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事生非

荷事生非

【荷事生非】是一個獨立的華文荷蘭資訊平台,來自各專業領域的「住」荷蘭寫手群和編輯團隊,穿梭于「旁觀者」與「在地人」兩者身份間,透過日 常現實生活的大小事件,深度瞭解荷蘭這個歐洲小國、世界大國,它的優勢與問題,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專欄文章

14篇)
  • 萬物本無分別:荷蘭「異議花園」展覽,用生物藝術探索人類與自然共處之道

    萬物本無分別:荷蘭「異議花園」展覽,用生物藝術探索人類與自然共處之道

    文:顧廣毅

    科學家與藝術家的對談

    在鹿特丹新機構(Het Nieuwe Instituut, HNI)(註一)舉辦的廣播節目中,經由主持人 Tamar Shafrir(荷蘭鹿特丹新機構的研究員)的介紹,剛從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藝術學校 Sandberg Instituut 畢業的藝術家 Malissa Cañez Sabus,正在侃侃而談她的畢業計畫。
    她利用創作去探討環境中野生植物生長的區域,以及人工種植的花園這兩種空間之間的邊界。她對於植物在自然中生長與被人類種植的差異尤其感興趣,同時她也提及她的靈感來自於過往園藝工作的經驗。
    與她對談的與談人,是萊頓大學的藝術史教授 Robert Zwijnenberg,其擅長的研究領域是生物藝術。在對談中,Zwijnenberg 教授提出了藝術家在生物實驗室中,因為操作魚類胚胎進行創作所引發的倫理議題,並嘗試以動植物的對比,帶出有趣的倫理辯證。
    這場對談引出了很有趣的主題。在園藝領域,人類透過操控植物的生長來形塑建築及景觀設計,達成美觀的目的,自然(植物)與文化(建築與景觀設計)因而產生了交集,這個交集似乎理所當然。
    然而,當藝術家試圖在生物實驗室操控動物細胞進行創作時,人類操控其他生命這件事,似乎就形成了可辯論的倫理道德問題。
    藝術家為什麼可以使用動物當作創作材料?人類可以不是為了醫療或是食物等原因進行動物實驗嗎?換個角度思考,為什麼當我們操控植物時我們卻沒有這樣的倫理內疚呢?植物不也是生命的一種嗎?

    新機構的「異議花園」展

    這場精彩的對談是來自於新機構所舉辦的一系列的廣播節目,這系列的廣播是近期展覽「異議花園」的相關活動之一。
    荷蘭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在生產性景觀(productive landscape)的表現也是世界的領頭羊。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這個展覽試圖利用數個設計與建築計畫,去回應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展覽主題甚至延伸到對未來世界的想像,探索人類將怎麼繼續利用植物去生產、同時又維繫人類與自然界之間的平衡。
    展覽分成 4 個部分:「生『物』托邦」 (Biotopia)」、「享樂園」 (Pleasure Parks)、「智能農場 」(Smart Farming)以及「火星園藝」(Gardening Mars)。
    「生『物』托邦」展示了荷蘭設計師如何利用微生物、植物等活生物當作設計的材料,進行產品、織品的製作。
    「享樂園」則是展示了新機構的館藏,一系列的度假遊樂園的設計文件與模型展。
    「智能農場」以及「火星園藝」兩區一方面展現農業科技的發展,甚至提出一個移民火星的未來情境,在這個未來的提案中,展示了如何在太空進行農業的開發。

    結語:從結合設計、藝術與科學的「生物藝術」反省人類中心的想像?

    在觀展之後,我覺得展覽內容似乎可以與人類世(The Anthropocene)(註二) 的概念產生呼應。「人類世」是由荷蘭大氣化學家 Paul Crutzen 所提出的,近年廣泛地在各個領域中被討論著。
    在氣候變遷、物種滅絕等等自然浩劫的逼近下,人類似乎開始檢討為何始終把自己放在世界的最高位,甚至獨立於整個自然環境的位置。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們開始提問究竟人類該如何與其他生物共存?我們如何達到與自然環境的平衡?甚至是否該把人類放入自然生態系的一環,重新檢視我們的文化是否該受到調整。
    「異議花園」展覽的其中一項重要主題,是呈現建築師與設計師如何利用「科技」與「設計」來操控生物(微生物、植物等),進一步「設計」新的農業結構、開發新的產品、甚至移民其他星球。對我而言,這些計畫就是想巧妙地回應,近年人類對於自己長期操控自然環境的焦慮與愧疚。
    這場展覽從「花園」開始談起,從建築與設計的角度切入,探索人類是如何藉由操控植物生命去延續自己的生命(植物作為食物)、滿足休閒的慾望(植物作為娛樂)等不同的面向。
    也就是當我們試圖結合設計、藝術與科學、科技去發展像是「生物藝術」這種跨領域的計畫的同時,有時候可能可以提出嶄新的解法,化解複雜的問題。
    但有時候也許並不是透過設計或藝術解決問題,反而是透過作品去提問,讓觀眾產生反思。像是這檔展覽就成功地運用作品去讓觀者反向思考我們人類與科技的關係,以及人類對於植物的操控的倫理問題。
    所以說像生物藝術這樣的跨領域實踐,同時展現了兩個面向:一個是有機會展現過往在單一領域難以發展的獨特觀點與生產型式,另一個則是具備批判性的能力,可以去挑戰原本的價值觀或是社會現象,並對現狀產生質疑與反思。
    註一:新機構(Het Nieuwe Instituut, HNI)是一個位於荷蘭鹿特丹的博物館,它主要專注於建築、設計以及數位文化的研究與展覽。
    註二:人類世,又稱人新世,是指地球最近的地質年代。人類世並沒有準確的開始年份,可能是由 18 世紀末人類活動對氣候及生態系統造成全球性影響開始。這個日子正與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於 1784 年改良蒸汽機吻合。人類世是由 1995 年諾貝爾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於 2000 年提出。他認為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成立一個新的地質時代。於 2008 年,Jan Zalasiewicz 認為已正式進入了人類世。
    全文轉載自荷事生非,原文標題:鹿特丹新機構(HNI)展覽「異議花園」(Dissident Gardens):透過生物藝術探索人類與植物的關係
    閱讀文章
  • 全球第一座實踐「從搖籃到搖籃」理念的市政廳:荷蘭芬洛市政廳展現對自然與人文的關懷

