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Lorenz Seidler (CC BY-NC-SA 2.0)Photo Credit: Lorenz Seidler (CC BY-NC-SA 2.0)
帕森設計學院 Paul Goldberger 教授於《建築為何重要》嘗言:「建築確實可以帶給人類所需的庇護」,「建物還代表了社會理想,代表了政治言論,也代表了文化象徵」。舒適而穩固的建築,提供一切生活所需的空間。
 
文:張立健
人人皆期望擁有安全和溫暖的環境,可以安居、工作、進修和消遣。但理想中的宜居家園或創業天地,只可仰賴地產商開發和政府政策安排嗎?當全球財富愈趨集中,跨國企業及過度消費製造大量污染及勞工剝削。面對人口老齡化,社區設施和城市設計亟待更新。同時電子機械和智能建築正步步佔據生活空間,人際關係會朝向更功利、更疏離嗎?

一、2051年的智慧城市生活(2051: Smart Life in the City)

維也納曾經成為邁向二十世紀現代文明的先鋒,這鼓衝勁直到今天,從城市規劃、公共交通、建築設計和文化活動中有跡可尋。
維市的變革精神可見於「變革的理念:2015年維也納藝術雙年展」的簡介中擲地有聲的一句:「我們的信念就是在維也納建立新的、有條理和獨特的雙年展。其重點在人,在於給時代變革定下高於一切的:方向!」。維市雙年展,由維也納當代藝術博物館(Austrian Museum of Applied Arts / Contemporary Art)主辦,以建築為經,以創意經濟(creative economy)為緯,利用跨界別技術和跨學科知識,回應當代社會問題和「數位文明」(digital modernity)的時代挑戰,找尋新的替代方案。
雙年展當中最矚目的是「2051年維也納智慧城市生活」。博物館內展覽外,展期在市內樹立這十種創新空間,舉辦各式活動,邀請參展人士擔當智慧公民(smart citizens),為居住環境負責、參與城市規劃,設計出一個可持續的群體生活。

