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流研究室

社企流研究室

在此專欄中,社企流將與你分享一系列與實習生合力研究的專案成果,包含各國社企課程研究、案例分析、與社企生態系等,一起加入社企流研究室吧!

專欄文章

25篇)
  • 《海星與蜘蛛》,改變新世代的企業規則

    《海星與蜘蛛》,改變新世代的企業規則

    文:江泓儒
    分權化(decentralization)已經螫伏了數千年,但網際網路的出現卻解放了這股力量,打倒了傳統企業,改變所有的產業,影響我們彼此連繫的方式,也左右了全球的政治。《海星與蜘蛛》p-42

    海星與蜘蛛

    本書作者將蜘蛛與海星各比喻為集權與分權系統,一隻蜘蛛沒了頭即宣告癱瘓,然而無論將海星如何切段,每一段被切下來的部位皆能重新生長為一個完整的海星。這樣巧妙的比喻貫穿了整書,持續探討集權組織在新世代的沒落與分權組織的新策略與優勢。二十一世紀電腦運算的進步造成通訊成本的急速下降,使得資訊及知識的傳遞無遠弗屆,是導致世界分權化的趨勢加速發展的原因。
    在首章節中,書中舉墨西哥的阿帕契文化來做為分權化優勢的實證,說明海星式組織其實早在組織文化中存在已久。當強制系統(西班牙人)遇上開放系統(阿帕契人)時,侵略者從慣有的集權角度來看待事情,而阿帕契人就像殺不死的海星一樣,因為沒有領導、因為分權,才能在被侵略時保有生存的空間而屹立不搖。書中也提及了其他近代實際案例,例如Skype免費電話的出現,導致長途電話業務的沒落,或是音樂下載軟體的出現衝擊了唱片公司的營運方式、維基百科取代了厚重的百科全書,以上皆是透過集權與分權的比較,各自突顯其分權化所引領的成就。
    其實分權與集權本身是個複雜的概念,沒有確切的界線、也各有利弊。本書也提及,這個社會確實並非只有海星型與蜘蛛型組織,若要將純粹的海星組織運用到現實層面,將難以創造營收,更遑論盈利,因而出現了「混血組織」。混合組織結合了集權與分權的優勢,其一是將顧客經驗分權化的集權企業,如eBay、亞馬遜,其二為公司部門分權化的集權企業,如奇異、豐田汽車。

    海星的五足鼎立如同分權組織重要的五大要因

    本書也更進一步分析理解海星,也就是分權組織的構成,將分權比喻作五隻腳的海星,失去一兩隻腳的依舊能存活,差別為當五隻腳一起運作時能讓海星發揮最大的力量,而這五隻腳,分別帶領分權組織重要的五個要因:圈子、催化劑(催化者)、意識型態、既存的網路、鬥士。
    以書中十八世紀夏普的廢奴運動為例,一七六五年夏普替一名十六歲的奴隸史壯(Jonathan Strong)贏得了官司,訴訟內容為史壯受主人欺凌受重傷,而後又有更多的奴隸前來尋求他的幫助,因而燃起他要廢除奴隸制度的決心,在這之中夏普及扮演著「催化者」的身分,而尋求的奴隸們即為所謂的「圈子」,經歷不斷在法庭上捍衛奴隸的權利、撰寫並散布廢奴主義有關的文章,夏普展開了他的聖戰,之中即靠著相同的「意識型態」持續奮鬥。歷經十八年,夏普遇上貴格會教徒(Quakers),教徒認同夏普廢奴運動的理念,當時在英格蘭擁有兩萬教徒的貴格會教徒也成為了廢奴運動一項重要的基座,在海星的五足鼎立中代表著「既存的網路」的角色,一七八五年,克拉克參加了一場廢奴主題的徵文比賽,在比賽過程中也引燃他對奴隸制度宣戰的熱情,之後他遇見了夏普,若說夏普是夢想家,那麼克拉克就是實踐者,也就是所謂的「鬥士」。

    面對海星的逆襲

    新世代的來勢必對眾多企業造成影響,但值得慶幸的是,傳統階級組織亦能將部分部門或業務演化成海星,如IBM、奇異、豐田的實例一般。只要善用分權式由下而上的精神與決策模式,從而得到彈性、迅速應變的效益,依然能以嶄新的姿態在新世代中找到立足的方式。本書歸納了十條海星組織的規則:
    1. 規模不經濟(小規模加上龐大的使用者網路,讓企業既有彈性又有威力)
    2. 網路效應(培養社群,提升網路整體價值)
    3. 混亂的力量(建立規律與嚴謹的架構可能將粉碎創造力)
    4. 前緣上的知識(運用遍布於整個海星組織的知識)
    5. 每個人都想有所貢獻(遍布組織的成員具有分享與貢獻的根本渴望)
    6. 注意九頭蛇反應(別單只砍下一個頭,如此作法僅會造成組織擴散與強化)
    7. 催化者原則(非執行長角色,卻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8. 意識型態就是組織
    9. 測量監看與管理(縱使海星組織具有模糊與混亂傾向,觀察圈子並維持意識形態的活躍依然不可或缺)
    10. 打敗別人或被打敗(若無法打敗分權式組織,最佳存活方式就是加入)
    運用此些規則在世代變遷的影響下,隨之轉變並全身而退。
    分權式組織乍看之下顯得混亂、缺乏秩序,然而,當我們開始領略到他們的潛力時,一開始像是混亂而漫無目標的系統,就會成為有史以來最具威力的一股力量。(p-254)