    全球第一座實踐「從搖籃到搖籃」理念的市政廳:荷蘭芬洛市政廳展現對自然與人文的關懷

    文:陳亮宇
    芬洛(Venlo)位於荷蘭東南部的林堡省(Limburg),是一個鄰近德國邊界的小鎮。雖然以人口和土地面積來說,芬洛只是個小城市,但就功能和意義而言,她卻大有來頭呢!
    由於地理位置恰到好處,芬洛是連結荷蘭與德國西部北萊茵-西發利亞省(Nordrhein-Westfalen)運輸的樞紐。根據全球物流業的龍頭之一:普洛斯(Prologis)於 2016 年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芬洛被認為是「歐洲最具吸引力的物流據點」,超過第二名,也是歐洲第一大港口的鹿特丹(Rotterdam)。
    不過,由於物流業興盛和高速公路緊鄰城市,使得芬洛市民常有戶外和室內空氣品質不佳的困擾,為市民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同時,芬洛也和其他荷蘭城市一樣,得面臨天然資源稀缺以及能源轉型的挑戰。
    在 2007 年前後,芬洛市府團隊萌生一個念頭:他們要打造一座「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 C2C)的城市。同時,他們還想蓋出一棟實踐 C2C 理念,對人類、環境與經濟均友善的市政廳大樓:City Hall Venlo。這棟市政廳於 2016 年啟用後,在 2017 年先後贏得美國建築網站 Architizer 主辦的 A+ Award 獎,以及世界永續建築獎(WAN Sustainable Buildings Award 2017)殊榮。
    究竟這號稱「全球第一座從搖籃到搖籃的市政廳」有多厲害呢?與過往媒體報導不同的是,本文除了介紹芬洛市政廳的設計理念與商業模式,還將分享重點放在這棟大樓如何表現對人與環境的關懷。

    芬洛市政廳奉行哪些「從搖籃到搖籃」(C2C)理念?又如何實踐?

    • 「光是少一點『壞』還不夠好!」(less bad is not good)
    首先,在綠色話題上,即便當前人們已投入各種環保事業,像是垃圾減量和資源回收工作,芬洛團隊並不以此滿足。他們覺得:「光是少一點壞還不夠好」(less bad is not good),主張應更進一步地往「從搖籃到搖籃」(C2C)的目標前進。
    • 「廢物即食物/資源」(waste is food/resource)
    因而,就物質而言,人們應該盡可能發揮原料和產品功能,且使用完畢後不應就將其丟入垃圾桶使其生命終結,而是透過妥善處理,賦予其另一項循環的新生命,再次發揮價值。這個觀點,即應用了「廢物即食物/資源」(waste is food/resource)的 C2C 理念。
    • 「材料銀行」:租用建材和零件的 40 年使用權
    為了貫徹前兩項 C2C 哲學,芬洛市府團隊在規劃前期(2009 到 2011 年)持續與外部廠商溝通,讓欲投標的事務所和廠商瞭解這個將跳脫傳統的計畫(註一)。該商業模式的創新點在於,整棟市政廳成為市政府、建商與建材供應商共同的「投資」。不同於傳統買家向廠商採購建材的作法,市府邀請廠商簽署一份 40 年的契約,當中記載各項材料使用年限、剩餘價值與買回價格,當 40 年後拆除建築時,那些建材將再回到廠商之手,供未來繼續使用。
    在招標階段,芬洛市府也要求廠商提供符合 C2C 認證的建材與傢俱。建築除了使用未經化學或有害物質處理的原材料和零件,也盡量以卡榫、木釘或天然黏著劑接合的工法,取代金屬釘子固定建材,以利將來拆除。當 2016 年建築物完工時,所有的建材、原料和零件,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材料護照(material passport),整棟市政廳就如同一個超巨大的原材料料資料庫(raw-material databank),存放 40 年後,再拆除供未來另作他用。
    • 著重硬價值(hard value)的商業模式:降低成本,且讓成本成為投資的一部分
    蓋一座很「綠」的大樓,並不意味著要花很多錢。相反的,芬洛市府團隊使用比過往還少 10% 的預算就完成了案子,還將操作成本壓低至 1 千 7 百萬歐元。
    除了用 40 年來分攤 9 百萬的資產成本,由於採取「材料銀行」而非購買物品的商業模式,所有建材、原料和資產,尚能在 40 年後拆除轉手後,為市政廳帶來至少 10% 的剩餘價值(室內建材約有 5%,傢俱約 18%),而非一般公家機關在將原料和物品報廢處理後就一毛都不剩了。也因為改變價值認定方式後,建築物之剩餘和經濟價值提升,有利和向銀行申請貸款。由此看來,市府不僅成功用創新的商業模式降低成本,也將資產成本轉化為對未來投資的一部分。
    • 「以人為本」的軟性價值(soft value):人的健康、生產力與流動才是重點
    除了有形價值,芬洛團隊更看重的,是那些無形的價值,像是市府員工「健康」與生產力的關係。他們發現,若能有效降低芬洛市府 9 百名員工 1.5% 的生病機率,不僅整體的公務生產力可隨之提升,也可降低病假與醫療支出的經費。根據估算,這相當於一年 70 萬歐元的價值。
    然而,過往人們計算建設一棟建築時,卻很少會將使用者的健康納入考量。同樣難以用金錢衡量的,尚有實踐 C2C 哲學以及在基層教育中融入 C2C 理念,為芬洛帶來的人的身心狀態改變、公共形象和名聲。過往,地處偏遠的芬洛很難吸引到遊客、考察團或投資者前來。如今,她卻儼然成為林堡省的 C2C 研究、商業與教育重鎮,為整座城市帶來更多人潮與錢潮。

