗的序幕。

    全球年產 1.16 億噸纖維,再生紡織品不到 1%

    非營利組織 Textile Exchange 於 2023 年 12 月發布的《織物市場報告》指出,過去 20 年間,全球的纖維生產量幾乎是翻倍成長,從 2000 年的 5800 萬噸,到了 2022 年成長至 1.16 億噸,創下歷史紀錄。如果照目前的速度持續發展,預估 2030 年,全球總產量將達 1.47 億噸。
    該報告更進一步指出,從 2022 年的統計結果分析,受到擴大紡織品回收的系統性挑戰,再生纖維產值從 8.5% 下滑至 7.9%,其中全球纖維市場份額只有不到 1% 來自消費前和消費後的再生紡織品。
    這些在製程中淘汰的織品用料,是否還有再利用的可能?踏進 REHOW 如禾永續文創(簡稱 REHOW)位於松菸的「REHOW LIVING LAB 反覆生活實驗室」,便會發現林怡君與高林文創基金會執行長林育貞,兩位 REHOW 共同創辦人已將答案呈現在你我眼前。

    垃圾變黃金?手作材料全是工廠「消費前紡織廢料」

    反覆生活實驗室內藍白相間的配色,清新又不失設計感,一側的牆面掛滿五顏六色整理好的織帶與紗線,下方則是一盒又一盒樣布、廢棄鞋帶、褲耳條、拉鍊,與縫紉機出廠前使用的試車廢棄料。
    林怡君指著這面牆向我們介紹,「這叫『#BarREHOW』,是一個廢棄材料吃到飽的 bar。」消費者來到反覆生活實驗室參加手作體驗時,可以自由運用眼前所有廢料。(同場加映:搭上永續時尚潮流:丟棄的汽車零配件及飛機座椅,也能搖身變成時尚單品!
    其實這些材料全都來自在地紡織廠的「消費前紡織廢料」,林怡君解釋,顧名思義就是紡織品生產前即產生的廢棄料,包含捲軸尾端布、工廠提供給設計師或品牌挑選用料的樣品布,以及未被使用的備用庫存布等。
    而台灣身為紡織生產大國,有完整的上中下游分工,從內銷到代工出口全都包辦,每年自然也有大量的廢料產生,但林怡君強調,「它們的品質條件非常好!」因此就連模組化的手作半成品,都是請紡織廠利用廢紗製成的。
    林怡君回憶,起初為了取得紡織廢料,必須親自與各地的紡織廠說明來意,時間久了,越來越多工廠看見 REHOW 的永續行動,反而自告奮勇提供廢料。林怡君相信,工廠用心規劃產製材料,自然不希望材料被浪費,但她也強調,收取前會衡量品質,判斷是否適合再利用,「如果沒辦法運用 ,那收了以後只是又堆在一個新的地方而已。」

    結合高林大廠縫紉資源 UNIQLO也找上門

    有了廢棄材料還不夠,林怡君透露,REHOW 的縫紉資源其實來自高林文創基金會,其母企業正是台灣知名工業用縫紉機製造商高林股份有限公司,因此除了支援 REHOW 各式縫紉機具,消費者的客製訂單,也能委由基金會長期培力的二度就業婦女進行製作。
    雙方緊密合作,為廢棄織品創造更多價值,這或許是這些年來,REHOW 不只與紡織、成衣工廠建立友好關係,就連 UNIQLO、JINS 等知名品牌也主動找上門合作的原因。例如 UNIQLO 的「舊衣新生工坊」與 REHOW、服裝設計師周裕穎攜手,將 UNIQLO 二手衣重新設計,交由 REHOW 的工作坊製成抱枕、寵物衣和寵物背包廣受飼主好評。
    林怡君表示,社會上對永續時尚的討論已經持續多年,「礙於服裝設計師的作品對一般民眾來說,不夠接地氣且無法量產,好像時尚產業跟我們沒有任何關係」,她期望能透過 REHOW 加深民眾對永續時尚的認識。

    邀書寫家吳季禎打造「牛仔河流」 將廢棄媒材轉生成藝術品

    除了製作服裝和生活小物,REHOW 也打破一般人對紡織廢料的想像,每隔一段時間便會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將個人專長結合廢棄織品,進行藝術創作,相當吻合 REHOW 的核心理念——尋找永續的各種可能,林怡君笑稱,每檔展出都像在給藝術家們出考題。
    而採訪當天恰好是「今晚我是手 吳季禎文字藝術展」的尾聲,書寫家吳季禎選中牛仔褲邊角料,作為本次展出的媒材,並在一片片布料拼接而成的「牛仔河流」上,留下她風格獨特的筆觸。

    反覆生活實驗室的「實驗」成功了嗎?