    認清新世代規則

    讓自己擁有一個新的觀點,了解海星式組織的存在與優勢,足以影響組織或個人對策甚至獲利能力,無論企業、政府機關等任何管理階級人士皆適合閱讀此書,在許多歷史實例中(書中提及的包含:維基百科Wikipedia、Skype、Ebay、通用汽車等)認識並學習海星式組織的優勢。隨著知識經濟與網路世代的來臨,必跟隨世代的新趨勢,才能強化自己在全球化與分權化的競爭力。
    (本文為《海星的逆襲》一書之導讀與重點摘錄)
    作者簡介:江泓儒,就讀於台灣科技大學創意設計所,於2015年成為社企流第三屆冬季專案實習生。本篇文章為實習組別<社企專業說書人組>之書籍重點導讀文,也是該屆專案實習成果。
    閱讀文章
  • 讀《設計思考改造世界》,看頂尖設計思考家想的和你有什麼不一樣?

    讀《設計思考改造世界》,看頂尖設計思考家想的和你有什麼不一樣?

    文:劉乃華
    設計可以透過影像、形式、紋理、顏色、聲音和味道,讓我們投入情感、豐富人生。設計思考以人為中心的本質為我們指出了下一步:我們可以利用人類的同理心和理解力來設計體驗,創造主動投入和參與的機會」─《設計思考改變世界》p.162
    「設計」到底是什麼?出自名師之手,時髦新穎且價格不斐的產品?若設計的意義不過如此,也許我們正低估了設計真正的力量。

    運用設計思考,創造改變的力量

    「設計」到底是什麼?出自名師之手,時髦新穎且價格不斐的產品?若設計的意義只是如此,也許我們正低估了設計真正的力量。
    「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一詞,顧名思義為「像設計師一樣地思考」,更精確的說法則是「以設計師的思考邏輯與方法來解決問題」。近年來,由於對創新的需求隨著商業模式的變革以及對設計的注重而增加,設計思考於是開始被企業及組織廣泛應用於解決商業與社會問題。其中,來自美國舊金山的設計顧問公司 IDEO 以設計思考為核心,成功地透過企業輔導與學校教育等方式推廣其方法與精神,成為設計思考最具代表性的組織,他們的成功故事及案例都可以在許多主流媒體上看到。
    本書作者Tim Brown正是IDEO的掌門人,他在書中談到許多運用創意解決問題的案例分析與方法,並且告訴我們,設計思考不僅改變你我的生活,更可以改造組織、激發創新。比起打造外型酷炫的小玩意,設計更應該跳出設計師受限的小圈子,以解決問題為初衷,走進市井小民的生活,將視野轉移到區域性、合作性、參與性的「設計思考」上。

    設計思考家如何回應人的需求

    Tim Brown談到在科技高度發展的現代,設計已轉型為一種職業,但視野反倒縮小了—吹毛求疵在小地方上,要求設計一定要達到美感、造型和時尚標準,設計導向也完全被消費主義牽著鼻子走,卻忽略了我們眼前那些堆積如山、急需解決的新問題,如全球暖化、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如果人們的需求是推動世界改變的動力,設計思考的能力便是方針,產品製造商必須找出真正的問題,正視使用者需求、技術可行性及經濟考量,打破生產和消費者之間的藩籬,創造出具有參與度、意義、效率和利潤的商業環境,「不只為製造而生產,要為想法而製造」。
    因此,設計思考的目的是幫助人們說出潛藏在心裡,甚至自己也沒覺察到的需求,這才是設計思考家的挑戰。那麼要如何做到?Tim Brown把焦點擺在所有成功設計案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洞見、觀察和同理心。
    洞見指的是「從他人的生活學習」,它通常不是來自龐大的量化數據,而是走到社會各角落,實際觀察各行各業真實生活的點點滴滴。觀察是「看人們不做的,聽人們不說的」,就像做行銷的人,並不是長坐在電腦前,而是從和消費者的談話中觀察他們的作息與需求。設計師唯一能了解客戶需求的方法,也是去觀察、體驗對方平日生活的地方。同理心則是要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的「換位思考」。
    設計思考的關鍵任務是將觀察轉成洞見,進而創造可以改善生活的產品和服務,再透過同理心將這些洞見串聯起來,努力透過別人的眼睛去看待世界,透過他人的經驗、情緒去理解並感受這個世界。