    芬洛市政廳(City Hall Venlo)的設施與功能

    • 綠色外牆、空氣淨化與流通
    市政廳北面和東北側是佈滿外牆的綠色植被,超過 100 種植物生長在此。除了景觀視覺的效果外,綠色外牆的功能,首推淨化來自高速公路和鐵道飄來的塵埃與顆粒物。根據檢測,這兩片外牆協助吸收空氣中約 30% 的硫和氮氧化物,讓空氣品質至少改善了 1/3。同時,整片植被亦扮演隔絕層的效果,天氣熱時可以隔絕熱,天氣冷時可以隔絕冷,協助大樓維持恆溫。
    • 溫室與室內空氣調節
    市政廳南和西面是整片的落地窗,供陽光進入大樓。西南角的空中花園兼溫室,是重要的溫度調節站。從屋頂煙囪和溫室獲得的熱,可以經由管線傳輸到整棟樓。由於光線充足,低樓層基本上不需要額外使用人為照明設備。
    • 太陽能與熱能儲存系統(TES)
    日光是市政廳主要的能源來源。市政廳屋頂和各樓層窗邊鋪設的太陽能板,是應整棟樓的主要來源。此外,市政廳也採用熱能儲存系統(thermal energy storage, TES),將日光照射帶來的熱能儲存起來以供調節之用。
    • 水資源的蒐集和利用
    市政廳屋頂會將收集的雨水導入綠色外牆供澆水之用,以及地下儲水空間。此外,大樓設置了不同管線,茶水間或洗手台流出來的水,將流至水生植物淨化池,過濾完成的灰水(gray water),則會流至廁所沖水的管線,等於再次利用水資源。
    • 親近自然與生物多樣性
    就建築與自然的關係而言,大樓貼心地為小動物們(例如蜜蜂、野兔、松鼠、鳥類)設計了許多活動空間。

    以人為本的有趣設計:開放、彈性、鼓勵互動的空間

    除了能源與資源利用,更值得外人觀摩的,是市政廳諸多的人性化設計。首先,市政廳開放給所有市民和社會大眾,包括純粹因路過而想入內參觀的民眾。市府認為,一棟公家大樓就該真的是公家的,而非限制給在這工作的公務員。因此,即便你將這裡當作是社區讀書館,跑進來佔張桌子、在沙發上休息,使用茶水間和廁所等等,都是沒問題的。
    就空間使用而言,除了一樓供民眾洽公的櫃檯和六樓市長辦公室,所有樓層的座位都是不固定的,公務員可隨時依照心情更換樓層、桌椅和鄰居,桌上電話也可隨時設定轉接分機。這樣的設計,讓不同部門公務員有多認識彼此的機會。此外,雖然芬洛市政府有 900 位員工,市政廳可供工作的座位卻只有 600 個。考量到同時間總有人休假、有人外出或在會議室開會等等,這顯然是最妥善運用空間的作法。
    整棟大樓唯一的咖啡廳和餐廳區,位於大樓的中間(5 樓),鼓勵不同樓層的人都能增加走動次數,確保身體健康。同時,大樓設置許多交叉的樓梯,無形中增加人們在走動期間和他人互動的機會。順帶一提,5 樓的戶外陽台,也是整棟樓唯一可以抽菸的地方!
    此外,芬洛市政府大幅減少紙本作業,增加 e 化系統的服務範圍,不僅減少公文和資料歸檔的麻煩,也從減少列印和影印中節省了不少資源。

    結語

    值得交代的是,芬洛市政廳本身並沒有達到 100% 的能源循環。市府的解說人員強調,這棟建築雖然根據 C2C 的原則設計,但並非以獨立達成能源、資源和物質循環為終極目標。相較於這點,芬洛市府的初衷,是透過一棟建築的設計與建造,促使人們改變思維,想想如何處理人與自然和經濟價值的關係。現實中,他們的確翻轉了傳統的價值認定和商業模式。不過,也是因為政府和企業共同合作,克服既有建築和採購法規等限制才能成功,這樣的案例不見得能複製到所有大樓的興建。因而,與其觀摩市政廳大樓的設施與功能,不如學習芬洛市政府如何活用一棟大樓,表現出對人和自然的關懷。
    由於位處國土邊界,加上沒有研究型大學在此,使得芬洛即便是物流運輸中心,卻和許多城鎮一樣,面臨了青年人口嚴重外移的難題。如今,芬洛找到從搖籃到搖籃和循環經濟作為其發展特色,逐漸從產官學在國際打響知名度,也為本來寧靜的小城帶來些許活力。坦白說,若不是來參訪這棟市政廳,筆者和許多在荷蘭生活多年的朋友一樣,未必會大老遠跑一趟芬洛。看來,這棟市政廳為其帶來的名聲和影響力,確實難以用有形價值來估算呢。
    註一:最終 Kraaijvanger Architects 事務所從參與投標的 50 多家廠商中脫穎而出,接下該棟建築的設計任務。
    全文轉載自荷事生非,原文標題:實踐從搖籃到搖籃(C2C)理念的芬洛市政廳(City Hall Venlo):親近自然與對人的關懷
    「社企流」和「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共同製作的《碳棄世代》專題重磅登場!一同來看看你我如何於生活中執行創新的減碳解方,迎向不需嘆氣的未來。 >>> 5 分鐘帶你認識《碳棄世代》 >>>《碳棄世代》完整專題這裡看
    閱讀文章
  • 當「牛糞衣」站上伸展台:歐洲時尚界吹起循環經濟風潮,Adidas、H&M 都響應

