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rawpixel on UnsplashPhoto Credit: rawpixel on Unsplash
什麼是「影響力投資」?先用排除法:首先,它不是不求財務回報的慈善捐獻,也不是買低賣高、只看財務回報的一般性投資。
那究竟是什麼呢?
文:鄭志凱
進行財務投資,無非是追求投資報酬。凡投資必有風險,只是大小不同。由於現代資本市場上資訊相對透明,資金可以在不同的投資標的間自由流動。想要獲取高報酬,就難免承擔高風險(例如高槓桿做房地產投資);不想承擔過高的風險,就只好接受低報酬(例如定存)。
因此,產生了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的概念。例如個人理財專家往往建議個人財富應該 1/3 放在房地產,1/3 投資股市,1/3 保留為現金。而投資在股票市場上的那一部份資金,也產生了投資組合理論,運用所謂 Alpha、 Beta、standard deviation、Sharpe ratio 等等的風險衡量指標,幫助投資者作出聰明的選擇,賺取額外的風險溢價(risk premium)。
古典的投資組合理論,只考慮投資報酬率和風險這兩個有形的財務因素,但對富理想性的千禧世代投資人而言,投資除了賺錢和避險之外,還有沒有其他較為崇高的意義?

什麼是「影響力投資」?

2008 年,凱悅酒店創辦人的後代 Liesel Pritzker 才 24 歲,剛繼承了 5 億美金的財產。她求教於許多投資銀行如何理財,他們只跟她談投資報酬和風險,十分不對她的胃口。結果在 2012 年,Liesel 和她先生成立了 Blue Haven Initiative,直接進行所謂的「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ment)。
什麼是「影響力投資」?先用排除法:首先,它不是不求財務回報的慈善捐獻,也不是買低賣高、只看財務回報的一般性投資。
那究竟是什麼呢?下面這張表格也許有一些幫助。
(投資種類光譜。來源:CSR@天下)
(投資種類光譜。來源:CSR@天下
從左到右,投資光譜上有這些選項:
1. 古典投資(classic investment):僅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只要不犯法,不論其他因素。
2. 論責投資(responsible investment):除利潤外,投資時同時衡量環境、社會、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簡稱 ESG)3 個向度。
3. 永續投資(sustainable investment):除了 ESG 指標外,特別注重企業的長期永續發展。
4. 主題投資(thematic investment):針對某些特定環境或社會主題進行的投資,例如能源、健康、銀髮、長照等主題。
5. 影響力優先投資(impact first):為追求影響力極大化而不惜犧牲利潤的投資。
6. 慈善投資(philanthropic venture):能夠解決明確的社會問題而投資報酬無法掌握的投資。
從廣義的角度,以上選項除古典投資外,其他的投資行為都可以算是影響力投資,只是在報酬和影響力上放的比重不同而已。越往左邊,越注重財務表現,越往右邊,越偏重影響力的追求。
影響力投資對象覆蓋的光譜很寬,從新創公司、未上市公司到上市公司,都有影響力投資基金參與。但上市公司受到證管會的諸般法令約束,必須以股東利益為優先,因此專門投資上市公司的影響力基金比較偏重 ESG 指數。新創公司則對影響力有較多的自主能力,但因為缺乏股票流通性,比例上只有少數的影響力基金在這個投資領域活躍。

他們看重的,到底是什麼?