    不過林怡君透露,接下來與花藝家林哲瑋合作的「天中樹 We’ll never know」展出結束後,反覆生活實驗室將在 2 月底撤出松菸(編按:反覆生活實驗室已於 2024 年 2 月 28 日撤離松菸),回到位於大直的基地。林怡君認為,「這個空間的階段性任務差不多完成了」。她清楚知道反覆生活實驗室這場為期兩年的「實驗」,必須付出不小的代價,也就是前來手作或委託客製的消費者數量並不如預期。
    林怡君以「R+F5 重新整理計畫」為例,這個計畫不強調「讓衣服再活一次」,而是從替衣櫃按下重新整理鍵 F5 的角度出發,串聯 4 位台灣設計師打造舊衣改造版型。
    但消費者需要先在家整理衣櫃、挑出要改造的衣物,再付出一筆經費改造,林怡君解釋,「如果這麼多的行動的最終目的只是解決一件衣服,對消費者而言是有阻礙的。」

    按下 F5 後,繼續尋找商品與企業永續的平衡

    不僅如此,用舊衣重製一件衣服,比使用全新材料的難度更高,相當考驗設計師的技術和美感。林怡君也觀察到,投入類似行動的台灣企業其實很少,因為永續產品生產難度高,售價不如快時尚便宜, 企業最大的顧慮,說穿了就是商業考量。
    林怡君毫不避諱表示,「不是只有商品永續就好,沒有健全的商業模式是不可能維持企業永續的。」雖然消費者比價、比設計感是不可避免的現實問題,不過林怡君認為,如果消費者對永續的意識形成足夠強大的力量,那品牌自然而然必須做出回應,進而帶動消費行為的轉變。
    面對即將到來的搬家規劃,REHOW 的經營也將按下一次重新整理鍵。林怡君現階段並沒有為 REHOW 設下太過遠大的目標,只希望繼續穩穩地走下去,並透過一次又一次與企業、設計師或藝術家的跨界合作,擴大影響力,尋找永續的無限可能。
    全文轉載自倡議家,原文標題:回收紡織品全球市佔不到 1%!REHOW 為紡織廢料找尋永續解方
    想讓社區變好、讓台灣更好嗎?參加社區一家提案,讓不分年齡、不限主題、不限國籍的你,實現夢想 >> 立即提案
    閱讀文章
  • 年後轉職綠領工作,掌握 4 大關鍵軟實力

    年後轉職綠領工作,掌握 4 大關鍵軟實力

    倡議家/文:劉潔謙
    隨著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CA)蓄勢待發準備上路,台灣也將在明年開徵碳費,種種政策讓各大企業不得不正視永續轉型,走上淨零減碳的道路。
    與此同時,企業也比以往積極尋覓「綠領人才」,根據 104 人力銀行統計,永續相關職缺在 10 年內成長 6.5 倍,其中又以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製造業的需求最高,約占 54%。
    學生時期便跨領域修習永續學程的永訊智庫執行長李振北更大膽預測,歐盟 CBAM 上路後,每季都需要申報碳盤查數據,歐洲進口商也會主動要求合作企業提供資料,對企業而言壓力更甚以往,尤其是水泥、鋼鐵、化工、科技業等高碳排產業,未來一定都會安排一至兩名專門處理碳盤查、溫室氣體減量、永續報告書的人力。

    文組也想當綠領 永續證照班怎麼選?

    永續成為新趨勢,想進入相關產業的可不只原先就具備優勢的理組人,坊間證照班的企業媒合名單中,就出現不少社會學、中文、性別與發展、觀光休閒學系等背景的文組人想要從事綠領工作。(同場加映:台灣綠領人才的 3 大困境,近 7 成青年憂慮技能不足!
    為此,坊間各家機構永續認證課程紛紛出爐,成為有意轉型發展永續職涯,「補課永續知識」的重要管道。但坊間證照課程五花八門,且缺乏政府認證的官方證照,甚至有宣稱師資陣容華麗、報名費動輒數十萬元或時數破百的方案,初學者究竟該怎麼挑選合適的永續課程?
    也在永訊智庫擔任永續管理師講師的李振北解釋,證照課程大致可分為學術理論與產業實戰兩大派別,建議永續新鮮人先從實戰課程學起,了解業界的運作模式,學習如何與客戶溝通,帶著課堂學習的精髓進到職場實戰。至於學術課程,李振北認為,實際累積工作經驗後,再回頭學習理論,更能理解老師講解的內容。

