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植物方塊臉書紛絲專頁 Photo Credit:植物方塊臉書紛絲專頁
在辦公桌或書桌放個小盆栽,是點綴生活的療癒神器,只是土壤盆栽因電風扇一吹而飛出塵土,或是容易孳生小蟲,難免會帶來困擾。現在有創業團隊循環利用農業廢棄物,製成無土種植的「植物方塊」,是更加清爽的新鮮選擇。
文:蔡業中
植物方塊的故事,結合了對花草的喜愛,以及友善土地的理念。分別是農藝與園藝專業的創辦人陳芝云、葉采青,曾在台大的創業競賽,以可堆肥生物性分解的廚餘袋獲獎。雖然雙軌同時研發的植物方塊,不是創業競賽的作品,但在廚餘袋因價格偏高及袋子本身分解時間偏長而遭遇瓶頸後,植物方塊反倒成為重心。隨著結識已有創業經驗的另一位創辦人王欽泉,互補了她們研究出身的背景,讓植物方塊從實驗室走入消費者手中。

對環境友善的討喜小物

植物方塊的原料取材自農業廢棄物如米糠、稻稈、玉米梗等,不但減少廢棄物量,並善加發揮農業廢棄物的潛能,例如加入稻殼可讓材料密度更輕且透氣性更佳。由於植物方塊為水溶性,不再種植時,只要用水溶掉植物方塊,澆到土裡,即可再被植物利用。從取材到廢棄處理,都在實踐循環的環境友善理念。
植物方塊人人都能製作,不難上手。粉狀原料加入清水成漿狀,拌入水彩顏料調色後,倒進各種可愛形狀的模具,並固定好多肉植物的種植位置,靜置片刻即可將植物方塊成品自模具取出。由於植物方塊本身已結成硬塊,因此不需要使用塑膠盆栽,造型小巧顏色輕柔,尤其受到女性消費者的喜愛。
(造型討喜的植物方塊。來源:植物方塊臉書紛絲專頁)
(造型討喜的植物方塊。來源:植物方塊臉書紛絲專頁
由於材質的可塑性高,除了可製成種植多肉植物的基座外,植物方塊團隊也延伸開發植物公仔、植物相框等不同造型與功能的產品。除了產品討喜,手作過程更是一個賣點,因此開課體驗製作也成為重要的商業模式,且很容易找到異業合作的夥伴,像是婚友社舉辦聯誼活動,以及兒童才藝補習班當教具等。團隊中負責營銷的王欽泉表示,手作活動富有教育意義,是引導學生認識植物與自然的良好媒介,因此植物方塊團隊很盼望深入校園推廣。

未來農業應用的多元可能性

陳芝云、葉采青在團隊中負責研發,對於植物方塊材料未來的農業應用,有很扎實的期望。例如可應用於製作多功能育苗盆,讓樹苗離開苗圃後的每階段生長,皆能使用可以水分解的硬殼,如此一來便能配合樹苗尺寸包覆土壤,而不需一次次替換更大的塑膠盆栽耗材。
運用植物方塊材料製作成「農膜」也是另一個可能的選項——目前農民會在田埂鋪上戳洞的塑膠袋,擋住陽光以抑制雜草生長,作物則從洞口長出。若用可以水分解的農膜取代塑膠袋,不只能節省回收塑膠袋的人力,更可避免塑膠袋遺留在土地造成環境負擔。
此外,也能製成噴灑至沙漠化地表的固沙劑,凝固後不但可降低塵土飛揚,改善空氣品質,還能固定樹苗以利生長。
然而,這些由植物方塊材料改良的農業工具實用性固然高,對農民而言卻得付出較高的成本;且想改變農民根深蒂固的習慣,如捨塑膠袋改用農膜,都是不小的挑戰。

持續尋求突破

如何讓公司永續經營、擴大植物方塊的影響力,是團隊持續思考的問題。
在產品面,植物方塊目前主打種植多肉植物,雖然有研發種植草本、木本植物來擴充產品樣貌,但是草、木本植物需水量較高,須常常澆水,彰顯不出種植多肉植物時,久久澆水一次即可的懶人盆栽優勢,對消費者而言吸引力較低;在活動面,雖然異業合作能夠帶來穩定的學員,但也對照出植物方塊團隊單獨招生不易,打響品牌的路並不好走,因此團隊希望找到高人氣的夥伴當講師,例如網紅直播主,以擴充號召力。
單一的植物方塊有精緻的樂趣,雖然同業僅需在一塊石膏插上塑膠花,就可推出外觀類似的產品,但談起植物方塊的生態效益,目前在市面尚未見到同質的競爭商品。但植物方塊團隊不停滯於目前的獨門生意,已著力於探索將一個個植物方塊組合起來的話,能發揮何種實用功能或賞玩趣味。
例如一塊塊拼貼到牆上所疊出的植物牆,可成為綠建築的重要元素,或是推出主題式手作套組,讓消費者買回家自己製作一個個不同動物造型的方塊,排列起來變成動物園,相較於單一植物方塊更富有想像空間。以「每天來點植物療癒力」的小確幸,滾動著升級運用農業廢棄物的循環經濟,植物方塊涵養的,是一株元氣滿滿的環保希望。
(植物方塊點綴生活的同時,也在實踐循環經濟。來源:植物方塊臉書紛絲專頁)
(植物方塊點綴生活的同時,也在實踐循環經濟。來源:植物方塊臉書紛絲專頁
核稿編輯:李沂霖
2018 年社企流 iLab 年度成果發表小論壇,我們定義為「給下一個社企夢想家的備忘錄」,期望這場真實、有笑有淚的備忘錄,可以帶給不同領域的創新者一些啟發。點此報名參與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