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Su Huai 蘇淮 InstagramPhoto Credit:Su Huai 蘇淮 Instagram
台灣四周環海,身為海島居民的一份子:「海,對你來說是什麼呢?」這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對於蘇淮來說,「海洋,是一個很特別、神秘的地方,一個與我們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它看起來好像離我們很遠,但其實就近在眼前。對於海洋,我們真的了解太少了!」
社企流/文:Jenny Yeh
「我很喜歡每一次潛水、只有在當下的感覺,彷彿陸地上的其他事情並沒那重要;在深海一片靜默裡,令人感到安心。」身為專業潛水教練與水下攝影師的蘇淮說著他對海洋的熱愛,但其實 20 歲以前的他是不會游泳。從小,家庭教育告訴他「海邊很危險、不要去」,所以即使到了海邊,也不會刻意前去碰觸海水。
大一暑假與朋友到墾丁浮潛,那是第一次蘇淮與海的親密接觸,但卻有著不好的感受。「從來沒有進到海裡,那時的我很緊張。」當夥伴們都游走了,只剩他在岸邊、緊抓著救生圈,這讓他感到十分的挫敗,於是下定決心,從零開始學起,並受到游泳課上同學的激勵,以救生員為目標學習游泳。取得救生員的證照後,在澎湖找到一份開放性水域救生員的工作。除了救生員的工作以外,也帶著遊客浮潛、認識潮間帶生物,慢慢地也建立自己對於海洋的認識,「從這刻起,我才真正一直接觸海洋。」蘇淮說。

不小心愛上海龜的那一剎那

從 2010-2014 年間的夏季, 蘇淮都在澎湖從事洋遊憩的相關工作,其餘時間便到東南亞考取水肺專業教練潛水證照,爾後也憑藉著潛水的專長,在澳洲打工一年。從澳洲返台後,本想回到熟悉的澎湖,但恰好遇上東北季風強勁的冬季並不適合下水,輾轉來到一年四季都適合潛水的小琉球。2015 年成為小琉球的「新住民」,而這一待,就是 8 年。
(海龜回到水面呼吸後,再度潛入水底。來源:蘇淮)
(海龜回到水面呼吸後,再度潛入水底。來源:蘇淮)
「來到小琉球之後,發現每一次下水都可以很近距離的看到海龜,可以一直觀察牠們的行為。」經常在水下與海龜的相遇,引起蘇淮對這群生物的無限好奇「牠們是從哪裡來?會往哪裡去?」抱持著這份好奇,加上原先就喜愛攝影的他,只要一有空閒,便帶著攝影器材下水,紀錄海龜可愛的樣子,自嘲為「海龜痴漢」。

鏡頭下,海洋的美麗與哀愁

「一開始,鏡頭下我也是拍漂亮的珊瑚或是海龜可愛的樣子;但隨著每一次下水,多少都會看見海洋被破壞的痕跡,比如珊瑚被踢斷、水下的各種寶特瓶、各類垃圾等。」在蘇淮最深刻的記憶裡是 2016 年的 5 月,一如往常帶著相機、潛水裝備下水,遠遠地,他發現一隻海龜的蹤跡,肚子下方似乎黏著一個塑膠袋。蘇淮想著再靠近一點,就順手把塑膠袋拿掉,但沒想到這一個順手拉取的動作,竟從海龜的肛門裡拉出一個塑膠袋。
「牠在我面前拉出那個塑膠袋,我才真正感受到海洋正面臨污染。過去都只是聽說海龜會將塑膠袋誤認成水母吃下肚,但經過那一次的震撼後,才驚覺這件事好像真的會發生。」從親眼目睹海龜誤食塑膠袋起,蘇淮的影像開始有了轉變,除了拍攝海洋美麗的一面,也記錄下更多海洋環境真實的樣貌。
(海龜誤食塑膠袋事件層出不窮,也帶給蘇淮震撼的衝擊。來源:蘇淮)
(海龜誤食塑膠袋事件層出不窮,也帶給蘇淮震撼的衝擊。來源:蘇淮)
2020 年的夏天,全台灣各地有珊瑚礁的海域,發生 40 多年有紀錄以來最大規模的珊瑚白化事件。蘇淮解釋,其實每年夏天小琉球偶爾會看見珊瑚白化的情形,可能是因為水溫過高,或是水溫過高的時間持續太久,多半到了秋冬,當水溫下降時就會恢復。「我聽潛水前輩說,1998 年也曾發生過一次,卻也沒有 2020 年那次嚴重。」蘇淮回憶起當時看見的情景,「整個海裡就像是下了雪一般,整片都是白色的。當下的我,看到這樣的情景也是束手無策,只能用自己的相機記錄下看到的一切。」
(蘇淮將每一次的影像細細地記錄下來。圖為澎湖東吉嶼珊瑚生長、白化情形。來源:蘇淮)
(蘇淮將每一次的影像細細地記錄下來。圖為澎湖東吉嶼珊瑚生長、白化情形。來源:蘇淮)
除了拍攝小琉球的珊瑚,當下他決定到全台各地去拍攝珊瑚白化現象,也有幸跟著真理大學休閒遊憩事業學系陳餘鋆教授一同前往東沙群島,同樣地記錄下當地珊瑚白化的過程。爾後,蘇淮也和公視「我們的島」合作,將此紀錄剪成一支短片《這一年海裡下了雪》。
「我覺得影像是有力量的,比如那一隻拉出塑膠袋的海龜,我將它發布在社群上以後,引來許多人轉發,部分媒體也開始關注、報導。就如同大家都記得海龜鼻孔插吸管的影片,內容並沒有述說什麼,單純紀錄將吸管從海龜鼻孔裡拔出來的畫面,那是一股龐大的力量。」蘇淮始終認為,將這些影像好好記錄下來,在社群、網路上發散,影像帶動議題的效益會慢慢發酵。