    當「牛糞衣」站上伸展台:歐洲時尚界吹起循環經濟風潮,Adidas、H&M 都響應

    文:Kiki Wu
    隨著「快(速)時尚」在全球蔚為風潮,許多快時尚知名品牌如 H&M、ZARA、Forever21、Uniqlo,在近幾年大舉進軍台灣購物商圈的各精華地段。殊不知,當我們享受快速時尚帶來的平價購物樂趣和常穿新衣的滿足感時,背後卻隱藏許多巨大的環境危機和問題。
    例如,血汗紡織成衣廠負面消息頻傳,顯示這些平價衣物是用許多亞洲工廠的廉價勞工沒日沒夜工作卻領著極低薪換來的。同時,價位便宜和快速上新款的行銷手法刺激消費者愈買愈多,但快時尚商品品質大多不佳,衣服通常穿不了多久就損壞,這樣的商業模式使得大量衣服不斷被製造,卻也很快被丟棄淘汰。
    除了浪費環境資源之外,成衣製造過程產生的有毒廢棄染料、廢水嚴重汙染環境,再加上滿坑滿谷無法計數的時尚廢棄衣物處理問題,這一連串的負面效應不只影響我們的居住環境,更深深影響下一代的未來。

    朝向永續原則的歐洲時尚產業趨勢

    為因應全球暖化、全球人口快速增加可能導致未來資源短缺的壓力,聯合國和歐盟在過去幾年紛紛將「永續性」和「環境保護」納入未來 10 年全球發展的重點大綱。目前,歐洲時尚產業正在大刀闊斧的轉型中,像是透過重新審視整個時尚的設計、製造生產與消費模式,尋找更有效運用資源和讓環境得以永續的方法。
    其中,除了強調永續精神外,讓時尚產業鏈轉型至循環經濟也成為這波產業變革的核心主題,而目前這場產業革命是由丹麥的非營利組織哥本哈根時尚高峰會(Copenhagen Fashion Summit)的一群時尚精英團隊主導,藉由與業界的集團公司如 H&M 集團或利豐集團等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共同推動 Global Fashion Agenda 的形式,號召集結時尚界更多品牌或設計師加入這場改革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在 2018 年初,在 Global Fashion Agenda 的號召下,一共有 64 家全球各大知名服裝品牌如 Adidas、H&M、INDITEX 集團、LACTOSE、HUGO BOSS 等廠商承諾在 2020 年前加速品牌轉型為循環經濟的生產模式。舉凡服裝、鞋子或配件的製造,都需符合環境保護的永續原則,在這個循環時尚制度承諾下,各品牌或零售業將在 2020 年前:
    1. 以產品設計方式增加商品的可回收並再利用性。 2. 增加舊衣回收數量。 3. 提升舊衣回收後再製成新商品銷售的數量。 4. 增加生產利用舊衣製成再生布料的服裝商品比例。
    從以上幾項幾點可看出,目前歐洲時尚產業改革的重點方向與執行策略為建立可有效「將舊衣回收再重新製成新商品」的機制,以達到時尚產業鏈轉型為循環經濟的模式。
    但在舊衣回收再利用的技術開發上,目前遭遇的重大阻礙來自於,大部分成衣是由許多不同的天然和合成材料一同製成,這樣材質的衣服往往很難將布料分離再製成新的紡紗,導致只有約 17% 的服裝和其他紡織產品可被回收利用,剩餘大量的紡織廢棄物則被棄置在垃圾掩埋場。
    甚者,最近科學研究報導指出,合成纖維製成的衣服在反覆洗滌的過程中會不斷釋放「微纖維」,這些微纖維隨著廢水排入大海後,將影響海洋生物和整個生態系統。因此,歐美紡織業界目前正積極地找尋和研發可以取代合成纖維的其他生物合成材料。

    時尚紡織產業的循環經濟理念與國際綠色認證:從搖籃到搖籃(C2C)

