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fauxels on PexelsPhoto Credit: fauxels on Pexels
蔡業中為社企流創立初期的志工伙伴,長年關注社會創業議題,應用永續報告書編輯的職場體驗,研究公益責信,發現透過簡明易懂的方式向外界揭露自身資訊,有助於提升社會企業或社創組織的宣傳效率。他因而主張藉由資訊圖像化工具,為有溫度的訊息留住更多眼球,讓社會性組織的影響力無遠弗屆。

文:蔡業中
又是一項台灣之光!2019 年,在衡量企業於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 3 方面資訊揭露程度的「彭博 ESG 揭露分數」(Bloomberg ESG Disclosure Scores)排行榜中, 台灣拿下世界第三,僅次於法國與西班牙。
這項台灣榮耀,或許不像戴資穎榮登世界球后那樣受矚目,卻反映出台灣企業對永續資訊對話的重視。為因應企業需求,台灣漸漸成為影響力寫手的養成沃土,我自己也是這股浪潮下的一員,在企業內部編輯永續報告書。
為上班族打開一扇窗
隨著在企業社會責任(CSR)領域一年年地累積職涯,我不斷提醒自己,也很想告訴同行,按部就班的上班族日常不是人生的全部。在職場磨練出的企業永續報導執行力,可以放眼世界,成就更寬廣的目的。
柬埔寨的非營利組織(NPO) Green Umbrella 啟發了我的想法。故事緣起於透過無著公益服務協會,我結識了推動教育與健康計畫的 Green Umbrella,曾在 2014 年造訪柬埔寨,與僧人執行長 Sokrath 相談甚歡。之後,Sokrath 每年將我放入 Green Umbrella 年報的電郵名單以保持聯繫,我也思量未來能否為 Green Umbrella,及其他我持續關注的發展中國家 NPO 做些什麼。
以資訊圖表改造閱讀體驗
編撰過報告書的上班族都明白,模板建好後,每年光是一一更新細項數據便焦頭爛額,要針對模板本身格式進行大修改,往往是奢談。但 NPO 的報告書讀者包括既有與潛在的捐助人、志工,如果每年都是同一款的閱讀體驗,缺乏新意、複雜瑣碎,可以激發多少新的投入動機?
改造閱讀體驗的關鍵不是改寫整本書,而是變得更易讀,方便秒抓重點。資訊圖表(infographic)是一項利器,不須是設計師,不必使用專業美編軟體,網路已有許多好上手的資訊圖表產生器,摸索一下,可輕鬆端出漂漂亮亮的資訊圖表。包括 PiktochartVenngageVismeInfogram 等,都是願意提供折扣給 NPO 的資訊圖表產生器業者。
以下是以 Green Umbrella 的 2018 年報內容為基礎,所打造更清爽的閱讀體驗提案。
(柬埔寨 NPO Green Umbrella 的 2018 年報。來源:蔡業中)
依 Green Umbrella 經營的學校、學童足球隊、英語教學、青少年培力、幼兒營養等項目,我完成資料含量輕盈,視覺思考為主軸的資訊圖表。
(以 Green Umbrella 2018 年報為基礎,打造易讀的資訊圖表。來源:蔡業中)
為了避免資訊圖表迷航,可以思考 3 個層次:1. 做了什麼事、2. 產生什麼成果、3. 成果能否量化。看故事走到哪個層次,資訊圖表只管尾隨就行。
Green Umbrella 與無著公益服務協會合作推展的幼兒營養計畫,便是一氣呵成攻頂至最高層次的優質故事:他們不走發放營養品的省事路線,堅持透過家訪教育改善幼兒照顧行為,讓改變生根。該計畫連年追蹤村落幼兒的成長曲線,不但 2018 年報有進展數據供我摘錄到資訊圖表,即便到了 2020 年的現在,仍有令人振奮的新數據顯示 3 成體重過輕的孩子已回復正常,發育遲緩的孩子更有 4 成趕上正常身高。讓資料為自己說話,搭配化繁為簡、看圖說話的資訊圖表呈現量化成果,堪稱天作之合。
說故事只是資訊圖表的任務之一,除了彰顯 NPO 本身的影響力外,編輯須兼顧讀者的影響力。資訊圖表可裝設 Call to Action 按鍵,增加目標讀者與報告的互動性,將他們引流至 NPO 經營的官網或社群媒體,期待讀者將關注轉化為行動。
此外,資訊圖表這份文件本身的影響力常常被忽略。因為被新報告書取而代之前,報告書的賞味期只有一年,所以有心的編輯不只滿足於交件,更會想方設法增加資訊圖表在交件後的曝光率。
號召影響力編輯台灣隊,為有溫度的訊息留住更多眼球
Sokrath 很喜歡我送他的這份資訊圖表,這份肯定對我來說意義非凡。我向來對國際發展議題感興趣,如今除了每天打卡上下班外,另一個實現自我的人生出口似乎出現了。只是,下一步在哪裡呢?
對於整天泡在文字與圖表裡的編輯來說,資訊圖表產生器是便民的救星。報告書一年才出刊一次,若能由受過高度數位化訓練的台灣人力協助製作,以更簡單易懂的志願服務方式,替  NPO 打造精緻、好讀的公益報告,或許有望幫他們觸及更廣泛的目標讀者、提升其與外界溝通的魅力。
2019 年,台灣有 556 家公司發行永續相關報告書,估算企業內部的永續報告編輯加上顧問/驗證公司的輔導、外包、設計、查證等專業人員,台灣至少已養成 556 位具備即戰力,揮筆即見專業的影響力編輯。
只要其中有 1% 願意下班後發揮「職人價值」 ,一同組成「影響力編輯台灣隊」,每人每月各為一個團隊產出一篇高效溝通的資訊圖表,一年便能提升 50 家海內外社會企業、NPO 的對外溝通效能。
台灣已經以擅長的領域為基礎,推動國際志願服務很多年了。相較之下,上班族的投入潛力還有待發掘。每天除了打卡上下班外,上班族值得用鍵盤為自己博得一個精彩。
核稿編輯:梁元齡
「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需要你的支持,為社會創造更多可能! →馬上支持
本文為讀者投稿,呈現作者觀點,不代表社企流立場。
延伸閱讀
集資限定!Sunny X 唐鳳「Taiwan Can Help!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社會創新動能」直播
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社會創新動能如何協助減緩疫情?唐鳳大神現身,與你線上面對面聊聊推動「口罩 3.0」政策背後的社會創新思維、社企創業家面對疫情的機會與挑戰,以及未來工作模式轉型的契機。此場直播僅開放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贊助者參與,快別錯過與天才大臣交流的機會!
 

文章標籤

  •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流編輯群帶你在此專欄中,輕鬆吸收世界各國對於社會創新、社會企業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