    名師集結就是永續保證班?李振北建議:滾動式進修

    除了建議「實戰」優先,對於挑選課程主題,李振北也有所提醒。若進修課程設計,只是限於單純上課與考試,學員多半只會死背內容知識,較難融會貫通,也難以應用實務現場的各種難題;其次,挑選課程究竟名師優先?或是主題優先?李振北建議,最好先由短期且較有系統規劃的課程開始,再依據需求,滾動式進修。
    集結專業名師的課程,若缺少完善規劃,每位講師授課主題也往往在缺乏橫向溝通下,導致教材內容高度重複。因此挑選課程時,可先觀察課程辦理的屆數多寡,再篩選有分組討論、提案環節的短期實體基礎課,才能由淺入深、有架構的學習。
    但在數位科技發達的時代,為何李振北仍強調上實體課程,而不是在家就能學習的線上課程?他強調,實體課最大的優勢在於跟不同領域的人交流意見、吸收多元觀點,還可以拓展人脈,藉此獲得綠領工作情報。
    李振北也透露,許多 ESG 職缺不會第一時間放上人力銀行,「這個領域不大,彼此都了解哪邊缺人,可以互相介紹。」如果擔心工作內容不符預期,可以先查詢該公司過去是否有 ESG 職位,如果沒有任何蛛絲馬跡,就要當心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

    證照不保證就業!具備 4 大軟實力更重要

    除了靠人脈打聽工作,政府單位現在也會協助課程學員與業主進行媒合,例如工研院就曾找上永訊智庫作為媒合企業之一。李振北身為業主,對他而言,證照可不保證就業,他在面試過程也發現有些人即便上完課取得證照,卻連基本法規或 TCFD、SASB 等準則如何運行都無法回答。
    李振北也會將客戶經常詢問的問題,做為測試面試者的考題。例如上市櫃公司什麼時候要交 ESG 報告書、風險評估該怎麼做等,李振北強調,「回答不正確沒關係,但至少邏輯要對」,除了藉此檢視對方有沒有領會所學知識,也能評估是否具備成為永續顧問的應答能力。
    比起證照,李振北更看重業務簡報、資料整合、文稿撰寫與溝通表達等 4 大軟實力,他觀察,理工背景確實在碳盤查領域較吃香,不過文組在 4 大軟實力的表現反而比理工人更得心應手。他以 ESG 報告書專員為例,這份工作需跟不同部門的人收集資料後,撰寫文案、設計圖表,對商管、語言或設計背景的人而言更能一展長才。
    全文轉載自倡議家,原文標題:永續證照班怎麼選?永訊智庫李振北 3要點轉職ESG領域
    閱讀文章
  • 從企業內訓到家庭教育,「DOMI綠然」為下一代打造氣候教育

    從企業內訓到家庭教育,「DOMI綠然」為下一代打造氣候教育

    倡議家/文:劉潔謙
    教孩子認識氣候變遷是件難事嗎?答案是否定的。「DOMI綠然」共同創辦人兼永續長胡德琦從自己的 3 個小孩身上,看見孩子的無限潛力,對她而言,氣候行動不是只有企業、大人才能做,而是連 3 歲小孩都可以加入,只要願意起身行動,每個人都有翻轉世界的能力。
    氣候變遷影響全人類的生活,了解氣候議題、搶救地球不能等到長大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在 2021 年呼籲,環境教育在 2025 年起必須成為學校的核心課程之一,凸顯國際早已注意到氣候教育向下扎根的重要性。