    在國際聯合組織、政府政策與業界共同推動下,「循環時尚」在不久的將來取代「快速時尚」的模式是可預見的。所謂「循環時尚」並非只侷限於環境保護。除了環保材質的使用與友善環境的生產製造方式外,循環時上同時也強調保護紡織或成衣廠勞工的權益,有效監管並避免不肖商人為削價競爭而壓榨勞工的情況發生。
    此外,循環時尚另一項理念為:不再生產廉價易損的衣物,而是設計生產品質更好、耐用甚至可回收再利用的產品。更重要的,還在於取代傳統線性經濟——用過即丟棄至垃圾掩埋場的經濟模式,進而找尋更有效和創新的資源管理方式,如提供二手衣平台的服務延長衣服使用的壽命,或研發利用回收時尚廢棄物再製成新商品的技術。
    總之,「循環」一詞代表了從廢棄物中創造價值,把垃圾變黃金的魔法。
    隨著這波時尚產業的改革浪潮,環保布料在未來幾年的市場需求勢必大增。而歐洲高端市場往往對環保布料要求嚴格,針對原料取得和生產製造整個流程,除了需符合環保標準,紡織勞工權力的維護、公平交易都在考量範圍內。
    在既有國際綠色認證中,跟循環經濟的概念最相關的認證為「搖籃到搖籃認證」(Cradle to Cradle Certified, C2C)搖籃到搖籃認證是以循環經濟模式為基本精神的認證,符合認證的商品必須改變用過後即丟的線性經濟模式,將使用後的廢棄商品回收再利用,轉成再生能源或新商品。
    C2C 的產品標準提供設計師或製造商優化商品製程的準則,透過 5 大面向的控管,藉以達到搖籃到搖籃的設計理念:材料的安全性、材料的循環再利用性、能源的使用與碳管理、水資源的管理及企業社會責任的實施。

    荷蘭 C2C 案例分享:便便的力量

    牛糞跟服裝?很難將這兩樣東西聯想在一起吧!在酪農業蓬勃發展的荷蘭,牛糞成為嚴重的困擾。這是因為牛糞中含有磷酸鹽,且過多的牛糞已經產生超過環境能負荷的「磷酸鹽上限」。過多磷酸鹽排入河流或滲入地下水後導致藻類大量繁殖,水中的氧氣被藻類消耗並產生對人類有害的潛在毒物。若要減少糞便等同得減少乳牛飼養的數量,又會直接影響牛奶、奶油和起司的產量,這對酪農來說是很困難的抉擇。
    終於,一位荷蘭服裝設計師 Jalila Essaïdi 在她的生物藝術實驗室,研發出解決這問題的方案,替酪農們和自己的國家解決這個牛糞危機。Jalila 利用循環經濟的概念,透過「解構」糞肥,從牛糞便和磷酸鹽當中分離出纖維素,而這些被萃取出來的液態纖維素可轉化為生物塑料,生物紙張或生物紡織品。
    Jalila 巧妙地利用牛糞製成的布料設計成服裝,並舉辦了一場服裝秀來展式自己的「牛糞衣」系列。這些牛糞衣沒有異味且質地柔軟、耐用,看起來也與一般衣服沒兩樣,誰也想不到這些衣服其實是用牛糞做的。
    Jalila 也以「牛糞衣」系列參加 2017 年由 H&M 旗下非營利組織 H&M Foundation 舉辦的 Global Change Award 並拔得頭籌。或許在未來,牛糞衣的概念可以成為時尚產業汙染問題的解藥之一也說不定。當然,當中最重要的還是,牛糞做成的生物塑料是可以分解的,比石油更環保,這也是這項技術的重要意義之一。

    荷蘭 C2C 案例分享 2:芒果省魔術

    在荷蘭鹿特丹,兩位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設計師 Koen Meerkerk 和 Hugo de Boon,由於看到已開發國家常見的食物浪費問題,以及想保護動物,減少其因皮革製造而被屠殺,讓他們開始構思可以取代動物皮革的方法。
    他們對循環經濟給予廢棄物新價值的概念非常推崇,再加上兩人具有空間設計的背景,便以開發新材料的觀點出發,進一步研發出將原本應被丟棄銷毀的即期芒果,轉化製成水果皮革(fruit leather)的新點子。
    芒果皮革的主要製造步驟為:磨碎、加熱烹煮、乾燥,再經過特殊加工程序,使其外觀看起來更像皮革。當然,芒果皮革也可以套用一般皮革染色或印花的加工程序,來增加其應用的多樣性。
    由於芒果皮革是利用天然材料製成,其製造加工過程較其他大多數傳統皮革更為乾淨環保,水果皮革對於環境和動物也是較無害的。目前,這個芒果皮革計畫還在進一步開發中,希望未來可被用來做成鞋子、包包或更多其他商品。

    台灣紡織產業在循環經濟領域的發展契機

    回到台灣的脈絡,台灣紡織業若想在國際市場建立更多的商機,國際綠色認證的申請是必要的。例如,C2C 認證不但可增加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更可提升企業環保與創新形象。目前,台灣也有專屬平台(台灣搖籃到搖籃平台)協助業者轉型、設計 C2C 的經濟模式與認證申請。
    另一方面,我們也已可在台灣看見投入循環時尚的紡織業先鋒和其傑出的產品研發成果。例如,興采實業將咖啡渣製成 S.Café 紗系列產品,台南紡織用台灣鯛魚鱗研發 Umorfil Beauty Fiber,兩者皆為紡織業將廢棄物變為黃金的創新典範。
    然而,就循環經濟在商業模式裡提倡的「廢棄商品回收再造」的精神和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尚有許多問題值得台灣思考。例如,混紡其他材質的聚脂纖維或合成纖維布料,往往很難在回收後被分離成純紗再利用,再加上微纖維汙染海洋的問題,故許多歐美紡織業者開始研發可以取代聚脂纖維的其他纖維材質。
    但目前台灣紡織業的主力即是以機能性布料為大宗,這些機能布種大多為混紡的聚酯纖維。那麼,紡織業廠商們在研發生產對策上該如何布局和因應?或許,在一連串歐美時尚產業改革的趨勢下,除了國際綠色認證申請外,發展舊衣回收製成再生布料的技術、研發生物可分解或可被回收再利用的布料,皆是台灣紡織業未來可選擇的方向和轉型為高科技產業的契機。
    此外,當前歐美也有不少新創公司正嘗試結合生物科技開發新的生物合成材料,例如用細菌生產天然染劑或用幹細胞生產皮革。由於台灣政府過去幾年在生物科技產業上的投注與人才上的培育,可說也累積相關軟實力。至於是否可能透過異業結合的方式,共同研發生物布料或材料、激盪出更多創新火花,也是未來可選擇的發展方向。為了讓台灣紡織重返過去榮景或與中國市場區隔,不斷的產業升級與創新,的確是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致勝的黃金法則。
    全文轉載自荷事生非,原文標題:在荷蘭遇見永續時尚:歐洲時尚產業的循環經濟發展趨勢和台灣紡織產業的契機
    閱讀文章
  • 荷蘭街頭處處可見的 3D 列印家具——回收塑膠做的!