    體驗式設計,將構想付諸執行

    當今社會已處於「體驗經濟時代」,這個時代的人們已經從被動消費者轉變成為積極的參與者。設計思考以人為中心,利用人類的同理心和理解力來設計體驗,創造主動投入和參與的機會。體驗意味著主動參與,而不是被動消費。
    另外,設計思考也是一門必須動手做的學問,設計思考的每一個步驟,都必須用行動來實踐。與其絞盡腦汁的設想需求,不如走進場域,直接尋找、觀察使用者,並且快速地將想法實做成簡易的原型;與其說服他們產品功能有多好,不如以初學者的心態向他們請教,使用者才是專家,這也是設計思考非常強調的一點。
    現今社會變化萬千,我們需要更多的想法與改變,而設計不該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上或僅存於某些工作上的專業,透過集體參與、交流合作,設計思考帶來的將不只是熱門商品,是一波足以改變世界,讓人類社會更進步的全新思維。
    誠如作者所言,「如果你是旅館經營者,設計思考可以幫助你反思殷勤好客的本質。如果你是慈善機構工作者,設計思考可以幫助抓住你想服務的人的需求。如果你是充滿冒險精神的企業家,設計思考可以幫助你放眼未來。」
    設計思考家強調跨界的腦力激盪、設身處地找出感動人心的要素、動手思考的實驗精神、以及從混亂的繁雜中發現洞見,是一種超越設計本身,一套能實際帶進生活、產品、組織和個人的思維方法,靈活運用將能更有效益的解決各種議題,回應社會的需求。
    (本文為《設計思考改造世界》一書之導讀與重點摘錄)
    作者簡介:劉乃華,就讀於逢甲大學中文學系,於2015年成為社企流第三屆冬季專案實習生。本篇文章為實習組別<社企說書人組>之書籍重點導讀文,也是該屆專案實習成果。
    閱讀文章
  • 《從貪婪到慈悲》,創新資本主義的希望與挑戰

    《從貪婪到慈悲》,創新資本主義的希望與挑戰

    文:陶中麟
    我們所面臨的挑戰是要設計出一種新制度,提供包括獲利和表揚的市場誘因,以驅動改變。我把這種新制度稱為「創造性資本主義」─《從貪婪到慈悲》p-24

    一邊做生意,也一邊做好事?

    在資本主義盛行的時代,社會對於富可敵國、快速且有效累積財富的企業抱有高度期待,期望企業能將從民眾所得之財,還之於民。過去對於資本主義普遍的評價多為剝削勞工、造成貧富不均等負面評論,而企業作為利益至上的資本主義信奉者,也經常被認為是造成環境及社會問題的根源。因此,後續發展出企業社會責任(CSR)的概念,企業開始在創造營利之餘,也肩負起對自然環境及社會的道德責任。比爾‧蓋茲本於企業社會責任,提出「創新資本主義」,期盼資本主義社會中追求規模經濟的企業,也能在做生意之餘納入做好事的想法,發揮改變世界的影響力,此概念一提出,便引來各界學者和專家熱烈辯論。
    本書由專欄作家麥克‧金斯利所主編,收集包含比爾‧蓋茲、巴菲特和四十六位政經專家對於「創新資本主義」與「企業社會責任」兩個概念的撰文,藉由多元背景的專家從不同角度的討論與辯駁,逐漸描繪出創新資本主義的輪廓及挑戰,一窺各界領袖的對此議題的獨到見解。

    資本主義的未來新方向

    比爾‧蓋茲在達沃茲論壇提出「創新資本主義」,強調資本主義正帶著世界往更好的方向前進,創新的科技與發明造福了許多人類,但是,任一制度皆有缺陷,資本主義造成了貧富不均,市場只回應了有負擔能力者的「需求」,但貧窮者的「需要」,則往往因為無利可圖而遭到忽略。因此,必須提供除了獲利之外的其他誘因,例如「表揚」(recognition)。表揚的意思是,企業若能獲得政府或社會的支持與認同,不但提升公司聲譽,對員工也能產生激勵效果。另外,蓋茲也認為人性中所蘊藏的「自利」和「利他」是兩股強大的驅動力,將兩者合一是創新資本主義成功的關鍵。因此蓋茲進一步建議企業可將頂尖創新員工的部分時間,分別出來致力於改善社會問題。
    在蓋茲與巴菲特討論創造性資本主義的內容中,列舉許多企業社會責任的形式,包含將五%的獲利捐給慈善機構、提供具公益性質的創新商品和商業模式,以及讓顧客在消費之餘也能以助人為傲、投資開發中國家等。蓋茲認為,這些方法既成了企業公關的途徑,也在塑造企業正面形象之外,同時成就了改變世界的美事。

    資本主義v.s. 創新資本主義,誰比誰好?