    「節能減碳」從企業深入家庭,全因她被機車廢氣嚇傻

    綠然正是為翻轉世界誕生的。胡德琦一家人多年前逃離北京空汙回到故鄉高雄,卻看見環境髒亂、天氣一天比一天炎熱,馬路上隨處是汽機車排放的廢氣。
    她回想起當時推著嬰兒車,帶著剛出生幾個月的老二在路邊等紅燈,突然眼前機車同時發動,「我當下完全不知道怎麼辦,趕快把女兒抱起來跑到馬路對面,娃娃車還在馬路那一頭,現在想起來覺得很呆。」種種不適讓她驚覺氣候變遷就在身邊,因而起心動念創立一間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公司。
    綠然的核心理念是協助企業與家庭透過「節能減碳」採取氣候行動,胡德琦認為,如果連企業本身都不了解永續,員工下班回到家庭,思維與行動也不會有所改變。協助企業建立永續藍圖邁入第 10 個年頭,胡德琦看見企業紛紛投入轉型,卻總是因團隊缺乏共識與文化,天天上演內部衝突,導致永續難以執行。
    她直言,「如果放 5 本永續報告書在面前,蓋住公司名稱,只看內容絕對分不出來誰是誰,都大同小異,像是投入多少經費設置太陽能板、節水設備、支持公益團體等,顯然公司沒有找到從哪一個議題發揮社會環境影響力。」
    綠然幫助企業找到使命感,透過「一減一加」模式,減去企業內部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將餘裕回饋社會,解決能源貧窮、植樹、兒童教育等問題。(同場加映:當氣候教育成為國際趨勢,台灣教育可以怎麼做?

    繪本導讀、科學實作 讓節能教育變好玩

    因此,過往以協助企業執行永續發展規劃、擔任顧問角色的綠然,近年也開設專門供企業員工子女參與的工作坊,帶領 3 至 10 歲的孩童,透過繪本導讀、科學實作,將核心圍繞在節約能源上,從玩樂中學習,消滅生活中的「吃電怪獸」。胡德琦以綠然獨創的「小丸子定時器」為例,讓孩子親手拆解、組裝定時器,進而認識待機電力與定時器的運作原理。
    胡德琦解釋,之所以鎖定年齡層這麼小的孩子,一方面是隨著年紀增長,升學壓力更大,學習任何東西都帶目的性,此時很難再讓永續觀念自然融入想法;另一方面則是小孩總想保護地球、「做大事」,行動力更強、反應更直接,她從帶企業淨灘、淨山的親子活動觀察到,「孩子會一邊撿一邊罵,到底誰把這東西丟在這邊?」
    孩子們毫不掩飾的反應與保衛地球的心,讓胡德琦在推動氣候教育的過程中獲得不少成就感,對比企業中的大人,讓她忍不住直呼,「教大人節能減碳實在太困難了!」

    「你有聽過有人去補習環境教育嗎?」

    但更困難的恐怕是說服家長支持氣候教育,雖然政府著手讓環境與氣候教育進入校園,但升學主義加上整體規劃仍破碎,胡德琦表示,「大家從小會去補習英文、數學、自然,但你有聽過有人去補環境教育嗎?其實氣候教育的重要性等同其他學科,觀念必須從小建立。」這也是為何綠然選擇延續 B2B 模式,從企業內部出發,說服企業買單,讓老闆出錢給員工帶小孩參與課程,以改變企業員工的孩子為起點。
    但孩子年紀這麼小,真的懂什麼是節能嗎?胡德琦笑稱,女兒 3、4 歲時,有天帶她到餐廳吃飯,一進門便指著餐廳的燈說:「媽媽,這不是 LED 燈!」帶孩子們參與企業種樹活動,他們也會好奇,接下來有人照顧這些樹嗎?對於永續的敏感度,小孩絕不輸給大人。
    身為忙碌的創業家,胡德琦究竟有什麼育兒密技,得以將永續觀念「植入」孩子的腦袋?她坦言,自己其實從來沒有刻意教 3 個小孩氣候變遷、環保等知識,而是從日常生活中聽大人對話,久而久之內化成自己的價值觀,「他們跟著我創業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有很多正確的觀念。」

    倡議 power to change 日常實踐仍困難重重

    獨特的家庭教育為孩子建立良好觀念,卻也帶來衝擊。胡德琦舉例,大女兒日前參加學校舉辦的露營活動,老師行前提醒大家自備環保餐具,但到了晚餐的烤肉時間,同學們仍一窩蜂去找老師領用免洗碗筷,女兒好心提醒大家可以用自己的餐具,沒想到卻被同學反問:「那妳要幫我們洗碗嗎?」同學們甚至直接將整袋沒吃完的蔬菜、吐司丟進垃圾桶,她心急上前搶救,卻只救回一條吐司。
    胡德琦說,大女兒不明白,老師明明在現場,為何沒有阻止這些事發生,回到家後非常沮喪地對胡德琦說:「妳說我們都有 power to change,但我連叫大家用環保餐具都改變不了,我還改變什麼世界!」胡德琦則耐著性子陪女兒一起腦力激盪,想像如果自己是老師,當下可以提出哪些解決方案。
    胡德琦直言,社會體制內有太多跟家中孩子價值觀衝突的事情,這些都讓胡德琦明白,只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解釋什麼是大氣層、二氧化碳是不夠的,氣候與環境教育必須從生活做起,如同在綠能工作坊中,他們陪伴孩子找尋適合在生活中執行的氣候行動。