    荷蘭街頭處處可見的 3D 列印家具——回收塑膠做的!

    文:張芸翠
    過去幾年, 3D 列印技術在全球和荷蘭都颳起了一陣旋風。不過,雖然這個酷炫概念把人唬得一楞一楞的,你是否很少親眼看到 3D 列印出來的實際成品呢?
    從 2017 年 10 月初開始、阿姆斯特丹的街頭出現了一張張趣味的街道傢俱,而這些創意的座椅,正是由回收塑膠垃圾 3D 列印而成!

    The XXX

    由荷蘭新創設計公司「The New Raw」設計製造,這張名叫「The XXX」的街道傢俱,上頭可以坐 2 至 4 個成人。由於採用現今備受矚目的 3D 列印技術,這張座椅可以被客製化設計、製成不同的形狀和大小。3 個人的年度塑膠垃圾量,可以製成兩張座椅。
    因為是以回收塑膠垃圾作為原料,「The XXX」不僅降低了製成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也減緩了當今令人頭痛的塑膠問題。更厲害的是,這些製成的座椅,還可以再次被回收利用,作為更多未來傢俱的原料。
    「The XXX」是「The New Raw」最新專案「Print Your City!」的第一個項目,未來他們將研究如何利用回收塑膠垃圾、設計並製成兒童遊戲場的設施或傢俱。

    Τhe New Raw

    那麼,設計製造 The XXX 的「The New Raw」的來歷又是什麼呢?它創立於 2015 年,目前的研究與設計工作室設置在荷蘭鹿特丹(Rotterdam),由建築師 Foteini Setaki 和 Panos Sakkas 共同經營。他們的專案目標為透過發展內容和視覺豐富的設計概念,宣導並實踐循環設計模式。他們致力於縮短物料週期、加強當地生產,並且採用基於材料研究、數位設計和製造的開放式設計方法。
    除了今(2017)年度的 3D 列印傢俱「The XXX」,The New Raw 著名的專案,還有 2017 年初於希臘展開的工作營「Second Nature」:為回應海洋塑膠垃圾問題,他們回收廢棄的塑膠漁網,製成新的貝殼型裝飾。
    此外,另一件值得介紹的專案是在 2016 年,同樣位於希臘的工作營「The New Raw – plastic」。在這個工作營中,他們邀請了來自不同背景的 27 位專家,一起研究希臘錫羅斯島(Syros)上的觀光塑膠垃圾污染現象,最終並開發出 5 種創新設計和經營理念,其中也包括 3D 列印的 3D 電影眼鏡。
    無論是客戶委託還是自發研究的專案,The New Raw 一直致力尋找更多更好的方法、應用循環概念、推動技術和社會創新的界限。目前,他們已經與阿姆斯特丹市府單位(AMS Institute)、台夫特科技大學(TU Delft)、香港設計學院(Hong Kong Design Institute)等機構合作。從小規模的物件到大規模的系統,每個專案都促成更多跨學科夥伴、合作者和利益相關者形成的生態系統。

    3D 列印的發展未來

    3D 列印的理念和技術是近年設計產業的熱門話題之一。就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的角度來說,3D 列印的流程應該是對環境有益,因為它屬於客製化製造,減少大量製造造成的浪費。不過,3D 列印的原料是否對環境有益,還有諸多爭議。The New Raw 使用回收塑料作為原料,便是想解決這個問題。究竟 3D 列印環不環保,還有待更多案例來驗證。
    面對全球暖化、資源耗竭的危機,近年來世界各地興起「循環經濟」、「循環設計」等浪潮,The New Raw 和其製造的「The XXX」,除了是讓人檢驗 3D 列印對當前設計和產業是否真的走向更環保和永續的切入點,也讓我們再次看見荷蘭小國面對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共存創意。
    同樣資源有限的台灣,該如何從前端設計思考、扭轉產業模式,是一個值得向荷蘭借鏡的問題。從許多荷蘭新創的案例來看,產業、學校、政府三者的緊密結合,是激發促成創意實踐的辦法。台灣的這三個部門應重新定義自身角色、跨界合作,以面對當今這個充滿變化與挑戰的世界。
    全文轉載自荷事生非,原文標題:荷蘭循環自造–The New Raw 的3D列印傢俱 The XXX
    參考資料
    閱讀文章
  • 荷蘭打造循環社區「ReGen Village」:實現糧食和能源自主,預計容納100戶人家