二、顛覆未來的十種空間

這十種場域分別探討城市生活中款待、金錢、工作、購物、交通、參與、飲食、住房、娛樂和醫療的概念,並提供樣版(prototypes)供民眾體驗。 1. 旅館(the hotel):
旅館除了款待旅客外,還有什麼用處?維市內的革新者,成立了一間為難民提供工作和住宿的旅店,既款待旅客,亦成為屬於難民匯聚文化、工作和生活的空間。維也納過去十年接待的過夜旅客升了六成,平均每年1350萬人次。但在旅遊業興旺的同時,維市也吸引不少移民和難民。自去年起,市內的非營利機構設立一家旅店,為難民提供工作及住宿。他們主張來自旅遊款待業的利潤,應用於改善難民生活處境。根據這種社會價值觀,該旅館給予難民文化、工作及住宿的空間。
2. 銀行(the bank):
由於眼花撩亂的金融投機導致信貸危機,大眾卻要承受惡果,令人們對銀行信任日減。對此,展覽中提出了「道德銀行」的構想,只為共善(common good)項目融資,避免實體經濟的商品和服務以外的金融。道德銀行在此代表一個可持續的替代模式,杜絕缺乏經濟基礎的金融交易,並認為像借錢消費和投資推廣消費主義的企業是不值得融資的(not creditworthy),這些活動只會進一步破壞環境、剥削人權和工人權益。相反地,道德銀行會透過融資支持生態農場、可再生能源、資源效益改善、公益、社區參與和教育文化項目,以及專注環保、住屋和社會事業的企業。其利率將根據信用評估和公眾利益評估衡量。
3. 工作坊(the factory):
維也納市定立2015年是步行年,故參展的藝術家打算設計一雙屬於未來的鞋子。維也納有一間名為Kunstkanal的製鞋工作坊,在設計新鞋子的同時,也嘗試改變製造業的刻版工序。試圖以這種市區的小製造工場,來取代全球化勞工剥削的單一生產模式。Kunstkanal工作坊將以傳統工藝為基礎,引入3D 立體打印和激光切割等生產技術,結合兩者來製造產品。這種試驗不但是新的生產模式,更革新現在的勞動方式。其重點在於個人生產、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和鼓勵創新。
4. 商場(the shopping mall):
市區裡那些千篇一律的購物商廈,鼓吹消費最大化,然而這種思維模式已經與時代脫節。策展人為了鼓勵商場的公益定位和社會意義,甚至設計出「非消費」空間,讓大眾閑聊、靜坐和朋友聚會。展覽不僅向遊客和本地人展示「垂死」的商場消費模式,也以民族誌手法紀錄及研究,尋找取代「消費主義聖殿」(temple of consumerism)的選擇。
5. 街道(the street):
策展人設計出1比1的空間,擺設在維市街道上,呈現在科技創新和社會變遷下的未來街道。這些臨時介入的擺設,使得居民面臨公共空間的改變,也挑戰了他們利用空間的方式,而研究者則會紀錄他們的反應和反饋。這個實驗將會啟示通往未來城市的方向。他們展示街道作為交通和生活空間的未來,把展覽作為展現和再現的場所,亦作為遇見和溝通的場合。這種裝置是微觀都市主義的體現,讓大家先觀察,後討論,並收集與會者的反應和意見作為研究。
6. 學校(the school):
未來的學校模式將會是開明學校(openschool),沒有教室、固定地點、教案設計,甚至沒有教師和學生。策展人奉行雲端教室(flying classroom)的理念,鼓勵當地民眾和全球互聯網社區參與,匯合集體智慧為學習的槓桿,讓所有人動手設計教育。群眾學堂(crowducation)則是另一種開放性學習的實驗。其宗旨為「開放比知識具份量,志向比證書更重要,識字被高估──關係才是一切。」在此理念下,知識被理解成一種公共財(public good),教育不可以是賺錢的工具。
7. 開放空間(the open space):
根據調查,維也納市民有近半數的市民擁有移民背景,但缺乏一個讓各族平等和共同參與的空間。主辦者設計出流動廚房(mobile market kitchen),作為一個臨時的城市開放空間及流動實驗室,並在雙年展期間的周末到社區中展出。讓各個移民不論宗教、文化和價值觀,一起收成、準備、烹飪和享用素食餐點,共同建立一個以故事、討論和計畫為主體的集體生活空間。
8. 住宅(the home):
雙年展也提供空間體驗,利用靈活的設計平面圖(flexible floor plans),將私人住宅改造為半公共空間,不用實體牆壁來區隔,而是借流動的家具來界定室內空間和功能。這種多元的設計能適應種種生活狀況,而且這些新單位已經有居民入伙。這種新住宅思維,鼓勵用住家參與設計,而非經過任何權威來決定室內設計。這種辦法尤其適用於租住房,租約期滿不必大費周章來裝潢,而且人人自主。
9. 競技場(the stadium):
這個展覽落戶在維市內充斥賭場和博彩業的小區,以遊戲化手法,為當地居民減少賭業帶來的惡果。有異於崇尚娛樂的傳統遊戲,它為玩家提供體驗各種政治、公共衛生和生態環境等社會議題的機會。在遊戲中,參與者不但能學會換位思考,也能進一步尋求解決方案、改變社會。
10. 醫院(the hospital):
根據歐盟委員會預測,2050年歐洲15至64歲人士的佔比,將會和65歲或以上人士的佔比相同。面對人口急速老化,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健康文化,改變大眾生活習慣及適應老齡化社會。展覽嘗試描述現實和理想中的未來,以電影訴說醫療保健的替代方案。例如在街頭巷尾的藥房,將可擔當未來推動公共衛生的接洽點。這些新日常模式、新飲食習慣、新保健用品和新生活態度,雖然來自於小說式幻想,卻也勾畫出未來,拓展不同價值。

三、我們想生活在怎樣的未來?

正如2010年上海世博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二十一世紀將是屬於城市的世紀。維也納藝術雙年展的「2051年」更進一步回答,面對時代問題,我們想生活在怎樣的未來?面對數位文明的挑戰,維也納藝術雙年展透過10種創新給我們明確解答—未來的變革來自於責任經濟、消費良心、共同參與和自主改造。
在數位化時代,人人皆可以借科技改善生活、提升體驗和各行各業的商業創新。這些創造新生活的策略,讓我們憑眺將來城市生活的不同選擇,而且有些具啟發性的願景,不僅僅是「離地」的構想,有好些點子已經於世界各地萌芽。希望憑這四大原則,人人利用創意,築起未來家園,活出新方法,一起面對這個時代的挑戰。
核稿編輯:金靖恩
 

文章標籤

  • 創意造言

    創意造言

    張立健,歐盟伊拉斯謨計畫全球研究碩士生,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研究助理。曾參與於盧森堡的亞歐基金青年領袖高峰會 (ASEFYLS 2015) ,亦曾在維也納學習替代經濟及貨幣夏季課程 (Alternative Economics and Monetary Systems) 。寄望未來的社會變革源於當下的責任經濟、消費良心、共同參與和自主改造。本欄憑眺趨勢,知識轉移,中西混雜,創意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