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Lee Carson (CC BY NC-ND 2.0)Photo Credit: Lee Carson (CC BY NC-ND 2.0)
文:李志強
先講一個虛構的故事。
有一天,善心的釣客在湖邊釣魚。一位飢餓許久的旅人甲向他要食物,釣客對他說:「來吧,我有多的釣竿,我可以教你釣魚。」結果魚還沒有釣到,旅人甲就死了。
又一天,一位飢餓許久的旅人乙來到湖邊,釣客這次學到了教訓,問他:「你要魚還是要我教你釣魚?」旅人乙說:「可惜我吃素而且不殺生。」結果旅人乙就默默地離開了。
後一天,釣客又遇到了一位飢餓許久的旅人丙。釣客問他,「我這裡有魚,我也可以教你釣魚,這些能幫上你嗎?」旅人丙選擇先吃魚,再向釣客學釣魚。在釣到許多魚之後,旅人丙問釣客:「我可以把魚賣給你嗎?因為我需要錢才能前往下一個地方。」釣客身上沒有帶足夠的錢,於是旅人丙只好把魚拿到路旁便宜的賣掉,然後匆匆離去。
過了許久,不斷有旅人來到湖邊,釣客好心地給大家魚吃,同時教導大家釣魚的方法,甚至負責把釣到的魚賣到市場上以便得到比較好的收入。漸漸地愈來愈多的人前來湖邊釣魚。直到有一天,湖裡再也釣不到魚。人們不禁大聲責備釣客。於是釣客收起釣具,踏上了自己的旅途。
故事說完了,想說的話也說完了。當我們以社會企業做為一種社會發展的介入方式時,我們所遇到的挑戰不僅僅只是給魚或是給釣竿的問題。首先,有些人需要立即的保護和照顧,此時最重要的不是發展社會企業,而是給予直接的救濟。從這個觀點出發,其實並非所有非營利組織提供的服務,都適合轉化成為社會企業或是用社會企業的營運方式來取代。例如受創期安置的人們、需要他人照顧的老人、病患或是兒童等等。在學會釣魚之前,我們也需要確保基本的需求能夠被滿足。
再則,我們所給予的,也需要符合對方的需求與能力負荷。很多時候別人真正需要的和我們能給予的並不一致。當我們給釣竿之前,也許適合先確認對方是否想要成為漁夫。而我們過去成功的經驗,並不代表一定能夠為他人帶來幸福。
第三,有時我們所給予的,和這個社會的需要之間還有一段距離。學會釣魚,就像是學會織布、做手工藝品或是其他的技能,並不代表我們能夠以此換取到穩定的收入,以便支付日常生活所需。也因此就算有了生產的基礎,我們還需要建構一套支持系統來協助產品的銷售,以便變成現金,用以支付學費健保費等等費用。
最終,縱使一時有效的方案,在面對環境或是市場的改變時,未必能夠永遠地維持下去。當所有的人都在做手工皂時,手工皂的市場和收入就會受到影響。而在另一方面,如何確保環境的可持續性,也成為我們需要思考的議題。
從事社會企業的工作並非透過社會企業來拯救誰,某個程度上是在成就彼此:一方面滿足市場的需要,一方面滿足社群的需要,在此同時也滿足了創業者和工作者的需要。從這個基礎出發,我們面對的問題將不再只是給魚還是給釣竿的選擇,而是如何找到一個方法讓彼此都能夠豐富自己的生活。  
  • 社會企業是一種態度

    社會企業是一種態度

    Jester Lee(李志強),光原社會企業共同創辦人暨第一任董事長。一個平凡人,喜歡學習、沈思、幻想和探索。長期於非營利組織服務,身兼訓練師、戲劇引導者、文字工作者、社會企業創業家和劇團負責人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