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Photo Credit: 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
今年9月社企流來到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Social Enterprise Summit)」與「社會企業世界論壇(Social Enterprise World Forum)」現場,為讀者帶來第一手的採訪與觀察!跟著我們從社企認證和評估、政府採購、以及創新案例等面向,一探全球的社企發展趨勢。
文:林以涵、林冠吟
如果你有一個很棒的idea,以及一張可以到達任何國家的機票,去創業和實踐,你會選擇哪個國家呢?
長期關注人權與新聞自由的「湯森路透基金會(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發現,近幾年從各種社會創業、孵化器與社會融資的活動興起中可得知,全球社會企業正在興起, 然而在看似蓬勃發展的情況下,有些問題仍未獲得解答,例如哪些國家對於社企創業家保持較友善的態度?社企在哪裡會發展得最好?是資源最多的國家?還是最需要社企的地方?
為了回應以上問題,湯森路透基金會藉由調查,統整目前全球的社企樣貌。期望幫助大眾和當地關注社企的人們,瞭解這些地區的社企發展現況,並進一步促成政策制定者、投資者更多的關注與投入。

尋找全球發展社會企業的熱點

該團隊於今年夏天做了一份線上問卷調查,藉由訪談社會企業從業者、投資者、政策制定者、學界等相關支持網絡,評比出2016年全球最適合發展社會企業的前十大國家。
這份調查以世界銀行前45大經濟體為研究對象,由湯森路透基金會與StarMine, UnLtd 和 Deutsche Bank共同合作產出,共有880位專家參與,回收619份問卷,回覆率為70%,其中回覆者中有48%是女性。該團隊一共詢問受訪者12個問題,包含6個面向:政策支持、徵才狀況、公共理解、營運狀況、形塑趨勢、與籌措募資難易度。
結果顯示,今年最適合發展社會企業的前十大國家是:美國、加拿大、英國、新加坡、以色列、智利、南韓、香港、馬來西亞、法國。
而在第一項「政策支持」方面,南韓為第一名,其次是新加坡、法國。
(政策支持的面向排名。來源: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
(政策支持的面向排名。來源: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
值得注意的是,南韓是亞洲唯一為社會企業立法的國家。為了解決1998年金融海嘯後,弱勢族群的就業問題,南韓政府於2006年通過了「社會企業促進法」。該法案主要針對能解決失業問題的社會企業,一旦通過審核,這些企業便能申請政府補助,如財務、諮詢、或使用土地等優惠。
與歐美之社會企業不同的是,歐美的社會企業發展偏向「由下而上」,由民間推動,並向上影響政府政策。相較之下,南韓政府在初期就制定的法律屬於「由上而下」的改革,由政府直接制定獎勵政策,刺激民間社會企業的發展。然而,由政府主導的發展,近來也受到負評,大多是認為「大政府」的做法降低了南韓社會企業環境的多樣性。(同場加映:亞洲社企領頭羊-南韓「社會企業促進法」介紹
而第二項,在「徵才狀況」方面,前三名為美國、法國、德國。有趣的是,前十名中並沒有任何亞洲國家,顯示亞洲國家的社會企業在徵才時,普遍認為要找到具備所需能力的員工仍然相當困難。
(徵才狀況的面向排名。來源: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
(徵才狀況的面向排名。來源: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
在「公共理解」方面,調查的是公眾是否了解社會企業在做什麼。令人訝異的是,整體排名第一名的美國,在這項只得到第十二名,前三名則是以色列、智利和委內瑞拉。而於今年籌辦「社會企業世界論壇」的香港,獲得第七名,是此項排名中唯一上榜的東亞國家。
(公共理解的面向排名。來源: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
(公共理解的面向排名。來源: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
在「營運狀況」,則是調查社會企業從業者是否能以這份工作維生。前三名為加拿大、英國、印尼,這也是印度和哥倫比亞難得擠進前十名的項目。在「形塑趨勢」方面,前三名為加拿大、美國、新加坡。最後一項「籌措募資難易」,前三名的國家則為加拿大、新加坡、美國。
關於這份調查的可信度,湯森路透基金會數碼新聞主管Astrid Zweynert在「社會企業世界論壇」上回應,這並非是學術研究的調查,而是一個觀感性的調查,目的是能引起更多人的討論,而路透社作為一個國際媒體,同時能為這份調查帶來一定的傳播影響力。

那麼,台灣呢?

在場有許多人出於好奇向社企流詢問,調查中為何缺少了台灣的資訊,經社企流查詢此調查的研究方法、並向基金會雙重查證後,發現此調查是引用世界銀行前45大經濟體的資料作為選項清單,台灣因未在世界銀行的資料庫中,自然也未被列入此調查的受訪範圍。
雖然台灣並未被列入基金會的調查範圍,社企流仍嘗試補充說明台灣的社企發展現況,讓讀者能了解地更全面。
在「政策支持」方面,社會企業在台灣也是先由民間開始推動,爾後政府於2014年底推動「社會企業行動方案」,以建平台、倡育成、籌資金、調法規為四大主軸,期望打造有利於社會創新與創業的環境。
社企行動方案將於今年底到期,至於能否達成政府當初設定的各項目標(育成100家新創社會企業、協助50家社會企業參與國際論壇、完成200件社會企業輔導案例、挹注1億元促進社會企業發展等),社會大眾及實務工作者多所關注。
在「公共理解」方面,社企流於2015年初與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合作,進行全台第一個社會企業普查。台灣有8成以上的民眾仍沒聽過「社會企業」一詞,且其中真正理解社會企業含義的只有4%,因此,在台灣推廣社會企業之路仍十分漫長。儘管如此,有超過7成的台灣民眾認同兼顧獲利與追求公益的經營模式,未來也願意多付5%至10%的價錢支持社會企業的商品及服務。
至於「徵才狀況」、「營運狀況」、「形塑趨勢」、「資金籌措」這四面向,目前台灣社會企業領域並無相關的公開調查或評比資訊,但根據社企流與社會企業實務工作者長期互動之觀察,這些面向也都是創立、營運社會企業的前幾大挑戰。

文章標籤

  • 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

    由社企流編輯搜羅整理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相關的即時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