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聯合新聞網Photo Credit: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盧明昱(2016年8月17日)
回想一下印象中的「教育研討會」。學生、聽眾排排坐好,白色日光燈照在黑色原子筆寫滿的筆記本。在四方格的空間中,台下鴉雀無聲,講台上站著某教育權威,「21世紀教育的問題是……」「政府在最近高職政策上……」以學術專有名詞當作利刃對台灣的教育現況高聲疾呼。
在這樣的圖像中,飄蕩著一種荒謬。教育的對象是人,教育的主角是學習者。我們何德何能用學術與理論堆砌出的堡壘,將學習者置身事外,將人與人最真實的互動擺一旁,然後一起探討「教育」呢?
在苗栗全人中學舉辦的亞太民主教育年會(Asia-Pacific Democratic Education Conference,以下簡稱APDEC),你會看見完全不同的光景。走進年會現場,在綠茵環繞的山林中,教室外頭的空地數十位大小朋友一起興奮地走在懸空的繩索上,小孩子的歡笑搭配遠處轟隆隆的鼓聲,勾勒出APDEC自由與自在的氛圍。
鏡頭轉到教室內,大家席地而坐不分你我的一起探討康德的理性批判、如何創立一所民主學校、什麼是好的教育……等。現在的主講人,可能是下一場的學生。主題沒有明確的設限,所有工作坊皆由來自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與學員發起,在這個空間大家針對教育不同的可能性進行討論與思辨。這是民主教育年會最大的特色與重點--「Open Space 開放空間」。
你很難在開放空間中,看到主講者從頭講到尾的畫面。在一場由澳洲朋友發起關於「傳統對教育是好是壞?」的工作坊中,在場近20位的與會者一個接一個說出自己的故事經歷與想法:「學校的傳統能增強凝聚力,因為……」「在台灣體制內學校普遍都有學長學弟制,我覺得……」,在大家發表見解的同時,台上的主講人負責在黑板上畫出樹狀圖,用邏輯貫穿不同的想法,試圖挖深共通的見解。
(公布欄上寫著當日Open Space內容、時間與地點。 來源:聯合新聞網)
(公布欄上寫著當日Open Space內容、時間與地點。 來源:聯合新聞網
除了靜態的討論外,在開放空間中,與會者可以將教育的想法具現化。例如有人想探討「遊戲對孩童教育的意義」這樣的主題,除了開設討論為主工作坊之外,甚至可以直接安排一場遊戲讓大家一同參與。在實際參與和理性討論的過程中,年會參與者對於「什麼是好的教育」的想像更加清晰。
雨中漫舞、活潑跑跳的嬰孩、餐桌上人與人無隔閡的交談,
APDEC不同於一般被動式的學習。它呈現一種自由的活力與生命力,這股生命力代表的是人與人真實的互動,而不是教育理論的文字遊戲。
在為期七天的活動中,與會者實際參與了與以往經驗不同的教育方式,看見了不同的生命樣貌,不過在這背後似乎隱藏著另一個重要的課題:「如果教育有不同的可能,那在現實社會中除了體制教育我們還有什麼選項?」
(與教育學者席地而坐討論。來源:聯合新聞網)
(與教育學者席地而坐討論。來源:聯合新聞網
在年會的最後一天,國內外的講師,各地方的教育處長、局長坐在講台上一字排開,發表他們對另類教育不遺餘力的支持。到了QA時間,一位自學生家長向他們拋出了心中的巨石:「台灣的教育令我無法信任!在台灣我無法把我摯愛的女兒送到體制內教育體系!台灣這塊土地上,有許多非常棒的體制外學校,但是因為得不到政府的資源,學費令普通老百姓無法負擔!請問在場的講師、教育處長、局長,在了解這樣的情況後,你們認為我還有什麼樣的選擇?」
這些長官們手裡握有公部門資源,然而面對一位家長深切的質疑,這些權力卻顯得如此無力。7月24日年會結束,第一屆APDEC2016正式走進台灣教育的歷史。
亞太民主教育年會是一個友善的空間,讓人能夠自由地發想、玩耍,在茶餘飯後的時間與各國的教育工作者暢談。可是對於教育有想法與想像的人離開年會後,接著面對的並不一定是個友善的空間。
許多參與年會的體制外教育工作者、共學與自學家庭所實踐的教育理念,在社會上無法受到普遍的認可也缺乏資源,再對教育提出不同想法的同時,往往被「競爭力、升學、明星高中」這樣的字眼打壓。至於APDEC年會本身也缺乏媒體曝光,難以受到高度的關注。
(茶餘飯後餐桌上的討論交流。來源:聯合新聞網)
(茶餘飯後餐桌上的討論交流。來源:聯合新聞網
雖然如此,但是在年會結束後發生了件令人又驚又喜的事情!許多參與年會的團體在網路上自發性的組織號召「TaiwanDEC社團」,並開始討論組織運作方向,希望能繼續為台灣的另類教育發聲。
我想起身兼搖滾樂手跟APDEC總召的小州說過的故事:「地下絲絨樂團在1967年發行同名專輯,當時只賣了四萬張唱片,相較其他大團他們的銷售數量非常慘澹。可是最特別的是這些購買專輯的人,之後大部分都組了自己的樂團,成為搖滾樂的一份子。」
猶如地下絲絨樂團的故事,雖然第一屆亞太民主教育年會不是教育界最耀眼的星星,可是希望能將對另類教育的想像播種在每個與會者的心中,讓它們在世界與台灣的各個角落發芽。
(謝幕後的擁抱。來源:聯合新聞網)
(謝幕後的擁抱。來源:聯合新聞網
(謝幕儀式,總召、籌備小組與工作人員致謝。來源:聯合新聞網)
(謝幕儀式,總召、籌備小組與工作人員致謝。來源:聯合新聞網
全文轉載至聯合新聞網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