    從不在乎到在乎!從看見到處是減碳機會開始

    比起枯燥的知識學習,胡德琦認為培養領導與溝通能力更加重要,她指出,「有很多顧問可以提供減碳節能技術的協助,但重要的是透過對話、體驗來了解事情的重要性,想法才會改變。」
    教育需要長遠的耕耘,胡德琦強調,未來也會繼續在綠然的「AGC Transition Institute」架構下,持續開發新課程與工作坊,不論教學形式,核心理念都是帶領參與的大人小孩,從不在乎、不知從何處開始減碳,到開始在乎環境,並看見生活中處處充滿減碳機會,在氣候變遷不可逆的情況下,企業、家庭應該扮演什麼角色,要用對的心態、領導力讓改變從每一天的工作、生活裡發生,唯有自己先轉換心態、付諸行動,才足以影響身邊更多的人。
    全文轉載自倡議家,原文標題:3 歲也懂節能減碳!「DOMI 綠然」為下一代打造氣候教育
    星展永續好時光系列活動「食物零浪費一週挑戰」,邀請大家參考食物零浪費指南,用簡單步驟挑戰零剩食生活,一同減少食物浪費、節省飲食開支,還能把多重好禮帶回家!>> 參加挑戰
    閱讀文章
  • 大學生探索綠色職涯:她擔任外交部青年大使,在帛琉找到聰明留水之法

    大學生探索綠色職涯:她擔任外交部青年大使,在帛琉找到聰明留水之法

    倡議家/文:范毓雯
    現今還是陽明交通大學三年級的學生陳佳萱,20 歲年紀,除了活躍於學校社團和系學會之外,她還將觸角擴及國際,代表台灣前往帛琉擔任外交部青年大使,並且開始為自己投入綠色職涯準備,希冀突破傳統職涯發展路徑,提出運用水資源創業構想,獲得 2023 年時代基金會未來創業家計畫競賽第一名。
    「我們都在投資自己的時間,大家都有不同的選擇,而我的選擇雖然是無法立即見效或看到成果的議題,但是只有永續,才能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好。」陳佳萱表示,就像大地生長的樹林,其實根部都是纏在一起,永續議題就像樹根般重要,關注永續就是回歸根源治本的解決之道。(同場加映:台灣學生設計「引霧為水」 汲水器,改善宏都拉斯缺水問題

    跨領域的專題學習

    高中時期陳佳萱在就讀北一女中數理資優班,當時接觸到很多社會跟永續議題,深受這環境影響,因而下定志向是希望可以用自己電機工程的背景來解決永續議題,投入到有影響力的職位或責任。
    高中銜接大學期間,她也獲選為海委會青年諮詢小組成員,發現其實海洋不只限於保育,還有像海洋國防、海洋教育、海洋科技……等層面領域,讓她打開視野,了解單一的海洋議題亦需跨域合作解決。
    這次的經歷,讓陳佳萱放棄她高中以來一直想考上的第一志願台大電機系,選擇進入陽明交通大學不分系就讀,「雖然後來學測成績有到台大電機,但思考說這樣科系的單一領域和我後來希冀的跨域學習目標是較不吻合,所以才選擇到交大不分系就讀。」
    進入交大不分系後,陳佳萱在百川制度的鼓勵下,立即利用大一時期即開始跨領域專題研究,2021 年當時恰逢是台灣 56 年來最嚴重的旱情,甚至登上紐約時報頭條,察覺此現象和時事,便讓陳佳萱選擇也投入環境工程研究所進行專題探索。
    「經濟部預估說到 2031 年,會比現在還要缺 3 倍的水,總計是每天會缺少 116 萬噸的水量,台灣半導體代工產業的耗水量是非常大,所以他要在台灣一滴水都沒有剩下來,如此缺水和水費高漲的趨勢環境下怎麼生存,我對這個問題滿好奇的。」一番爬梳與研究之後,陳佳萱也比其它同儕更明瞭水資源的問題和痛點,而去思索可以從什麼角度切入,提供解方。