    蓋茲的構想引起了各界的支持與質疑,其中以概念模糊、背離資本主義的效率、理想化以及過於仰賴人性慷慨為四大爭點。
    芝加哥大學法學院講師理察‧波斯納認為,創造性資本主義使企業偏離原本獲利的目標、削弱其競爭力、漸而阻礙社會進步,反而使情況更糟糕。就其他利害關係者而言,股東亦不願見到自己的金錢被經營者擅自拿去作慈善行動,而背離其投資目的,投資開發中國家也忽略了開發中國家的社會問題,其關鍵原因多來自於失能政府,慈善行動反而降低這些國家的改革壓力,替問題政府開脫。經濟學教授葛雷葛利‧克拉克也認為,利益所趨的市場機制本來就能照顧到第三世界的貧窮人口,例如行動電話在非洲的普及。
    與波納斯、克拉克持相反意見者則認為,創新資本主義等慈善行動的目的,就是要藉由企業的專長,發揮正面且強大影響力,填補公部門的缺失或過於龐大的問題。國際樂施會顧問伊莉莎白‧史都華則認為,放任非洲國家經歷變革所需的轉骨之苦,是不可思議的事,創新資本主義的目標就是要協助其跨越發展階梯,協助過程中的挫折,並不代表可以放棄。此外,儘管放任的資本主義成為主流創造許多奇蹟,但在矯正社會發展不均的問題,則始終未有出色成果,企業為利所趨的特質,使其服務富人大於服務貧窮。
    針對企業社會責任,有些經濟學者則認為此概念問題重重,例如要獲得蓋茲所說的「表揚」與企業的正面印象,公司只須做好公關即可,這代表了企業也可能 「花一塊錢作慈善,三元打廣告、宣傳善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羅伯‧瑞奇也質疑,企業社會責任可能變成政治人物幹壞勾當的掩護,寬鬆對待號稱有責任的企業,便可以營造政治人物鼓勵企業行善的表象,本意良善的企業社會責任反而淪為官商勾結的暗器。企業的責任在於對員工及股東負責,本業以外的慈善行為會損害到他們的最大利益,也違法經營者與他們的約定。
    持正面看法的學者則認為,創造性資本主義意在推出新的契約模式,反映出企業除了為股東賺錢之外也想做好事,藉由修訂規條來定義公司的責任,除為股東牟利外,也可滿足員工對行善的期待,如此便不受制於企業為股東牟取最大利益的條約。
    《從貪婪到慈悲》這本書協助讀者重新思考企業社會責任的真諦及創新資本主義的實踐,政經領袖的來回辯證,並非扼殺了企業行善的可能性,而是幫助讀者更全面了解兩個概念中的問題和挑戰,為企業的社會責任尋找出真正的出路。在如此一來一往,熱烈討論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慈善行為的對話中,可惜鮮少著墨於新商業模式的可行性。新商業模式如社會企業一概念,可將解決社會問題的行動不著痕跡融入企業賺錢之道,利用創新想法、時尚產品吸引消費者,間接解決社會問題。
    作者簡介:陶中麟,畢業於清華大學外語系,喜愛嘗試各樣戶外活動,對於各樣領域的知識有三分熱度的好奇心,對於如何成就別人卻有十分熱度的理想。2015年成為社企流第三屆冬季專案實習生,負責撰寫社企相關書籍導讀文章。
    閱讀文章
  • 《槍砲、病菌與鋼鐵》,解開世界各大洲貧富強弱的終極謎底

    《槍砲、病菌與鋼鐵》,解開世界各大洲貧富強弱的終極謎底

    文:陶中麟
    為什麼是白人製造出這麼多貨物,運到這裡來?為甚麼我們黑人沒搞出過什麼名堂?─《槍砲、病菌與鋼鐵》p-16

    為何這些民族富裕強盛,那些國家貧窮衰微?