美國股票市場裡,機構投資者(各種共同基金、對沖基金或是ETF基金的操盤人)已經成為大戶,擁有 80% 的股票,剩下的 20% 才為公司經營者、員工、或是投資散戶所擁有。這些機構投資者固然重視投資報酬,也必須顧及社會觀瞻,善盡自己的社會責任,因此在過去 20 年裡,他們越來越強調上市公司的 ESG 表現。各種標榜 ESG 的投資基金一時蔚為潮流,據說全球管理的資產總額已經超過 20 兆美元。
有了在資本市場下游的 ESG 影響力基金接手,在中游叱吒風雲的私募基金也開始關注影響力投資。許多大型私募基金在綜合性基金之外,特別募集了專屬基金,針對具有影響力的未上市公司進行投資,以下舉 3 個基金為例:
TPG 大約管理 700 億美金的私募基金,2016 年成立了 Rise Fund,一共募集了 20 億美金,在全球投資新能源、微型貸款、製藥等直接能貢獻社會的未上市企業。這個基金創辦合夥人中有多位科技界知名人士,包括 eBay 的創辦人 Pierre Omidyar,CEO Jeff Skoll,LinkedIn 的創辦人 Reid Hoffman,以及 U2 樂團的主唱 Bono,星光閃閃,雖然投資績效還無從判斷,但至少他們對影響力投資的認同。
KKR 在美國金融界可以呼風喚雨,掌管資金高達 1680 億美金。2018 年不落人後,成立了 KKR Global Impact Fund, 規模 10 億美金,準備借重 KKR 廣泛的觸角,在全球挑選能夠產生高度影響的投資機會。
Bain Capital 轄下管理 650 億美金,2017 年成立 BainCapital Double Impact,基金規模「僅」有 3.9 億美元。2018 年 4 月,它投資了一家餐廳集團 Sustainable Restaurant Group,其特色是所有食材、餐具都屬符合永續循環的條件,甚至還計算食物的碳足跡。

我們到底是想做好事,還是為了賺錢而做好事?

雖然影響力投資備受新世代投資人矚目,但一般社會大眾仍有許多疑懼。其中大致可以分成 3 類:
1. 影響力投資是否是那些唯利是圖、貪婪成性的大型基金的化妝師?他們只是精準做出產品區隔,在管理的龐大基金中,為了某類富有理想理念的投資人量身打造出一個樣板基金,以聊備一格?
2. 許多倡導影響力投資人士喊出一個動聽的口號:「做好事賺大錢」(doing well by doing good)——所以,做好事只是一項工具,目的還是賺更多的錢?或是另一個口號:「既做好事又賺錢」(doing well and doing good)——然而投資報酬和影響力真的可以兩者得兼嗎?做好事必然需要增加成本或費用,難道不會犧牲利潤?
3. 如果真正有心追求影響力,為什麼不能犧牲一些利潤,以擴大影響力呢?但是,犧牲到什麼程度才算適當?比一般報酬率低 2%,比定存高 2%,還是只要不賠錢、保本就好?
這些疑惑都不無道理,也是從事影響力投資者應該持續不斷探討的課題。但可以肯定的是,傳統以追求報酬率為導向的投資,一定會向光譜的公益端移動,在進行投資決定時,增加影響力因素的考量;而傳統公益性質的無償捐贈,也會向投資回收的方向移動,以增加資金的使用效率。
矽谷以營利型的創投聞名全球,其實在公益捐贈上也不落人後。最近 10 年明顯看到傳統公益基金會除了捐贈活動之外,也開始效法標準的創投專業,對具有影響力的新創公司進行投資,雖然對投資報酬有所期待,但資金回流到公益基金,卻不回到原始投資人口袋。例如 Draper Richard Kaplan Foundation,Silicon Valley Social Ventures(SV2),Skoll Foundation, 都屬於這一類的組織。
其實大多數財務上行有餘力的投資者,除了從事追求財務回報的投資行為之外,多半也參與不求回報的愛心捐贈。可見每一個人處理自己的財富,不完全以報酬為唯一考量,影響力、個人清譽、道德良心、回饋社會的心情,都是其他無法計量的無形因素。
因此,什麼是影響力投資?也許不需要過份計較它的明確定義。只要在資本報酬率和風險這兩個理性因素外,還願意加上一些難以捉摸的感性因素,希望對社會造成一些貢獻,都算是影響力投資吧。無論是在投資上市公司股票時,願意加入 ESG 因素;或是在一片佛心捐贈公益團體時,責成它能自給自足;或是為了強化公司的影響力,犧牲部份利潤也無妨。這樣多元的投資組合,理性與感性兼顧,也許是 21 世紀新的理財方式。
「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需要你的支持,為社會創造更多可能! →馬上支持社企流

文章標籤

  • 創新學院:鄭志凱專欄

    創新學院:鄭志凱專欄

    矽谷 Acorn Pacific Ventures 創投基金共同創辦人。職場生涯中一半台灣,一半矽谷,一半企業,一半創投。因創投業務廣泛接觸三江五湖能人志士,近距離觀察產業更迭,深刻感受到名與實,見與識,知與行的差距,無論創業或人生,真正成功的人都能縮短其中的差距。 著有《小國大想像》及《錫蘭式的邂逅》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