    水資源問題的蓄水解方

    期間在 2022 年時,陳佳萱擔任外交部國際青年大使,前往帛琉與當地青年針對極端氣候造成海平面上升、水資源短缺、以及永續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
    「在這樣的交流之中,不僅讓我們更理解自己是否對自己國家永續議題的了解,在我看到這些問題之後,然後呢?我有做了什麼樣的行動或進一步執行嗎?我對於這些議題有感,但怎麼證明你的有感?接下來的行動或執行就非常重要。」
    受到交流一番洗禮,陳佳萱返回台灣後,便積極的尋求可解決問題的實踐,因此她於 2023 年參與時代基⾦會未來創業家計畫,和其它 6 位毫不相識的成員,共同組隊討論,提出了對水資源問題的蓄水解方。
    「水庫面積大且成本很高,所以我們提出可以在農田或住家……等零碎的土地上建立小小水庫,安裝蓄水的裝置。」陳佳萱指出,團隊夥伴因為喜歡露營,或許也可以運用露營用地,因此大家開始打電話給 100 多家的露營場地業者,得到的市場狀況的確是下雨天大家不會去露營,如此便可以在下雨的時候,搜集露營場地的雨水,然後轉給用水大戶。
    但接續的是,從露營地拿到水源,怎麼給工業用水大戶使用的問題,「我們發現中間送水的運輸成本相當高,於是想到換水合約的方式,可以把露營地的水提供給旁邊農地去做使用,原本農地使用水庫的水,就可以直接移轉給工廠,讓工廠直接用原本水庫的管道取得水源。」陳佳萱表示。
    曾有帶領系學會和社團的經驗,陳佳萱也發現自己很喜歡團隊合作,從其中發現樂趣和成就感,這次創業競賽時所認識的夥伴們,雖然來自不同 6 所學校組成各有所長的跨域團隊,但過程中大家都相互學習聆聽,讓陳佳萱很喜歡這樣的氛圍與溝通。
    「我作為 leader 的角色,最後就是要向評審,讓他們以投資人的視角來審視我們的創業提案,投資與否,我是負責上台發表的代表,所以那時候我其實壓力非常大,但大家都給予我滿滿的信心,讓我非常感動,而這樣的默契和革命情感,也就是我的成就感。」

    建議政策著重永續職涯

    經由交流、競賽等方式,陳佳萱發現自己的職涯,並不一定只有傳統產業的出路,而是有越來越多跨領域的新興產業出現,例如社會企業的選項,她表示,年輕世代對於投入有影響力職涯,其實 7、80% 的青年都是非常有意願的,因為可以同時兼顧生計並也可解決社會問題。(同場加映:尋找永續職涯新可能:32 間組織齊力招募永續人才,邀你一同開創職涯全新可能
    「照理說從社會公正來說,社會企業領的薪水應該相對要更高,因為他們還有在創造社會的正向影響,但事實上社會企業反而薪資和福利相對比較低,我覺得這部分就要從政策上或是企業內部的政策去改變。」陳佳萱進一步表示,不論是政府端或企業端,都可以規劃和創造鼓勵綠色職涯或影響力職涯創造的環境,培養青年對綠色職涯的信心和條件。
    「尤其像水資源創業的構想,我們對於走下去也有一些顧慮,像是法規面可能還沒有跟進到我們現在的思維,或是發展下去可能會面臨成本上的阻礙。」對於陳佳萱來說,現階段仍在等待對的契機去實踐,她也還是珍惜學生身分,繼續多元領域的探索準備,就算走錯也能再調整化為經驗,發展出自己獨一無二的道路,不愧於此行人生。
    「雖然大家都說做環保是為了地球好,但事實上地球已經存在很久了,環境沒有脆弱到要人類保育,人類才是僅有一眨眼的生命,我們所做的環境教育都是在為人類、為我們自己、下一代或未來著想。」陳佳萱也期望,除了青年的力量,更希望能號召更多人一起努力並實踐。
    全文轉載自倡議家,原文標題:永續青年陳佳萱-前進「缺水」帛琉,聰明「留水」
    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迎接新年,社企流舉辦讀者小聚,以心理健康為主題,邀請大家一起來與我們聊療癒!>> 即刻報名
    閱讀文章
  • SDG 11|新聞系大學生紮根金山,為北海岸做一本有聲故事書