    為何是歐洲人挾著船堅炮利征服世界各個古帝國?西班牙人如何奇蹟似的以百人擊潰印加帝國八萬大軍?非洲為何在歷史上被稱為黑暗大陸?這些問題正是本書所要解開的歷史之謎。如《槍炮、病菌與鋼鐵》的書名所開門見山揭示的,構成近代世界版圖的主因,正是書名裡列的這三樣。但作者感興趣的並非近因,而是背後更深層的推動力:去了解世界權力分布的歷史脈絡,能幫助我們重新思考地理環境如何先天性的影響人類歷史社會的發展。
    從一位新幾內亞原住民領袖對作者提出的問題開始:「為什麼是白人製造出這麼多貨物,運到這裡來?為甚麼我們黑人沒搞出過什麼名堂?」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生理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的作者戴蒙,巧妙地以縝密的學理為我們開啟人類世界史的大門,深入淺出的帶領大眾讀者來一趟環遊世界、從古貫今的解惑之旅。在解釋各地的興衰時,有一派學者歸因於基因的優劣,聲稱歐美人在基因的優勢造就其卓越的發明。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戴蒙在書中所要傳達的主題是:各地強弱的差距,是地理環境所造成的結果,而非人類種族優劣的差異;地理資源、生物分布和氣候,讓各族群在競爭的起跑線上早已有了先天的差異。
    戴蒙進一步結合農作物的遺傳學、分子生物學、語言學及考古學等研究佐證,在科學的基礎上精巧的推論,爬梳上述許多人類歷史中難解的問題。

    文明發展的決勝關鍵:無法駕馭的斑馬、難以下嚥的果實

    農業作為文明的搖籃是不爭的事實,有充足的糧食才能養活一群不事食物生產的發明家、軍隊及官員,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不同地區的農業發展有先後落差,甚至有些地區自始至終沒有發展農業呢?答案是:動植物的分布和馴化。
    以作物來說,相較於野生種,人工馴化後的糧作可以短期結實、產量多,因此可馴服作物的多寡攸關農業能否發展。歐亞大陸上的肥沃月灣較其他洲有更易馴化的物種,例如麥作,這對歐亞居民是一大利多。反觀其他地區的住民卻苦於無米之炊,可馴化的作物寥寥無幾,導致他們無法脫離採集的模式。
    而就馴化動物來說,較受制於先天條件,只要一項不符就只能放棄馴化,所以即使馴化的候選動物多,合適的卻少之又少,在世界歷史中可被人類馴化的哺乳類動物只有區區十四種,而其中歐亞大陸有十三種,其他洲不是全無就是只有一種。
    農業物種的傳播也是文明發展的重要拼圖,綜觀世界地圖,歐亞大陸以東西為長軸,美洲、非洲則以南北為長軸。這個簡單的事實為各洲文明的起步埋下了伏筆,南北向因為緯度導致氣候差異大,相較於東西向,作物傳播尤其困難。
    糧食作物的分布不均,緊緊掐住各洲的發展命脈;可馴化動物的缺席,代表沒有交通往來的工具,也讓各洲居民跛腳數千年。唯獨歐亞大陸得天獨厚,擁有量多質優的作物和各種溫順的動物,使其在各洲之間的競賽搶得先機。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際交流影響文明盛衰

    動植物品種優勢和東西向軸線的優勢讓歐亞大陸人口繁多,然而病菌也隨著大量飼養的牲畜動物孳生演化。反觀人口分散的美洲、非洲,鮮有人類聚集而生的病菌,也缺乏抵抗力,於是當歐洲人挾船堅炮利進入美洲時,真正取人性命的是他們身上的天花、牛痘和流感等病菌,造成印加帝國完全傾倒毀滅,也殺光了毫無抵抗力的美洲居民。
    有關「槍炮」及「鋼鐵」的技術層面,作者認為人們彼此大量的相互激盪是技術快速進步的原因。戴蒙再次提出創見,認為發明是普世人類共同的通性,當各洲住民努力發明之時,歐亞大陸挾著人口優勢所帶來的頻繁交流,取得近代征服史的關鍵勝利。
    那麼我們或許會問,和後起的歐洲相比,擁有更多優勢的中國,為何先發後至?戴蒙解釋,中國到明朝都還是世界發明強國,也曾派出最雄偉的大明艦隊,卻因專制的政體和高度統一導致國家發展裹足不前,皇帝一人的魯莽決定即可毀掉累積百年的技術。相較之下,歐洲的多元及分裂,反而造就了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契機:哥倫布在自己家鄉被國王拒絕,卻蒙他國國王的青睞得以啟航。中國選擇封鎖、歐洲多元開放,這一念之差使東西文明發展前後對調,中國往後數百年被甩在後頭。近代文明強弱的消長,從槍砲、鋼鐵的等科技發明到洲際發展,不難從其中發現地理環境的影響到現今仍難以擺脫。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回顧全書的論證,環境和農業導致人口多寡、絢爛的文明和進步的科技容易發生在人流匯集的人口大國,而人類潛能是在頻繁交流互動後發展到卓越。從氣候、農牧傳播到槍砲、病菌與鋼鐵,由遠而近的各種因素造成了現今世界的不平等。但難道天命無解嗎?讀完本書之後,至少我們知道,經濟大國再沒有立場將文明進步歸功於種族優越,而貧弱之邦也不須再妄自菲薄,人類仍有機會放下地理環境的包袱。
    (本文為《槍砲、病菌與鋼鐵》一書之導讀與重點摘錄)
    作者簡介:陶中麟,畢業於清華大學外語系,喜愛嘗試各樣戶外活動,對於各樣領域的知識有三分熱度的好奇心,對於如何成就別人卻有十分熱度的理想。2015年成為社企流第三屆冬季專案實習生,負責撰寫社企相關書籍導讀文章。
    閱讀文章
  • 被喻為「社企界的聖經」,《志工企業家》帶你踏入社會創業之路