    荷蘭打造循環社區「ReGen Village」:實現糧食和能源自主,預計容納100戶人家

    文:張芸翠
    想像你家的廚房餐桌旁連接著一座室內的菜園,戶外則有另一座隨四季變化的花園。出了家門,你所需要的鮮蔬就生長在鄰近一座座高科技的垂直農場,日常所需自給自足,生活怡然自得。
    這個想像中的畫面,將可以在阿姆斯特丹都會區內的衛星市鎮阿爾梅勒(Almere)(註一)親眼看到。
    這個正在建設中的永續社區—「ReGen Village」,將成為第一座能夠全面自給自足的社區:一個能自給食物、能源並自行處理廢棄物的超級循環社區。這個永續社區專案結合五個核心理念:社區的高產有機農作、產能房屋(Energy positive homes)、混合再生能源與儲集、水資源與廢物循環、社區營造(Empower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
    ReGen Village將於2016年夏天開工,預計2017年完工,並可容納100戶人家。本文將帶領讀者們了解這個前衛專案的設計構想和由來,最後討論荷蘭永續社區和綠色城市的發展與展望。

    糧食自主—田園都市的實現

    面對糧食供給和食品安全的議題,近年來在全球各地掀起了都市農耕的風潮。 在ReGen Village裡,各種都市農耕的概念和方法將會和實踐整合在一起:包含近期備受矚目的氣霧耕(aeroponics)、魚菜共生(aquaponics)、樸門設計(permaculture)、食物森林(food forests)、高產有機農業(high-yield organic farming)等。這樣這個永續社區能夠利用更少的資源,產出同面積農場之多倍的農作。舉例而言,研究指出,「魚菜共生」能夠比同面積的農場產出十倍的農作,同時減少九成的用水。
    那麼,ReGen Village要如何串起社區食物資源的在地循環?他們規劃收集家家戶戶的廚餘以餵養家畜和行軍蠅(soldier flies),這些蒼蠅可作為魚群的食物,魚群的排泄物則為魚菜共生系統的肥料,生產住戶所需的蔬果。室外的季節花園則利用家畜排泄物製成的肥料施肥。
    「據我們預估,ReGen Village每年將生產上噸的有機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堅果、豆類、魚、蛋、雞和少量的乳製品。」該專案執行長James Ehrlich如此描述。
    除了糧食自主外,ReGen Village還能夠達到能源自給自足的目標:混合地熱、太陽能、太陽能光熱、風能和生物質等再生能源。設置的沼氣池還能夠將不可作為堆肥的家庭廢物化作能源和水資源。另外,此社區還設置雨水和灰水的水資源儲集系統,供給魚菜共生系統以及季節花園所需。智慧電網的技術也將應用於該社區,以確保能源有效供給。
    「ReGen Village採用幾項十分有趣的新穎技術,能夠轉換處理小量的生質能,將社區農場的廢物轉換成供應穩定的再生能源。」執行長Ehrlich如此強調,ReGen Village將會是全球第一個將這麼多樣資源和能源結合在一起的前衛專案。
    全球挑戰—自給社區的需要
    受到聯合國2013年的年度報告啟發,來自美國加州的開發商 Ehrlich致力於自給社區的推廣。全球第一座ReGen Village將在阿姆斯特丹東北方的Almere誕生,於今年夏天開工,明年度完工,將容納100戶人家。日後亦會在北歐的瑞典、挪威、丹麥等地推廣,Ehrlich表示,未來還會推出能以適應乾旱氣候的系統,應付不同氣候區有限資源的挑戰。
    ReGen Village的設計團隊—丹麥建築事務所 EFFEKT的合夥人Simon Lynge說:「現代人的生活模式是極其不永續的,面對未來的挑戰,我們需要更為永續和韌性的解方。我們已經擁有所需的科技,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將這些科學和科技應用在日常的建築上面。ReGen Villages是一個精巧的工程傑作,成就一個離網(off-grid)、整合、韌性的未來社區,將重新定義住宅區不動產的發展。」
    荷蘭實驗—永續社區的實踐
    雖然ReGen Village的開發商和設計團隊並不來自荷蘭本地,但此前衛專案最先落腳在荷蘭並非偶然:早在1990年代,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市和烏特列支郊區即出現了設有社區農園和再生能源的生態社區GWL Terrein和EVA Lanxmeer,展現荷蘭人對於永續環境的關切。
    為了因應荷蘭首都人口增長的壓力,阿姆斯特丹市周邊衛星城鎮持續開發成長,而位在阿姆斯特丹東邊的新興城市Almere則積極將自己打造為綠色的宜居城市,荷蘭十年舉辦一次的國際花卉博覽會也選立在Almere(Floriade 2022),此城儼然成為綠色都市發展的實驗場和示範地,ReGen Village得以在此地推廣未來循環社區的理念,並不令人意外。
    自二十世紀末永續思潮發酵至今,全球各地已出現各樣面貌的永續社區,ReGen Village的獨特性在於將食物系統的循環性加到現有循環社區的設計裡,並與其他資源循環系統整合。荷蘭的ReGen Village是否能夠為本世紀兩大課題—糧食自給和食品安全提供一套解方,成為當代永續及韌性社區的成功模型,現在全世界都關注。
    註一:Almere實則位於福萊佛蘭省(Flevoland),和阿姆斯特丹中間隔著艾湖(Ijmeer)。
    全文轉載自荷事生非,原文標題:未來循環社區—荷蘭Almere的「ReGen Village」
    閱讀文章
  • 荷蘭這間神奇二手店,成為整個城市的人力調節站

    荷蘭這間神奇二手店,成為整個城市的人力調節站

    文:高寶惠/攝影:Pao Hui Kao
    小學二手店號稱「甚麼都有賣、甚麼都不嫌怪」。小隔間的迷你教室放著各種神奇小物,密密麻麻的分類抽屜貼滿各種意想不到的分類名稱,像是「芭比的男朋友」與「家庭合照」。
    在歐洲走跳過的人類想必都有到二手市集一攤一攤翻找老物的經驗,當然荷蘭也有不少地方值得大家去挖寶。不同於私人經營店鋪,埃因霍芬(Eindhoven)有一家相當特別的小學二手店 –Stichting Wereldhuis Eindhoven,訪客從園區大門進入,旁邊會先經過溜滑梯與沙丘,繞過停車廣場後方的兩層樓建築就是小學改建而成的二手店。