    SDG 11|新聞系大學生紮根金山,為北海岸做一本有聲故事書


    倡議家/文:范毓雯
    背山面海的金山,舊名金包里,即是凱達格蘭族語「豐收」之意,這裡自古農漁物產便相當豐饒,當地漁獲銷售到台北區域,還發展出一條魚路古道。金山磺港更留存古老漁法「蹦火仔」,當黑夜中青麟跳起火舞之美的背後,更有著在艱困中求生和對山海崇敬的精神。
    當金山面臨人口凋零之際,他的美還是依舊,吸引了青年團隊蔡文培進駐,成立「浪金山」品牌,連結產地與觀光、與在地業者結盟創生,透過網絡資源的串聯,讓外來概念與在地故事連結,添注地方活力。

    蔡文培創辦浪金山,結合海山人 3 元素

    身兼浪金山品牌創辦人,蔡文培同時也是台灣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他表示,「浪金山」品牌乘載了海、山、人 3 元素,將大海的包容氣度、山的堅定安穩、人的韌性知命,融入品牌之中。
    「我覺得台灣有很多文化習俗都是瞬間的一個浪漫、一個激情、一個爆發。」 蔡文培指出,金山的蹦火、浪海、燦爛夕陽,讓蔡文培發想出品牌 LOGO 的設計,主色調的藍色,除了浪的直觀概念外,也是地方創生必須重視均衡發展,定位為冷靜和知性,而金山蹦火及夕陽燦爛的自然顏色,更用呈現「能量與活力」的橘色,以及代表「強烈情感、恣意奔放」的紅色點綴為 LOGO 意象。
    而「浪金山」的「浪」,更是因為蔡文培觀察到金山很多創業家都是外地人,甚至有居住泰山的人每天通勤過來農場工作,很接地氣,對於公共性事務也能與其溝通參與,有種浪漫情懷。

    蔡文培創台灣青年永續發展協會 結緣金山

    就讀文化大學新聞系的蔡文培,大三時因在校內實習媒體,便曾以北海岸核電地熱為議題報導,也和北海創生人青年知識論壇召集人賴家華相識,接觸更多北海岸事務。
    在校期間,相繼成立學生會永續部、台灣青年永續發展協會。大四時因學校地緣之便,他就經常前往北海岸,向深耕金山的文史工作者郭慶霖學習。如此的脈絡機緣,讓蔡文培思考是否有留在金山創業的可能性?
    「我覺得自己和金山有一種情感連結,就是我已經在這個地方,我就愛這裡,我想找一個不會被消滅,也不會走上告別式的地方,讓我可以投入一輩子的時間經營,當時就想,好,就是金山了。」蔡文培表示。

    跳脫城市思維用聲音串連

    當初開始進入金山,蔡文培摸索了一年多,他學習到的是,大家會不斷地考驗他是不是真的想要做這件事情?
    「原先我們到地方的時候,會用很城市的思維、模式、顧問、媒體、設計、簽約怎麼做的,去轉型地方,後來發現這樣太自以為了,就是很整合行銷公司的思維,還好有前輩提點要透過田野調查,認真的去了解在地,從商業,文化,政治各種層面去理解梳理脈絡。」
    於是蔡文培思考,團隊的本質目的是要和大家互動溝通,但傳統影音媒體的成本高昂,可否有讓他和團隊「活下來」的出路呢?
    「我覺得地方是一個開發關係跟開發應用技術能力的場域,所以我們決定用聲音作為載體,經營 Podcast 跟大家聊天。同時持續企劃主題,深入北海岸長照、教育、農漁業、能源、生態等不同族群及議題,跟所有可能的內外地單位合作,透過浪金山,把北海岸帶到台灣,甚至帶到國際。」蔡文培說。
    帶著一卡錄音設備皮箱和兩支麥克風,蔡文培和團隊便開始行走北海岸,節目訪問過新北市大家長、地區區長、致力傳承北管技藝的青年或是棲身老街 80 多歲的書法家……等,希望透過雙向對話方式行銷在地,堆積成一本金山的有聲故事書,展現金山的多元氛圍,訪問之後,團隊也會贈予對方相關的壓克力板設計、酷卡和 QRCode,用一種服務和利他的心態與地方互動。(同場加映:為在地發聲!看資深媒體與青年 Youtuber 如何善用數位力、行銷地方事
    「有些店家老闆,已經講述自己故事八百萬次,那今天有我們的專訪,老闆就可以跟消費者說,可以掃 QRCode 來收聽節目。」蔡文培和團隊喜愛和受訪者,一起創作和勾勒,將每位受訪者的專長領域、經營和對土地、對地方的愛,耐心傾聽和深度表述。
    此外,蔡文培也在金山開店,將線上線下虛實整合並與大家互動。「這個空間,不只是一個文化策展,也能一起討論北海岸聚落,看到地方未來,我們還規劃了餐食,用在地的茶、酒、農產,跟在地夥伴一起創造不同的產品,讓不同族群可以交流,在持續的活動遊程設計下,去塑造人跟人的連結樣貌,在線上線下,為大家提供北海岸的地域性、跨域性及未來性的品牌價值。」
    蔡文培表示,這三年多來他如同一位修行者,耐心長期與地方溝通為什麼要做教育?為什麼要導覽?為什麼做節目?為什麼需要產品服務?無數次的對話和努力,讓大家對他這個少年,還有陪著他的夥伴們,產生是「玩真的」的認同感。(同場加映:地方創生理想與現實的距離:返鄉創業 8 年才可獲利?