    被喻為「社企界的聖經」,《志工企業家》帶你踏入社會創業之路

    文:劉乃華
    重要的社會變革通常始於單一的創業者―某個狂熱分子看見了問題,想出了新的解決方案,然後根據這個願景積極採取行動。這人凝聚資源,建立組織,來保護與推銷這個願景,這人為願景注入能量,讓組織專心克服無法避免的抗力,這人數十年如一日,不斷改進、強化與推展這個願景,直到這個最初只是個模糊概念的願景,成為新的典範。─《志工企業家》p-16
    作者大衛․柏恩斯坦曾做過電腦軟體程式設計師,26歲那年漸漸覺得工作沒有意義,於是前往紐約當記者,然而兩年的記者經歷令他相當洩氣,因為每天都是報導一再重複的東西,令他渴望去挖掘一般媒體不曾處理的新聞。
    當時他聽說了孟加拉鄉村銀行的故事,遂於1990年將其寫成個人的第一本書《夢想的代價》,之後留在孟加拉一年,花了兩年的時間深入了解「志工企業家」的偉大力量。寫完第一本書後,發現故事尚未完結,於是又寫了這本《志工企業家》,後來被翻譯成二十一種語言於全球各地出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Nicholas D. Kristof將之形容為「社企界的聖經」。
    作者認為志工企業家即含有社會企業家的精神,至於「志工企業家」一詞是誰發明,他表示,「我不確定,但『阿育王』創辦人德雷頓先生絕對是推動志工企業家促成世界改變,並讓這個觀念擴散到全球的人。因為他的領導,鍥而不捨地奔走全球,推廣志工企業家的組織和觀念,今天世界上才會對志工企業家投以這麼多關注。」

    公民力量風起雲湧

    世界各地的志工企業家正在發展新的作法來解決社會問題,同時也提出新的商業模式來創造財富、促進社會福祉、恢復環境的平衡。第三部門(註一)顯然在領導潮流,推動改革,並改善自由市場與政治體制。
    今日人們經常在尋找有意義的工作,或選擇加入、建立或支持更能創新、反應更迅速、運作優於傳統部門的組織,而近年出現的變化是,第三部門提供許多機會來滿足這些需求,結合人們關心的議題、長處及興趣,並且帶來真實的影響。
    當然,就如同並非人人都想創業,也並非人人皆是(或都想)成為志工企業家,但現今幾乎每個人都有機會可以參與第三部門的相關活動,因為它正多面且迅速地成長,廣泛吸納不同志趣與技能的人投入。公民組織迫切需要優秀的管理者、行銷人員、財務專家、公關人員、電腦程式設計師,根據任務性質的不同,還需要新聞記者、農藝學家、化學家、教師、醫生等等。同時,企業也越來越需要員工與管理者能充分認識到,他們的工作和社會環境是息息相關的,並要能察覺機會,與第三部門這個「特殊」的企業機構進行合作。

    推動變革的力量

    作者認為過去阻撓變革的障礙正迅速消失。過去南歐、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軍人無法容忍公民參與嚴肅的社會改革,中歐和俄羅斯的共產黨,以及實施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政權,殖民時代的印度總督也禁止公民活動。如今這些地區的威權政府多已轉變為實質的民主政體,或者至少是名義上的民主體制。
    然而,建立公民組織需要的不只是自由民主的環境,還需要金錢,組織者手上必須有盈餘才能推動計畫。20世紀後半的繁榮是社會與科學產生突破性發展的原因,這些進展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最大的變化是平均壽命的延長,也因此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其他事情。過去30年,婦女運動在全球大多地區蓬勃發展,提升了女性參與社會活動的範圍,美國、巴西、南非和印度的種族平權運動也讓許多人獲得階級流動的機會。在亞洲、非洲與拉丁美洲,後殖民與後獨裁的世代也越勇於爭取民主權益。此外,科技也讓人群、金錢與資訊在全球各地流動更快。
    總括而言,今日有越來越多人擁有自由、時間、財富,能夠接觸資訊、社會流動的機會及堅定的信心,這一切都讓人們能用大膽、創新的方法來面對並解決社會問題。

