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TreeHuggerPhoto Credit: TreeHugger
編譯:郭潔鈴
有一群人的工作性質與工作空間不斷改變,像是自雇者、遠距工作者和創新創業家,為了迎合他們的需求,「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s)」正在世界各地快速地增加。
根據Crain's報導,僅僅在紐約市的曼哈頓區就有超過70個共同工作空間,位於同市的布魯克林區也有超過50個。(同場加映:一個有機的群聚空間- 舊金山Impact Hub
然而,在共同工作空間快速「繁殖」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不少「營養不良」的空間:空有基本的設施,卻缺乏社群建立或專業發展等實質內涵。
Amanda Schnieders在發表於Entrepreneurship的文章中感概道:「充滿長桌與大量白板的工作空間風格正在復甦,他們稱之為共同工作空間。自從20世紀早期此名詞被創造出來後,這些空間已擴大到倉庫般大小,搭配立方隔間的會議室和現代化的家具,這對全球的創業生態圈和新創公司而言代表了時尚。但是最近我發現,共同工作空間瞎透了。」

如何創造活躍的共同工作空間?

凡事都有例外:根據Core77報導,位於布魯克林區的共同工作空間Friends Work Here(以下簡稱Friends),由居住在紐約的瑞士設計師兼企業家Tina Roth-Eisenberg創立,她同時也是國際系列課程CreativeMorningsTattly的幕後推手。
因為受夠了「毫無靈魂」、只注重賺錢,而非激發成員創新能量的共同工作空間,Roth-Eisenberg創辦了Friends。
(Roth-Eisenberg想創造心目中的快樂空間。來源:TreeHugger)
(Roth-Eisenberg想創造心目中的快樂空間。來源:TreeHugger
Roth-Eisenberg的祕訣為何?她解釋道:「我不將Friends視為事業,雖然我需要足夠的錢支付開銷,但最終目標不是賺錢,而是創造我心目中的『快樂空間』,讓我能持續受到創新與鼓舞。」
為了創造這種能激發靈感的共同工作空間,Roth-Eisenberg承認Friends的確有初步篩選過程。因為當一個人周遭環繞著鼓舞人心的群體,自己才能受到啟發。
「他們的目標成為你的目標,他們做事的方法成為你的方法,所以我們想要確定來這裡的人都極具天賦。這聽來像菁英論,但是我希望坐在我對面的人值得我抬起頭看。此外,個性也很重要,像是謙虛、善良、足智多謀、願意幫助人等特質。我將Friends視為有高度共識的工作的社群。」Roth-Eisenberg說。

將共同工作空間視為共識社群(intentional community)

無論是以共同住宅(cohousing communities)、生態村(ecovillages)、合作社(cooperatives)或共生社區(tiny house pocket neighbourhoods)等形式存在,一個成功的共同工作空間,作為城市中的共識社群,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在於:一群有同樣價值觀的人們一起分享資源,並透過交流和團隊合作發展共識。
(共同工作空間中的成員若能每月一次家常閒談,互動將更良好。來源:TreeHugger)
(共同工作空間中的成員若能每月一次家常閒談,互動將更良好。來源:TreeHugger
Roth-Eisenberg補充,一個出色的共同工作空間應像永續的「生態系統」,讓成員們在其中照顧彼此、注重有益的互動、建立人際網絡或分享技能。每月一次的家常閒談(Monthly potlucks)是很有效的方式,能讓成員用非正式的方式認識彼此。(同場加映:讓我們一起住吧! 全球化下的新型態社區:「共同居住空間」蓬勃發展的五大原因
而空間大小也很重要,Roth-Eisenberg在另一段訪談中指出:「不像大部分的共同工作空間,我相信小規模、小社群、小空間的重要性。一個共同工作空間應該要讓所有人都能理解其價值體系,並成為善良、安全、互助的環境,使人們像在家一般安心。在我們的工作空間協議中,有一條公約寫著:別當個自視甚高的人。而我對這點十分認真。」
(Roth-Eisenberg強調共同工作空間不歡迎自視甚高的人。來源:TreeHugger)
(Roth-Eisenberg強調共同工作空間不歡迎自視甚高的人。來源:TreeHugger
共同工作不只是「共享桌子」。要讓共同工作空間真正運作,必須要讓成員間有共同的價值觀、身分認同,以產生彼此間更深度的連結。此外,更要發展背後的支持系統,鼓勵人們持續參與並產生歸屬感。
我們或許已習慣在其他社群聽到上述論點,但是這對我們眼前正在崛起的新型態工作空間來說,是耳目一新的。
核稿編輯:黃思敏、林冠吟

文章標籤

  •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流編輯群帶你在此專欄中,輕鬆吸收世界各國對於社會創新、社會企業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