    外部需求內部化的創生

    近年,台灣景點相繼出現天梯、吊橋或空中步道,各縣市政府也紛紛推出燈會和音樂節等活動,或是同樣商品出現在不同老街的現象,多數執行後只有如煙火式的短暫效益,對地方和整體無法更永續提升。
    蔡文培並不反對地方發展觀光,而是要在城鄉間取得平衡,讓觀光適合地方。「外面的人批發外面的貨到地方來賣給外面的人,一次性炒作之後就離開了,這些觀光發展對地方是很大的創傷,整個經濟過度發展下很多地方都被破壞。」
    怎麼回到創生本質,藉由有素養、有方法的觀光,去創造更多的互動和可能性?蔡文培提出他的看法。「過去體制下的思維是內部需求外部化,我需要拓展、競爭,但是我認為我們應將外部需求內部化,讓人在地方能夠貢獻,朝向共好精緻的方向前進。」
    將傳統和創新並融,讓地方發展生計,也能維護生活品質,這是蔡文培除了活下去本能之外,更是自己存在的意義。
    「找到生存方式不是說只有找到錢而已,還有一種跟人之間互動方式,我覺得新世代跟上個世代探求的,其實已經不是純粹活下去,而是我要怎麼活得有價值?」蔡文培表示。

    地方創生不只是各說各話

    在自我價值追尋的過程,無論是台灣青年永續發展協會或者浪金山,蔡文培都將其定位為一個推動台灣人才的事業和志業。
    「地方創生不是僅各說各話,或單純希望一個地方變好。我覺得我們更要在不知道明天政府是誰,各種不確定的社會氛圍下,都能讓地方風吹雨打不會倒。」
    今日地方的文化樣貌是由很多人堅持與努力,才得以保留下來,「每個文化都一定有好的跟不好的東西,我們都是在探求說每件事、每個人,每一環節和社區,它的草根性文化素養是什麼?然後我們把它盤點出來之後,找到對的夥伴去放大,但我們又可以很草根的去跟大家溝通互動。」
    這往返過程,蔡文培和團隊成員賴芊芝、薛宇軒、潘姝伃如同淘金者,將地方文化價值和獨特性萃取出來之後,再用自身長項、專業,將好的文化內容轉譯出去,成為一個可以多向溝通的橋樑平台,讓地方價值被看見,外部能才也能進入地方互動,形成一種永續依存關係。
    「當青年說自己到一個環境來的時候,有很多障礙,然後我們就會被說是你個人有很多障礙,但我覺得,你說青年有障礙,我反而認為是環境有障礙,所以我們在努力排除的是,怎麼讓青年到地方時可以比較順利,減少障礙。」
    蔡文培深深相信彼此尊重、互愛的態度下,讓有意識的青年人才形成一股由下而上的力量,持續與土地、環境對話,才是永續的下一步解答。
    全文轉載自倡議家,原文標題:浪金山創辦人蔡文培:永續關鍵下一步,解答在青年
    星展永續好時光系列活動「食物零浪費一週挑戰」,邀請大家參考食物零浪費指南,用簡單步驟挑戰零剩食生活,一同減少食物浪費、節省飲食開支,還能把多重好禮帶回家!>> 參加挑戰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