    讓社會企業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世上許多創業的人不只是想賺錢,更多時候是想體驗創業的過程,並看到自己的理念在世界上實現。今日社會企業提供了這項選擇,愈來愈多的人想創立改革社會的組織,或幫助別人這麼做。就社會發展現況而言,社會企業家已成為人們可能投入的一種事業。
    作者在書中提出了對社會企業發展的想像:如果這條路逐漸被大眾所了解,會不會有更多人投入這種工作?如果這個行業逐漸受到敬重,財務風險逐漸降低,背負大筆學貸的大學畢業生,與生涯發展到了中晚期的專業人士,會不會想做些改變、認真考慮加入這個行業?對於事業的抉擇,作者提出一個關鍵的轉變:人們開始追求內心的渴望、有意義的行動後所帶來的滿足感,超過追求金錢與地位的所能帶來的回報。
    就像考量所有人生中重要的問題一樣,我們的同儕、老師、父母、諮商師或媒體都影響我們的決定。鮑默爾說:「就像一切輸入的東西,企業也可以經由變革進行重新分配,從一個任務轉到另一個任務。這種變革是來自另一種讓企業發揮功能的構想所提供的相對獲利的前景。」這種「獲利的前景」可以從超過金錢收益的角度來解釋,包括個人的滿足感、社會的肯定與發揮影響力的機會。
    作為追求價值的個體,人們都在建構自己對「美好生活」的願景。我們可以把社會企業視為從道德層面改變世界的一門學問。本書介紹多位全球志工企業家正在推動的變革,作者期盼這些人的成果能讓讀者更了解社會企業,並看到社會企業各種嶄新的可能性與發展途徑。
    註一:第三部門(英語:The Third Sector)又稱為志願部門(英語:Voluntary Sector),是一社會學與經濟學名詞,意指在第一部門(Public Sector,或稱為公部門)與第二部門(Private Sector,或稱為私部門)之外,既非政府單位、又非一般民營企業的事業單位之總稱。雖然各國對於第三部門的定義各自不同,但一般來說第三部門單位大都是由政府編列預算或私人企業出資,獨立維持經營的事業體。一般常見的社團法人、財團法人、基金會、非政府組織(NGO)或非營利組織(NPO)通常都屬於第三部門的範疇,雖然每個第三部門單位成立的背景與營運方式都有不同,但普遍來說第三部門單位通常具有像是以社會公益為目的,與不用繳稅等特質。(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本文為《志工企業家》一書之導讀與重點摘錄)
    作者簡介:劉乃華,就讀於逢甲大學中文學系,於2015年成為社企流第三屆冬季專案實習生。本篇文章為實習組別<社企說書人組>之書籍重點導讀文,也是該屆專案實習成果。
    閱讀文章
  • 北半球四分之一的蜜蜂離奇消失,《沒有果實的秋天》為你解開蜜蜂集體失蹤之謎

    北半球四分之一的蜜蜂離奇消失,《沒有果實的秋天》為你解開蜜蜂集體失蹤之謎

    文:陶中麟
    「就在二○○六年秋天,如同鏽蝕桶子的美國養蜂業,底部終於支撐不住而整個破掉,大批蜜蜂離奇失蹤了。」─《沒有果實的秋天》p-22

    專業勤奮的授粉工人─蜜蜂,正在消失

    植物週而復始的開花結果,對於人類來說似乎是自然的鐵律:春天開花的果樹,到了秋天就會結果豐收,我們便可以享用大自然甜美的果實。而在中間促成這美好循環的重要媒介,是穿梭在花朵之間辛勤的蜜蜂,沒有蜜蜂花朵就無法授粉,也就無法結出果實。然而現今蜜蜂正在消失,也進而威脅到全世界食物體系的穩定,為了維護搖搖欲墜的蜜蜂生態,如何找出元兇並提出解決辦法,是每個人都需要關心的重要議題。
    《沒有果實的秋天》的作者傑可柏森(Rowan Jacobsen)是擅長生態環境領域的記者兼作家,在一次偶然想養蜂卻被告知蜜蜂全死光而無法出貨的情況下,開始驅動他探究蜜蜂消失的原因。在本書中他彙整了美國各地養蜂業者的現況及經驗、科學實驗,逐漸將複雜難解的「失蹤案」抽絲剝繭,並提出可能的解決辦法,並運用巧妙的比喻,讓抽象難懂的問題變得簡單而深刻。