以海龜之名,發起各項行動

紀錄海龜的過程裡,都是每次下水時一點一滴的累積起來。為了更好地了解海龜的生活、在小琉球有多少隻海龜等問題,蘇淮與其他 4 位愛好潛水,也十分熱愛海龜的夥伴馮加伶、何芷蔚、陳芃諭、蔡佳臻 ,在 2017 年發起公民科學計畫——「海龜點點名」活動,邀請各地的潛水員拍到海龜可以上傳、回報給團隊進行海龜的比對;如果發現新海龜,各地的公民科學家們也可以幫忙取名字。(同場加映:海龜點點名!公民自發建海洋戶口名簿,建立重要生態資料
(海龜點點名計畫,讓各地潛水員發現海龜的同時也可拍下上傳、回報團隊進行記錄與比對。來源:蘇淮)
(海龜點點名計畫,讓各地潛水員發現海龜的同時也可拍下上傳、回報團隊進行記錄與比對。來源:蘇淮)
「一開始,我們也想說只是好玩,沒想到越來越多人回報,範圍也從小琉球,逐漸擴及到全台各地,甚至也引起國外組織的興趣。」蘇淮提到,今年日本沖繩進行海龜保育的 NGO 前來請益,近期也成立日本版的海龜點點名計畫。
除了做影像記錄和海龜身分識別外,透過空拍方式試圖紀錄小琉球的海龜數量,「目前小琉球的海龜數量大約有 1000 隻左右。」2022 年,海龜點點名團隊成立協會,期望以協會的方式,讓這項計畫有延續的機會。接下來,團隊預計今明兩年,分別在恆春及綠島做季節性調查;在小琉球則是希望針對海龜覓食的地點、環境或是清潔背甲地區進行記錄。此外,也開始搜集海龜的大便,透過海龜大便中擷取出的 DNA 進行建檔、追蹤或判別族群等,同時可以藉由小琉球海龜的大便裡檢視,牠們吃了哪些食物,以判定海龜的健康程度等,從科學的方式,了解海龜們的生活,也反映出海洋環境的情況。
(海龜會趁著漲潮之際,到淺灘呼吸,這時就可利用空拍技術,紀錄小琉球海龜數量。)
(海龜會趁著漲潮之際,到淺灘呼吸,這時就可利用空拍技術,紀錄小琉球海龜數量。)

離島旅遊熱潮,帶來環境衝擊

移居小琉球 8 年的蘇淮觀察到,疫情前小琉球的水域活動並沒有那麼蓬勃發展,但在疫情之後,許多北部業者、海外歸國的潛水教練等紛紛前往小琉球開店,讓觀光業在短期內也爆炸性成長。
「小琉球的觀光較無限制,當遊客很多、船就會一直加班,遊客就會源源不斷的進入。」問題是小琉球環境負載力並沒有那麼高、自然資源相當有限,就連水和電都是靠著兩條海底水管和一條海底電纜,從台灣本島引進,維繫著小琉球的觀光命脈。
近年來, 小島上各種土地開發也導致水土保持出現問題,當極端天氣的暴雨一來,蘇淮形容「整座島就有點像是融化一樣」,黃泥水溢散在整座島周邊,而這些黃泥水也有來自台灣,夾雜許多垃圾一併流入海中,影響珊瑚礁生態。此外,海洋資源過度捕撈、交通船班變多,船隻螺旋槳將海龜打傷事件增加等,在在造成小琉球海洋生態的危機。欲維持觀光與生態的平衡,蘇淮希望來到小琉球遊玩,可以更有意識地使用島上的任何資源,包括水電等民生資源、進行水上活動時不刻意破壞水下生態環境,甚至是減少垃圾的產生。(同場加映:下海無意破壞了生態?3 項低污染指南,還給大海一片生機
(小琉球交通船越多,螺旋槳打傷海龜的機率也就越高。來源:蘇淮)
(小琉球交通船越多,螺旋槳打傷海龜的機率也就越高。來源:蘇淮)
談及除了旅遊帶來海洋生態的問題外,「當越多人接觸海洋,就會越多人知道海裡發生的任何事。」對於海洋,蘇淮認為接觸海洋不一定要潛水,到海邊潮間帶認識生態、參加花蓮賞鯨船之旅不失為一種好選擇。
「海啊!這個字拆開來看,旁邊是水、上面是個人、下面是母親的母,所以海洋是人的母親,但我想不僅是人,我們的生命都是源自於海洋。」蘇淮從不同方式看待海洋保育議題,「如果沒有海洋,我們現在的一切也都不會發生;其實我們不能沒有海洋,與其說保護海洋,我卻覺得是海洋在保護我們。」認識大海有千百種方式,蘇淮選擇透過影像、從探查海龜的生活,了解這一片充滿生命的大海。
核稿編輯:李沂霖
當 ESG 成為企業顯學,企業倫理課如今是許多大學必修學分,更是進入職場的必備關鍵力。即刻閱讀專題,一起發揮社會影響力!

文章標籤

  • 小島人與海:從水下到餐桌,當一名海洋保育的造浪者

    小島人與海:從水下到餐桌,當一名海洋保育的造浪者

    說到海洋,大家認識多少呢?作為海島型國家的台灣,從餐桌上的魚,到從事水上活動等,海洋與我們十分靠近。然而,海洋環境正面臨威脅與改變,身為小島人的我們首當其衝。在即將到來的夏天,除了享受陽光、沙灘、海水外,本月專題帶著大家一起發現,我們還可以為海洋環境多做哪些不一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