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MA台北搖籃計畫共同創辦人顏漏有:社會企業要懂得持續創造客戶的價值
AAMA台北搖籃計畫共同創辦人、誠品生活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顏漏有。曾任華鴻創投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在國際管理顧問/會計師事務所服務30年,橫跨台灣、美國及中國。專長為商業模式、企業成長策略及上市櫃規劃,亦為AAMA北京/上海搖籃計畫創始人,曾獲創業邦選為「中國2009年度創業公益人」。 前陣子慈濟投資爭議,也讓民眾開始思考捐款的意義,以及公益目的及組織永續經營的平衡。以企業經營管理及商業模式見長的他,怎麼看待社會企業創業,又會給社會企業創業家什麼建議呢?
 
數位時代/文:郭芝榕(2015年04月16日)
社會企業的創業,大部份都有一些初衷,怎麼樣永遠堅持創業的初衷呢?尤其社會企業創業很不容易,在過程中碰到的挫折可能會比一般的創業來得還要多。最核心的問題還是:你為什麼要創社會企業?你的初衷是什麼?在最困難的時候,你有沒有辦法堅持下去?
其次,要如何持續創造客戶的價值?如果你沒有辦法創造客戶的價值,你是走不下去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時候客戶的價值會喪失,所以你不創新的話,沒有辦法持續創造客戶的價值,就沒有辦法永續經營。
第三,更重要的是去證明你的模式是否可行。社會企業的資金來源比一般的困難度更高,因為它畢竟不是在追求獲利,也沒有退場機制,所以要去驗證模式可行,是否能擴充,是很重要的事。因為一下子擴充太快,如果資金沒有規畫好,很可能就沒有辦法繼續持續下去。
(AAMA台北搖籃計畫共同創辦人顏漏有說,社會企業創業碰到的挫折,會比一般創業來得多,如何永遠堅持創業的初衷很重要。蔡仁譯攝影。)
從社會企業的財務來看,一個是屬於傳統融資,包括跟親戚朋友借錢、股權融資,或是去銀行貸款。第二部分是社會投資,像活水社企投資,或是國外有一些專門在投資社會企業的組織。第三種是群眾募資。第四種是政府跟慈善機構。

不只是捐款,非營利組織也要思考如何創造價值

台灣過去一年大概有幾百億的金錢,社會有許多有資源的財團法人、基金會或是有錢人,隨著社會企業的發展,希望台灣有一些資源能夠導引到社會企業。例如慈濟很有錢,為什麼不去幫忙?說真的,他的錢也是社會給的。
現在很多人也在思考捐款要做什麼?社會企業不是要去取代NGO,只是在政府、NPO、NGO之外,提供另外一種可能性。如果社會企業在台灣能發展起來,也是另外一種解決台灣社會和環境問題的選擇。
做慈善或做社會經營,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定義好自己的角色?財團法人和基金會也必須去思考,不可能永遠都靠社會的捐款。與其去抱怨現在捐款少,也應該去學會怎麼創造價值。
社會企業的失敗率可能比一般企業還要高,所以要更容許失敗。有更多人投進社會企業,才有機會。對社會企業的創業家來說,慈善是吸引不了錢的!不能講說是做好事就別人就一定要支持,做好事也要學會如何獲利,才有辦法取得社會的資金。
全文轉載自數位時代

文章標籤