    一筆教師退休金創立神奇二手店

    卸下教職的創辦人Liz 拿著退休金創立了現在小學二手店的前身,創辦理念是將舊物販售營收援助當時普遍艱困的波蘭,因此也有個較廣為人知的店名de Poolse Kringloop winkel(中文翻譯為波蘭舊物店)。
    至今則是由非營利機構Stichting Wereldhuis Eindhoven Foundation所管理營運,舊物的來源除了民眾自發捐贈而來之外,倒店的商店百貨也會直接將滯銷的貨品一車車運來,蒐集來舊物經由志工整理與標價後被分類到所屬的區域上架展售,從只剩半罐的染髮膏、外祖母的婚紗相本、設計系學生的創意作品等等,品項之豐富又被戲稱「甚麼都有賣、甚麼都不嫌怪」的神奇二手店。

    號稱售出的舊物絕對完整無破損

    有別於普通商家接到破損的物品會降價求售的行銷手法,小學二手店卻不希望延續「破損」是購買二手物所背負的刻板印象,因此整理後被歸類為不完整的品項會被移至「等候室」與下一批新貨媒合,等待走失的另一半千里來相會;像是遺失一隻高跟鞋的芭比會一直等到另一隻高跟鞋出現才能進入包裝與上架程序,因此任何小學二手店內的產品都是經過層層關卡篩檢,通過完整的試驗後才能在消費者面前閃亮登場。

    舊建築格局是物品媒合新價值的場所

    一間間教室成了絕佳的的分類容器,設置了書店、玩具小物、沙發桌椅區、餐具器皿類等等,即使是窄小的空間也被絕妙運用地恰到好處:樓梯下的舊書區、狹長走廊兩旁的卡帶光碟區,甚至還有一間餐廳隱身其中。比照連鎖家具品牌同類歸納的分類方式,讓造訪者在無標示牌指引下仍可在不同空間轉換時明瞭該區域的展示主題,流暢的動線讓人潮聚集時也不覺的擁擠,品項繁多卻不感到壓迫,是一間會讓人忘卻時間的神祕商店。
    專攻歐洲華麗老物的尋芳者們也不要感到洩氣,沿著樓梯爬上二樓,在不起眼的角落就藏著一間高水準的古董房,蒐集品項除了雕工精緻的傳統歐洲家具外,手作感強烈的金屬製品與玻璃瓷器也非常搶眼,各種經典品項都可以在這商品密度極高的房間內找到,小小的空間絕對讓人擁有在二手市集掠奪廝殺的快感。

    二手店的溫馨餐廳,像是你的第二個家

    逛的累了、餓了或是想來個簡單下午茶,小學二手店的餐廳是非常好的休息地點,二手家具營造出像家一樣的用餐氛圍,食物價格也是非常誠懇實在,常常可以看到服務人員們聚集在一起享用餐點笑聲不斷,負責內場的主廚也會送餐後與訪客像朋友一樣話家常,除了了解享受餐點的情況,更重視每個人近況,就像是在自家餐桌上那種家人間的溫馨問候。小學餐廳營造的正是這種滿足肚皮與心靈上的富足感。

    一間二手店成為整個城市的人力調節站

    除了基本銷售目的之外,小學二手店的運作模式使其成為與當地社會密不可分的慈善機構:導入退休長輩作為二手物與尋寶人之間的媒合窗口,邁入生命另一階段的銀髮族往往不想呆坐在家,資金短缺的小學二手店正好提供一個老朋友與年輕朋友互動交流的管道,讓具經驗的長輩替二手物們代言發聲真是完美的結合,任何尋物上的疑難雜症伯伯奶奶們都會非常樂意為大家解惑,往往從一個小物件提出疑問可以延伸出更多有趣的小故事,或是意外得到某個傳統荷蘭小物的背後歷史典故,也是很常發生的。

    複製荷蘭經驗,扶植波蘭

    直至今日,小學二手店的營收仍是繼續援助需要幫助的第三世界弱勢國家,唯一不同的是,Stichting Wereldhuis Eindhoven Foundation不再直接捐款波蘭,而是進一步在波蘭當地成立了第二間分店,每個月都會從埃因霍芬的小學二手店倉庫載滿舊物運到波蘭分店上架販售,希望透過捐贈的物資在本地銷售的營收繼續幫助波蘭社會。
    若是下次有機會路過埃因霍芬,可千萬不要錯過離市中心僅有15分鐘腳踏車車程的小學二手店!
    小學二手店基本資料 地址:Laagstraat 288a, 5654 PP, Eindhoven 電話:040-255-5459 開放時間:周日、周一休館,周二至周六為 13:00~17:00,周六為10:00~15:00
    *特別感謝在小學二手店擔任志工Alice Wong的經驗分享。
    作者簡介:高寶惠,小時候想做化學家,因怕火怕電作罷,稍微懂事後深信做設計可以拯救世界而走上設計之路,賣肝幾年後想知道是否外國月亮比較圓,決定到自由國度--荷蘭一探究竟。現在努力弄懂甚麼叫做Contextual Design,寫作是逃避正事的娛樂之一。
    全文轉載自荷事生非,原文標題:神奇埃因霍芬Eindhoven小學二手店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