    解開蜜蜂集體失蹤的疑雲

    謎團的開端是一名位於佛羅里達州的養蜂農哈肯伯格,他發現理當熱鬧且充滿蜜蜂的樹園裡,竟異常寂靜,四百個蜂箱代表應有成千上萬的蜜蜂飛舞,但一眼望過卻寥寥無幾,打開蜂箱竟發現空空如也。並不只有哈肯伯格如此,美國、甚至全世界的養蜂業者都面臨同樣危機,北半球四分之一的蜜蜂離奇消失。
    由於前所未見,科學家稱此現象為「蜜蜂衰竭失調」,簡稱CCD(colony collapse disorder)。首先養蜂農將矛頭指向蜜蜂的天敵-蜂蟹蟎。蜂蟹蟎時常寄生在蜜蜂身上,削弱其生命力,最終會瓦解蜜蜂的嚴密社會組織,過去全美四分之一養蜂業曾因此歇業。養蜂業試圖使用除蟲劑解決惱人的蜂蟹蟎,但牠們頑強的抵抗力使科學家疲於研發新藥劑,也無法找出將其完全殲滅之道。然而,蜂蟎會使蜜蜂在蜂箱中死亡,而非從蜂箱裡消失,因而排除蜂蟹蟎為凶手的可能性。
    在農業的產業演進下,農藥製造商研發出了只殺死害蟲,卻不會危害人體的農藥,這看似偉大的發明卻讓蜜蜂吃足苦頭。一種叫做益達胺的農藥,不會直接取蜜蜂的性命,卻破壞蜜蜂天生的方向感,使蜜蜂採蜜過後找不到回家的路。不僅如此,人類為了對付快速適應的害蟲,同時施用多種農藥,上百種的複合型配方,壓垮了蜜蜂小小的身體,也瓦解了蜂巢裡嚴密的社會組織。

    金錢遊戲讓祭司變祭品

    在美國的蜜蜂,工作內容不單只是生產蜂蜜,更重要的是為果園授粉,而蜜蜂數量多、耐操且高效率的特性,更使蜜蜂成為授粉的主力。為了滿足各地果園的需求,蜜蜂經常得在一年當中多次搭乘貨車長途跋涉,例如二月的加州杏仁授粉即是年度大事,無數的「授粉工人」將被載送到此嗡嗡工作。然而,經過長途跋涉後的蜜蜂精力不佳,路上折損更是難免,而養蜂業者為了讓搭車的蜜蜂撐到加州,就在路上餵食沒營養的玉米果糖。養蜂業者早已對蜜蜂失去關愛,眼中只關注「出租蜜蜂」的租金,並無打算把牠們載回家。到了加州後,蜜蜂只有一望無際的單一杏仁花粉可吃,導致營養不均,原本蜜蜂該是杏仁祭典的祭司,現在反倒成了祭品。

    養蜂業的新希望

    看見蜜蜂面對多重敵人和壓力,養蜂人韋伯斯特決定採取行動,呼籲回歸天然。傳統對付蜂蟹蟎的方式是施灑藥劑,但結果是造就具抗藥性且更強韌的蜂蟹蟎;韋伯斯特則反其道而行,視這寄生蟲為盟友,根據自然淘汰法則,蜂蟹蟎能將抵抗力低的蜜蜂淘汰,篩選出不怕蜂蟹蟎的新生代蜜蜂。另外,現在大量的使用農藥、除蟎劑、全國巡迴授粉,都使蜜蜂生態系統瀕臨崩潰,儘管回歸自然的方法會經過轉型的陣痛,造成蜜蜂大量死亡淘汰,韋伯斯特仍堅信這是正確的途徑。
    韋伯斯特相信科學帶來進步,但科學實驗一次卻只能操作一兩種變因,將大問題拆解成小問題來解決,並再建構成解方。大自然的機制與韌性相較之下強多了,藉由環環相扣,緩慢但全面的復原修正,
    韋伯斯特說:「大自然比我們偉大多了,讓大自然依照自己的方式運作,可能正是面對未來的關鍵。」(p-183)

    消失的蜂群,無法迴避的課題

    在希望還未成真前,這是我們正在發生的景況:成千上萬的勞工爬到果樹上,手拿「授粉棒」為每一朵花授粉,因為殺蟲劑已經使果園沒有忙碌採集的蜜蜂,地球孕育下一代的能力漸漸疲弱。生態是環環相扣的體系,當授粉者數量銳減、消失,各樣物種便會面臨生存危機。人類必須警覺並回應,因為我們不再能置之度外,過去破壞的,如今該出來償還了。
    傑可柏森將蜜蜂的性格、社會、衰竭、生態危機清楚交織成一本警示科普書,邀請每位讀者參與其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昆蟲,牠們悲慘的遭遇,正衝擊著我們賴以維生的生態系統,沒有人能夠置之度外,每個人都需要理解與關心這個議題,以期待著惡化的環境能有所轉圜的一天。
    (本文為《沒有果實的秋天》一書之導讀與重點摘錄)
    作者簡介:陶中麟,畢業於清華大學外語系,喜愛嘗試各樣戶外活動,對於各樣領域的知識有三分熱度的好奇心,對於如何成就別人卻有十分熱度的理想。2015年成為社企流第三屆冬季專案實習生,負責撰寫社企相關書籍導讀文章。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